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省圖概述

    福建省圖書館是國家舉辦的綜合性省級公共圖書館,是面向社會、提供圖書xxx外借室、報刊借閱和參考咨詢等多功能的學術性服務機構,是全省藏書、目錄、館際協作與協調、圖書館學研究和業務培訓的中心。其前身是鰲峰課士館附設的圖書館,清宣統三年(1911年2月)成為的全省性公共圖書館。

      

    福建省圖書館新館于1991年11月奠基,1995年10月落成啟用,是福建省委、省為全省人民辦實事的重點工程之一。新館造型美觀大方,匯集了閩西圓土樓、閩南紅磚民居及福州、莆田民居等眾多的福建地方建筑風格,輔以開闊的廣場、草坪和3處內庭院花園,既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又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是福州市十佳優秀建筑景觀之一。新館主體按功能分為中心、閱覽、計算機視聽縮微、展覽報告、書庫、辦公等6個區域,用內走廊連成一個整體。建筑總面積25000平方米,設有19個不同類型借閱室,1000個閱覽座位,8層書庫設計總藏書量330萬冊。位于東街28號的老館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設有少兒分館和芳草書社(少兒分館在建期間,暫遷至福建省博物院)。少兒分館新館于2011年9月26日建成投入服務。

       省館功能

    20多年來,福建省圖書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已經建立起包括文獻借閱、信息咨詢、計算機檢索、多閱覽、internet國際互聯網站、電腦培訓、專業教育數據庫開發、視聽與縮微服務等比較完善的現代化綜合服務體系,日均接待讀者達2000多人次,基本實現辦公自動化及國內外網上資源共享,并與國內外同行有著較廣泛的業務合作與交流。

      

    福建省圖書館在加強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建設的同時,重點抓好福建省地區性聯合編目中心及全省圖書館網上電子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和專題數據庫建設,先后建立了國企專題、WTO專題、閩版圖書、閩臺資料、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族譜聯合目錄等近10個特色數據庫。1985年以來,福建省圖書館連續六屆被福建省委、省授予省級文明單位,1999年10月被文化部授予一級圖書館、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省圖歷史

    福建省圖書館創始于1911年2月。前身是清光緒三十年(1906 年)鏊峰課士館附設的圖書館。該館1911年2月遷越山書院舊址, 取名福建圖書館,成為的全省性公共圖書館。因館址偏僻,不便閱覽,1912年遷東街教育會會址,1913年移至正誼書院舊址。1914年,改館名為福建公立xxx圖書館。初創時期的歷任館長有鄭淑璋、林孝穎(1912)、 管義華(1914)、俞鍔、汪澤(1916)、王亮、吳增祺(1917)、黃葆鉞。據1916年教育部調查:福建省圖書館成立于清宣統三年(1911) 2月, 藏書有善本142部,4913卷,常本1009部,41027卷。又善本不全者9部,1524卷。 常本不全者90部,6335卷。新譯書362部,887本。閱覽人數每年約12000人。(見《教育公報》第三年十期)又據教育部1918年3月調查公布, 福建公立圖書館藏書漢文2550種,共500238卷,26480本,按經、史、子、 集編定。每季度閱書人數5000余人。閱書證券不取資。書目繕于木板列懸壁上。年經費2100元。館長黃葆鉞。(見《教育公報》1918年)

       歷史館藏

      二十年代初,館舍駐兵,藏書收遭。后館舍又充作省教育廳廳址,館務停辦。結束了圖書館雛形的建設時期。1928年10月,省教育廳長程時圭派侯鑒、謝大祉、姚大霖在原址籌辦省立圖書館。1929年元旦恢復開館,定名福建圖書館。同年8月,易名福建省立圖書館。 由此比較規范、正常的發展階段。該館直屬教育廳。館長一人,由教育廳委托。下設總務、登記編目、出納、閱覽、典藏5股。事務主任1人,館員十余人。設置普通閱覽室、閱覽室、兒童閱覽室、閱覽室、閱報室、文庫。每天開館9小時,其中晚上3小時。閱報室從早8點至晚10點。 在南臺設立巡回圖書館。藏28605冊。月經費1400元。 建立《福建省立圖書館遠程》和各項規則。館舍為舊式老屋三進改建而成,面積334平方丈。可供500人閱覽。

      至1935年,機構改設總務、征集、編目、典藏、閱覽、袋釘6股。藏書70951冊。人員17人。建立圖書館見習員制度,培育人才。 設立圖書交易介紹所和小說流通部。年閱覽216185人次,借出119224冊次。1936年12月兼設學校,由館員執教。

      

    1938年春,遷沙縣,借家、范家、徐家三祠為館址,設三個閱覽所,在永安設流通書站。設采編部、閱覽部、研究部、特藏部、總務部。

      

