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名
宿縣,舊縣名。1912年改宿州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區。1948年11月置宿縣市,旋撤并入宿縣。1950年設宿城市,1953年撤宿縣市并入宿縣,后為宿縣地區。1979年9月,復設宿州市。
今名
宿州(Suzhou),著名的中國酥梨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書法藝術之鄉、中國馬戲之鄉、中國民間藝術(鐘馗畫)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山芋之鄉、泗州戲之鄉、中國山芋之鄉(泗縣)。2006年,獲得“全國綠化先進市”,1994—2007年,連續五屆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位于安徽省北部,地處江蘇、山東、河南三省交界處,是淮海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全市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總人口535萬人,下轄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埇橋區和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行政概況
宿州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與蘇、魯、豫3省11個市縣接壤,是淮海經濟區和中原經濟區(CPER)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城市。1999年撤地建市,轄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埇橋區和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總人口535萬人。
宿州歷史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這里就燃起了人類文明的篝火。周莊王時代的“宿國”,到了秦漢時,已經成為“舟車會聚,九州通衢之地”。隋開“通濟渠”,宿城前身埇橋,遂成為“扼汴控淮,當南北沖要”的軍事重鎮。公元809年,唐始置宿州。“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的宿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宿州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在這塊土地上,相繼走出了閔子騫、劉裕、朱溫、馬皇后等歷史名人,現當代涌現了群、王子云、蕭龍士、梅雪峰、李百忍、孫叔平、鄧偉志、楊在葆、李炳淑、王勝俊、汪洋、張平等名人志士;這里還留下了劉邦、項羽、李白、白居易、蘇軾、賽珍珠等人的歷史遺跡。
宿州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京滬、隴海鐵,連霍、合徐高速公縱橫貫穿,與國內各大城市均可實現高速公互聯互通,距徐州國際機場75公里。京滬高速鐵、宿淮鐵和泗許高速公也從境內穿過。
宿州,是著名的“中國酥梨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書法藝術之鄉”、“中國馬戲之鄉”、“中國民間藝術(鐘馗畫)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泗州戲之鄉”。2006年,獲得“全國綠化先進市”,1994—2007年,連續五屆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
宿州市商之都以及華夏附近為宿州市市中心,此地段交通便利,商品琳瑯滿目,另外,近一段時間 市區面積已延伸到朱仙莊一
市轄區
宿州市【埇橋區】面積2868平方千米,人口178.5萬。郵政編碼234000。轄12個街道、15個鎮、9個鄉:埇橋街道、沱河街道、道東街道、東關街道、三里灣街道、南關街道、西關街道、北關街道、汴河街道、三八街道、城東街道、金海街道、符離集鎮、蘆嶺鎮、朱仙莊鎮、褚蘭鎮、曹村鎮、夾溝鎮、欄桿鎮、時村鎮、永安鎮、灰古鎮、大店鎮、西寺坡鎮、桃園鎮、蘄縣鎮、大營鎮、楊莊鄉、支河鄉、解集鄉、桃溝鄉、順河鄉、蒿溝鄉、苗庵鄉、永鎮鄉、西二鋪鄉。區駐汴河。
行政縣
【碭山縣】面積1193平方千米,人口96萬。郵政編碼235300。轄13個鎮:碭城鎮、趙屯鎮、李莊鎮、唐寨鎮、葛集鎮、周寨鎮、玄廟鎮、官莊壩鎮、曹莊鎮、關帝廟鎮、朱樓鎮、良梨鎮、程莊鎮。
【蕭縣】面積1871平方千米,人口136萬。郵政編碼235200。縣人民駐龍城鎮。鎮18個、鄉5個:龍城鎮、黃口鎮、楊樓鎮、閻集鎮、新莊鎮、劉套鎮、馬井鎮、大屯鎮、趙莊鎮、杜樓鎮、丁里鎮、王寨鎮、祖樓鎮、青龍集鎮、張莊寨鎮、永堌鎮、白土鎮、官橋鎮、酒店鄉、圣泉鄉、莊里鄉、孫圩子鄉。
【靈璧縣】面積2054平方千米,人口118.3萬。郵政編碼234200。縣人民駐靈城鎮。鎮13個、鄉6個:靈城鎮、韋集鎮、黃灣鎮、婁莊鎮(山東村、楊集村、大山村)、楊疃鎮、尹集鎮、澮溝鎮、尤集鎮、下樓鎮、朝陽鎮、漁溝鎮、高樓鎮、馮廟鎮、向陽鄉、朱集鄉、大鄉、大廟鄉、禪堂鄉、虞姬鄉。
【泗縣】面積1787平方千米,人口89萬。郵政編碼234300。縣人民駐泗城鎮。鎮12個、鄉3個:泗城鎮、黃圩鎮、大莊鎮、山頭鎮、劉圩鎮、黑塔鎮、屏山鎮、草廟鎮、長溝鎮、墩集鎮、丁湖鎮、草溝鎮、大楊鄉、瓦坊鄉、大口鄉。縣駐泗城鎮。
歷史文化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這里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又有宿州宿國、蕭國、徐國等小諸侯國、秦漢設立。隋大業年間,通濟渠(汴水)開通,古城宿州隨著汴水漕運的興盛逐步發展起來。唐憲元和四年始置宿州,千余年間,宿州一直是歷代州府的治所。披攬前蹤,歷史似情有獨鐘,重筆濃墨,在這塊土地上寫下了許多悲壯激越的詩篇。自古以來,這里便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史稱這里“扼汴水咽喉,當南北要沖”為“百戰之道”。秦末,中國xxx次農民大xxx在這里揭竿而起。楚漢相爭,垓下決戰,霸王別姬的曠古悲劇在這里絕唱。唐代中葉,宿人龐勛率戎云南的淮北卒xxx,回師故里,兵困宿城,鏖戰數旬,史卷上留下斑斑血跡。南宋時期,這里又是張浚、韓世忠抵御外侮、抗擊金兵的“戎馬之郊”。清末張樂行的捻軍xxx,席卷宿州大地。時期,軍閥混戰在這里拉據。xxxxxx時期,新四軍四師的xxx健兒又在這片土地上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浴血奮戰。正因為如此,雄壯的歷史又賦予了這塊土地燦爛的勝跡。這里曾是老(子)、莊(子)出入論道之地,也曾留下孔子游說的輪跡。鄢陵季子掛劍徐公墓以踐“心許”的掌故譽貫古今,“鞭打蘆花車牛返”作為文章的典范,使閔子騫成為孔子高足“七十二賢”之端,閔墓閔祠為讀書人膜拜了兩千五百多年。當年陳涉筑臺誓盟的大澤鄉涉故臺,如今仍高臺巋然游人紛至;緣劉邦藏身避禍而得名的皇藏峪,現已辟為國家森林公園,方圓50里內山巒疊翠,霞蔚云蒸,千年古剎——瑞云寺掩映在群山林海之中,宛如鑲嵌在千里平原上的一顆明珠。楚漢相爭的垓下古戰場;掩香埋玉的虞姬冢;李白飲酒放歌的宴嬉臺;白居易留連寓居的東林草堂;蘇軾留下墨寶扶疏亭。宿州市境內的五柳風景區,青山、碧水、珠泉、翠竹相映成趣,湖光山色渾然一體,登臨懷古,令人壯心不已。碭山縣被國家命名為生態縣,境內的百里黃河故道,經過多年,已經建海綠州,春日梨花似雪,秋天碩果飄香,徜徉其間,令人眷戀忘返。
