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潭綜合實驗區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基本信息

      福建東部,有一個形似神獸麒麟的島嶼“舞動”在海峽,那就是平潭縣主島——海壇島,它的面積相當于

      

      

      本島四倍、新加坡總面積一半。地理坐標為北緯25°16′-25°44′,東經119°32′-120°10′。

      圍繞近中期目標(2010年~2015年)和中長期目標(2016年~2020年),

      地圖。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將積極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支撐體系。通過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建設先進制造業,發展電子信息海洋生物、清潔能源等現代產業體系,打造低碳經濟島。以構建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現代化的生態海島城市。

      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近期將重點推進六大區域建設:產業發展區、國際旅游發展區、商貿合作區、現代物流港區、科技文化產業區、城市發展區。

      福建平潭特區比特區還特,在這里任何新生事物都可以嘗試,任何新政策都會先行先試。

      平潭實驗區目前在省內的行政級別為正廳局級(相當于設區市),但原來的平潭縣五套班子仍保留。

       成立背景

      福建省委作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部署后,平潭縣委、縣在原有工作基礎上,于2006年初向上級提出了設立實驗區的初步設想,并著手開展相關前期工作。我們認為,基于平潭特殊近臺區位優勢、開發條件安全、對臺歷史淵源悠久等諸多獨特優勢,以平潭全島作為特殊區域,設立兩岸合作開發的實驗區,實現互惠雙贏,有助于進一步密切兩岸合作交流,也有助于充分發揮平潭特殊對臺優勢和加快平潭的開發步伐。幾年來,加快平潭開發的構想引起了全國和省市各級代表、政協委員的關注,他們分別以代表和委員提案等方式在全國和省市層面積極建言,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期間,福建省、福州市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市各相關部門幫助我們做好論證,不斷完善構想方案。讓我們倍感振奮的是,在前期推進過程中,我們的構想得到了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全國政協副穎、厲無畏先后于2007年、2008年來嵐調研,而且自2008年以來,、民盟、民革和九三學社等黨派中央領導以及國家發展委、商務部、國臺辦等有關部委領導也分別以實地調研、聽取匯報等多種方式給予廣泛的關注和支持。

      2009年5月,國務院正式下發了《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在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條件的島嶼設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并指出要“探索進行兩岸區域合作試點”。根據這一,福建省委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在2009年7月底召開的福建省委八屆六次全會上正式作出了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決定。

      2009年5月14日,國務院正式下發《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志著海西建設從區域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地處海西“橋頭堡”的平潭加快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國務院《意見》指出,“在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條件的島嶼設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根據這一,福建省委、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于7月底召開的省委八屆六次全會上正式作出了設立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決定,提出積極探索開展兩岸區域合作,建立兩岸更加緊密合作交流的區域平臺,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科學發展的先行區。福建省委、省作出關于加快平潭開發的決定后,為祖國“站崗放哨”幾十年的平潭大地一片歡騰,40萬海島兒女群情激昂、無比振奮,全區廣大干部群眾迅速形成了搶抓機遇、凝聚合力、矢志攻堅、積極作為的創業氛圍。與此同時,新加坡、、等境內外和相關機構對平潭空前關注,對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中將要發揮的重要作用充滿期待,平潭從曾經的海防前線實現歷史性的轉身,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引人矚目的一方熱土。

       經濟實力

      平潭綜合實驗區2011年P增長17.1%,達111億元,增幅居福建省全省xxx。

      其中,一產增加值30.1億元,在P中占比約27%;二產增加值31.2億元,在P中占比約28%。三產增加值50.2億元,在P中的比重高達45.02%。

      2011年平潭綜合實驗區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03.5億元。根據十二五規劃,五年內該區力爭完成25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平均每年要達到500億元。

       重要意義

      設立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重要意義

      當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呈現出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兩岸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兩岸交往制和機制化建設有序推進。在這新形勢下,在平潭建設兩岸交流合作綜合試驗區,對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向更廣范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推進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設立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重大舉措。隨著海西戰略的全面推進、出現的重大積極變化、平潭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推進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的條件基本成熟。

      有利于加快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兩岸交流合作與和平發展已成為發展的基本趨勢。平潭是祖國距島最近的區域,具有對臺工作的獨特優勢,兩岸及商貿文化交往歷來十分密切。在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設立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對處于對臺最前沿的平潭島在促進兩岸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兩岸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有利于完善海西沿海發展布局。

