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擁有媽祖文化優勢和湄洲灣天然深水良港優勢,主要任務是服務媽祖城及臨港工業建設。以媽祖城建設來推進濱海新城建設,正在規劃建設中的莆田市媽祖城,南與國家旅游度假區湄洲島隔海相望、西與東吳港區相鄰,它座擁依山面海、與湄洲媽祖祖廟遙相呼應的靈氣,凝聚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和莆田濱海新城的人氣,匯集周邊大型臨港工業、重大市政基礎設施的財氣。媽祖城開發按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階段推進,近期(核心區)5.68平方公里,中期16平方公里,遠期60平方公里。核心區功能定位集休閑、娛樂、購物、餐飲、金融、會展、文化、教育、船(漁)港行政于一體,分為旅游觀光區、休閑度假區、生態居住區、行政辦公區和教育服務區共五個功能區。市委、市決定三年內基本完成海堤護岸、道、橋梁、造地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五年內濱海新城初具規模。媽祖城建成后將成為花園城市、現代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水上都市,將成為海峽西岸的明珠圣地,成為東方的威尼斯。
依托湄洲灣天然深水良港優勢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和交通設施。目前在媽祖城旁布局的重大項目有:湄洲灣火電廠、湄洲灣造修船項目、羅嶼25萬噸及散貨碼頭、東吳港區10萬噸多用途泊位、林漿紙一體化、向莆鐵湄洲灣港口鐵支線、繞城高速、福廈高速秀嶼支線、疏港大道、機場、市級行政辦公中心、媽祖學村、福建新安國際醫院、20平方公里的東吳臨港工業區、出口加工區、國賓館、海西度假村、星級酒店等一大批省市重點項目,這些項目的落戶為媽祖城建設提供強大財力支撐,形成城以港興、港以城用的港城良性互動發展格局。目前,北岸經濟開發區認真按照市委、市確定的媽祖城核心區,三年完成基礎設施,五年初具規模的目標扎實推進。由市主導投資建設的省道201線媽祖城段海堤工程、賢良港祖祠圍海造地工程、媽祖閣、媽祖公園、媽祖城環城、莆田一中媽祖城校區、媽祖學村、省運會皮筏賽艇、三個新型城市社區建設工程、城港大道二期(至東吳港區段)等工程正全面鋪開。通過招商引資,國內外知名的城市運營商和中央國有大集團也看好媽祖城建設的重大意義和經濟開發價值,決心加盟媽祖城的開發建設。
媽祖城是創業之城,是希望之城,開發區是港城崛起的主戰場,前程似錦、商機無限,真誠歡迎有識之士前來觀光考察、投資興業。我們竭誠為您們提供務實高效的服務。
發展優勢 區位優勢
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位于福建沿海中部,承珠三角、接長三角、臨島,東距臺中港72海里,北距福州馬尾港132海里,距上海港510海里,南距廈門港96海里,距397海里,是海上運輸航線重要樞紐。
福廈鐵、向莆鐵和港口鐵支線直達開發區的東吳港區,向莆鐵連接京九大動脈,從莆田乘火車到只需10多個小時。
莆田機場已列入中國民航總局和福建省人民的建設規劃。目前從北岸開發區至廈門高崎機場車程2小時,至長樂機場車程1小時半,至晉江機場車程1小時。
陸續動工建成的城港大道、涵港大道、荔港大道、省道201,湄永高速公等疏港通道,直通東吳港區,形成開發區全方位便捷的立體公交通網。
港口優勢
湄洲灣港是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提到的全國四大深水良港之一,是中國少有、世界不多的航運樞紐港,具有航道深寬順直、岸線資源豐富、港灣不凍不淤、常年風平浪靜、地質條件良好等獨特優勢。開發區的東吳港區是湄洲灣港的主要深水港區。根據功能劃分,東吳港區分為東吳作業區、羅嶼作業區和盤嶼作業區,可建造10萬噸至30萬噸級以上的泊位15個,整個港區建成后吞量達2億元以上,是福建省兩集兩散中的重要港口群。
文化優勢
北岸經濟開發區,是海峽和平媽祖的誕生地,古跡厚重,文化濃郁,是世界媽祖信眾心儀的圣地,素有東方麥加、媽祖圣地之美譽。據典籍記載,媽祖是宋初莆田沿海一位富有神奇色彩的女子,原名林默,終身、救苦救難,后更是經常顯靈挽舟楫于既倒、保商旅之平安,備受后人敬仰。宋元明清四代朝廷先后給予媽祖36次褒封,封號由夫人、天妃直到天后、天上圣母,逐步樹立了媽祖海上的崇高地位。一千多年來,媽祖成了聯絡炎黃子孫,促進海峽兩岸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目前,全球共有2億多媽祖信眾,有5000多座媽祖分靈宮廟,每年都有100多萬信眾不遠萬里前來拜謁媽祖。
民資優勢