    1938年底,藏書30841種,102593冊,借閱234499人次。1941年12月統計,人員21人,藏書87127冊,月經費28320元。這一時期,尤其在陳鴻飛(齊魯大學文學士、武昌文華圖書館學專科畢業)館長主持下,看重型開展學術研究和業務工作。自編圖書分類法,舉辦政干團縣圖書館館長培訓班,編輯出版圖書館學小叢書和《學林》,重視二次文獻工作,組織省立圖書館讀者,向全省發出征購閩志啟事,并向全省各縣立圖書館贈送書刊48種。這些機構的設置和業務的動作,為發揮省立圖書館各項功能和后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1945年11月遷回福州東街原址。據1947年8月統計,藏書10 萬條冊,人員19人,月經費63000元。及閱覽1200余人次,3300余冊次。這一時期,薩兆寅館長主持館務,重點抓推廣、、研究和地方文獻工作。設立文化服務室、索引室、本省資料室、研究室,開辟珍本特藏、地方特藏、本省人著作特藏、名家藏本特藏;編貼館報,舉辦學術討論、展覽;開展本省專史、目錄學和金石研究;編印館藏書目,重印《福建通志》,出版館藏鄉賢蓍作未刊稿本;附設高級圖書館科職業學校等。各項業務初具規模,逐步起到本省xxx全民文化知識機構的作用。

      

    從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歷任館長有謝大祉(1928)、陳鳴則(1930)、黃翼云(1930)、王孝總(1934)、王勖(1940)、劉誠(1940)、陳鳴飛(1941)、張貽惠(1942)、熊耀球(1942)、薩兆寅(1944-1967)。

      

    1949年8月17日后,軍管會文教部接管福建省圖書館。據統計, 藏書106455冊,人員編制10人,館舍面積814平方米,書庫面積150平方米,特藏室面積94平方米。1952年改名省人民圖書館。1953年正式為福建省圖書館。

      

    五、六十年代,福建省圖書館在藏書、人員、館舍、業務、機構、規章制度各方面進行一毓的、調整、充實、拓展,形成全面繁榮發展局面。重點為黨的中心工作、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和科學研究服務,同時加強館外鎏通、業務、館際協作、參考咨詢、古籍整理、地方文獻和二次文獻工作,抓好基礎業務建設。先后增設推廣部、古書部、增辟紅旗閱覽室、專門閱覽室(福建資料室、善本室、古書參考室、內部資料參考室)、福建歷史人物專架、閩人著作專架、福建斗爭史專架,中文外借圖書全開架,送書下鄉、下廠、下工地,建立協作網,普及全省基層圖書室。尤其是1957年及其后,貫徹中央向科學進軍的戰略決策,在省科委支持下,建立書目參考部(后改為外文部) ,實行外文科技閱覽室、外文書、刊閱覽室,突出為科研服務,實際起著科技圖書館據1959年上半年統年統計,藏書558654冊,借閱282155人次, 43891冊次。1958年開館時間每天曾達13小時以上。1964年,藏書755739冊,其中線裝書218787冊,到館277979人次,借閱 826810冊次。發外借證4536個。有閱覽座500個。1965年,館舍面積5373平方米,藏書773219冊, 人員48人。

      1966年8月至1968年下半年,閱室與思想學習室,其他均閉館。1970年后逐步恢復。至1972年底,各項業務已正常開展。據1977年10月統計,館舍面積8141平方米,藏書1258356冊, 年經費151000元,人員76人。設有采編、閱覽、外文、參考、業務5組及辦公室。

      1978年館舍擴大為10998平方米,藏書140萬冊;年借閱25萬人次,50 萬冊次。1980年底藏書達161529冊。

      1977年12月開辟科技資料閱覽室,加強情報服務工作;1982年改部室制,增設報刊部、書目參考部、研究部、特藏部;1984年改為館長負責制,先后增設現代技術部、直轄市部和圖書館學研究室,開始著手圖書館自動化建設和加強學術研究,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其后在管理人事制規章制度、服務模式、人員使用等進行毓,加強讀者服務、信息咨詢服務、館際協作和形象宣傳。1982年起衽招聘人才。加強圖書館學專教育,增加人才投資。同年9月衽每周開館82小時,為全國之冠。敞開發放借書證。據1984年統計,福建省圖書館藏書總數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館中位列第16,年經費和建筑面積均位列第12;書刊流通人次位列全國第3,僅次于上海、天津;購書費位列全國第3,僅次上海、江蘇;閱覽座席位列全國第5。

      至1989年,藏書236.5萬冊,發借書證35390個,年借閱46.6萬人次,143.3萬冊次。閱覽鷹席650個。人員174人,其中高級專業職務4人, 中級專業職務26人。

      

