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壽寧縣平溪鄉位于壽寧縣南邊陲,2013年12月5日獲福建省人民批復【閩政文〔2013〕471號】正式更名福建省壽寧縣平溪鎮南與周寧縣純池鎮相鄰,西鄰政和縣澄源鄉,平溪鄉地緣遼闊,土地面積124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截止2014年,全鎮人口總約3.2萬人。鎮駐地海拔560米,平溪鎮是壽寧連結閩北主干線的重要交通樞紐,是鄰近鄉鎮的邊貿中心。
鄉鎮概況
福建省壽寧縣平溪鄉
平溪鄉福建省寧位于德市壽寧縣西南部,轄嶺后村 長溪村 東溪村 嶺根村 溪底村 湖潭洋村 南溪村 環溪村 東木洋村 東山頭村 燕科村 柯洋村 木場村 平溪村 龍頭坑村 亭下村 嶺兜村 屏峰村18個行政村 。
領導班子
鄉長:梅春強
副鄉長:周曉明、吳林青、陸盛通
歷史沿革
平溪是壽寧境內最早有人類的地方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里繁衍生息。壽寧建縣前,屬政和縣政和鄉南里10都和東里14都。
1960年設平溪,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186平方千米,人口2.3萬
氣候
平溪鄉年平均氣溫16.5℃,雨量充沛,氣候適宜,植物生長茂盛。蔬菜、菇、中藥材是主要的經濟來源。
水礦資源豐富,理論水能蘊存量49000千瓦,礦產主要有葉蠟石和石英石,葉蠟石礦儲量為94萬噸,石英石儲量100萬噸以上。
區劃
平溪鄉面積186平方公里,境內聚居李、周、黃、劉、蔡、王、吳、張、范、卓等33姓,有壽寧、平溪、屏南、周寧、汀州等5種方言。平溪鄉轄平溪、環溪、屏峰、嶺根、嶺兜、長溪、東溪、東山頭、湖潭、木場、燕窠、東木洋、溪底、南溪、柯洋、亭下、嶺后、龍頭坑等18個建制村,76個自然村,2.9萬多人。所轄建制村均為老區村,其中龍頭坑村為老區基點村。
基礎設施
鄉所在地平溪村,一水中流,兩村(平溪、環溪)相望,建有壽寧縣第五中學、平溪中心小學、平溪中心幼兒園和平溪衛生院。南溪村的石門隘是明清時期壽寧通往建寧府的必經之。明知縣馮夢龍曾賦詩:削壁遮天半,捫蘿未得門,鑿開山混沌,別有古。鎖嶺居當要,臨溪勢覺尊,筍輿肩側過,猶恐礙云根。
資源狀況
平溪鄉水力、礦產資源豐富,現已開發的有嶺兜、溪底、東溪、亭下等電站和湖潭葉臘石、屏峰紅石等礦山。錐栗、白術種植有較大規模。壽寧至政和二級公己經動工建設。此外,境內還有平溪公館、南溪公館、平水大王廟、林公大王廟、葫蘆門、奶娘宮、上方寺、仙崖寺、社倉和全縣最長的平溪碇步等古跡多處。坂、天堂湖,開闊、優雅,有待開發。
人才狀況
平溪鄉人才濟濟。平溪村歷代以來走出大山的有宋朝北直廣平府同知周海、江西滁州通判周之冕;元朝處州青田縣丞周祿、元至正三年舉人周學文、處州縉云縣典史周山;明朝直隸潁上縣知縣李材、浙江永嘉主簿周良、廣東河源縣巡檢周海、浙江瑞安縣訓導周世明、廣東吳川縣訓導周于德、浙江江山縣訓導周文鸞;清朝同治年間誥封朝議大夫周大模、咸豐九年武舉周則波、同治元年武舉周步高;環溪村周紹濂系清末廩生,祖父庠生、父增生、子貢生,省提督賜四世書香匾以資嘉勉。時期,周莊毅曾任國民第49師第146旅旅部參謀長。清末廩生周郁文,七年任福建省議員。福清縣縣長周汾。清太學生周樹恩,撰《霍亂辯要》一書,研制經驗靈通萬應丹,八年建甌縣霍亂流行,治愈患者無數。清朝,南溪村書法家李延森、李魁光、李芝光聞名邑內。年間,源佳墩村李光華、李慰蕃分別畢業于大學系和法律系。
以后,又一批人才脫穎而出。張江平,1985年高考全縣文科xxx名;,1999年高考全縣文科xxx;周琨,2000年高考全縣理科xxx;溫金輝,2004年高考全縣理科xxx名;魏旸,2008年高考全縣理科xxx名。1984年,李典偉創建的全國xxx家農民車站,讓南溪村名揚全國。企業家張顯林,致富不忘回報家鄉,僅為縣教育基金就認捐500萬元。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