所謂地靈人杰。豐厚的文化底蘊,美麗的自然風光,必然會孕育出一代代叱咤風云的威王猛將和“峨冠博雅”的飽學之士。閔子騫、子張、趙孝、陳勝及其xxx的驍將葛嬰、朱雞石,戴禺頁,廣陵散絕的嵇康、“鶴立雞群”的嵇紹、、薛綜、恭瑩等,唐代偉大的詩人白居易,五代后梁開國朱溫、被唐明皇封為辟邪將軍的鐘馗,唐代詩論大家司空圖,南宋不畏皇戚的王希呂,明朝開國賢后馬、明朝開國六王的鄧愈,嚴軍的胡大海,勇略冠軍的薛顯,段祺瑞的文膽智囊徐樹錚、傾向進步的將領李明揚,xxx將領方先覺等各領一代。今天的宿州市依然人才輩出,畫家蕭龍士為白石大師之高足,吳燃、卓然、梅純一、歐陽龍、孫淮濱、薛志耘、鄭正等丹青高手為所注目。著名書法家劉惠民、尉天池、李百忍、孟凡青也是藝聲遠播。汪洋,著名哲學家孫叔平;社會學家鄧偉志;空軍上將劉亞洲,作家滕文峰;著名新聞工作者;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炳淑;電影表演藝術家楊在葆、劉士龍、歐陽儒秋也在各自藝術領域中卓有建樹,使桑梓生輝父老自豪。今天靈璧縣已為“靈璧石之鄉”和“鐘馗畫之鄉”,蕭縣已成為我國著名的“國畫之鄉”,碭山為“武術之鄉”,宿州市被譽為“書法之鄉”和“馬戲之鄉”。誕生于中國《大地》的諾貝爾文學1938年度諾貝爾文學的獲得者是一位女士——獲作品是中國題材的《大地三部曲》、《異邦客》和《東風·西風》。這位“對中國農民生活進行了史詩般的描述”,“為中國題材小說作出了開拓性貢獻”的獲者賽珍珠,17歲回美國進弗吉尼亞州倫道夫·梅康女子學院(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攻讀心理學,畢業后又來中國。1917年與傳教士約翰·洛辛·布克結婚,從事傳教工作。婚后隨丈夫遷居宿州市,在此期間的生活經歷成為日后聞名世界的獲諾貝爾《大地》的素材。1921年秋她的母親去世后,全家遷至南京。
建制沿革
古代:據《元和郡縣志》和《太平記》載,為汴河航運,防止淮西藩鎮叛亂,于唐憲元和四年建置宿州,撥徐州的苻離縣、蘄縣、亳州的臨渙縣和泗州的虹縣來轄,屬河南道,治埇橋。州依春秋時期宋閔公遷宿入境的史實而得名。后來,“無虞,封圻罷警”(《太平記》),文太和三年(829)廢宿州,七年復置。州治仍定于埇橋。
五代時期,后梁太祖朱溫把宿州、徐州統轄于武寧軍,宿州仍轄原4縣。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基本上沿襲未變。宋改唐的道為,下轄府(州、軍、監)。宿州初屬淮南,后屬淮南東。太祖建隆元年(960),宿州升為上州,設防御使。開寶五年(972)。設保靖軍節度使,總攬宿、泗等州軍事。神熙寧五年(1072),又改為州,轄苻離、蘄、臨渙3縣,仍屬淮南東。哲元祐七年(1092),以虹縣的靈璧鎮置靈璧縣,歸宿州轄。高建炎二年(1128),宿州為金兵所占。紹興九年(1139),金人按議和條約歸還黃河以南宋地。次年五月,金人毀約,復占宿州。金宣貞祐三年(1215),金人在宿州置保靖軍節度使。
元初,宿州屬河南歸德府(今商丘市)、轄臨渙、苻離、靈璧、蘄4縣。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臨渙、苻離、蘄撤縣制并入州,靈璧改屬泗州。至元十七年,靈璧復歸宿州所轄。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宿州改屬江南臨淮府,下轄靈璧縣。次年,臨濠府改成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稱鳳陽府,宿州仍屬之。
清朝承明制不變。初,宿州上下隸屬關系同于明末。康熙六年(1667)。設安徽省,宿州仍屬鳳陽府,其所轄靈璧縣改為鳳陽府直轄,此后宿州不再轄縣。
元年廢府、州,宿州改為宿縣,屬安徽省。3年置道,宿縣屬安徽省淮泗道。16年廢道,宿縣直屬安徽省,21年屬第六專員,后改屬第四專員。原駐泗縣之專員遷駐宿城。汪偽時期,宿縣屬安徽省維新(駐蚌埠),后屬蘇淮特別行政區。30年屬淮海省。xxxxxx勝利后,宿縣屬安徽省。
春秋時期,周王室曾封風姓為男爵,居于宿(位于今東平縣東部),建宿國,屬于宋國營轄。宿國和魯國相鄰,彼此交往頗多,周莊王十三年(前684),宋閔公以宿男屬宋而親魯為借口,強令宿國遷于宋國xxx,以為附庸。其遷居之地,約在今淮北地區中部。宿州即以古宿國而命名。另有宿國遷至今江蘇省宿遷縣境一說,錄以備考。
現代:1949年4月設宿縣專區,屬皖北行署區。宿縣專署駐宿縣,轄宿城市及宿縣、靈璧、泗縣、泗洪(由泗縣析置,駐青陽)、五河、懷遠、碭山、蕭縣(駐龍城鎮)、永城等9縣。1950年由宿縣析置濉溪縣,駐濉溪口。宿縣專區轄1市、10縣。
1952年宿縣專區屬安徽省領導。宿縣專署駐宿城市。將碭山、蕭縣2縣劃歸江蘇省,永城縣劃歸河南省。1953年撤銷宿城市,并入宿縣。1955年蕭縣、碭山2縣由江蘇省劃入安徽省宿縣專區;將泗洪縣劃歸江蘇省淮陰專區。1956年撤銷宿縣專區,將宿縣、靈璧、泗縣、五河、懷遠、濉溪、蕭縣、碭山等8縣劃歸蚌埠專區。
1961年復設宿縣專區,專署駐宿縣。原蚌埠專區所屬宿縣、靈璧、泗縣、五河、懷遠、濉溪、蕭縣、碭山等8縣劃入宿縣專區。1964年以宿縣、靈璧、五河、懷遠4縣各一部分地區設立固鎮縣(駐固鎮)。
1970年宿縣專區改稱宿縣地區,地區駐宿縣。轄宿縣、碭山、蕭縣(駐龍城鎮)、靈璧(駐靈城鎮)、泗縣、五河、固鎮、懷遠、濉溪等9縣。1977年將濉溪縣劃歸淮北市領導。1979年設立宿州市,屬宿縣地區領導。
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準同意將宿縣地區的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劃歸蚌埠市。宿縣地區1997年,面積9795平方千米,人口532.8萬,轄宿州市和碭山、蕭縣、靈璧、泗縣4縣。行署駐宿州市。
1998年12月6日,國務院批準:(1)撤銷宿縣地區和縣級宿州市,設立地級宿州市。市人民駐新設立的埇橋區。(2)宿州市設立埇橋區,以原宿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埇橋區的行政區域。(3)宿州市轄原宿縣地區的碭山縣、蕭縣、泗縣、靈壁縣和新設的埇橋區。
宿州市自然資源豐富,名特產品眾多。境內平原廣袤、沃野千里,氣候適宜,生物繁茂。平原面積8897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91%,耕地997.79萬畝,占地總面積的67.97%。區內盛產小麥、玉米、大豆、山芋、棉花、花生、蔬菜以及蘋果、梨、桃、葡萄、湖桑等。糧食總產量306萬噸,棉花總產量8萬噸,油料產量40.5萬噸,水果產量86.5萬噸。境內擁有120萬畝全國xxx的連片水果產區,面積和產量均占全省70%以上。擁有80萬畝的花生種植和沿國道、省道縱向分布的40萬畝大棚蔬菜種植帶。地下礦產資源豐富,煤儲量約為60億噸,是兩淮煤田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口油田石油預測儲量達20億噸以上;宿南煤層氣已探明儲量達3000億立方米;大理石儲量4000萬立方,居全省之首,花色品種達20個以上。靈璧奇石為中國“四大奇石”之一。碭山酥梨為果中精品,為顧客所青睞。符離集燒雞,色佳味美,為《中國名菜譜》中的一品名肴。夾溝香稻米,清香濃郁,“一家煮飯十家香,十家煮飯香滿莊”,清嘉慶年間曾作為貢米。
