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江學院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校園介紹

    閩江學院閩江學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2002年經教育部正式批準的公辦全日制多科性本科大學學校校園總占地面積168.49公頃,校舍面積58.16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31.59萬平方米,各類藏書279.8萬冊(含電子圖書)。設有20個院(系),全日制在校生2萬余人,教師1100多人。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閩江學院

      福州師范高等專科學

      1958年創辦,校址福州國貨。

      1960年改稱福州師范學院

      1961年撤并入南平師范專科學校。

      1978年5月復辦,稱福州師范大專班,分散在市內幾所學校辦學。

      1979年春定址六一王莊。

      1981年7月改稱福州師范專科學校。

      

    1987年遷長樂港。

      閩江職業大學

      

    閩江學院1984年7月,經福建省人民批準創辦,原設倉山、鼓樓分校,

      1985年11月,兩分校合并。

      1986年7月,福州晚報創辦的福州新聞職業專科學校并入。原福州市委袁啟彤為首任校長。

      1990年6月起,福州市委習任校長。

      

    1988年8月至1991年7月曾在馬尾設立馬江分校。[2]

       合并以后

      2002年3月21日,教育部發函同意在福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閩江職業大學合并基礎上建立閩江學院,并確認由福建省領導和管理,實行省、市(福州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

      

    2010年1月12日,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捐資5億人民幣創辦“新華都商學院”。[3]

       科研 科研條件

      截至2012年,學校擁有6個省級科研創新平臺以及一批市級創新平臺、校企合作科研平臺和校內科研平臺。

       部分科研機構

      序號

      機構名稱

      序號

      機構名稱

      序號

      機構名稱

      1

      新華都經濟與管理研究院

      2

      中國能源經濟與低碳發展研究院

      3

      創業創新管理案例研究中心

      4

      

    福建省測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由福建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福建省測繪學會與閩江學院三方組建)

       項

    截至2012年,全校教師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610項,其中主持參加xxx科研項目30項,省(部)級項目193項。截至2011年底,獲省級以上(含省級)頒發的科研勵27項,獲授權專利26項;發表學術論文5827篇(其中被SCI、SSCI、EI、ISTP收錄221篇);主編出版學術著作225部。《閩江學院學報》的“閩文化研究”專欄被教育部授予第二批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稱號。2010年,閩江學院在中國國內首次發明太陽能三項純正弦波逆變供電設備,實現了這一突破。2011年10月學校獲得“審美現代性的后現代實踐:以美學、先鋒派為考察中心”、“地震災害及潛在地區居民災害認知與應付行為研究——以閩臺地區為例”、“中國農業品牌的品牌結構優選模型研究”和“中國古文理論的‘終結’——林紓古文理論研究”四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學術資源

    閩江學院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2月學校圖書館已有各類藏書209.4萬冊,光盤約4.5萬張,中外文期刊3000余種,中外文期刊1800余種,報刊合訂本6萬余冊。其中,校本部圖書館網絡信息點900余個,計算機400余臺,磁盤存貯60TB,擁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Emerald現刊數據庫等45個中外文電子數據庫(其中試用數據庫25個),數據庫平臺3個。[4]

      學術刊物

      

    《閩江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閩江學院主辦。學報自創刊以來,即以“不斷提高質量”為努力目標,始終以正確的辦刊方向為己任,努力提高學報的學術質量、編輯質量和印刷質量。主要欄目:文學、經濟、歷史、、法律、美學。

      

    《閩江學院學報》的“閩文化研究”欄目入選中華人民國成立以來xxx部較為系統、完整的期刊圖像資料著作——《國期刊60年》。[5]

       辦學條件 院系設置

    閩江學院截至2012年11月,學校共有設有22個院系(12個系、10個學院)、56個專業(專業方向)。其中新華都商學院定位為創建世界一流商學院。學校學科專業門類較為齊全,擁有財政學、專門史、計算機應用技術、電與系統、服裝設計與工程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設有工商管理碩士(MBA)點以及金融學等41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門類。[6]

       閩江學院二級院系詳細

      序號

      院系名稱

      序號

      院系名稱

      序號

      院系名稱

      1

      

    閩江學院數學系

      2

      

    閩江學院外語系

      3

      

    閩江學院歷史學系

      4

      閩江學院中文系

      5

      

    閩江學院計算機科學

      6

      

    閩江學院地理科學系

      7

      

    閩江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系

      8

      

    閩江學院旅游

      9

      