      國務院《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海西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加快福建發展的強大引擎,為實現福建經濟社會的歷史性飛越注入了強勁動力。福建省委提出要努力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和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區,地處海西前沿的平潭,是海西發展的最佳突破點,設立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對完善以廈門和平潭為重點的海西“兩點一線”發展布局,帶動福建沿海一線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有利于形成服務和輻射周邊地區新的對外通道。

      平潭具有距離最近、兩岸交流交往歷史悠久等對臺優勢,加上規劃建設的京臺高速公段終點站和海峽海底隧道北線入口選址在平潭島,設立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平潭開發,有利于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的重要通道,并形成服務和輻射周邊地區新的對外通道。

      有利于構建省會中心城市新的經濟增長極。

      平潭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資源約255平方公里,具有集聚經濟和人口的充足空間和良好發展前景。設立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既有利于加快平潭發展,又有助于集聚各種要素特別是吸引的資金、技術、人才向省會中心城市流動,培育形成海峽西岸經濟區新的重要增長極,帶動并促進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北區域的發展,進而促進福建區域經濟的整體協調發展。

       有利條件

      ?設立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有利條件

      平潭由126個島嶼組成,區域總面積約6436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372平方公里,總人口四十多萬人。主島海壇島面積271平方公里,為全國第五大島、福建xxx大島,相當于本島的四倍、廈門本島的兩倍,總面積超過新加坡的一半。

      平潭作為福建率先的地區和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加快開發的潛在優勢日益明顯,具備了較為有利的基礎條件。

      交通體系完備

      平潭東面與新竹僅距68海里,北面與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僅距60公里。平潭海峽大橋、福清至平潭高速公已經貫通使用。

      規劃中的京臺高速公到達平潭島,海峽隧道北線方案從平潭到達新竹,建成后將形成較為完備的海、陸、空、港綜合交通網絡

      開發條件獨特

      平潭四面環海,在封閉與并存的島上開展與各種經貿文化教育發展模式的交流,不會對周邊沿海地區已形成的發展格局造成沖擊,還能夠發揮“啟動器”的作用,促進沿海地區經濟更快發展。

      對臺交往密切

      平潭歷史上就是東南沿海對臺貿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轉站,清咸豐年間被辟為福建省五個對臺貿易的港口之一。1978年平潭島在全國最早被批準設立臺輪停泊點和臺胞接待站。30年來,平潭接待的臺輪、臺胞總數居各臺輪停泊點的前列。平潭在臺鄉親達數十萬人,兩岸既有同名蘇澳鎮,又有同名北厝村(街),兩岸民間的各類交往十分密切。平潭的知名度在島內家喻戶曉,許多臺胞通過平潭這個特殊的兩岸交往交流“窗口”了解、認識、走進。

      特色資源豐富

      港口岸線優越

      海岸線長達408公里,人均海岸線長度居全省xxx,天然港灣、澳口有283個,其中可建1-30萬噸級以上的有10多處,具備建設大型物流港口的條件。

      旅游資源獨特

      平潭旅游資源景觀獨特、類別豐富,有國家一級至四級景點128個,海濱沙灘總長達70公里。 1994年海壇八大景區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列入國家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預備清單,2006年被評為首批國家自然遺產。

      開發空間充分

      平潭具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和開發腹地,主島海壇島可建設用地面積約166平方公里,加上12座具備開發條件的小島,總計可開發面積達255平方公里,占全區陸域面積的68%。

      特色產業突出

      平潭島內現有主導產業為海水養殖、遠洋捕撈、船舶修造業和以旅游、商貿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島外產業以海洋運輸業、隧道工程業為主。其中,海洋運輸業有民營各類運輸船880萬載重噸,總量居全國縣市xxx。隧道工程企業承攬的隧道工程項目遍布全國各地,工程總量占全國的70%以上,年產值逾200億元。

       發展定位

      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

      積極探索采取兩岸共建等靈活多樣的合作方式,實現合作規劃、合作開發、共同受益,推進兩岸經貿緊密合作、融合發展,構建兩岸直接往來的重要快捷通道,推進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試,打造兩岸合作的國際旅游島和兩岸貿易特別區。

      海峽西岸經濟區科學發展的先行區。

      加大創新力度,大力推進通關制度、科學技術、管理體制和發展模式創新,為人士在平潭就業、居住和往來提供便利,為海西“科學發展、先行先試”創造經驗。

      省會中心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產業做強、規模做大、功能做優、做美”的要求,發展優勢產業,提升人口和經濟聚集度,使之成為拓展海西沿海城市化格局的新增長點。

