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崗村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歷史沿革

    明朝初年,小崗村民祖小崗村先從北方遷居而來,村名因地勢隆起而得名。

      

    1978年末,小崗村屬安徽省鳳陽縣梨園。

      1979年,小崗村實行包產到戶。

      1980年初,糧食運輸催生了小崗村xxx條土,村民“分段承包”,每戶人家各修一段土。

      

    1986年,撤銷后,梨園改名梨園鄉,小崗村屬梨園鄉。

      

    1983年,村民xxx買了xxx臺手扶拖拉機

      1990年,村民仍然采取家家戶戶承包一段的方式,將土改建成沙石。

      1992年2月,在撤區并鄉后,梨園鄉并入小溪河鎮,小崗村屬小溪河鎮。

      1993年,小崗村與大嚴村民組合并成立新小崗村,合并后的小崗村成為一個行政村。

      

    1997年,安徽省規劃院為小崗村做了xxx張規劃圖紙。省市縣總投資200萬元將小崗村到梨園鄉段砂石成柏油馬,江蘇長江村幫助小崗建設了從村頭到村尾的800米“友誼”。

      

    2004年,沈浩到小崗村任職。

      

    2007年4月,原小溪河鎮、石門山鎮、燃鄉撤并成小溪河鎮,屬之。

      

    2008年,小崗村與嚴崗村、石馬村兩個行政村合并,屬小溪河鎮。[2]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小崗村下轄小崗、嚴崗、石馬、大嚴隊等21個自然村,23個村民小組。

       地理 境域

    小崗村,總面積15平方小崗村公里,位于滁州市鳳陽縣東部約28公里。地理東經32°84′,北緯117°78′。

       氣候特征

    小崗村境內處于中國東部濕潤季風區內,淮河以南屬北帶,淮河以北屬于暖溫帶,這樣兩種氣候之間除地理上有一河之隔外,并無截然不同的界線。處在北帶向暖溫帶漸變的過渡帶內,在氣候上就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點,其表現為終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熱同季,干冷同期,無期較長[3]。

       地形地貌

    小崗村地處江淮分水嶺,都是丘陵地,土地高低不平,落差xxx達3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小崗村總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土地面積1.9萬畝,水田800畝。

       水資源

      小崗村內有鹿塘水庫、秦塘、石塘等池塘。

       生物資源

    小崗村快速通道東西兩側各設立20米寬共20行高規格綠化帶,面積260多畝,栽種各種木總數超過28000棵;樹種包括女貞、水杉、烏桕、楓等多個品種。境內野生動物主要是有季節性候鳥,有大雁、麻雀等。

       電力資源

    小崗村靠近能源大市淮南和淮北市,村內完成了城鄉農村電網,建立一批企業供電專用線,基本上滿足小崗村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4]。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小崗村由1979年小崗村的18戶變成了一個940戶的大型村落,小崗村有3970人,都是漢族,其中勞動力2200多名。

       經濟情況 綜述

      1978年前,小崗作為“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xxx”的“三靠村”而聞名,大多數村民都曾出門討過飯。

      1978年冬,小崗村實行包產到戶,并于第二年秋實現溫飽。

      

    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小崗村?比2006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56元高出2400多元,全村總收入達到2293.8萬元(以2008年人口計),人月均500元,全村勞動人口2840人,人均收入8077元,月均673元。隨著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絕大多數家庭都購置了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基本家用電器和小型農用機械,許多農戶看上了數字電視,有4戶村民購置了xxx轎車,102戶翻蓋了新房,28戶村民搬進了住宅新區

      2011年,人均達到8000元,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858元高出1000多元,比該村2003年的2300元增加了近4倍,年均增長近千元。

      2012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8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410萬元、較上年翻一番,村民人均純收入10200元。

      截至2013年,小崗村村民40%從事xxx產業,近45%的人從事二產(主要是農產品加工),15%的人從事三產。

      2014年,工農業總產值7.38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6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0元。

      小崗村經濟發展定位是:以農業為基礎,以旅游、農產品加工為兩翼。按照“一心二園一帶五區”空間格局進行總體布局,即:形成大的小崗經濟區,集、經濟、商貿、文化教育和休閑娛樂于一體的中心;建設主導產業核心示范園和加工物流園;建立沿小崗快速通道南延至鳳陽縣園藝場、北達花園湖的觀光休閑農業發展帶;打造優質水、黑豆、無公害蔬菜甜葉菊和健康生豬養殖相對集中區。

       xxx產業

      1978年前,年人均口糧40余斤,幾乎每戶都有出門討飯的歷史。

      1979年秋,小崗生產隊獲得大豐收,糧食總產6萬多公斤,相當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糧食產量總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來xxx次向國家交了12488公斤。

      截至2008年,全村95%以上農戶都種植了葡萄,總面積達600畝,人均葡萄年收入超2000元;養殖業迅速發展,計劃養殖種雞150萬只,以龍為主的水產養殖面積已達200多畝。

      2013年,已流轉的土地面積有8400多畝,占小崗村可耕土地面積的44.2%。被集中起來用于發展蘑菇、花卉、葡萄規模種植及家禽家畜養殖,有寶迪10萬頭原種豬養殖、小崗村風味豬養殖場等項目

       第二產業

      2004年初,組件成立小崗村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打開了小崗村工業經濟發展之門。小崗村大學創業園、外來人員創業園等均初具規模。第二代小崗人通過招商引資先后辦起了小崗面業、構廠、裝飾材料廠、節能電器公司等工業企業。2007年,金小崗、GLG產業園等項目相繼落戶。截至2012年,新建或改建項目3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入6.9億元、較上年增長20%。