鐵
宿州地處安徽的北部,交通便利,京滬線、隴海線、京滬高鐵以及在建中鄭徐客運專線(高鐵)穿行而過,并分別設立碭山南站、蕭縣北站,還有在建的宿淮鐵與規劃中的亳宿鐵。宿州境內擁有多條高速公,宿州內沒有機場,但距離徐州國際機場只有75公里。每天停靠宿州火車站的列車次達到65輛之多,停靠時間從2分鐘到13分鐘不等,在市內乘坐1、2、6、7、9、13、15公交車都可以到達宿州火車站。宿州的長途客運分為跨省、省內、區內幾種班線,跨省的班車線共有85條,可到達周邊各省市和、上海等地。其中宿州高速客運快客站是國家一級站。省內班線有62條,而區內班線有38條,每20分到30分一班。到達宿州市運輸總公司,市內區縣包括淮北停靠在宿州汽車東站。在市內可乘坐2、7、9、13公交車。宿州交通區位圖
宿州東站位于宿州市埇橋區蒿溝鄉兩半昌村。京滬高鐵全線設21個停靠站,宿州東站為第11個站,鐵線上距767KM。已于2011年5月22號竣工,已經正式投入使用。
市內有29公交車通往宿州東站,給前往宿州東站的人們出行帶來了方便,市里在火車站就可以乘坐到去高鐵東站的29公交。宿州東站站場規模為2臺6線。為2座中間站臺,正線2條,到發線4條。結合車站進、出站流線模式設進站地道1座,寬8米;出站地道1座,寬8米。站房總建筑面積4998平方米,其中:普通候車室1622平方米,貴賓候車廳82.8平方米,售票廳221平方米。站房為“線側下式”站房,站房主體為1層,兩側局部為3層,總建筑面積為4993㎡。建筑主體高度為17.7 m,總長121 m,總寬31 m。承重體系:鉆孔灌注樁基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屋面,局部屋面采用鋼屋架結構.站臺雨棚為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基礎及柱下基礎。
公
宿州位于京臺高速(G3)、泗許高速和連霍高速(G30)交匯處,市區內有宿州、宿州北、宿州東等多個高速出入口,濟祁高速、徐明高速等多條高速正在規劃建設中;另有206國道、310國道、311國道、104國道和多條省道經過;擁有一級客運站1個,客運站1個,四級客運站2個,2010年全社會公貨物周轉量423億噸公里,公旅客周轉量34.8億人公里,為省內重要公交通樞紐。
宿州市內公交車,現已開設了29條以上的公交線,全部為無人售票(票價一元,部分公交車內設有空調為2元)和刷卡,由省城合肥星辰巴士有限公司運營管理。
公交具體線
1:快客站——安通駕校
3:駕訓中心——皇冠家居
6:火車站——西二鋪
7:火車站——桃園礦
8:一中新校——天下xxx石城
9:快客站——快客站(循環線)
10:雪楓公園——光彩城
11:雪楓公園——車管所
12:新景第——職業技術學院
13:百麗鞋業——濱河
15:火車站——宿州學院東區
16:礦建總醫院——皇冠家居
17:康奈鞋業——義烏國際商貿城
19:火車站——薛堂集
21:一中新校——淮河東
22:二中新校——天鵝灣
28:火車站-湛藍光電
29:火車站——宿州東站
另有宿州市區至大店、蘆嶺礦、桃園礦、符離鎮、符離糧站、朱仙莊礦、夏劉寨等郊區線,實行公交化運營。
宿州出租車多為桑塔納、別克、雪鐵龍等品牌,漂亮大氣,顏色整齊統一,司機們熱情洋溢。宿州的出租車起步價為4元,超過2公里每公里1.2元,夜間(00: 00-次日05:00)起價費4.8元,另加夜間補貼、過過橋費等費用。同時,從2012年1月1日起,另加燃油附加費1元。(新上的別克君威出租車,起步價為6元)
民俗風情 方言
宿州方言屬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話的洛陽-徐州片區,天津話也源于宿州方言。賽珍珠雖然從小生活在江南的鎮江,但是她學習的是北方方言,所以1917到宿州的時候,她很容易聽懂本地的方言,還為她的丈夫農學家Buck做翻譯。她在作品里面稱呼宿縣為“南徐州”,是因為按照宿縣方言的讀音,宿(xǔ)州和徐(xū)州幾乎一樣不易區分,所以宿縣人都自稱宿縣為南徐州,稱徐州為北徐州(1911年廢州置縣開始,使用了1100多年的宿州才改稱宿縣,所以1920年代的成年人應該會自稱宿州,也就是南徐州)。宿州方言中,宿州多將“宿州”稱為“虛(xǔ)縣”(宿縣)。
風俗
宿州的風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為主,午飯吃饅頭、餅。只有夾溝一帶的少數丘陵中產大米,名為“香稻米”,曾經是貢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節的粽子。春節期間幾乎只吃面食。元宵節做雜面油燈,置于門前、雞圈等處辟邪。宿州
大年三十(臘月的最后一天)早上貼春聯,忙活做飯炒菜,全家團圓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點整放鞭炮開飯,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餃子為主,初一早上一大早要帶xxx鍋餃子上墳祭祖且這頓餃子必須是素餡的不沾葷且餃子湯里要放入各種糧食,以喻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點心有油炸丸子、焦葉子(面片,當地叫“貓耳朵兒”)、螞蚱腿(細小不長的形似螞蚱的拐彎的腿一樣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這些點心都要在臘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飯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餃子(這個風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見),晚餐也是正餐,準備各種菜品,比較豐盛,當然餃子是必不可少的。大年初一挨家拜年,以及進城逛街趕集,初二接姑、姨等親戚。
文化遺產
2006年,安徽宿州市的泗州戲,入選xxx批xxx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項目類別,泗州戲與黃梅戲、徽劇、廬劇齊并安徽四大劇種,泗州戲與柳琴戲、淮海戲同出一源,泗州戲又有拉魂腔之稱,傳統劇目有300多出,代表人物有李寶琴、李寶鳳、霍桂俠、周鳳云、王寶蓮、蔣榮花、陳若梅、陶萬霞、李書君、呂咸蔚、代兵等人。
2010年,安徽省宿州市的“淮北梆子戲”,入選第三批xxx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項目類別,序號15。
經濟
以后,宿州市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804億元,較上年凈增150億元,同比增長13.5%。連續六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財政收入64.1億元,增長48.5%,連跨兩個十億元臺階,增速居全省xxx;固定資產投資460億元,增長3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億元,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80元,均增長17%以上,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進入全省前八位。擴張工業總量,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面啟動工業五年擴張計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80億元,增長25%。增速保持全省xxx;工工業用電量增長1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個百分點。積極壯大市場主體,新增產值超億元企業100戶。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06%,創歷史新高。首次通過國家科技進步考核,科技創業服務中心開工建設,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1家。深化與央企、省企、知名民企合作,新引進項目23個,協議引資592億元。