       目標任務

      根據平潭實驗區的基礎開發條件,本著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逐步推進的,科學制定各個發展階段的目標與重點。

      一、開發起步階段(2009年至2012年)。實驗區開發的初始階段。重點加快平潭海峽一橋(含復橋)、漁(溪)平(潭)高速公、平潭環島公、客貨滾裝碼頭、島外(福清)應急調水工程等基礎設施和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度假店及旅游景點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前期工作步伐,爭取早日動工建設平潭海峽二橋、長樂古槐至平潭的長(樂)平(潭)高速、合(肥)福(州)高鐵延伸平潭上島線即福(州)平(潭)高鐵等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開發起步期內,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全方位開發的基礎設施框架初步形成;兩岸合作的特色產業開始起步,生態質量及公共服務明顯改善。

      二、全面開發階段(2013年至2020年)。實驗區開發建設的突破期。力爭“十二五”末平潭連接長樂的平潭海峽二橋及長(樂)平(潭)高速、福(州)平(潭)高鐵等交通通道、島外調水工程基本建成,主島海壇島的供水、供電等配套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這一時期,與經濟融合進一步深化,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效應充分;以高新科技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布局合理、協調發展、具有特色的兩岸合作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商務文教、港口經貿、旅游休閑等功能區基本形成,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生態宜居的新興海島城市初具雛形。

      三、發展完善階段(2021年至2030年)。實驗區的基本成熟期。經過近20年的努力,與經濟全面對接、文化深度交流、社會生活高度融合,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達到我國沿海發達地區先進水平;商務文教、港口經貿、旅游休閑區功能更加完善,低碳科技區基本成型;交通便捷、配套設施先進、生態良好、生活舒適的兩岸人民共同家園基本建成。

       總體規劃

      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規劃圖-摘自平潭熱線網(2張)

      一、規劃范圍

      原平潭縣15個鄉鎮(潭城、蘇澳、澳前、嶼頭、大練、白青、平原、蘆洋、中樓、流水、東庠、嵐城、北厝、敖東、南海等)所轄行政區域,規劃陸域面積392.92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面積324.13平方公里。

      二、規劃期限

      2010—2030年。

      三、總體思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和平發展的主題,充分發揮平潭依托海峽西岸經濟區和近臺區位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敢為人先,實施特殊靈活的對臺政策措施,積極探索兩岸“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拓展兩岸交流合作新領域,逐步把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成為兩岸人民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

      四、發展定位

      ——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示范區;

      ——海峽西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先行區;

      ——海峽西岸生態宜居的新興海島城市。

      五、主要任務

      ——構建兩岸區域合作前沿平臺。

      圍繞“五個共同”,積極開展兩岸區域合作綜合實驗,推進兩岸產業深度對接,先行實施兩岸經濟合作協議早收條款,推動兩岸投資貿易化,推進兩岸多種形式的民間交流合作。

      ——構建兩岸直接往來新的便捷通道。

      積極推進開辟平潭至臺北、臺中等地兩岸海上快捷客貨滾裝航線,加快建設平潭至福州的海峽第二通道,建成高效便捷的立體綜合交通體系。

      ——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支撐體系。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節地、節能、節水、低排、高附加值產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海洋產業、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

      ——構建兩岸合作的低碳科技示范區。

      以低碳科技創新為核心,重視低碳技術研發,推廣綠色低碳節能節水技術,發展綠色低碳建筑,努力建設依托、面向的兩岸合作低碳經濟示范區。

      ——構建國際旅游度假休閑勝地。

      盡快完善島上市政基礎設施及度假酒店、旅游購物等配套設施建設,努力將平潭打造成具有特色及競爭力的國際旅游休閑目的地。

      六、人口與用地規模

      規劃到2030年人口總量規模控制在100萬人以內,主島發展總用地128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96平方公里(其中含旅游建設用地13平方公里)。

      七、功能布局

      (一)主島

      島內開發建設采取組團推進、分時序開發的空間發展模式,構建科學布局、分工合理、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的“四區、十一組團”(參見附圖)。

      

    1、中心商務區,位于主島中部,重點布局發展高端商務、行政辦公、金融保險、居住及旅游服務。包括:(1)嵐城組團,規劃面積約11.5平方公里;(2)竹嶼組團,規劃面積約18.2平方公里,這兩個組團定位發展商務會展、金融保險、行政辦公、酒店餐飲、購物休閑、生活居住等。(3)潭城組團,即現有老城區,規劃面積約18平方公里,重點提升城區市政設施,定位為發展商貿服務、教育醫療、生活居住、旅游服務等功能。