       第三產業

    小崗村農貿市場市場占地面積12畝,門面商業用房48套,磚混攤位400個,鋼結構大棚可防雨季。市場內設有干鮮、水產、家禽、肉類、豆制品、百貨、五金糧油交易等功能區。2012年,全村旅游接待量突破83萬人次。來自全國各地參觀者、旅游者絡繹不絕,日接待量1000多人,農家樂示范戶日接待近200人次,吃鄉村土菜,宿農家院,體驗農家樂,小崗旅游日創收近2萬多元。

       交通運輸

    京滬鐵、G36(寧絡高速高速公、省道307、101線依村而過,距寧洛高速小崗出口僅15公里。距明光、臨淮兩個淮河航運碼頭均20公里。

      

    合肥長途汽車站--小崗村(出發時間:下午1點,票價55元,三個半小時)

      

    鳳陽汽車站--小崗村(出發時間:上午9點、下午3點,票價6元,70分鐘)[5]

       體制 小崗村兩委 職務 姓名 村黨委xxx 沈浩(2004年-2009年) 丁俊(2009年-2013年) 張行宇(2013年4月-2015年8月) 吳小林(2015年8月-至今) 村黨委 吳夕明 村黨委副兼村委會主任 周群之 村黨委副 馬武俊 村黨委委員(掛職) 王傳義 村黨委委員(掛職) 村黨委委員兼村委會副主任 趙玲 村黨委委員 嚴余山 村委會副主任 程夕兵 村委會委員 崔正武 村委會委員 關正景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4年底,小崗村有鳳陽縣小崗學校、小崗村幼兒園、小崗村幼兒園-梨園分園三所學校,及小崗村鄉村學校少年宮、小崗村文化廣場等教育文化設施。[6]

       醫療事業

      小崗村從上世紀60年代,村內就有醫療場所,截至2006年小崗村有一所醫院,小崗村衛生站。

       文化事業

      小崗村“四型”村的建設進程中,村黨委十分重視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不斷完善文化廣場、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等文娛基礎設施建設,搭建文化活動平臺,在廣場安裝了燈光照明設施,購置了音響、鼓鑼等文化娛樂設備,組織引導村民開展積極向上的業余文化生活。

      

    村里婦女在婦聯的組織下成立了自己的婦女協會、腰鼓隊等文藝團隊。

       風景名勝

    小崗村已開發形成的旅游項目有:大包干紀念館、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當年農家、村文化廣場、葡萄采摘園、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等景點。

      

    大包干紀念館: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包括展覽室、報告廳、門廳、餐廳和相關輔助設施。展覽館共分溯源、抉擇、巨變、崛起、關愛等五大部分,全面介紹了大包干發生、發展的歷程。館名是原全國委員長萬里同志題寫的。

      

    當年農家:以保存完好的茅草房、瓦房、廚房豬圈、牛棚、茅廁等組成的農家院落為載體,通過生產、生活用具等實物展示,再現了上世紀60-80年代生產、生活場景。

      

    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位于小崗村辦公樓北側, 2010年7月1日建成對外,該室是利用沈浩同志生前住所而成的,占地面積13162平方米,建筑面積1669.26平方米。由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

      

    葡萄園:小崗村葡萄科技示范園占地600畝。種植藤稔、夏黑等優質葡萄品種,純綠色食品,可提供采摘服務。每年8月份舉辦葡萄節。

      村文化廣場:包括雕塑、廣場、紫藤長廊、鄧塘、生態停車場,占地15600平方米,是村民休閑、娛樂和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

      

    蘑菇大棚(大學生創業園):首先是由3名安徽科技學院大學生到小崗村創業,而后吸引了眾多大學生來到這里種植雙孢菇。2007年,發展到179棚、占地150畝,現已成為大學生創業園。

      小崗村為國家4景區,門票價格:20元。① 景區時間:8:00—17:00 ② 兒童票:身高1.2米—1.4米半票,1.2米以下免票 ③ 預訂老年票、軍官票須憑證購買。

       歷史事件

    1978年冬,小崗村18位農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按下鮮紅,實施了“大包干”。這一“按”竟成了中國農村的xxx份宣言,它改變了中國農村發展史,掀開了中國的序幕。自強不息的小崗人創造出了“敢想敢干,敢為天下先”的小崗。

      

    1998年,同志到訪小崗村。

      2008年9月30日,紀念三十周年之際,總到小崗村視察。

      

    2009年11月6日,時代先鋒,優秀員沈浩同志,因忘我工作,積勞成疾,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獲記錄

      2005年8月,獲“中國十大名村”榮譽稱號

      2005年11月,村黨支部獲“中國當代經濟建設模范集體”稱號

      2006年10月,獲“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榮譽稱號

      2009年10月,評為“中國百佳村莊網站”榮譽稱號

      2010年6月,獲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榮譽稱號

      2010年3月,獲“2009年度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新進村集體”榮譽稱號

      2010年9月,被評為“2010年全國先進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稱號

      2010年,中國名村影響力排行榜名列第62位

      2011年6月,獲“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2011年10月,獲“中國幸福村”榮譽稱號

      2011年10月,獲“中國鄉村紅色遺產名村 國家紅色遺產范例”榮譽稱號

      2011年12月,小崗村民兵連榮獲“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11年,中國名村影響力排行榜名列第45位

      2011年12月,《小崗村先鋒網》榮獲“安徽省優秀村黨建網站”稱號

      2011年12月,榮獲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

      2011年10月,榮獲第二屆安徽省文明村鎮

      2013年3月,榮獲鳳陽小崗美好鄉村示范村建設先進集體

      2013年6月,獲2010-2012年度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

      2014年,獲全國生態文化村”和“全國旅游名村”稱號

      2015年,獲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稱號

      2015年11月,獲得安徽統一戰線教育、安徽社會主義學院實踐教學稱號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840/

    (15)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