    進入九十年代,重點崗位責任制,深化業務基礎和館風館貌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業務層次。1992 年第三外借室6 月改為黨總支領導下的館長負責制。1995年10月,湖東新館啟用,建筑面積22500平方米,閱覽座席900個,設計藏書總量330萬冊。由此逐步建立起包括信息咨詢、多閱覽、 因特網站、視聽、縮微、計算機檢索、電腦培訓、外借圖書計算機管理、數據庫開發等比較完善的現代化綜保服務體系。設有、現刊、過刊、綜合、社科圖書、科技圖書、港臺圖書、專題圖書、中文工具書、外文、電子文獻、視聽、縮微、古籍與地方文獻等閱覽室,學生廳、展覽廳、報告廳、多功能廳,中文圖書xxx、二、三外借處、外文外借處,以及芳草書社、百花刊社、少年兒童圖書館、汽車圖書館WWW信息服務網, 3月啟動福建省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工享服務網和福建省地區聯合編目中心的建設。

      

    從1979年至1998年間,福建省圖書館不僅設置了采編、閱覽、外借、報刊、特藏、典藏、書目參考、外文、自動化、視聽、縮微、研究、直轄市各部和辦公室、少兒館,以用牧業、人事教育、財務、科,完善了目標管理運行機制,而且在圖書館學會活動、圖書館學函授、電大教育、崗位培訓、規范化業務建設、計算機管理、公共圖書館咨詢網絡、書目工作、資源共享、圖書情報單位協作和館際協調等方面都起著全省圖書館的龍頭或中心的作用。

      據1998年底統計,藏書250萬冊,年入藏中外文期刊7000多種, 500多種;人員226人(其高2人,副高11人,中級64人);年經費943萬元;年借閱719652人次,1502089冊次。中文條碼借書證23216個,外文借書證10574個。每周開館73小時。

      

    至2008年底,藏書約達250萬冊。中文期刊15000多種(包括建國前期刊3200多種,147種,不少為國內孤本),外文期刊約4000種,、、澳門等地出版物3萬多種,中文古籍和地方文獻近40萬冊(其中線裝古籍約占全省現藏古籍的1/4,善本約占全省現藏善本的1/2以上)。入藏本省各種版本地方志較齊全,尤其閩臺文獻和譜牒收藏較完整,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研究、福建研究、周易研究、中國近代史研究等方面藏書達到xxx研究學科文獻水平。[2]

      從1949年至1999年50年間,先后擔任館長或主要負責人(黨支部、黨總支)的有薩兆寅(至1967年)、于國成(1959)、黃秀儀(1965)、謝莫京(1970)、葉鑒惠(1981)、李聯明(1984年兼)、姜繼(1985)、沈揚(1989)、謝水順(1992年6月起)、鄭一仙(1992年6月起)。

       館舍布局 一樓

      西北面:①中文(包括館藏1901年以來的和、、澳門版),供閱覽。

      

    西南面:②中文現刊(即當年期刊),開架閱覽。該室有《中國學術期刊》光盤檢索。

      東南面:③中文過期期刊(即當年以外的全部期刊,包括1901年以來的期刊),供閱覽。部分熱點期刊和過刊供外借。

      東面: ④縮微資料、縮微制品。包括部分館藏古籍善本以及1949年9月前的福建、版、期刊等縮微資料。

       二樓

      西北面:①近5年來有關中文科技類圖書及最新科技圖書,供閱覽。

      西南面:②xxx外借室:社會科學各類圖書(文學類除外),供外借。

      南面:③第二、三外借室:文學類、自然科學和綜合性圖書,供外借。

      東南面:④書友園地熱門書刊,憑書友卡外借。

      大廳:⑤讀者廳。

      東面:⑥錄音資料、盲人有聲讀物;資料(包括故事片、科教片、少兒片、電視連續劇及各類史地、經濟片等)。

      

    東北面:⑦電子文獻,主要是光盤資料。包括計算機學習資料,教學類、游戲類資料,百中文工具書書庫科性、科普性資料及視頻點播(國產故事片、港臺故事片、歐美故事片、科教片、電視連續劇)。

      北面:⑧Internet閱覽廳,提供網絡資源利用。

       三樓

      西南面:①社科類新版圖書,供開架閱覽。

      南面:②中文工具書和中文圖書基本書庫,是本館的主要藏書,包括保存本及工具書(包括各類辭書、類書、政書、百科全書、年鑒、手冊、名錄、書目、索引、表譜等近5萬多冊。尤以各學科詞典、專業年鑒、學科手冊、各類機構名錄、大型百科全書以及版工具書為多)。設閱覽室提供閱覽。

      大廳:③卡片式館藏目錄檢索系統

      

    東面:④古籍、地方文獻、譜牒等近40萬冊。其中古籍善本4000多部,占全省現藏古籍善本50%以上,居全國第11位。供閱覽。

      東北面:⑤裝潢裝飾藝術精品圖書,供閱覽。

       四樓

    美國俄勒岡交流圖書專區西南面:①英文、日文、俄文等外文圖書、期刊約28萬冊。其中現刊400余種,過刊4000余種。供閱覽、外借。

      