      

    2、港口經貿區,位于主島西南、東南部,充分利用未來陸海空交通便捷及兩岸人員、貨物、資金高效流動的優勢,建設具有特色、功能完備的現代港口經貿區。包括:(1)金井灣組團,規劃面積7.2平方公里,規劃建設購物街、精品免稅街、飲食街及景觀商務區、水景住宅等,打造具有特色的高品質濱海商貿區。(2)吉釣港組團,位于吉釣島及周邊區域,規劃面積13平方公里,以對臺深水貨運碼頭為依托,規劃設立國家一類口岸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港口航運、保稅加工、保稅物流、貨運代理、轉口貿易等,著力提高產業附加值。(3)澳前組團,位于主島東部澳前區域,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以對臺客運碼頭、中心漁港為依托,主要發展綜合商貿、水產品深加工及特色農產品交易中心等,爭取近期開辟兩岸海上直航快捷通道,未來與擬規劃建設的支線機場相結合,將有利于形成陸海空一體化便捷交通。

      

    3、科技文,位于主島中北部,布局發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低碳科技、文化教育和產業研發服務設施,建設兩岸合作的低碳科技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文化教育合作區。包括:(1)中原組團,規劃面積16.8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電子信息、海洋生物、清潔能源、高端機械裝備等高新技術產業,努力建設成為自主創新和科技能力強的綠色低碳產業。(2)平洋組團,位于幸福洋中北部,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產業研發等,成為兩岸合作的文化教育和產業技術研發創新。(3)幸福洋組團,位于幸福洋圍墾區,規劃面積14.5平方公里,主要發展服務高新技術產業、體現“智能”特色、“智能”經濟的濱海新區,構建智慧住宅、智慧節能、智慧交通體系,建設兩岸合作的“低碳智慧”示范城市。

      4、旅游休閑區,主要位于主島東南部海岸及鄰近島礁和海域,著力打造國際旅游、休閑養生目的地,建設山海融合、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區。規劃用地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13平方公里)。包括:(1)壇南灣組團,位于主島東南部的壇南灣、山岐澳一帶,開發建設高水平國際旅游精品及觀光休閑養生景區,布局發展高品質度假酒店、國際養生村、沙灘俱樂部、海洋主題公園、休閑度假樂園等,打造高端國際養生度假區。(2)海壇灣組團,位于主島東部海壇灣一帶,依托天然海濱沙灘、xxx森林公園,主要發展海濱觀光產品和海上休閑運動,打造高層次的海濱觀光勝地和休閑活動區。

      (二)離島(小島)開發

      嶼頭島初步定位發展住宅區及生態國際村;

      大練島初步定位發展船舶產業島;

      東庠島初步定位發展海洋牧場島;

      草嶼島初步定位發展海上補給;

      塘嶼島初步定位發展高端國際度假島。

      八、產業發展

      (一)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高端機械裝備、清潔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

      (二)海洋產業。重點發展海洋生物、水產加工、精致農漁業、特色船舶修造。

      (三)旅游業。重點發展濱海渡假、文化旅游、旅游購物、休閑養生等。

      (四)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商貿流通、金融保險、研發會展等服務業。

      九、綜合交通

      (一)對外交通

      1、重點建設漁(溪)平(潭)高速、平潭海峽大橋(含復橋)、長(樂)平(潭)高速公和福(州)平(潭)高速鐵。

      2、規劃主島港口主要布局在金井-吉釣岸段和澳前南部岸段,依托金井-吉釣港口建設吉釣保稅物流港區;依托東澳國家中心漁港,建設集兩岸海產品集散、旅游免稅購物為一體的澳前綜合商貿服務區。遠景在流水灣岸段規劃預留大型港區。

      3、規劃在實驗區設置支線機場,初步選定澳前鎮東側為備選場址,具體選址需根據國家有關按程序報批。

      (二)內部交通

      1、總體形成“一環兩縱三橫”的主干網骨架,“一環”為環島,按一級公標準設計;“兩縱”為南北向的壇東、壇西大道;“三橫”分別為漁平大道、蘇平大道和福平大道。“兩縱三橫”規劃為城市快速。