出臺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建成各類創業18個,其中省級12個。企業支撐作用明顯,上市公司科苑集團與鴻鵬集團、百通集團、皖北藥業公司、安特酒廠等企業成為帶動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航空母艦”。安橋牌車橋、百通牌塑膠管材、皖北牌潔霉素、安特牌伏特加酒、雙喜牌葡萄酒、冠隆牌梨汁等數十種產品成為全國、全省名牌產品。科教文衛體等多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蕭縣、碭山縣和埇橋區是全國科教先進縣,碭山縣為首批國家生態示范縣,全市高考上線人數連續多年名列全省前茅。為早日把宿州市建成新興工業城、現代農業市、皖東北商貿中心,致力于營造一流的投資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日益改善的投資正在吸引國內外廣大客商投資興業。
2012年,全市生產總值914.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5%。分產業看,xxx產業增加值237.35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378.95億元,增長16.2%;第三產業增加值298.65億元,增長13.1%。三次產業結構比25.9:41.5:32.6。人均P達17038元(折合2709美元)。[3]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累計上漲2.0%,其中,食品上漲4.0%,煙酒及用品上漲2.9%,衣著上漲0.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0.9%,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2.0%,交通和通訊上漲0.5%,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1.7%,居住上漲0.6%。
開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
安徽省宿州市經濟開發區于2001年經省批準成立,為省級經濟開發區,位于宿州市區東南部,總體規劃面積已達20平方公里。自2003年正式啟動以來,開發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4.5億多元,建成道30條,區內交通網全線貫通,主要道實現了美化、綠化、亮化目標,規劃區內已實現“七通一平”,項目承載能力得到根本提升。
宿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宿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市(廳)級建制,作為市委、市的派出機構,代表市委、市對開發區規劃范圍內黨的建設和社會經濟事務實行集中統一領導和管理。2012年10月15日,宿州市經濟開發區升級擴區xxx開發區申報工作會議召開,決定于2012年下半年啟動xxx開發區申報工作,2014年上半年完成申報。
園區分為東西兩大區域,8個功能分區。東部以工業為主,設有生物化工園區、輕紡服裝加工區、農副產品深加工區、新能源技術產業區;西部以高新技術產業和商貿物流產業為主,設有現代物流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區、先進制造業、宜居型社區與綜合服務區。
區內知名企業:百麗鞋業、鴻星爾克、康奈集團、七匹狼服飾、泰馬鞋業、江淮重工、豐原藥業、科苑型材、名人食品、博洋紡織、歐陸集團、電光防爆、東藝鞋業、中礦機電、新東方機礦、福香源食品等。
埇橋經濟開發區
宿州市埇橋區經濟開發區毗鄰江蘇徐州市銅山區,位于曹村鎮北部的206國道兩側,于2006年9月7日經安徽省人民正式批準建立,總規劃用地面積8.35平方公里。主要分為一類工業區,二類工業區,綜合服務區,居住區和倉儲區。開發區內206國道、京滬鐵貫穿南北,301省道溝通東西,北至連霍高速,西至京臺高速出口均不足10公里,距機場30公里,距出海口連云港210公里。園區中心距徐州市城區僅20分鐘車程,交通便捷。區內還擁有桃山集鐵貨運站,便于倉儲運輸業的發展。開發區建成后將和銅山區經濟開發區連成一體,區位優勢十分優越。
開發區現有入駐企業34家,協議引資近30億元,其中超億元企業6家。知名企業有:科宇化工、皖王商貿、新遠大木業、華勝鞋廠、高盛化工等。
循環經濟工業園
宿州循環經濟工業園坐落在城東街道及朱仙莊片區,正式啟動于2008年7月。園區三縱四橫網已經形成,特別是303省道城市化有力地提升了園區形象,已基本建成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布局合理的經濟園區。
工業園內知名企業:天瑞生物、大澤農業、華豐醫藥、格林童裝、興源經貿、久久肥業等。
符離食品工業園
坐落于皖北名鎮——符離鎮,緊鄰206國道、京臺高速、泗許高速、京滬鐵,交通便利。
知名企業:宿州市徽香源食品有限公司、宿州市劉老二燒雞有限公司、中華燒雞、李魁燒雞等
其他
靈璧縣經濟開發區、蕭縣經濟開發區、碭山縣經濟開發區、泗縣經濟開發區;
汴河家具工業園、朱仙莊工業園、支河小食品工業園、順河板材工業園、宿州馬經濟區等。
中國鞋都
按照宿州市規劃,力爭用3~5年的時間,建成10平方公里鞋業生產工業園區,吸納10萬人就業,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實現利稅30億元。用5~10年的時間,建設20平方公里鞋業生產工業園區,安排20萬人就業,實現年銷售收入500億元以上,利稅50億元以上,把宿州建設成為集鞋業加工制造、商貿物流、研發創意、教育培訓、會展旅游五位一體的中國中部鞋都。一期10平方公里鞋業共分為五大功能區,分別是:鞋業生產區、生產配套區、商貿物流區、中心商務區、商住綜合區。
鞋業自百麗進入宿州以來,已入駐和正式簽約企業37家,協議總投資87億元,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354億元,稅收18億元,吸納10萬多工人就業。此外,已與溫州龍灣區、鹿城區、甌海區鞋業協會達成投資意向,整體承接制鞋產業轉移的態勢明。
高新區