    東南面:②外文工具書。包括英、法、日、俄、美百科全書,《化學文摘》(CA)、《工程索引》(Ei)等。供閱覽。

      東北面:③港臺澳、東南亞文獻3萬余冊,、期刊約100種。供閱覽。

       文獻資源

    福建省圖書館藏書,自1906年以來,經過近百年的匯入、搜購、捐贈、接收,成為福建省xxx的圖書館。其主要來源有福州在和正誼、致用、鏊峰、鳳池院,福州藏書樓、福州閱書社藏書,螺洲陳寶琛藏書,崇安潘氏、福州郭氏藏書,龔氏大通樓藏書,惠安陳念庭和孫經藏書,莆田康爵冰寄廬藏書,左海林石廬金石版本,沈氏 齋藏書以及烏山圖書館藏書和其他私家藏書(如陳文濤、張、陳紹寬等),還有傅家 、石景宜等和美國俄勒岡州的贈書。六十年代初,發現、鑒定、校勘、收藏抄本《榴花夢》。據1987年統計,古籍文獻22376種,其中經部1073種,史部5790種,子部5203種,集部8273種,叢部2037種。善本4080部,20286冊, 占福建全省現藏古籍善本50%以上。其中元刻本《方輿勝攬》、明刻本《李氏東書》、清刻本《府志》、《靖海紀》(木活字本)、《金薯傳習錄》、清抄本《福建海關資料匯鈔》,以及徐勃、謝章鋌、曹學全、鄭杰、陳寶琛、沈祖牟等的批校題跋本。除歷代珍貴文獻、金石拓片之外,還入藏21種外文文種出版物,以英、俄、日為多。重點是電子、機械、化工、輕紡、農林水產、醫學、海洋、造船等類圖書。八、九十年代重點收藏各地文史資料統計資料和譜牒等地方文獻。形成以福建資料、地方志、閩人著述、文史資料、譜牒等地方特色的信息資源庫。

      

    據全國文獻資源調查1987年12月統計的數據,福建省圖書館藏總文獻量在全國居第26位,期刊收藏總量居全國第32位,自然科學文獻收藏量居第28位。在省級公共圖書館中文獻收藏量第15位。古籍文獻收藏量居全國第28位,善本收藏量全國第11位。而研究、福建研究、周易研究、中國近代史研究達研究級學科文獻水平。

       館藏資源

    主要收藏了與本省、經濟、科學文化、教育等有關的國內出版物,還收藏有英、日、俄等文種的國外出版物,截止2002年底,藏書約達250萬冊。中文期刊15000多種(包括建國前期刊3200多種,147種,不少為國內孤本),外文期刊約4000種,、、澳門等地出版物3萬多種,中文古籍和地方文獻近40萬冊(其中線裝古籍約占全省現藏古籍的1/4,善本約占全省現藏善本的1/2以上)。入藏本省各種版本地方志也較齊全,尤其閩臺文獻和譜牒收藏較完整,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研究、福建研究、周易研究、中國近代史研究等方面藏書達到xxx研究學科文獻水平。

      

    此外,大量入藏不同載體的出版物,如視聽資料、光盤資料、縮微資料,建立了福建省圖書館網站,提供到館或遠程信息的檢索服務。現有全文電子資源有:國研網數據庫、維普《中文科 技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期刊網專題全文數據庫(文史哲法律社科類)、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書生之家全文電子圖書。題錄數據庫有:族譜數據庫(館藏目錄)、福建省中文社科工具書聯合目錄、英文工程索引光盤數據庫、外文期刊聯合目錄、港澳專題書目、澳門專題資料索引數據庫等。其他還有:專題數據庫(全文)、福建地 方土特產品資料數據庫和國企專題數據庫等,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中文

      xxx當年出版的中文350種左右,合訂本4.3萬多冊;還有收藏十余種的港澳臺;解放前。(閱覽請到一樓中文閱覽室)

      中文期刊

      收藏期刊(包含解放前非福建地區出版的期刊、港澳臺期刊,以及上萬張圖片資料、畫報)1.5萬種,其中現刊達4300多種。收藏期刊合訂本近20萬冊。(閱覽請到一樓中文現刊閱覽室和一樓中文過刊閱覽室,期刊外借請到一樓中文過刊閱覽室)

      中文圖書

      收藏近170萬冊的各類中文圖書及5萬多冊中文工具書,其中研究、福建研究、周易研究、中國近代史研究等方面藏書達到xxx研究學科文獻水平。(閱覽請到二樓中文科技圖書閱覽室、三樓中文社科圖書閱覽室、三樓中文綜合及中文工具書閱覽室、三樓裝飾裝潢藝術圖書閱覽室;外借請到二樓xxx外借室、第二外借室、第三外借室)

      古籍圖書

      