      2、構建低碳化的軌道交通系統。主島內中遠期規劃軌道交通系統,城市各片區及相關組團。

      十、市政基礎設施

      (一)供水

      近期規劃從已建的福清閩江調水工程龍高支線東林水庫取水,首期規模為4.11萬立方米/日,二期規模為7.32萬立方米/日;中遠期考慮從閩江大樟溪古城村取水,經過長樂三溪水庫或福清東張水庫分水后,供應給實驗區的水量最終規模為51.8萬立方米/日。主島規劃兩座自來水廠。一座在三十六腳湖附近的原北樓山自來水廠廠址上擴建;另一座位于主島北部的中樓村附近。

      (二)供電

      規劃期內主島設置1座500千伏變電站,5-6座220千伏變電站,14座11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網架以500千伏平潭變電站為中心,形成兩個雙環網網架。同時由主島引2回與福塘變電站連接。

      (三)污水處理

      主島規劃4座污水處理廠,分別位于中原、嵐城、吉釣及壇南灣組團,遠期污水處理總量為45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率xxx。重視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規劃期內城市污水回用率不低于70%。

      (四)垃圾處理

      主島規劃建設1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廠址位于北厝鎮澳仔山谷垃圾堆放場西側,一期建設規模為日處理600噸/日,遠期達到900噸/日。規劃將現有垃圾堆埋場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并配套建設爐渣及固化飛灰安全填埋場。

      十一、社會事業

      (一)教育

      重點建設平洋組團海峽教育園區,布局兩岸合作聯辦大學,培養高端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依托潭城、金井灣、幸福洋和嵐城組團等,布局職業教育設施。規劃期末小學約77所,初中約26所,高中約22所。

      (二)醫療衛生

      規劃設置綜合醫院4所,分別位于幸福洋、竹嶼、潭城、金井灣組團;二級醫院6所,一級醫院結合各組團內社區、鄉鎮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行設置。結合實驗區的資源優勢和發展定位,在壇南灣組團依山、臨海區域適當布置建設高端療養、美容、保健、養生度假設施。

      (三)文化體育

      依托中嵐、嵐城組團和西海岸濱海地區設置文藝展館、博物館、圖書館音樂廳、電影院、劇院等。初步規劃集中布局文化中心4處,分別位于竹嶼、潭城、幸福洋、金井灣4個城市組團的中心地區。結合各社區及中心鄉鎮配建文化活動館與老年活動館。

      規劃在主島中部地區預留設置大型體育中心,服務全島及中北部區域;金井灣組團設置片區級體育中心1處,服務主島南部地區。社區級體育設地按照國家標準設置。

      (四)社會服務

      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各類養老、殘疾人、衛生和兒童服務設施建設,推動養老服務向適度普惠型發展;加快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提高各類救助對象的救助補助標準,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推進新型優撫醫療保障制度;提高對婚姻、殯葬等各項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水平。

      十二、生態建設與歷史文化

      (一)生態

      1、建設涵蓋城市水源、公共綠地及君山、壇南灣、竹嶼灣、蘇澳四大生態廊道,構建主島的生態體系。

      2、通過進一步完善防風固沙的防護林建設,在主島主要五大風口布置建設阻風廊道,有效減緩東北季風影響,塑造島內宜居。

      3、在金井灣、竹嶼、幸福洋組團預留布置綠地、湖面水體等,通過綠廊、水廊、廊降溫,作為城市降溫廊道,營造舒適微氣候系統的節能效果。

      4、預留200-500米生態綠地,嚴格三十六腳湖、竹嶼湖以及君山水源區域。

      5、生態與大自然和睦相處

      (二)

      全區范圍xxx表水質量,應嚴格執行《地表水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海峽、海壇海峽海域執行不低于《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第二類標準。全區大氣質量應嚴格執行《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全區聲質量應嚴格執行《聲質量標準》各類聲功能區噪聲限值。全區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應達到國家相應污染控制標準。

      (三)歷史文化遺產

      加強水下文物、文物單位、歷史建筑(特色民居)、特色地段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三、近期建設

      規劃近期(2015年)啟動開發區域建設用地規模約20平方公里。近期啟動開發區域涉及中嵐、吉釣港、金井灣、澳前、中原、壇南灣等相關組團,主要是全面啟動道、供水、供電、碼頭、土地平整等“五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為實驗區的全面開發建設及項目落地創造條件。

       近期工作

      近期主要工作情況

      實驗區成立以來,按照福建省委“四求作為”的要求,搶抓機遇,苦干實干,始終保持快速推進的態勢,相關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在福建省加快平潭開發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下,福州市成立了領導小組,組建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實行與縣“政區合一”的運作機制。

