• 宣州區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歷史沿革

    宣州區境,春秋時名爰陵,為古越族聚集地。

      秦初,正式置縣。

      

    西漢,改稱宛陵,為丹陽郡治,西部為宣城縣地。

      

    西晉,屬宣城郡。

      隋初,廢宛陵為宣城縣,置宣州。

      唐初置宣州,中期一度改稱宣城郡,后又復稱宣州。

      南宋,為寧國府治。

      元朝,為寧國治。

      明清時期,為寧國府治。

      

    三年(1914年)至十七年(1928年),屬蕪湖道;二十一年(1932年)到二十九年(1940年),先后屬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國成立后,以城區置宣州市,為宣城專署和宣城縣駐地;1950年,撤宣城市并入縣境;1952年,屬蕪湖專區;1980年,為宣城地區行署駐地;1987年8月,撤銷宣城縣,設立縣級宣州市;2000年6月,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宣城市設立宣州區,以原縣級宣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宣州區的行政區域;2000年12月,正式撤市設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宣州區下轄26個鄉、鎮、街道,分別為:雙橋街道、鰲峰街道、西林街道、澄江街道、濟川街道、飛彩街道、敬亭山街道、金壩街道、水陽鎮、貍橋鎮、楊柳鎮、孫埠鎮、洪林鎮、沈村鎮、向陽鎮、溪口鎮、周王鎮、古泉鎮、水東鎮、新田鎮、文昌鎮、寒亭鎮、黃渡鄉、養賢鄉、五星鄉、朱橋鄉。[2]

       地理

    宣州區位居安徽省東南部,是皖南山區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結合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28-119°04、北緯30°34-31°19之間。東鄰郎溪縣,南接寧國市,西連蕪湖市南陵縣,北界當涂縣;東北與江蘇南京市高淳區毗鄰,西北與蕪湖市蕪湖縣連境,東南與廣德縣相界,西南與涇縣接壤。

       地形

    宣州區南部多低山,中部屬丘陵地形,北部以圩區為主。

       氣候

    宣州區屬帶濕潤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明顯。年均日照時數2072.5小時,年均溫度15.8℃,無期228天,年均降雨量1324.8毫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宣州區境內探明的礦藏達30多種,主要有煤、銅、鉬、石灰巖、珍珠巖沸石、膨潤土等。銅礦產地2處,并伴生有鉬和硫鐵礦;石灰石潛在資源量49億噸,可作水泥原料;珍珠巖、沸石和膨潤土三礦種共生。[3]

       生物資源

    宣州區農村截至2012年,宣州區境內有野生動物近百種,主要有揚子鱷、梅花鹿、黑麂、白鸛、白頭鶴、白頸長尾雉、中華秋沙鴨、穿山甲、水獺、白鷴、草鸮、貓頭鷹、白冠長尾雉、鴛鴦、大鯢、虎蚊蛙、小靈貓、隼、天鵝、蛇、黃麂、青蛙、野豬、白鷺、豬獾、狗獾等。野生植物主要有銀杏、南方紅豆杉、銀縷梅、果樹、水杉、華東黃杉、香榧、羊角槭、花櫚木、凹葉厚樸、連香、杜仲、鵝掌楸、厚樸、櫸樹、樟樹黃山梅、領春木、安徽杜鵑、銀鵲樹、天女花、黃山木蘭、天目木蘭、天目木子、黃山花楸、南方鐵杉、青錢柳、小勾兒茶、巨紫荊、三尖杉、青檀等。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末,宣州區戶籍人口為86.6萬人,人口出生率8.82‰,人口自然增長率3.41‰。[4]

       民族

      截至2012年末,宣州區居民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滿、藏、蒙古、朝鮮、維吾爾和彝族等。

       經濟 綜述

      2012年,宣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5億元,同比增長13.8%。其中:xxx產業增加值31.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6.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7.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9:46:35。

       xxx產業

    宣州區新農村建設2012年,宣州區實現農林漁牧業增加值31.6億元,同比增加5.8%。其中,農業產值52.3億元。糧食播種面積84938公頃,糧食總產量達到48.7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播種面積16286公頃,油料產量4.48萬噸;棉花產量9676噸;烤煙產量1.04萬噸;茶葉產量1.5萬噸;蔬菜產量22.3萬噸。林業產值1.9億元。水產品產量5.8萬噸。實現肉類總產量4.59萬噸。生豬出欄量18.1萬頭;家禽出欄量1803萬只。[4]

       第二產業

    2012年,宣州區第二產業增加值76.3億元,增長19.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到124戶,實現工業增加值31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6.4億元。至2012年底,資質內建筑業70家,完成建筑業產值43.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34億元。

       第三產業

    宣州區城建2012年,宣州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7億元,增長16.3%。其中,住宿餐飲業完成營業額12.8億元。接待國內游客372.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8億元。完成郵電業務量5.3億元。至2012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12.8億元,增加58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150.6億元;各項xxx余額222.3億元,增加40.2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

    宣州區養賢中心中學截至2012年,宣州區有各類學校113所,其中,公辦普高5所、職高5所、中心初中22所、中心小學28所、幼兒園2所;民辦中小學14所,其中完全中學3所,職高3所,初中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小學2所;廠(場)礦學校5所、其他學校2所。在職專任教師6574人,在校學生137922人。[5]

       衛生

    截至2012年,宣州區衛生機構達到260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機構21個,衛生院20所,村級衛生室177個。衛生機構擁有病床位3185張,2012年新增240張;衛生技術人員3302人,增長9.3%。

       科技

      2012年,宣州區共申請專利332件,其中發明專利55件,分別較2011年增長62.7%和103%;授權專利20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0件。14個產品認定為2012年省高新技術產品。

       交通 公

    宣州區交通2012年,宣州區公客運量2310萬人次,增長8.6%;客運周轉量162840萬人公里,增長8.5%;貨運量1010萬噸,增長7.5%;貨運周轉量179430萬噸公里,增長8.1%。

      

    經過境內的公(含在建公)主要有申蘇浙皖高速公、寧宣杭高速公、銅南宣高速公、蕪太高速公、蕪屯等。

       鐵

    截至2012年,宣州區過境的鐵主要有皖贛鐵和商杭鐵。另外,在建的過境鐵線有:京福(-福州)高鐵宣城段、商合杭(商丘-合肥-杭州)高鐵電氣化和客運專線、皖贛鐵擴能雙線。[6]

       景區景點

      廣教寺塔

      

    廣教寺塔位于敬亭山下,俗稱雙塔。建于北宋紹興三年(1096年),是一對比肩而立的方形古塔,高約20米,七層,平面皆四方形,中間設有塔心柱,外觀為仿木結構式。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單位。[7]

      安徽揚子鱷xxx自然區

      

    安徽揚子鱷xxx自然區

      

    安徽揚子鱷xxx自然區位于夏渡林區,有揚子鱷10000余條,是世界上xxx的揚子鱷種群,始建于1979年,占地100多公頃。[8]

      中國宣文化

      

    中國宣酒文化園位于敬亭山南麓,整個園區占地164畝,分行政區域、生產園區、宣酒文化博物館三大板塊。[9]

      龍泉洞

      

    龍泉洞位于碧山腳下,為石灰巖溶洞。洞內面積12000多平方米,空間8萬多立方米,天然景觀200多處,是省級重點旅游景點。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764/

    (15)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