    圖書館古籍特藏在鰲峰、鳳池、正誼、致用院藏書的基礎上,先后匯入福州藏書樓、福州閱書、螺州陳家、崇安潘家、福州郭家等諸家藏書;1949年建國后至50年代,又搜集到烏山圖書館、大通樓、齋、冰寄廬等多家藏書;又接受了陳紹寬、傅衣凌、鄭效洵等名人藏書,古籍善本和地方文獻達近40萬冊。其中線裝古籍約占全省現藏古籍的1/4,善本約占全省現藏善本的1/2以上。(閱覽請到三樓中文古籍及地方文獻閱覽室)

      姓氏譜牒

      現收藏有上千種各種版本的族譜文獻,其中有很多的閩臺關系族譜、福建與東南亞關系族譜,可為和海外華人尋根訪祖提供xxx手資料。(閱覽請到三樓中文古籍及地方文獻閱覽室)

      地方文獻

      包括福建地方志、閩人著述和地方文史資料。收藏有從省志到各地府志、州志、縣志,還有山水志、志和鄉土志等專門志書;收藏的閩人著述既有手稿本、批校本,又有一般的刻本、排印本和手抄本等;還收藏了全省各個地市縣的各種文史資料,可從中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掌故。(閱覽請到三樓中文古籍及地方文獻閱覽室)

      外文圖書

      收藏有英、俄、日文為主的各類外文圖書14萬多冊,包括科技、經濟、文學、語言、藝術等學科的專著或讀物以及各專業工具書和美國大學目錄。(閱覽、外借請到四樓外文借閱室)

      外文

      收藏有歷年來包括、外語學習等進口及國內出版的外文。(閱覽請到四樓外文借閱室)

      視聽資料

      

    收藏有DVD、VCD、CD、帶、錄音磁帶等各類視聽資料2萬余件,有國內外故事片、電視連續劇、風光、旅游、語言教學、軍事、科技、體育、衛生、經濟、管理青少年教育、教學等各類音像資料。同時還擁有福建文化信息網上的視頻資料。(外借、閱覽請到二樓視聽借閱室,視頻點播請到二樓電子閱覽室)

      電子資源

      

    收藏有近兩千種,主要有《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光盤、《四庫全書》原文電子圖書、《世界軍事百科》、中學生各科目學習及題庫光盤、會計考試題庫及教材、世界科普知識百科、網頁制作素材大全、多英語教學軟件、多英語文學光盤、計算機等級考試模擬試題、多CAI教學課件、各種多電子出版物等。(閱覽請到二樓電子閱覽室和一樓中文現刊閱覽室)

      

    數字資源

      

    現有全文電 子資源有:國研網數據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期刊網專題全文數據庫(文史哲法律社科類)、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書生之家全文電子圖書。題錄數據庫有:族譜數據庫(館藏目錄)、福建省中文社科工具書聯合目錄、外文期刊聯合目錄、港澳專題書目、澳門專題資料索引數據庫等。其他還有:專題數據庫(全文)、福建地方土特產品資料數據庫和國企專題數據庫等。(查閱、檢索請到二樓Internet閱覽廳,或到二樓自動化部通過開戶方式進行遠程信息檢索。)

      縮微資料

      

    現擁有一整套的《四庫全書》及《敦煌》、還有古籍善本390多種、地方志160多種、族譜168種以及1949年前福建省最主要的90種、期刊290種、49年前東南亞地區的部分、1949年后《福建日報》、《福州晚報》、《廈門日報》等縮微。(閱覽、復制和拷貝請到一樓左側的縮微閱覽室)

      外部資料

      現擁有文獻、港澳版中文圖書三萬余冊、、期刊約100種(其中3種、期刊97種),并設有東南亞、新加坡文獻專架,可提供查詢和閱覽服務。(閱覽、查詢請到四樓文獻研究室)

      福建省圖書館web網站概況

      來圖書館大力加強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建設,于1997年7月開通福建省圖書館網站。主要欄目有館藏書目查詢、個人借閱狀況查詢、電子資源檢索、圖書館概況、圖書館公告、圖書館學會、新書推薦等。此外還鏈接中文報刊精選、福建文化信息網、中外主要圖書館和本省市縣圖書館、福建出版信息等,方便讀者更好地利用圖書館資源。福建省圖書館正加快本館特色文獻的數字化,不斷豐富網站內容,努力提高質量和水平,為讀者提供多方位,深層次的信息服務。

       部門設置

      福建省圖書館設有20個職能和業務部門,以讀者xxx,服務至上為旨,周一至周日全周,每周時間長達73小時,以多種形式為黨政機關、社會團體、部隊、科研部門、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校和廣大群眾提供優質服務。

      館長室:負責處理全館性業務和行政事務。

      

    自動化部:擔負全館自動化規劃、網絡系統管理、自動化軟硬件系統、電子資料收藏與利用、WWW站點與管理、技術培訓等工作。設有電子信息檢索、電子閱覽室,提供數據庫檢索。在因特網上辟有福建省圖書館網站,福建文化信息網站。