    閩江學院管理學系

      10

      

    閩江學院法律系

      11

      

    閩江學院物理學與電子信息工程系

      12

      

    閩江學院公共經濟學與金融學系

      13

      

    閩江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

      14

      

    閩江學院海峽學院

      (中澳合作)

      15

      

    閩江學院教育學院

      16

      

    閩江學院愛恩國際學院(中澳合作)

      閩江學院中美項目中心 (中美合作)

      17

      閩江學院蔡繼琨音樂學院

      18

      

    閩江學院交通學院

      19

      

    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

      20

      

    閩江學院軟件學院

      21

      

    閩江學院美術學院

       師資力量

    閩江學院截至2012年11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100多人,外聘教師140多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40.7%、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74.4%;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1人、“長江學者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首批“跨世紀優秀人才”1人,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等省級高層次人才21人,福州市“優秀人才”等市級高層次人才8人,“閩都學者”等校級學科專業領軍人才14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12年11月,學校擁有省級重點學科3個、新建本科高校重點建設學科5個;設有全國xxx創業與創新方向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點,41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門類)。[7]

       教學建設 實驗教學中心

      序號

      中心名稱

      序號

      中心名稱

      序號

      中心名稱

      1

      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2

      紡織服裝實驗教學中心

      3

      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

      4

      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5

      傳媒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xxx精品課程 授予時間

      課程名稱

      所屬院系

      所屬學科

      負責人

       2008年

    服裝材料

      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

      工學

      陳東生

       省級精品課程 授予時間

      課程名稱

      所屬院系

      所屬學科

      負責人

       2011年

    社交禮儀

      公共經濟學與金融學系

      公共管理類

      林友華

      物理化學

      化學與化學工程系

      化學類

      李獻文

      

    織物結構與設計學

      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

      工學

      王建剛

      

    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思政部

      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和思想品德課類

      趙麟斌

      解析幾何

      數學系

      數學類

      吳炳燁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文系

      文學

      蔡江珍

       2010年 數據庫原理與應用 計算機科學系 理學 謝儲暉 聲樂 蔡繼琨音樂學院 藝術類 鄒敏華 有機化學 化學與化學工程系 理學 林棋 旅游市場營銷 旅游系 管理學 吳金林 市場營銷學 管理學系 管理學 謝弦 2009年 基礎會計學 管理學系 管理學 王賢斌 自然地理學 地理科學系 理學 吳文英 2008年 廣告創意 中文系 文學 劉建萍 服裝結構設計 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 工學 甘應進 數字電與邏輯設計 計算機科學系 工學 林文忠

      交流合作

      

    閩江學院學校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形成了以公辦為主,中外聯辦、公辦民助、校企合作、閩臺合作、校校合作為輔的多元化辦學格局。在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強有力支持下,組建新華都商學院。閩江學院與福州大學共同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按照協議,雙方將在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學科專業建設水平;聯合開展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聯合建立教學實踐;開展科研項目合作;互派干部掛職鍛煉;加強實驗室、圖書文獻、數字校園等公共服務體系的共建共享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學校先后與、波蘭、美國、等國家的16所高校以及逢甲大學、中華大學、實踐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大葉大學等12所地區高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交流。擁有福建省xxx經教育部復核確認的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愛恩國際學院,是福建省成批量輸送海外留學生最多的高校。經國家漢辦批準,承辦布魯克大學孔子學院(是少數由新建本科院校承辦的孔子學院之一)。校企合作的軟件學院是全國最早成立的軟件人才培養之一和微軟全國示范性院校之一。

       文化傳統 學校標志

      校訓:崇尚完美追求卓越

      注釋:“完美”是對人的素質的崇高要求,盡管難有“完美”之事,但作為一種追求的境界,“高山仰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大而言之,讓師生不斷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不斷完善自身;小而言之,一個人求知、為人、處事,講求認真,一絲不茍,常懷“完美”,不懈努力,則離成功不遠。古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卓越”即超然,高超出眾之意。超越平庸,突顯特色,成就。這八個字,體現美好、求新、向上、超拔的追求。

      校風:盡責善仁光而不耀

      校風是體現學院之,是校訓之具體化。校風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可逮。特別是閩江學院乃新組建之高校,百事待興。因此,學校所的校風,既要有時代感,又要有責任感,更要有感。俟持之以恒,無論師生皆能以此立言、立教、立世,并得贊譽,則閩江學院興矣。

