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指數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發布機構

    美元美元指數期貨合約數最初由紐約棉花交易所 (NYCE)發布。

      

    1998年,紐約棉花交易所和咖啡、糖、可可交易所(Coffee Sugar Cocoa Exchange)合并成立紐約期貨交易所(The New York Board of Trade,NYBOT)。2006年9月,紐約期貨交易所并入美國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ICE),成為其下屬的一個部門。美元指數期貨在美國洲際交易所交易。該交易所負責發布美元指數及美指期貨價格實時數據

      

    美元指數的實時數據(即ICE美元指數期貨所對應的現貨價格)由透社根據構成美元指數的各成分貨幣的即時匯率每隔約15秒更新一次。計算時使用透社統計的該貨幣的最高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平均值。計算結果傳給美國洲際交易所,再由交易所分發給各數據提供商。

       產生背景

      1944年,經過激烈的爭論后英美兩國達成共識,美國于當年5月邀請參加籌建聯合國的44國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行的會議,簽訂了《布雷頓森林協定》,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潰后的第二個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是雙掛鉤制度,即美元與黃金掛鉤、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處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貨幣的作用,而美國則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實際是一種新的金匯兌本位制,在布雷頓貨幣體制中,黃金在流通和在國際儲備方面的作用都有所降低,而美元成為這一體系中的主角。但因為黃金是穩定這一貨幣體系的最后屏障,所以黃金的價格及流動仍受到較嚴格的控制,居民買賣黃金,這導致市場機制難以有效地發揮作用。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是否能順利運轉與美元的信譽和地位密切相關。到20世紀60~70年代,美國越南xxx的泥潭,財政赤字巨大,國際收入情況惡化,美元的信譽受到極大的沖擊,爆發了多次美元危機。大量資本出逃,紛紛拋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搶購黃金,使美國黃金儲備急劇減少,倫敦金價暴漲。

      

    20世紀60年代后期,美國進一步擴大了侵越xxx,國際收支進一步惡化,美元危機再度爆發。美國再也沒有維持黃金官價的能力,經與黃金總庫(Gold Pool)協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價向市場供應黃金,市場金價浮動,但或中央銀行仍按官價結算,從此開始了市價和官價并存的黃金雙價制階段。但雙價制也僅維持了三年的時間。歐洲國家采取了請君入甕的策略,既然美國拒不提高黃金價格,讓美元貶值,它們就以手中的美元兌換美國的儲備黃金。

      當1971年8月傳出法國等西歐國家要以美元大量兌換黃金的消息后,美國于1971年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對外國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協定》為標志,美元對黃金貶值,同時美聯儲向國外中央銀行出售黃金。至此,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名存實亡。1973年3月因美元貶值,再次引發了歐洲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風潮。西歐和日本外匯市場不得不關閉了17天。經過磋商,最后達成協議,國家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至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完全崩潰。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浮動匯率制取代了固定匯率制。從此,福匯環球金匯外匯交易進入市場化階段,進而外匯市場發展成為全球xxx而且最活躍的金融市場,也是當今世界上流動性xxx的市場。美元是當今所有貨幣中xxx的強勢貨幣,的外匯儲備中最主要的外匯是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絕大多數商品是以美元標價的。因此,美元的動向和漲跌是所有交易者最關心的事項。這時就需要一個反映美元在外匯市場上整體強弱的指標,即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并非來自期貨交易所(CBOT)或是商品交易所,而是出自紐約棉花交易所(NYCE)。紐約棉花交易所建立于1870年,初期由一群棉花商人及中介商組成,是紐約最古老的商品交易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棉花期貨與期權交易所。在1985年,紐約棉花交易所成立了金融部門,正式進軍全球金融商品市場,首先推出的便是美元指數期貨。1986年,又推出了美元指數期貨期權。盡管比外匯期貨晚出現13年,但由于迎合了市場需要,獲得了成功,并使美元指數成為市場人士十分關注的一個重要經濟指標。[2]

       指數計算 原則

    USDX期貨的計算原則是以全球各主要國家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結算量為基礎,以加權的方式計算出美元的整體美元指數月線圖(198001-201503)強弱程度,并以100點為強弱分界線。在1999年1月1日歐元推出后,這個期貨合約的標的物進行了調整,從10個國家減少為6個國家,歐元也一躍成為了最重要、權重xxx的貨幣,其所占權重達到57.6%,因此,歐元的波動對USDX的強弱影響xxx。