      協調部:擔負省內外圖書館館際協作協調、組織開展圖書館學研究與交流等工作。設有福建省圖書館學會秘書處和《福建圖書館學刊》編輯部,代表本館參加或牽頭組織聯合編目、采購協調、聯合采編、館際互借、通用借書證等館際協作活動;在圖書館學會范圍內參與省內外圖書館學會間的協作活動,組織本省各系統圖書館開展學術研究與工作經驗交流,開展專業培訓和學術評定;編輯、出版、發行《福建圖書館學刊》。

      

    研究部:擔負全省公共圖書館的業務研究與、圖書館學專業教育和業務培訓工作。設有電大省圖書館工作站、武漢大學圖書館學專業函授站、圖書館學資料室及芳草書社,編輯出版內部交流資料《閩圖》,提供圖書館業務咨詢、業務、業務調研、專業培訓、電大函授專業教育、高考、代售業務圖書及熱門圖書借閱服務。

      

    采編部:擔負全館中文圖書采訪編目、分類主題標引、目錄組織、數據審核、圖書加工與分配、館際交換與采編協作等工作。設有中文圖書采編室,提供中文圖書聯合采編服務。

      

    縮微部:擔負全館文獻縮微品制作、收藏及利用等工作。設有拍攝室、沖洗室、拷貝室和縮微資料閱覽室,提供縮微資料拍攝、沖洗、拷貝、閱覽、復印等服務。

      

    視聽部:擔負全館視聽資料的收藏、管理、借閱、復制及視聽設備維修等工作。設有福建省盲人聲像服務中心、閱覽室、聽音閱覽室和影視俱樂部,提供錄音帶、帶、VCD、CD等借閱與復務。

      外文部:擔負全館外文書刊的采選、分編、流通及典藏工作。設有外文書庫、外文閱覽室、外文外借室,提供外文書刊檢索與借閱、外文翻譯、外語、口語培訓等服務。

      

    特藏部:擔負全館古籍與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保管、閱覽、研究和修補裱褙工作。設有特藏書庫、古籍裱褙室和古籍閱覽室,提供古籍和地方文獻咨詢、檢索、閱覽、復制、裱褙、修復、裝訂等服務。

      文獻室:擔負館藏資料的閱覽、典藏、研究工作。設有文獻資料庫,提供文獻咨詢、檢索、閱覽等服務。

      閱覽部:擔負中文普通圖書閱覽和開展讀者活動等工作。設有中文圖書開架閱覽室、港臺圖書專題閱覽室及休閑閱覽室,提供中文圖書閱覽服務。此外辦有讀者書社和英語沙龍,提供圖書音像借閱銷售一體化服務并組織英語愛好者聯誼活動。

      

    外借部:擔負外借書庫管理、中文普通圖書外借服務及汽車圖書館的館外流通工作。設有3個中文圖書開架外借室,提供中文圖書外借、電話續借、預約借書、館際互借、為殘疾人送書上門、流動書庫集體借書等服務。此外與部分出版社合作推出書友卡借閱新書服務。

      報刊部:擔負全館中文報刊和新聞圖片的采訪、編目、閱覽、收藏等工作。設有中文閱覽室、中文期刊開架閱覽室、中文過刊閱覽室、中文報刊庫和百花刊社,提供中文報刊圖片檢索、閱覽、復印、熱門期刊外借及光盤版中文學術期刊檢索與閱覽服務。

      

    參考咨詢部:擔負對館藏書、報、刊及Internet網絡資源、已購數據庫進行開發、研究、利用,為廣大讀者及社會提供一般性咨詢及專題咨詢服務。主要開展代查、代閱資料、圖片掃描處理、專題剪報、課題查新、情報調研、引文查證、定題、代建數據庫、代理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的營銷和服務等業務。設信息咨詢開發中心、剪報服務中心以及讀者熱線咨詢電話。

      典藏部:擔負全館中文圖書品種收藏與保管、回溯建庫、總目錄廳組織管理及中文圖書閱覽等工作。設有典藏書庫、綜合閱覽室及讀者棋藝活動中心,提供中文圖書目錄咨詢、檢索及圖書閱覽、復印等服務,此外還舉辦專題、棋牌比賽等讀者活動。

      少兒分館:擔負少兒書報刊采訪、分編、加工、目錄組織、流通、保管以及組織少兒讀書活動等工作。設有少兒書庫、少兒報刊閱覽室、開架圖書借閱室,為少年兒童和少兒工作者提供個人借閱、集體借閱、預約借書、送書到館外流通點、閱讀指導等多種形式的服務,以及舉辦少兒書展、書評、比賽、故事會、詩歌朗誦會、少兒夏令營等活動。

      辦公室:擔負協助館領導處理全館性業務和行政事務,并擔任業務秘書、業務檔案管理及讀者之友組織聯絡工作。

      財務科:擔負全館財務管理工作。

      人事教育科:擔負全館人事管理及繼續教育工作。

      科:擔負全館安全及消防工作。

      