市高新區首期規劃面積7.4平方公里,界定為泗許高速公以南,206國道以西,拱辰以北、合徐高速公以東區域,和拂曉大道以西、唐河以北、合徐高速公以東相鄰地塊。規劃范圍內涉及埇橋區汴河辦事處邵陽村、北十里村、汴河村3個行政村,總人口約15000人。市高新區重點打造“一區四園”(總部商務區,動漫產業園、信息產業園、生命科技園、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園)。總部商務區開發建設綜合性商務辦公區域,承擔交通集散、企業孵化、商務咨詢、居住等職能。動漫產業園是以獨創性的大型互動游戲項目為核心,以動漫產品實景演繹為特色,以創意產業平臺為支撐,融游樂、休閑、創意產業、生態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信息產業園以信息技術為主導,通過形成自身產業特色,建立強勁和持續的競爭優勢。生命科技園以生物技術為主導,明確產業定位,打造專業化園區。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園以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為主導,打造技術高度密集,研究與開發投入高,產品附加值高的產業化園區。市高新區以向西、北方向為主要發展方向,向東南為次要發展方向,遠期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
現代產業園
2011年5月14日宿州馬現代產業園區正式掛牌。2012年元月,安徽省正式批復宿州馬現代產業園區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宿州馬現代產業園區規劃面積為50平方公里。依托京滬高鐵、宿淮鐵、泗許高速等交通區位優勢,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圍繞生態型、科技型、外向型產業定位,三化統籌協調發展。預計2020年,園區建成面積達3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超過30萬人,把宿馬現代產業園區打造成為宿州市東部門戶,中遠期發展成為宿州城市副中心。
汴河新區
汴河新區位于宿州市北部,南至勝利,西至合徐高速公、北至拱辰,東至西昌、匯源大道及京滬鐵,跨新汴河、沱河、濉河等河流,總用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宿州市政務中心、三角洲森林公園、體育中心等都位于汴河新區內。汴河新區概念性規劃研究范圍北至符離鎮以北城市北外環,總用地面積約63平方公里,是未來城市的發展中心。規劃由中國城市規劃院、東南大學、南京大學規劃院、美國東肯公司、新加坡邦城公司五家設計單位參與方案征集。
規劃構想
1、城市遠景人口規模約100萬人,用地規模約100平方公里。
2、城市遠景空間布局:“一心三軸、三區七片”
“一心”指汴河新區核心區,“三軸”指人民、拂曉大道、匯源大道,“三區”指城市南部綜合區、中部新城區和北部符離區,“七片”指七個城市片區。
概念規劃
1、規劃范圍城市規模:新區人口約40-50萬人,用地規模50平方公里左右。
2、規劃布局:“兩大組團、五大功能區”
以規劃泗永高速公為界,將汴河新區規劃分為南北兩大組團。五大功能區是指沱河以南行政中心片區;沱河、汴河之間為文體功能片區;汴河以北為新區核心功能區;唐河、濉河之間創新產業功能區及濉河以北符離鎮綜合功能區。
建設規劃
1、規劃目標
重點打造濱水(城市特色的凸現)、人居(居住品質的提升)、活力(新區活力的激發)、新城(城市新區建設形象的展現)的新區建設
2、功能定位
以辦公、休閑、居住、文體等功能為主的濱水生態新城區,是市級政務中心、文教體中心、商業副中心、濱水休閑區和中xxx住宅區。
3、汴河新區規劃布局
(1)圍繞汴河、人民、三角洲公園構建新區的核心區。
(2)新區與老城區的關系,采用“h”型方式,雙軸線向北發展。
沿人民方向城市景觀軸,也是新區的城市主軸線,通過加大紅線退讓,增大綠化寬度,提升兩側建設水平,結合行政中心和居住組團,以綠化開敞空間為軸線導向核心區。
沿沱河方向公共休閑軸,延續老城區原有居民的活動流線,強調公共休閑,結合沱河天然的景觀條件,為市民創造良好的活動。
(3)規劃結構采用“三心兩軸”的布局形式,三心指老城區綜合服務中心、行政辦公中心、新城活力中心;兩軸指人民及沱河發展軸。
旅游名勝 皇藏峪風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中國歷史文化遺產區、國家4旅游景區、安徽省風景名勝區、安徽省自然區、宿州市愛國主義教育。位于皖北蕭縣東南。東靠京浦鐵、206國道,西有連霍、合徐兩高速公可達。北臨隴海鐵、310、311國道。北距徐州市區30公里,距徐州機場60公里;南距宿州市50公里;西南距淮北市25公里。是江北罕見的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帶和暖溫帶交匯地帶,為皖北地區xxx的保存最為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景區內有木本植物190多種,700多種中草藥,58種鳥類,和野兔、刺猬、蛇、獾等野生動物。皇藏峪古稱黃桑峪,因昔日峪內長滿黃桑樹而得名。公元前205年春,項羽、劉邦大戰彭城,劉邦慘敗,僅和十幾名隨從輾轉逃進此峪藏匿才幸免于難。后來,他登基做了漢朝開國,人們便將此峪改名為皇藏峪。皇藏峪森林總面積34140畝。地貌類型為山東古老丘陵向南的延伸,最高峰平頂山海
皇藏峪拔389米。公園內山涯陡峭,峰巒絢麗、洞泉百出、山幽林茂、古木參天,可謂是“山回疑無,徑幽峰回轉”。以“奇、秀、險”著稱于淮海旅游圈,素有皖北小黃山之稱。皇藏峪既是科考、教研的重要場所,又是休閑、健身、旅游、避暑度假的理想勝地。
xxx有代表性的主要景點:
1、皇藏洞:景區峭壁中有一天然洞穴,深十余米,呈圓形,底平壁光,形勢險峻。一巨石擋住洞口,曰“飛來石”。漢高祖劉邦曾藏于洞中避免了一場,故稱“皇藏洞”。
2、瑞云寺:始建于梁大同年間(公元535年),宋瑞拱年間改名為瑞云寺。它背負懸崖,面臨深淵,三進三階院落,共有房閣99間。
3、拔劍泉:泉口為鍥形,似劍鞘,泉水清徹,終年不涸。公元前205年,劉邦兵敗彭城,逃到此處,饑渴難耐,抽劍怒貫巨石,劍拔泉涌,故名“拔劍泉”。
4、天門寺:始建于元至正年間,明宣德四年,知州楊秘重建,更名為“天門禪院”。三面環峭壁,四十四間,整個建筑依山就勢,造形古樸端莊。寺內七尊玉佛,舉世無雙。
5、曬書場:相傳孔子周游列國時,微服過宋,忽遇大雨,書簡全濕,雨過天晴后,便在此曬書,書壓茅草皆向西傾斜,至今如故。
中國梨都碭山
碭山縣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東臨歷史名城徐州、西傍古都商丘、開封,
碭山酥梨是安徽省連接歐亞橋的xxx通道。 碭山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乃秦設三十六郡之一,李白等名人墨客曾流連此地。是漢高祖斬蛇舉義之地,五代君王朱溫故里,近代畫壇師齊白石祖籍地。碭山以盛產酥梨聞名于世,素有“梨都”之稱。境內100余萬畝連片水果覆蓋全縣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三。面積之大,樹齡之高,堪稱世界之最。碭山酥梨年產七億公斤左右,遠銷歐美、東南亞及全國各地。這里春季梨花如海,秋季碩果累累。百年“梨樹王”單株年產2000公斤,單個“酥梨王”重達2400克,世之罕見,是難得的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已初步形成了以連片果海綠洲觀光為特色、以黃河故道考察、古文化及商貿旅游相結合的自然生態旅游區。
五柳風景自然區
