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辦學歷史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始建于1960年,時名蕪湖市中醫學校

      1960年7月,更名為安徽省蕪湖中醫專科學校,校址遷至下二街13號。

      

    1962年6月,經省衛生廳0444號文件批準,學校定名為安徽省蕪湖中醫學校,正式納入調整后的省中等衛生學校建制,由蕪湖市衛生局主管,學制統一定為三年。

      

    1963年5月,學校遷入蕪湖市赭山公園東大門對面,校址邢家山7號。

      1966年6月至1971年9月,因,學校停止招生,其間,1969年1月學校下遷至廣德縣柏墊中學。

      1972年,學校恢復中藥專業招生。

      1973年,恢復中醫士專業招生,推薦入學。

      1977年,恢復了三年制中醫、中藥專業招生,全省統一考試招生錄取。

      1984年,機構,學校黨支部改設為黨總支。

      1996年11月,經市衛生局蕪衛字(96)4批復,學校黨總支改設為黨委。

      1999年7月,經安徽省人民批準,學校更名為安徽省中醫藥學校。

      2001年6月,經省皖政秘〔2001〕74號文件批準,學校升格為皖南職業學院,系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

      2002年3月,經教育部教發函〔2002〕59號文件批準,建立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撤銷安徽省中醫藥學校建制,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由蕪湖市委宣傳部主管。

      2002年10月,學校搬遷至城南高校園區,校址為荊山西16號,原校區整體置換給安徽金鼎集團。

      2004年6月,經蕪湖市人民蕪政秘〔2004〕100號文件批準,蕪湖市中醫醫院作為學校附屬醫院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根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550人,其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83人,具有研究生學歷人員173人,xxx名老中醫3人,安徽省級教學團隊4個,安徽省級教學名師3人 ,教壇新秀6人。學校還聘任國醫大師李濟仁、長江學者葉文才等6名專家教授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安徽省級教學名師:王寧、汪沂 、劉茜

      安徽省級教學團隊:中藥專業教學團隊(王寧) 、中藥制藥技術教學團隊(李端) 、護理教學團隊(侯晞) 、針灸推拿教學團隊(劉茜)

       院系設置

      根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醫療系、藥學系、康復保健系、護理系、口腔醫學系、基礎教學部和思想理論課教學研究部等7個教學系部,開設中醫學、中醫骨傷、針灸推拿、中藥、中藥制藥技術、藥學、藥品質量檢測技術、護理、醫療美容技術等27個專業,招生專業14個 ,面向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招生專業
    院系 專業 醫療系 中醫學 中醫骨傷 醫學檢驗技術 醫學影像技術 藥學系 中藥 藥學 中藥制藥技術 藥物制劑技術 藥品質量檢測技術 護理系 護理 康復保健系 針灸推拿 醫療美容技術 康復治療技術 口腔醫學系
    口腔醫學技術 資料來源:

      附屬醫院:

       醫院名稱 備注

      蕪湖市口腔醫院

      二級口腔專科醫院

      蕪湖市中醫醫院

      甲等中醫院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

      二級中醫醫院

       資料來源: 教學建設

      根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1個,安徽省級示范高職院校建設重點專業4個;安徽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精品課程10門,安徽省級卓越計劃試點專業2個,安徽省級振興計劃重大教學項目1個,安徽省級示范專業1個,安徽省級專業綜合試點項目專業5個,安徽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4個,安徽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2013年,學校教師、王寧深化教學,以賽促學,培養高素質中藥類技能人才榮獲省級教學二等。

      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服務產業能力項目:中藥制藥技術、針灸推拿

      安徽省級示范高職院校建設重點專業:中醫學、 中藥、針灸推拿、護理

      安徽省級特色專業:中醫學、中藥制藥技術、針灸推拿、護理 、藥品質量檢測技術、醫療美容技術

      安徽省級卓越計劃試點專業:中醫學、針灸推拿

      安徽省級振興計劃重大教學項目:中醫學

      安徽省級示范專業:中藥

      安徽省級專業綜合試點項目專業:藥學

      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生物技術(生物制藥專業方向)實訓

      安徽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康復示范實訓中心、醫學基礎實驗中心 、美容實訓中心 、針灸推拿實訓中心

      安徽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工學結合中藥制藥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精品課程:

       級別 課程名稱

      省級精品課程

      藥物基礎化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診斷學

      

    醫結合婦產科學

      中藥化學

      方劑學

      

    針法灸

      

    天然藥物學

      分析化學

      