    物業科:擔負全館公共設施及物業管理工作。

       所獲榮譽

      1985年起,被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命名為年度的文明單位。

      1989年被文化部授予文明圖書館稱號。1998 被文化部評為一級圖書館。

       大事記

    1949年8月17日,省會福州解放。省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部接管了福建省立圖書館。

      1950年9月,省文教廳下達《福建省各縣市人民教育館編制表(草案)》。

      各地開始對已接管的公立圖書館、文化館、教育館配備或調整工作人員。

      10月,省文教廳下文將現有公立圖書館、文化館、教育館統稱為人民文化館,

      并對文化館的各種制度及業務范圍作了。

      1951年

      1952年1月,福建省立圖書館改名為福建省人民圖書館。

      1953年1月,福建省人民圖書館改名為福建省圖書館。

      

    1954年8月,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大學和圖書館聯合舉辦xxx屆

      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訓練班,我省圖書館選派一名工作人員參加學習。

      1955年

      1956年3月,省圖書館為配合做好老兵復員和新兵入伍的思想工作,派專人常

      

    駐福州軍區新兵轉運站,在新兵駐地開展圖書圖片及連環畫的流通工作。

      

    9月,省圖書館暨大學圖書館聯合舉辦機關圖書館管理員,參加學習的有工

      業、農業、交通、水利等各廳局圖書管理人員20余人。

      11月,省文聯、省圖書館舉辦埃及問題。

      

    1957年3月,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與圖書館、江蘇省文化局、南京圖書館、

      

    大學圖書館學系、武漢大學圖書館系在南京聯合舉辦xxx屆全國省、市圖書館

      工作人員班,省圖書館派員參加學習。

      11月,省文化局、省圖書館抽調人員組成圖書館調查小組,到各縣、市進行圖

      書館工作調查研究,為時一個半月。

      

    1958年7月,省文化局在泉州市圖書館召開全省圖書館工作現場會。傳說著重交流經

      驗、觀摩評比、匯報各縣、市圖書館業務工作進展情況。

      1959年2月,省圖書館于春節期間在館內陳列有關農業十大為中心內容的書刊,

      并擺書攤為廣大讀者服務。

      

    省文化局于1959年6月15日至1959年6月24日在清寧縣(即縣與寧化縣)召開全省圖書館

      工作現場會,并舉辦圖書館干部訓練班,與會同志討論修改了《怎樣辦民

      圖書館》小。

      1960年3月,省文化局在廈門召開全省圖書館協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全省13個

      重點縣、市圖書館及省圖書館代表18人。會后,省圖書館協作會編印《福建省

      全省圖書館協作會議專輯》。

      

    6月,福建師范、福州大學、福建醫學院、福建農學院、廈門大學、福建省圖書館聯

      

    合組成福建省圖書館集中編目組。

      8月,省圖書館派員參加文化部在文化學院舉辦的第三期圖書館研究班學習,研究大

      型分類表。

      1961年

      

    1962年6月,省圖書館、福州市圖書館抽調專人組成小組,對福州市鼓樓區各租書攤

      進行圖書審查。

      11月,省文化局召開全省社會文化工作會議,研究社會文化各項工作如何更好地為

      農業生產、為農村群眾服務,討論制定1963年全省社會文化工作支援農業生產計劃

      

    問題。參加的有各專、市文化局,省、專群眾藝術館,縣、市文化館,省、縣、市

      圖書館,以及專門性博物館、紀念館等代表共108人。

      1963年7月,省圖書館召開讀者閱書座談會。到會的有工人、農民、干部、

      科技人員和社會青年等。

      7月,省圖書館大力發展農民特別是農村知識青年讀者,優先發給借書證。同時,

      編印了《館藏古舊農書目錄》。

      期間資料缺失

      1970年省圖書館接受陳紹寬先生捐獻古書262種、273部、5193冊。

      1971年

      1972年12月,在漳州市召開全省圖書館工作座談會。各地、市文化組、部分縣、

      市圖書館、文化館的同志參加。會后提出和下達一個《紀要》。

      1977年12月,全省文博圖工作座談會在龍巖地區召開,在文物、

      博物館、圖書館領域的。文化部文物局將我省座談會的有關材料印發各省、

      市、自治區文化(文物)局。

      1978年

      1979年6月,應福建省圖書館學會的邀請,美國西蒙斯學院圖書館學情報研究院副

      

    院長劉欽智博士在福州市圖書館作題為《美國圖書館情報工作的現代化》的學術報告。

      

    福建省圖書館學會于當年11月25日在福州成立。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金云銘教授任

      理事長。學會辦公室設在省圖書館。學會決定出版《福建省圖書館學會通訊》定期刊物。

      1980年省圖書館外文部為和利用館藏進口的外文書刊,發揮其積極作用,于4月6日

      至13日舉辦了《1975-1980年館藏進口外文書刊展覽》,展出書刊二千余種。

      

    應福建省圖書館學會的邀請,美國哈佛里恩大學教授吳珍娜,于1980年7月23日在福州作題為

      《美國圖書館制度》的報告。

      福建省圖書館學會1980年年會于9月2日至18日在福州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88人。學會