      著手規劃研究編制

      福建省發改委牽頭組織編制發展規劃綱要,近期將提交福建省審定。總體發展規劃、相關專項規劃正在抓緊編制,邀請、新加坡等規劃機構參與規劃編制及評估論證工作。2009年10月29日,實驗區與新加坡國有淡馬錫控股公司獨資擁有的星橋國際私人有限公司簽署了規劃合作備忘錄,合作規劃平潭國際旅游商貿城。在規劃綱要的指導下,全面重大交通、供水、環保等基礎設施及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優化功能區布局。著手做好起步區和近期有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詳規工作。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平潭海峽大橋于2010年底建成通車,接線高速公正在建設。平潭海峽二橋、長樂至平潭高速公前期工作正在開展。按照濱海旅游道標準規劃建設近100公里的環島公,加快形成城市公網絡。加快景觀大道和濱海新城Ⅰ區主干道等市政設施建設前期工作,力爭盡快動工;繼續推進三十六腳湖和擴容、城區供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開展第二水源地、島外調水或海水淡化評估論證,籌建22萬伏輸變電工程。

      落實優惠政策措施

      福建省委、省本著突出對臺、先行先試,體現傾斜、激勵發展的原則,從支持平潭在兩岸交流合作中加快先行先試、推進產業發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資源、落實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賦予平潭設區市及部分省級經濟管理權限;省財政10年內對平潭實行地方級財政收入全留的財政體制;2009年7月1日起平潭電價按福州市區電價標準執行;把平潭列為國土資源部土地管理綜合試點,實驗區建設用地由省單列審批,等等。在相關政策的有力帶動和有效運作下,目前投融資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已有近10家銀行累計向實驗區提供授信額度120多億元;實驗區成立后已報批急需啟動建設項目用地9200畝,確保實驗區開發建設持續推進。

      加強全方位招商引資

      先后有200多家、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港澳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和財團來嵐考察,主要投資意向涉及旅游開發、星級酒店、房地產、新區規劃設計、水產品精深加工、高新技術、物流配送等十多個行業和領域,初步達成意向項目40多項,意向總投資達360多億元。

      擴大兩岸交流合作

      實驗區成立以來,先后接待了中華亞太中小企業經濟合作促進會、海峽農業基金會、中華研究院、媽祖聯誼會等企業和相關機構,進一步深化了與的溝通聯絡。10月30日,在平潭猴研山舉行祖國距最近距離點揭碑儀式(平潭猴研山與新竹南寮僅距68海里,為兩岸最近點),新竹市市長林政則率員參加。11月上旬以來,金門縣長李炷烽、馬祖縣長陳雪生分別率團來嵐考察,雙方在增進兩岸交流合作方面達成了許多共識。

      積極爭取國家賦予海關特殊監管政策

      在省委省領導的帶領下,先后于6月中旬和9月下旬向國臺辦、海關總署、商務部、財政部、發展委等國家有關部委逐一專門匯報相關工作,省《關于請求將福州平潭島列為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請示》(閩政文〔2009〕296號)已國務院。9月份以來,國臺辦、海關總署等有關部委領導相繼到平潭實地調研,尤其是11月14日,中央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來嵐考察,對實驗區建設作出了重要,為加快實驗區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

      步入快車道尋求新突破

      六千多噸的高速客滾船“海峽號”從福建省平潭島金井碼頭出發,劈波斬浪,以40多節的航速駛向外海。以這樣的速度,從福建平潭到臺中港只需3個小時。預計今年8月平潭至的海上快捷通道就可開通。到那時,海峽天塹變通途,平潭“一日工作生活圈”呼之欲出。

      斥資4000萬美元購入由制造、時速高達48節的目前世界上航速最快的高速客滾運輸船,即將開通對臺航線之舉,是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步入大開發、大、大發展快車道的一個縮影。

      近日記者隨福建省委、省工作檢查組到平潭看到,昔日荒涼、閉塞、落后的海島平潭,如今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大工地。

      在澳前海峽高速客滾碼頭建設現場,工人正在冒雨作業,山體爆破、土方回填、海底施工,各項作業有條不紊;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的幸福洋組團項目目標是打造兩岸合作的低碳經濟示范區,吹沙造地工程已全面開工,記者看到2條巨大的沙龍正在回填昔日的墾區。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此項施工一舉兩得,一邊吹沙造地,一邊疏浚航道;總投資50億元的環島公按雙向六車道、時速60公里的標準設計建設,目前龍王頭段、壇南灣段、竹嶼口段25.3公里已全線開工……