      “盡責”——重在一個“盡”字,時刻反思在你的崗位上,是否已經竭盡全力去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常懷責任,則無懈怠之想,更不會以“責”大而推諉,也不會因“責”小而敷衍。人人盡責,百事可興也。

      “善仁”——仁者,大愛也。施行大愛,自然有大和諧。待人處事、建功立業,無不胸懷大愛,則不至遺憾于人、遺憾于事、遺憾終生。

      在實踐崇尚“盡責善仁”之完美過程中,學校需追求“光而不耀”之卓越境界。

      

    “光而不耀”語出之《經》,的是“但求事功,不事張揚”。不事張揚,既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光而不耀”的真諦是求真務實。反映在做事上,就是兢兢業業,踏踏實實;體現在為人上,就是謙虛謹慎,默默奉獻。

      教風:革故鼎新精益求精

      “革故鼎新”體現治學之根本,是教師思維創新、銳意進取、勇于實踐、與時俱進之體現。

      “精益求精”體現治學之態度,是教師進入卓越境界之必然。

      固步自封、因循守舊是為師之大忌。“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漁”,故為師者當能常守科學前沿,,擯棄“八股”,以自身的思維創新造就學生的創新思維。不愿落伍者就應有“革故鼎新”之勇氣,敢為學生先。

      學風:博學篤行誠實厚重

      

    “博學”、“篤行”出自《中庸》。

      “博學”—— 學生的根本任務就是學習,學海無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博而觸類旁通,學而精益求精。惟有謙恭求教,不恥下問,用心思考,審慎求真,才能真正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篤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學問思辨貴在“篤行”。年輕人切忌空談,切忌浮躁,切忌。惟有篤志于行,持之以恒,才能有所積累,有所收獲。

      “誠實”者,以信為立足,始能無欺于世,繼以“厚重”之積沉成就人生。 誠實厚重則不盜名而欺世,不急功而近利。認認真真讀書,正正,踏踏實實鉆研,堅守不輟,始能成其學問,不為人恥。

      校標:

      

    校標一、校標從整體上看是由“M”“J”“U”構成一本書的形象,同時也構成一學者冷峻睿智的臉龐。置于正上方的“M”,構成書頁,也構成學者的思維,清晰點明學院的文教性質。同時展示出一個新世紀富有創新思維院校的新面貌!

      二、整體形互動相生,似雙手合握,代表了交流與合作,也了閩院是由幾所學校強強聯手,精誠合作,合并組建的一所多科性本科大學的歷史特點。同時,整體形又似一枚磁鐵,厚實穩重,立體感強,襯托出閩院的實力和內涵,并暗喻吸引八方學子之意。整體造型積極向上,又似振翅的飛鳥,象征了閩院學子勇于拼搏力爭上游的給人以美的聯想

      三、此圖形多義共形,耐人尋味,視覺沖擊力較強并具現代感,同時具有較強的適用性,便于推廣

      四、采用較為厚重的深藍色,是閩江河流的象征色,也襯托了學府穩重和深邃的內涵。

      校歌:

      歌名:閩江學子之歌

      

    作詞作曲:陳揚富詞 胡小環 曲

      歌詞:我們是閩江的學子/我們是旗山的驕傲/肩負時代的重托/搏擊世紀的浪潮/胸納百川/志傲千仞/登云凌風我為高/我們是閩江的學子/我們是旗山的驕傲/博學多思求卓越/融匯領/曇石丹青/船政豪情/祖國昌盛我折腰

      

    副歌:踏著閩江的波浪/唱著旗山的松濤/物競天擇/愛拼會贏/奔向勝利的航標[8]

       交流平臺

    貼吧:閩江學院吧成立2005年3月7日,是依托百度貼吧平臺構建的一個網絡社區;是一個相互交流、結交知音舉辦活動、分享經驗、集思廣益、答疑解惑的校園文化平臺。截至2013年4月6日,共有共有主題數132308個,貼子數2197055篇,文賢驕子數9605。

      

    論壇:旗山晨磬論壇2009年10月15日正式上線,是在閩江學院學生工作部(處)領導,宣傳部、團委、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部門配合下,以豐富校園網絡文化生活、服務學生為主旨,開展網絡思政教育、心理健康咨詢、綜合信息交流、意見反饋等工作的閩江學院論壇機構。截至2013年3月7日,旗山晨磬論壇擁有4萬1千名注冊會員,帖子87萬篇,歷史累計訪問用戶820萬人次,已成為閩院xxx的社區門戶網站,是閩院最有影響力的校園之一。