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西北部夾溝鎮、符離鎮及曹村鎮境內。京滬鐵和206國道及景區西部的合徐高速公縱貫南北。距安徽省宿州市區30公里、淮北市區20公里、江蘇徐州市區30公里。是集自然區與風景名勝景觀為一體。具有深厚文化積淀以山、水兼備為依托的平原低山型度假休閑風景旅游區。五柳省級風景名勝區,以五柳龍泉湖為核心,包括閔祠、馬皇后故里、流溝寺、大芳寺等游覽區。總面積46平方公里。景區峰巒屬宿北武里山區,呈南北,逶迤曲折,山勢起伏,山環水抱,宛如龍脈。“神龍”頭北尾南,若把龍脊山(龍)鳳山(鳳),龜山(龜),魚山(麟)相連是“四靈”之山,龍山鳳坡顯“龍鳳呈祥”。這里藏有天然生態林和靈泉。碧湖、溶洞有史前文化遺址,先賢閔子騫故里、明馬皇后故里、明朱棣屯兵(皇墊湖)之地,有大芳寺、漢墓群。集青山綠水、茂林修竹、靈泉奇洞、寶剎名寺、古墓神木于一體。既有自然景觀,又有人文景觀。景區植被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樹種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80.4%,樹相呈現出暖溫帶和帶過度類型,群落呈水平分布,有木本植物46科160余種,可利用藥材200多種。這里有二千年以上的人工栽培的銀杏、柏樹等“神木”古樹,還有自然古老森林的大樹。大芳寺周圍有幾十株大青檀,其中一株青檀,依山而臥,盤根錯節,干粗可十人圍,樹高35米,主干高1.5米,冠幅500平方米。呈放射壯分枝,以不同角度直插云霄。型態各異,甚為壯觀。五柳景區主要景觀有20多處,著名的水景有湖中柳林、珍珠靈泉、青龍吐水、馬娘娘鑒池、龍泉湖面;石景有二靈戲趣、群牛臥坡、、雄鷹觀景、姜太公釣魚臺、猛虎爬山、石生山杏、神劈芳崖;溶洞有:“果老洞”、“秦山洞”、“芳崖洞”等。
鐘馗畫、奇石之鄉
在靈璧因盛產玉石而得名。是中國著名的奇石產地。這“一美”、“一神”、“一奇”,構成了靈璧縣十分獨特的旅游資源。靈璧建起了漁溝奇石一條街,全長約1.5公里,街道兩旁大型奇石千姿百態,沿街商店內五顏六色的奇石琳瑯滿目;在靈璧城南鐘馗旁還有一個個奇石館,可供觀賞、購買;靈璧傳統的工筆“唐賜福鎮宅圣君”鐘馗年畫藝術聞名中外,其中孫淮濱被禮賓司定為國禮藝術大師,創作的鐘馗畫由禮賓司向相關部門推薦,靈璧鐘馗圖尤其深受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人士的喜愛。虞姬墓遺址正在擴建為“虞姬楚漢文化園”,屆時將以更豐富的內容、更新穎的形式,迎接中外游客。
陳勝吳廣xxx舊址
涉故臺位于宿州市埇橋區西寺坡鎮劉村,1961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單位。臺似覆斗形,長67.6米,寬65.5米,面積4427.8平方米。北高南低,臺上樹木成蔭,有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及光緒、年間的石碑。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涉(即陳勝)、吳廣同被秦征發的“閭左”900人前往漁陽(今密云西南)戍邊。途經大澤鄉,遇雨受阻過期,按秦律過期者斬首。陳、吳即率眾“筑壇而盟”,軍官,陳自立為將軍,吳為都尉,舉行了中國歷史上xxx次農民大xxx,xxx軍由此出發,攻下蘄(今埇橋區蘄縣鎮)、譙(今安徽省亳州市),然后直指秦都咸陽。今涉故臺已經修整,建有陳涉塑像,并建房數間,陳列有關陳涉、吳廣xxx史料。涉故臺作為中國xxx次農民大xxx的發祥地,是中國農民xxx和農民的源頭,是歷史的載體和,也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
蘄縣古城遺址
蘄縣古城遺址位于宿州市南20公里處蘄縣鎮境內,206國道穿城而過,是安徽省內發現最早的一座古城。秦統一六國時置蘄縣,南梁改設蘄城郡,隋朝復稱蘄縣,元代廢縣遷至宿州,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蘄縣鎮歷史源遠流長,是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大xxx-----陳勝吳廣xxx的歷史發源地。1988年蘄縣古城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區,其上秦磚漢瓦,俯首可拾。境內陳勝吳廣xxx點—點將臺,陳勝之妹陳雪花墓地——雪花山,后人紀念陳勝吳廣而建的三賢廟、廟前陳勝手植的紅果樹歷歷在目;鎮域東西的古戰場聞名天下—陳勝、吳廣農民大xxx、漢劉邦征討淮南王英布、淮海戰役雙堆集大血戰,均發于此;傳說中的一步兩橋、魚趕集、觀星臺、二龍戲珠等景觀依稀可見,名優特產馬蹄燒餅、澮河鯉魚聞名遐邇。
這里人文景觀非常豐富,是一塊亟待開發的旅游勝地,與外延景點雙堆集淮海戰役烈士陵園、閔子墓、閔祠、白居易故居扶梳亭、虞姬墓,垓下古戰場等景點連成一片,須臾即至。
林探花府
林探花府座在宿州市楊莊鄉林莊,系清代武探花林方標的府第,省級重點文物單位。
林方標,字錦堂,力大過人,善施兵器,武藝高強,清嘉慶辛未武科探花,清代名將,歷任甘州提標、城守參將、衢州總兵、浙江提督等職。探花府尚存房屋58間,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筑群,其建筑布局、房屋結構、磚雕、木雕、彩繪等裝飾都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風格,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探花府原有房屋81間,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府門前空場樹立旗桿4根,高11米左右,旗桿座分列大門兩側。主體建筑四進院落,明三暗五式,主體建筑的西部還有三進側院建筑。主體建筑后面原設有花園和養魚池,花園左側有練武場,陳設有各式武器,可供參觀。
閔子騫祠
閔子騫祠及墓坐落在曹村鎮閔祠村。三面環山,泉水涌流,幽雅。緊傍206國道,交通便利。是我市重點名勝古跡之一,為省級重點文物單位。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孔子,名列七十二賢之首,德與顏淵齊名。閔子以孝名天下,孔子贊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間”。宋朝褒閔子為“畿圣”,歷代賜匾封公,文人墨客賦詩題記,其懿行美德千古傳為佳話。 閔子墓座北朝南,高6米,直徑40米,近旁有兩座中形墓,傳說為閔子遷的兩個弟弟,墓高2米,直徑24米,總占地約6400平方米,墓地松柏藏密,“閔墓松風”素為宿州八景之一。閔祠始建于宋,現存殿宇14間,祠內存有古柏和千年銀杏。祠外有兩座碑亭,祠東公旁還有牌坊一座,“先賢閔子故里”。祠東南有孝泉和閔子故居。閔祠近傍還有騫山、曬書臺、洗漱溝、荷花池、蘆花坡、洗硯池等景點。這里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還有動人的傳說故事。
鞭打蘆花車牛返