      據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負責人龔清概介紹,按照福建省提出的三年內基本形成開發條件的要求,平潭島去年完成投資96.7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近乎一天投入1億元,集中力量破解基礎設施、產業平臺等瓶頸制約,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形成兩岸對接的有利條件。

      今年,“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發”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3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準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要求“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開展兩岸區域合作綜合實驗,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這表明平潭開發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為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建設發展進一步明確了定位、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

      去年以來,福建省委、省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平潭開發戰略。省委、省主要領導多次到平潭現場辦公,要求舉全省之力,超常規推進平潭開發,推動平潭在兩岸交流合作和福建跨越發展中發揮先鋒先導作用。這次福建省委省工作檢查組,xxx站就來到平潭,體現出對平潭島開發的高度重視。省委省主要領導在聽取平潭總體發展規劃和專項規劃匯報后明確指出:平潭開發要“四個高”的要求,即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基礎設施、高標準選擇項目、組織方式上注重閩臺高度融合。

      一年來,平潭的交通條件已xxx改善。2009年12月,平潭海峽大橋和漁平高速公正式通車,使平潭島對外陸交通結束了輪渡歷史,并且使平潭從海島經濟形態變成半島經濟形態,更加有利于開發。目前,從福州、廈門、泉州等中心城市通往平潭均已實現全程高速公交通,二、三個小時即可到達。平潭海峽大橋復橋也于去年9月28日動工建設,合福高鐵平潭上島鐵、長樂至平潭高速公也已開工建設。交通條件大改善將為平潭騰飛插上翅膀。

      火熱的平潭吸引了客商尤其是眾多的目光。由協力集團投資73億元建設的協力微電子產業園于2010年5月16日正式動工,主要建設集成電封裝、6英寸芯片、8英寸芯片和研發,其中6英寸芯片將2年內投產。臺資冠捷工業園項目總投資16.4億美元,主要建設液晶面板及上下游配套產業共10家企業。

      2009年以來,中小企業聯合會冠捷科技集團、土地開發有限公司、遠雄集團、東森集團、中原大學等工商企業、行業團體、高等院校等分別組團到平潭考察洽談項目。高雄地區工商、文化、教育等人士專門組織成立了高雄-平潭投資開發促進會。世新大學與福建師范大學合作舉辦的福建海峽學院落戶平潭,去年已招收xxx批學生。

      龔清概介紹說,未來的平潭著力打造三個形態:貿易、生態旅游、幸福宜居,同時生態、低碳、智慧、的。平潭采取多組團多片區模式全面推進,高標準規劃,致力打造“第二生活圈”。

      龔清概表示,開發之初,平潭綜合實驗區已著手進行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探索。成立了由兩岸產業團體、研究機構、文教的代表和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等組成的“促進平潭開發顧問團”,作為民間性議事咨詢機構,廣泛聽取和吸納的意見和設想,共商平潭開發中關注的重大問題。邀請中興工程顧問公司等一批規劃設計單位,參與編制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城市設計等,使實驗區規劃建設充分體現“元素”。

      龔清概說,作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實驗區”,平潭將加快開發步伐,在兩岸“共同管理”方面進行新的探索,尋求新的突破,爭取早日把平潭打造成為兩岸的“共同家園”。

      任職通知

      福建省關于龔清概、杜源生任職的通知

      閩政文〔2010〕293 號 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

      經研究決定:

      任命龔清概為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任命杜源生為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原省任命的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副主任職務自然免除,不再辦理免職手續。

      二○一○年八月十一日

      自此,平潭綜合實驗區正式更名為“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簡稱“平潭綜合實驗區”或“平潭實驗區”;不再使用“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這個名稱。

       傳媒中心

      平潭綜合實驗區傳媒中心掛牌

      2011年8月4日上午,平潭綜合實驗區傳媒中心籌建組掛牌,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謝秀桐為籌建組揭牌。

      據悉,成立傳媒中心是實驗區實行扁平化、高效率管理機制的又一探索。傳媒中心將下設、網站、等,采取全的運作方式,全方位、高層次地向宣傳平潭的開發 ,為實驗區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

      實驗區傳媒中心籌建工作6月份啟動,各項籌建工作緊鑼密鼓,齊頭并進。目前辦公樓整修接近尾聲,采編設施安裝即將開始,首批27名從業人員的招聘工作也正在進行。招聘啟事發布后,被許多網站轉載,目前已有包括英國、新加坡海外人士在內的500多人報名應考。