    思想與法律基礎

       資料來源: 合作交流

      2014年,學校在與諾康集團、蕪湖綠葉制藥公司開展訂單式培養中藥制藥專業和中藥專業人才的基礎上, 又與朝暉美容集團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并合作培養醫療美容技術專業人才 。

       學校榮譽

    2006年,安徽省委組織部、宣傳部和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08-2010年,安徽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委員會連續三年授予學校安徽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集體稱號。

      2009年,安徽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學校全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10年,安徽省教育廳、財政廳確定學校為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2011年,安徽省教育廳授予學校安徽省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稱號,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學校大學生創業孵化首屆安徽省A創業孵化稱號;同年,學校榮獲全省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2012年,榮獲全國科育、安徽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蕪湖市創業富民孵化、蕪湖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先進單位、蕪湖市職業技能鑒定先進單位。

      2013年,榮獲安徽省高職高專思想教育研究工作先進單位。

      2014年,榮獲首屆全國中醫藥科技推廣工作先進集體;此外,學校2011、2012年蟬聯安徽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2011、2013年蟬聯蕪湖市文明單位。

       學術研究 科研平臺

      截至2014年,學校有安徽中藥資源研究所 、中藥生物技術研究所 等校級科研機構。

       科研

      根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承擔了各類科學研究項目236項,其中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87項,獲得5項國家授權專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55篇,其中核心期刊類論文191篇,14篇被SCI期刊收錄;承擔各級各類教學研究項目81項,其中省級以上39項。

       2015年省級科研項目
    項目 負責人 類別

      安徽中醫藥旅游資源調查與一體化研究

      張俊美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點項目

      皖南地區城鄉居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及其需求的調查研究

      馮梅

      大學生關懷品格培育研究

      馬

      基于藥動學--藥效學相關性的天南星黃酮類成分抗腫瘤作用的研究

      汪榮斌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

      腕帶式固定裝置在解決留置針固定中存在問題的臨床研究

      奚玉珍

      佛手中三萜類化學成分研究

       資料來源: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科技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期刊,1987年創刊,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鑒定委員會和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聯合主辦。期刊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同時為國內CNKI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網(CAJ-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等來源期刊。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由安徽省教育廳主管,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主辦學術期刊。學術期刊設置:思想教育、中醫藥研究、現代醫學、教學研究、人文社科、黨建理論、康復與護理、綜述等欄目。期刊與國內近100所高職高專院校進行交流。

       文化傳統 校訓

      厚德、博學、濟世、日新

      釋義:厚德出于《易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為大地廣袤舒展,氣勢厚實和順,所以能承載。君子應像大地那樣具有寬廣的心懷,深厚的,能夠承載一切。引厚德二字,意在期望師生以的立身,以的承載天下重任。

      博學出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其意為視野寬廣,學問淵博。用博學二字,旨在師生努力學習,博采眾長,追求廣博的學識和淵博的學問。

      濟世源于《后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傳》懸壺濟世典故。其意是尊命,疾苦,奉獻。用濟世二字,意在勉勵師生用的品德、精湛的醫技實現人生價值。

      日新出自《禮記·大學》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意是人類要遵循自然規律,不斷追求,逐漸接近事物的內在本質規律。用日新二字,旨在師生承傳中醫藥文化,并吐故納新,與時俱進,止于至善。

       校徽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徽如右圖所示:

      

    釋義:1.校徽整體設計方案為圓形,簡潔大方,美滿。圓形猶如動感校徽的車輪,寓意學校滾滾向前的發展態勢;又似東升的旭日,象征學校前途一片;此外,圓形還象征和諧、,表明學校追求和諧與卓越的堅定。

      2.校徽的基本色調為綠色。綠色象征生命、活力,預示學校充滿生機、蓬勃發展,綠色寓意廣大杏林學子孜孜以求,汲取國醫精華,茁壯成長。

      3.圖案由內、外環兩部分構成。外環內容為學校中英文對照規范名稱;內核由本草、太極()、雙手、太陽等元素組成,本草、太極()魚寓意學校中醫藥辦學特色,雙手、太陽彰顯學校的教育功能

      4.校徽設計主要采用特色鮮明的中醫藥文化和生機蓬勃的自然元素,并將它們為具有視覺張力和文化意蘊的象征符號,彰顯學校辦學、凸顯學校辦學特色和體現學校育人功能。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

      杜勇生

      黨委副、校長

      趙國勝

      黨委副

      王義祁

      黨委委員、紀委

      吳啟秀

      黨委委員、副校長

      馬波、陳曉杰、梁清宇

       資料來源: 詞條圖冊 校園風景(1張)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799/

    (2)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