說起“孝哉閔子騫鞭打蘆花車牛返村”這個村名的由來,還與閔子有著密切的關系。閔子姓閔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后遷居宋都相邑(今淮北市相山)東(今閔賢集),為孔子七十二之一。閔子秉性敦厚,剛直不阿,以德名于世。相傳閔子少時喪母,父續娶姚氏,生二子,名閔革、閔蒙,繼母偏愛己生。某年暮冬,其父驅車外出,命三子隨從,閔子騫趕車。行至蕭縣城西南一個村莊,天氣驟冷,朔風怒號,大雪紛飛,閔子騫顫抖不已,鞭墜于地。父怒,以鞭擊之,衣破蘆花飛揚,其父驚奇不解,又撕開其弟閔革、閔蒙衣服,盡是絲絮,這才恍然大悟,始知后母子騫。遂勒車返回故里,決意休去后妻。為使家庭不致破裂,閔子騫跪而求之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團圓”。其父聽閔子騫言之有理,方妻之事。后母聞之,深受,不己,自此,待三子如一,終成為慈母。為此,孔子感而贊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與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閔子騫真是個孝子啊!他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讓別人對他的父母兄弟都沒有不好的閑話。明朝尚書李化龍也敬仰閔子之德而作詩頌曰:“閔子祠堂官道西,蘆花滿地草萋萋。階前幾棵長松樹,不是慈烏不敢棲”。人們為紀念閔子騫的孝行,將鞭打蘆花處的村莊命名為“鞭打蘆花車牛返村”。今人為圖方便,簡稱“車牛返村”。還把每年的正月二十四日(閔子騫的生日)定為古會,在“鞭打蘆花車牛返”處逢會三天,引來方圓幾十里的群眾,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淮海戰役遺址
中外的淮海戰役始于1948年11月、12月中旬,殲滅黃維兵團后,淮海戰役總前委全體、、陳毅、粟裕、譚震林在蔡洼楊臺子李春華家后院召開會議,研究渡江作戰部署和部隊整改方案。會議休息時,五位在院內合影留念。在此之前,中國人民xxx華東野軍指揮部已遷入該村,到49年元月,淮海戰役結束,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共在蔡洼工作28天。現該村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及總前委會議舊址是縣級文物單位,原室內用具〈老式床、桌椅、條幾等〉保存完好。
圣泉寺
圣泉寺位于蕭縣城西北1.5公里的泉山北坡,有房舍30余間,寺依山勢,殿庭門廊,頗為壯觀。因寺旁有一泉曰“圣泉”而得名。圣泉,雖僅一小池,但四季不涸,且泉水甘洌,為礦泉水中的上品,來此取水游樂者絡繹不絕。
高等院校
宿州學院(本科)西校區: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中71號;東校區:宿州市東二鋪,從宿州火車站坐15公交車到底,即到宿州學院東校區。
宿州學院是一所多科性省屬普通本科院校,有著60年的辦學歷史,占地906畝,預留發展用地1000畝,校舍建筑面積31.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資產5800多萬元,圖書館藏書76余萬冊,電子圖書2400GB,期刊2000余種,公開出版《宿州學院學報》、《宿州學院報》。新校區幽雅,小橋、流水、茂林、修竹與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大型體育場等相掩映,盎然的現代氣息中,蕩漾著悠悠古韻,是莘莘學子青春飛揚、實現夢想的。
宿州職業技術學院(專科)安徽省宿州市宿符
宿州電視大學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中
皖北衛生職業學院創于1949年,是宿州市xxx被省批準舉辦衛生類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正規學校,蚌埠醫學院教學點、省級文明單位。
校園優美,景致怡人,交通便捷。學校以質量和創新為辦學旨,在教育、教學、專業及課程設置、管理模式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經驗。建校55年來培養了兩萬余名大、中專畢業生,有數十人成為醫學博士、碩士;更多人已是省內外各級醫療單位的臨床技術或領導者。
宿州工業學校
宿州工業學校是安徽省人民批準開辦的一所面向全省招生的工科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現為xxx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安徽省重點建設示范學校,安徽省重點建設示范實習,教育部計算機應用技術“NIT”考試培訓,勞動部xxx職業技能鑒定站,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農村富余勞動力跨地區就業轉移培訓”、“數控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礎”承建單位,宿州市農村勞動力陽光工程培訓基礎。學校集高、中等職業教育、技術培訓為一體,既具有一定研究開發能力,又具有較強的技能培訓能力。
宿州逸夫師范學校
宿州逸夫師范學校創辦于1952年,五十多年,弦歌不輟,薪火相傳,學校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近15000名優秀合格人才,成為皖北地區初等師資培養、培訓的重要。2002年,安徽省中師布局調整,批準招收幼師專業,學校定位為幼兒師范學校。
現為安徽省四所公辦幼兒師范學校之一。2009年11月被安徽省教育廳批準為省級示范學校,隨著發展,將實現師范向二級師范的轉軌。
宿州藝術學校
宿州藝術學校創辦于2001年,宿州市xxx一所藝術類中專學校。
宿州市xxx職業高級中學
簡稱宿州一職高,位于宿州城區沱河南畔,與雪楓公園比鄰,優美,交通便利。該校始建于19 72年,1982年在宿州首先創辦職高班,1995年被評為省級重點職業高中,1999年通過了xxx重點職業高中評估,成為xxx重點高中。創辦職教26年來,先后開辦了30多個專業,招生人數逐年遞增。有班級93個,學生6300多個。學校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推行“中專畢業證”和“技術等級證”雙證制,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促進職業教育與生產實踐、技術推廣、社會服務緊密結合,積級拓展訂單式培養,推動職業教育從計劃培養向市場需求,從傳統的單一導向向多方就業轉變。
安徽工程技術學校
安徽工程技術學校始建于1978年,是安徽省教育廳直屬的xxx重點中專學校。學校坐落在宿州市澮水西光彩大市場北側。學校以較強的辦學實力,齊全的辦學設施,良好的辦學信譽和畢業生就業率高享譽皖北及全省。是宿州市文明單位、安徽省花園式單位、安徽省文明單位。
宿城一中(安徽省著名高中、省示范高中)
宿州二中(省示范高中)
宿州三中
宿州學院附屬實驗中學
宿州九中
宿州十一中
知名人物 古代
閔子騫:孔子高徒,以孝名天下
朱溫:五代時期的后梁太祖
馬: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皇后
鄧愈:明朝開國元勛
胡大海:明朝大將
康茂才:明朝開國元勛
近代當代
徐樹錚:北洋軍閥皖系將領、陸軍上將
馬祥斌:北伐將領、國民軍第十一軍軍長
方先覺:xxx名將、國民軍第十軍軍長,衡陽戰率第十軍抵xxx軍達47天之久
王治邦:xxx名將、長城戰役灤州一戰,以一旅兵殺退八個師團的日軍。
:原xxx總后勤部部長、上將
劉開渠(1904~1993):雕塑家,先后任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校長、杭州市副市長、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等。
蕭龍士:國畫家
朱秀坤:國畫家、安徽省美協副
吳燃:畫家、天津市美協副
王子云:畫家、雕塑家、原陜西省美協副
李百忍:書法家、原安徽省書協
尉天池:書法家、中國書協副、江蘇省書協
群:當代畫家法蘭西藝術院中的xxx位華裔院士