       學院領導 現任領導 閩江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副院長

       莊毓敏

      黨委

      

       黨委副 陳曦、劉元芳

      紀委

      

    詹林

      副 校 長

      

    趙麟斌、金德凌、陳伙金、狄俊安

       歷任領導

      福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1958年)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汪無浪

      黨總支

      1958.7-1959冬

      張繼中

      校長

      1958.7-1961

      高展

      黨總支

      1959冬-1962秋

      石益

      校長

      1978.5-1982.8

      石益

      臨時黨總支

      黨委

      1978.5-1979.11

      1979.11-1982夏

      陳漢章

      代校長

      1983.8-1985.9

      劉秉富

      黨委

      1985.9-1993.5

      俞維誠

      校長

      1985.5-1992.7

      劉

      黨委

      1993.5-2000.3

      李永燊

      代校長

      常務副校長

      副校長

      1993.6-1994.3

      1994.3-2001.4

      1985.8-1993.6

      劉通

      黨委

      2000.3-2002.8

      吳亞俊

      校長

      1994.2-1998.3

      

      趙麟斌

      校長

      1998.3-2002.8

      閩江職業大學(1984)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黨委

      1998.6-2002.8

      

    袁啟彤

      校長

      1984.10-1990.6

       習 校長 1990.6-1996.5

    趙學敏

      校長

      1996.5-1998.8

       孫芳仲

      校長

      副校長

      常務副校長

      1998.8-2002.8

      1984.10-1992.5

      1992.5-1998.7

      

      福州工藝美術學校(1956)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李洪萬

      支部

      1959.7—1961.9

      周懷松

      校長

      1956.10—1959.7

      夏禹錚

      支部

      1961.9—1964.3

      1978.12—1987.4

      李洪萬

      校長

      1959.7—1961.9

      黃新亞

      支部

      1964.4—1970.3

      夏禹錚

      校長

      1961.9—1970.3

      1978.12—1979.2

      黃崇勤

      支部

      1987.4—1989.11

      肖碧珍

      領導小組組長

      1969.12—1970.3

      林蔭煊

      負責人

      1978.7—1978.12

      徐同科

      支部副(主持)

      1989.12—1995.5

      黃新亞

      校長

      1979.2—1986.10

      盧貞濤

      支部副(主持)

      代支部

      1995.6—1999.3

      1999.4—2001.9

      黃崇勤

      校長

      1986.10—1986.10

      

      黃匡白

      副校長(主持)

      1989.11—1994.9

      

      汪天亮

      代校長、校長

      1994.10—2001.9

      閩江學院(2002)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陳揚富

      兼黨委

      2002.8—2007.8

      楊斌

      院長

      2002.8—2012.12

      陳永正

      黨委

      2007.8—

       副院長 2006— 知名校友 姓名 備注 習 原閩江職業大學(閩江學院前身)校長,任福州市委期間(1990年—1996)曾兼任原閩江職業大學校長。現任中國會總、,中華人民國,中華人民國。 方寶璋
    福建莆田人,畢業于福州師范高等專科學院,中國審計史研究權威,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財經監督史和區域文化的研究,完成專著10余部。
    北北 本名林嵐,福州師范專科學校閩侯分班畢業,筆名林那北,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隨筆集《北北話廊》、《不羈之旅》,小說集《咖啡色的故事》、《我的生活無可奉告》,長篇報告文學《沖天而起》等。 宋克寧 畢業于福州師范專科學校。2001年8月任福建省政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福建省外事辦公室主任。福建省委候補委員。 鄭捷 畢業于福州師范專科學校,全國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 翁桂 畢業于福州師范專科學校,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教育局副局長。 吳立斌
    閩江學院旅游系2005級店管理專業學生。福建省大學生捐獻眼角膜xxx人,“福建省優秀大學生”、“福建省優秀共青團員”、“福建省優秀紅十字志愿者”,2007年度福建的十大人物之一。 特色專業高考派 廣告學專業詳情>>

      廣告屬于中文系的專業,還不錯中文系的師資是閩院xxx的,畢業后能在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及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工作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詳情>>

      專業在閩院還算熱門,學生主要學習服裝學科,就業面廣,畢業生能從事服裝生產和銷售企業、服裝研究單位、服裝行業相關工作

       詞條圖冊 校園風景(1張)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914/

    (6)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