      規劃近期(2015年)啟動開發區域建設用地規模約20平方公里。近期啟動開發區域涉及中嵐、吉釣港、金井灣、澳前、中原、壇南灣等相關組團,主要是全面啟動道、供水、供電、碼頭、土地平整等“五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為實驗區的全面開發建設及項目落地創造條件。

      《平潭綜合實驗區概念性總體規劃》采用國際邀請招標的辦法,由中興、日本日建、英國合樂、意廈規劃機構同時開展。4家規劃將各取所長,然后規劃匯總,對總體規劃的深化完善提供直接的參考。

      經過評委會評選,中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與皓宇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聯合體的設計獲得了一等,英國合樂集團有限公司、ISA意廈國際設計集團與深圳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體分別獲得二、三等。

      根據方案,實驗區的發展定位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示范區;海峽西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先行區;以及海峽西岸生態宜居的新興海島城市,探索兩岸“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拓展兩岸交流合作新領域,逐步把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成為兩岸人民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根據規劃,平潭將著力構建成為兩岸區域合作前沿平臺、兩岸直接往來新的便捷通道、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支撐體系、兩岸合作的低碳科技示范區以及國際旅游度假休閑勝地。

      實驗區的規劃范圍為原平潭縣15個鄉鎮所轄行政區域。島內開發建設采取組團推進、分時序開發的空間發展模式,分成“四區、十一組團”,依托功能分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海洋產業、旅游業以及現代服務業。

      在交通方面,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對外交通將打造海陸空合一的交通網絡。重點建設漁(溪)平(潭)高速、平潭海峽大橋(含復橋)、長(樂)平(潭)高速公和福(州)平(潭)高速鐵。

      內部交通總體形成“一環兩縱三橫”的主干網骨架。其中,“一環”為一級公標準的環島;“兩縱”為南北向的壇東、壇西大道;“三橫”分別為漁平大道、蘇平大道和福平大道。“兩縱三橫”規劃為城市快速。

      作為啟動建設的重點,總體規劃對水電等市政基礎設施也提出要求。根據規劃,近期從已建的福清閩江調水工程龍高支線東林水庫取水;中遠期考慮從閩江大樟溪古城村取水。用電方面,主島的220千伏網架將以500千伏平潭變電站為中心,形成兩個雙環網網架,同時由主島引二回與福塘變電站連接。

       雙幣制度

      國務院新聞辦于2012年2月14日介紹平潭綜合實驗區規劃暨人才招聘計劃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司長范恒山表示,將在平潭實行人民幣和臺幣的“雙幣制”,從財稅、金融等方面促進實驗區的發展。

      范恒山介紹,實驗區規劃的金融政策比較,島上將實行“雙幣制”,允許平潭的銀行機構和地區銀行之間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的賬戶和新臺幣同業往來的賬戶,同時允許平潭符合條件的銀行機構為境內外企業以及個人開人民幣賬戶和新臺幣賬戶。

      范恒山表示,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將在制定產業準入和優惠目錄的基礎上對平潭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在個人所得稅方面,如果居民在平潭工作,在所得稅方面如果跟xxx的所得稅存在稅負差額,差額由福建省給予補貼,而且補貼方面不再征收個人所得稅。

       五個共同

      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因提出十年初步建成兩岸共同家園的目標而備受矚目。在2012年2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福建省省長蘇林表示,要將平潭打造成一個機制先進、政策、文化包容、經濟多元的現代化、國際化綜合實驗區。

      兩岸合作建設共同家園

      平潭綜合實驗區的xxx特點是探索實行“五個共同”的新模式,即兩岸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

      “‘五個共同’的本質內涵,就是兩岸全過程、全方位參與平潭開發,合作建設共同家園。”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長陳樺說,在共同規劃方面,將邀請規劃機構參與相關專項規劃的進一步編制。在共同開發方面,將向建筑市場、就業市場和投資市場等。在共同經營方面,一些片區將可以由投資商經營或共同經營。在共同管理方面,將合理借鑒社會管理模式,以及鼓勵參加政協的參政議政活動等。在共同受益方面,將通過法律法規的權益。

      實施“四個一千”人才工程

      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信治說,“四個一千”人才工程,就是從2012年起,用五年的時間,面向引進一千名專才,面向招聘一千名高層次人才,從省內選派1000名年輕干部到平潭工作,培養1000名實驗區人才。

      蘇樹林介紹,平潭綜合實驗區將面向招聘一名區管委會副主任,“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方式讓更好地參與到平潭的管理中來。”

       相關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平潭分院(籌)

      平潭縣人民醫院

      平潭縣中醫院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957/

    (8)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