王肇民:畫家、原廣州美院教授
尉天驄:作家、文學評論家
孫叔平:哲學家、教育家、原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
鄧偉志:社會學家
葛香亭:著名演員,兩屆金馬影帝。
歐陽儒秋:表演藝術家
楊在葆:著名電影演員
李炳淑:著名京劇演員
朱繼民:首鋼總公司黨委、董事長。
徐家倫:畫家,現居。
汪洋:現任中央局委員,1955年3月生,安徽宿州人。2013年03月16日經全國表決,汪洋當選國務院副總理。
王勝俊:現任,最高院長,會秘書長。1946年10月生,安徽宿州人,合肥 師范學院歷史系畢業。2013年03月14日經全國表決,王勝俊當選全國常委會副委員長。
張平:現任中華人民國國家發展和委員會主任、黨組。1946年1月生,宿州市蕭縣人。
謝鴻光 :現任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1957年2月出生,漢族,宿州市碭山人。
丁文昌: 漢族,安徽宿州人,空軍上將軍銜,第14屆。
劉亞洲(1952.10.19-)男,漢族。安徽宿縣人,浙江寧波出生。中國人民xxx高級將領,現任國防大學委員,上將軍銜。武漢大學外語系英文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為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第十八屆會委員。
劉建德:劉建德(1923?-2000.12.13)離休前是軍區后勤部副,戰功卓著。劉亞洲之父
全國之最
全國xxx的縣級區——埇橋區(人口170萬)
全國xxx的連片水果產區——碭山縣(120萬畝碭山梨)
華東地區xxx的網球訓練——宿州國際網球中心(僅次于、廣州的全國第三大、華東xxx的網球訓練)
新中國成立以來興建的最長人工運河——新汴河(1966年興建,全長127.1千米,入洪澤湖)
天下xxx石(乾隆御封)——靈璧石(產于宿州市靈璧縣)
安徽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宿州市(距離江蘇連云港230公里)
全國xxx的紅薯產地-----六十萬畝紅薯種植,位于安徽泗縣大口鄉境內附近。
中國防腐蝕業xxx縣——宿州市蕭縣(擁有1級資質防腐蝕企業11家,全縣10%的人口從事防腐行業,年產宿州夜景(5張)值16億元,參與建設三峽水電站、秦山核電站、連云港核電站、奧運會體育場館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在國內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規模。)
中國xxx個馬戲協會——宿州市埇橋區馬戲協會
世界鐵最高速——2010年12月,京滬高鐵在宿州境內,以時速486.1公里刷新世界鐵運營試驗最高速
休閑飲食 飲食
宿州地處淮河流域,宿州菜是安徽菜沿淮風味的集大成者。徽菜不等于安徽菜,僅僅指徽州菜。那里優質豐富的特產資源、講究菜品原料本味的特點,相得益彰。只有產自黑龍潭的肥王魚,加上獨特的烹飪技巧,使宿州的奶汁肥王魚成為其中不可多得的菜品,而符離集燒雞更將宿州風味的高深烹飪技法表現地淋漓盡致。品過大菜之后,再品碭山酥梨和蕭縣葡萄,清新爽口,不僅有利于健康,而且更襯出大菜的美味。
在宿州你可以去當地的街邊的小餐館大拍檔,也可以去汴河中、淮海中附近的大酒樓,雖檔次不同,卻也能品味到地地道道的沿淮風味,安徽沿淮風味以蚌埠、宿州、阜陽等地為代表,主要流行于安徽中北部。沿淮風味有質樸、酥脆,咸鮮、爽口的特色。在烹調上長于燒、炸、餾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代表菜有:“奶汁肥王魚”、“香炸琵琶蝦”,“魚咬羊”、“老蚌懷珠”、“朱洪武豆腐”、“焦炸羊肉”等。
推薦名點:符離集燒雞、奶汁肥王魚、蘄縣馬蹄燒餅、澮河鯉魚
購物
宿州特產豐富,碭山縣的酥梨、蕭縣的葡萄都有已經有長達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了,這些優質水果遠近馳名,既是品嘗的上品,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愛好石頭收藏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八音石(靈璧石),產在宿州靈璧縣的靈璧石,色如玉,聲卻如青銅,形狀奇特,千奇百怪,仔細觀察會發現種種的不同,讓人如癡如醉。作為文人墨客都想收藏的樂石硯,以其絢爛的色彩,在中國名硯上占有一席之地。
當然作為現代城市的宿州,肯定不會缺少大型百貨商店、超市、專賣店等現代化商業的標志,它們分布在宿州埇橋區的汴河中、淮海中、勝利等主要街道上。樂天馬特、家樂福、商之都、大潤發、沃爾瑪、蘇果、蘇寧、屈臣氏、卜蜂、國芳百貨、橫店影城、大地影城、紅星美凱龍家居綜合商場等一批大型超市和商業綜合體,以及肯德基、麥當勞、肥西老母雞、德克士等一線餐飲業紛紛搶灘入駐宿州,這些商業巨頭有的已經開業(家樂福,樂天馬特,蘇果,商之都,蘇寧、屈臣氏、橫店影城),有的即將開業(麥當勞、卜蜂),有的已經著手建設(大潤發,沃爾瑪,國芳百貨,大地影城,紅星美凱龍家居綜合商場)。
娛樂
宿州市埇橋區是著名的馬戲之鄉,漢朝時,馬戲在宿州就十分盛行。宿州埇橋區的馬戲雜技魔術表演,在全國范圍都十分有名。宿州的傳統娛樂活動還有戲曲等,如泗州戲豫劇,歷史悠久,非常受人民群眾的歡迎。
特產
碭山酥梨:碭山酥梨已有2000年栽培史,以皮薄色美、甘甜酥脆,馳名,曾是宮廷貢品,系碭山酥梨中國十大名優水果之一。年產1.5億公斤,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符離集燒雞:聞名中外的符離集燒雞,產于本市北30里位于京滬鐵大動脈上的符離鎮。已有80多年的制作歷史,它以獨特的風味,享譽遐邇。
符離集燒雞的制作工藝十分精細。選本地當年肥健壯麻雞,且以公雞為良。宰殺前需飲清水并洗凈雞身,然后“別”好晾干用飴糖涂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種名貴香料,放在保留數十年的陳年老湯手里,先用猛高溫鹵煮,再火回酥四至六小時方可撈出。這樣制作出來的燒雞,香氣撲鼻,色佳味美, 肉質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而絲連,骨酥,嚼之即碎,有xxx,如在出鍋后趁熱,輕輕提起雞腿一抖,雞肉便會全部脫落而明架相連。
1956年5月,在舉辦的全國食品展銷會上,符離集燒雞以其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名列前茅,飲譽于世。1980年在全國食品總公司舉辦的熟食品內部展銷會上又名列xxx。1983年,符離集燒雞罐頭廠試產成功,既保持了符離集燒雞色佳味美的特點,又具有罐頭的特殊風味。燒雞和燒雞罐頭不僅遠銷、上海、南京、天津、、四川等地20多個省市自治區,而且大量出口創匯。現在符離集已成為的“燒雞鎮”。全鎮有國營集體生產廠家10余個,個體、連戶燒雞經營者數百家,從業人員數千人,每天上市燒雞萬余只,每逢節假日還成倍增加。
靈璧石:靈璧縣盛產觀賞石、故得名“靈璧”。靈璧石、奇石天然神韻,叩之有聲,清帝乾隆封其為“天下靈璧石xxx石”。磬石為靈璧獨有,色如墨玉,敲擊可發出美妙的聲音。
磬石:靈璧磬石古稱“泗濱浮磬”。為古代皇家專用樂器、禮器。早在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制作磬石編磬。現在,磬石工藝品和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