      

    副理事長、廈門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陳仁棟在會上作了參加中國大學圖書館代表團赴德意

      志聯邦國參觀訪問的報告。

      

    12月,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理論方法組1980年學術在廈門召開,福建省圖書館學

      

    會副理事長、廈門大學圖書館館長陳仁棟代表中國圖書館學會參加學術交流。

      1981年1月,省圖書館學會發出《隨時準備與圖書館界建立聯系的書》。

      

    1982年2月,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在福州開設函授班,招收30名。

      4月,福建省土木建筑學會和福建省圖書館學會在福州聯合召開圖書館建筑專題學術討論

      會。參加的有本省各系統圖書館工作者,建筑工程設計人員和論文作者60多人。

      5月,福建省圖書館學會理事擴大會在福州召開。會議對《中國圖書館學會章程》(修改稿)

      進行討論,提出了修改意見,并就召開省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次科學的籌

      備工作進行研究和安排。

       讀者指南

    專家(1)提供免費舒適的場所:福建省圖書館現擁有閱覽及自習座位1000余個,主要分布在各個閱覽室中,二、三樓還各有一間式的大廳。福建省圖書館也因為其安靜、舒適、氛圍好的特點每天都吸引了相當多的市民來此、學習。(為了您的學習效率,請盡量到樓上的閱覽室,因為一、二樓靠近本館大門,比較嘈雜!)

      (2)設立不同類型的分館:加強社區服務,設立館外流通服務點30余個,建立殘疾人分館、軍事分館、少兒分館、兒童村分館等近10個;

      

    (3)開展讀者活動和用戶培訓:開辦影視俱樂部、讀者書社、讀者棋藝活動中心、書友園地,經常舉辦各種專題培訓、;免費向讀者放映精彩科教視頻;組織圖書館之友,讀者可參與圖書館的各項活動。(詳情可來館了解)

       借閱須知

      (1)進入各種閱覽室必須寄包或將包放在門口由管理員(進入xxx、二、三外借室不用寄包)。可攜帶文具筆記本、教科書等進入閱覽室,但從本館外借室或其他圖書館借出的圖書(扉頁貼有圖書館專用條形碼)帶入閱覽室。

      (2)因閱覽室每日需統計讀者人數,故進入各種閱覽室前須刷卡(刷本館借閱卡、銀行卡等帶有磁條的卡均可)登記后方客入室閱覽;無卡者登記身份證號(自行鍵盤輸入)后也可進入。

      (3)二、三、四樓的各有一間式的大廳,允許出入和閱覽各種自帶或從本館借出的書刊。

      (4) 圖書館的安全,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品進館。

      (5) 凡進入本館的讀者應自覺遵守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尊重工作人員,講究文明禮貌,請用文明禮貌語言。

      (6)保持肅靜,喧嘩、吹口哨、打鬧、唱歌,說話走要輕聲,入館后請關上手機等通訊工具,不影響他人。

      (7) 講究衛生,保持整潔,嚴禁在館內吸煙、吃零食、隨地吐痰、亂扔臟物。

      (8) 衣著整齊,打扮得體,端莊大方。

      (9) 讀者要自覺愛護書庫和閱覽室的書刊,不得圈劃、撕頁,嚴禁偷竊書刊。

      (10)須嚴格遵守圖書館開館、閉館時間(時間附后)

       辦證須知

      ①中國和外籍人士均可持有效證件(身份證或軍官證、xxx薄、護照等)到本館一樓大廳西南側辦證處辦理福建省圖書館借閱卡),即辦即用;

      ②借閱卡的押金分五個檔次:分別為:100、200、300、400、500元,讀者根據需要自選押金檔次,首次辦證免收工本費;

      

    ③每張借閱卡不限借閱書本數,所借書、刊價值不超過該借閱卡押金數額(例如:押金為200元,則所借圖書定價總額不超過200元);[3]

      ④允許借閱卡一人持卡,多人通用,但辦卡人必須承擔由借卡予他人所帶來的后果;

      ⑤退借閱卡時,須持辦卡時的有效證件,先到我館辦理確認取消借閱卡的借閱功能,并退還現金;

      ⑥借閱卡丟失,持卡人應盡快帶上有效證件到我館掛失,掛失前若造成損失,由讀者自負。

       信息

    地址:福州市湖東227號(省國土資源廳旁)

      時間:周一 、周二、周三以及周五8:00-21:00 周六~周日 8:00-17:00

      周四8:00-12:00(周四下午閉館整理)

      乘車線:

      (1)乘坐2、K3、70、107、100、322在省圖書館站下車;

      (2)乘坐17、46、62、106、108、133,在市按摩醫院站下車后往北走到湖東口之后往西即到

       少兒分館

      地址:東街28號

      乘車線:5、55、74、88、102、301在東街口站下車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954/

    (0)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