北岸經濟開發區地處忠門半島,得開氣之先,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大批的忠門人闖天下,享有一挑蒸籠闖天下之美稱。憑著敢為人先,勇闖天下的,北岸人民所辦企業遍布全國各地,外出人員占全區人口的50%以上,經營范圍涉及木材、建材、物流商貿、廚具、房地產等各個領域,民間資本相當雄厚,成為國內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經濟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億元,比上年增長8%;農業總產值完成6.5億元,增長8%;工業總產值完成18億元,增長1.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6.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6億元,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完成投資4億元,增長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5億元,增長16%;財政總收入完成1.5億元,基本持平。
招商引資。2008年7月30日,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與莆田市正式簽約,合作建設媽祖城核心區項目,計劃投資22億元。現已成立中鐵海西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首筆資金2億元已到位。積極引導民資民智回歸。共簽約項目5個,總投資69.4億元。
推進臨港產業項目。一是全力服務臨港工業項目建設。重點突破福建國航造修船的、征海報批等工作,目前一期的用地用海已批準,已完成海域丈量130多公頃,安置區及連接道的土地征用30多公頃,xxx期13幢樣品房開工建設。協助金鷹集團投資的xxx文化紙項目133.33公頃項目用地的預征和收儲工作。二是服務大型港航項目建設。東吳港區8個5~15萬噸級深水泊位建設進度加快,推動東吳港區碼頭連片開發建設。其中1#-3#泊位碼頭陸域形成工程已合攏,3#泊位工程完成沉箱預制;完成東1#、東2#、4#、5#、6#泊位碼頭涉及征用海域188.87公頃、15.4公頃。
市政配套設施同步跟進。莆田一中媽祖城校區已征用土地29.2公頃,兩幢高中部教學樓已封頂并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配套的安置區已征用土地25.33公頃。媽祖閣隆重開光開閣,新文公(大地城至文甲碼頭段)拓寬工程已完成,荔港大道北岸段(公園)已實現通車,東吳疏港公(城港大道二期)已完成80公頃和陸域部分坯平整;自來水和污水垃圾處理工程正式啟動,一期日供5萬噸自來水項目進入招投標程序,日處理4萬噸的污水處理工程已完成選址并規劃設計;湄洲灣北岸電力發展規劃編制完成,東吳港區22萬伏變電站建設列入省電網規劃。
社會事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取得明顯成效,全區參合農民共有11.49萬人,參合率93.5%,全年人均住院補償1960元,切實減輕了農民的看病負擔。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全區2008年糧食綜合直補資金140.91萬元、石油價格補貼資金2221.96萬元及時足額兌付到戶。在主要口和重點部位安裝全球眼視頻系統51個,組建4支聯防隊,加強治安防控巡邏,提高群眾安全感。
發展目標
構筑臨海工業經濟圈 大力發展工業,建設港口城市,在2015年前實現P105億元,財政收收入9億元,港口吞吐量達500萬噸以上。構筑臨海工業經濟圈主要圍繞建設三個中心、三個基礎。
三個中心就是:建成南方糧食儲運中心。經秀嶼港可達環太平洋國家和地區,是進入太平洋必經之道,功能強,條件好。現在國家已在這里設立糧食儲備庫,建設南方糧食儲運中心已具備條件。
建成船舶修造中心。湄洲灣北岸的岸線條件非常優越,適合大中型輪船的修造,目前正在做好湄洲灣船舶修造廠的前期工作。
建成電力、液化氣供應中心。湄洲灣火電廠一號機組已經并網發電,二號機組即將發電,該廠的二期工程將使用液化氣為燃料,為拓展液化氣供應市場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三個就是,xxx,建成石化生產。要和南岸密切配合,建設石化的中下游的配套企業。第二,建成輪胎生產。佳通輪胎廠的輪胎銷售,在1998年占全國輪胎市場份額的3個百分點,估計今年將占5個百分點,該項目全部投產后銷售額將占8個百分點,在中國國內輪胎市場是個舉足輕重的企業。第三,建成電子工業。
這三個中心、三個構筑了湄洲灣北岸臨海工業經濟圈的框架,為實現再造一個莆田的目標打下的基礎。
大力發展民營企業,開拓對臺經濟貿易 湄洲灣北岸民間資本雄厚,民營企業相當活躍,不但擁有一定的規模,而且有多家獲得自營進出口權,企業的運行情況良好,是一支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主力軍。湄洲灣北岸是海上媽祖的故鄉,又是臺胞的重要祖籍地,對臺交往頻繁,投資踴躍,秀嶼港和文甲漁港是國家批準的臺輪停泊點及對臺小額貿易點,蘊藏著對臺經濟貿易的巨大潛力。
科學規劃建好新港城 在科學規劃的前提下,抓好新村建設。莆田市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是組團式的,按照7個組團規劃,有4個在湄洲灣北岸。未來的城市必定要港口,所以,北岸現在在建設好秀嶼港口的同時,認真按照港口城市的規劃,抓好市政中心建設這個龍頭,推動小城鎮建設步伐。市政中心已于2000年6月開工,分兩期開發,一期386畝,投資1.446億元,集湄洲灣北岸、經濟、文化中心于一體。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