      幣別指數權重(%)

      歐元57.6

      

    日元13.6

      英鎊11.9

      

    元9.1

      

    克朗4.2

      

    法郎3.6

       公式

       名詞解釋 基準利率

    在一般情況下,美國利率下跌,美元的走勢就疲軟;美國利率上升,美元走勢偏好。20世紀80年代前半期,美國在存在著大量的貿易逆差和巨額的財政赤字的情況下,美元依然堅挺,就是美國實行高利率政策,促使大量資本從日本和西歐流入美國的結果。美元的走勢,受利率因素的影響很大。如果一國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國家,就會吸引大量的資本流入,本國資金流出減少,導致國際市場上搶購這種貨幣;同時資本賬戶收支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價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一國松動信貸時,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國家,則會造成資本大量流出,外國資本流入減少,資本賬戶收支惡化,同時外匯交易市場上就會拋售這種貨幣,引起匯率下跌。

       貼現率

    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因儲備金等緊急情況向Fed申請xxx,Fed收取的利率。盡管這是個象征性的利率指標,但是其變化也會表達強烈的政策信號。貼現率一般都小于聯邦資金利率。

       30年期國庫券

    30年期國庫券,也叫長期債券,是市場衡量通貨膨脹情況的最為重要的指標。市場多少情況下,都是用債券的收益率而不是價格來衡量債券的等級。和所有的債權相同,30年期的國庫券和價格呈負相關。長期債券和美元匯率之間沒有明確的聯系,但是,一般會有如下的聯系: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原因導致的債券價格下跌,即收益率上升,可能會使美元受壓。這些考慮可能由于一些經濟數據引起。

       經濟數據

    經濟數據。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中,最為重要的包括:勞動力報告(薪酬水平,失業率和平均小時收入),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費者價格指數),PPI,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國際貿易水平,工業生產,房屋開工,房屋許可和消費信心。

       股市

    股市。3種主要的股票指數為:Dow Jones Industrials Index(Dow,道瓊斯工業指數), SP 500(標準普爾500指數)和NASDAQ(納斯達克指數)。其中,道瓊斯工業指數對美元匯率影響xxx。從20世紀90年代中以來,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美元匯率有著極大的正關聯性(因為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國資產的緣故)。影響道瓊斯工業指數的3個主要因素為:1)公司收入,包括預期和實際收入;2)利率水平預期;3)全球政經狀況。

       商品價格

      國際商品市場上商品大多以美元計價,所以商品價格與美元指數成較為明顯的負相關。

       歐元匯率

    美元指數根本上來講還是一系列匯率的一個加權指數,所以最終還是反映到美國與其主要貿易貨幣的兌換貨幣的強弱上。在美元指數構成的一攬子貨幣上,歐元是權重最重的一個貨幣,歐元的走勢自然也成為與美元指數的重要影響因素。

       指數

      華爾街日報美元指數自2012年中期時推出,其采用外匯交易量對各貨幣進行加權,而交易量數據則來自于國際清算銀行每三年發布一次的外匯調查報告,與此對應的是,該指數每隔三年對貨幣權重調整一次,以反映最新的交易量情況。

       疊加圖

    人民幣同主要結算貨幣的疊加圖圖周期:2005年11月至2012年2月。

       黃金市場

      蘇黎世早在30年代就已成為世界主要的實金交易中心,二戰以后,它開始成為世界xxx大實金交易市場。蘇黎世黃金市場的地位是基于國外的黃金需求而不是國內需求。

      倫敦

      

    它堪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黃金交易市場,有著近三百年黃金交易歷史。

      紐約

      自1974年12月31日美國開始允許交易黃金和私人擁有黃金以來,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立即成世界xxx的黃金期貨市場。它是主要的黃金生產國,由于觀念上的原因,美國人的黃金購買量少于亞洲和歐洲,所以它的黃金出口大于進口,這對美國的黃金貿易發展非常有利。

      東京

      

    1973年以后,日本的黃金市場開始誕生。日本幾乎不產黃金,它的黃金依賴進口。同紐約一樣,黃金期貨市場在日本起著重要作用。雖然東京的交易量只是紐約的2/3,但它仍被認為是主要的國際黃金期貨市場之一。

      新加坡

      

    它是1969年成立的實金市場。自1973年以來,新加坡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黃金交易中心(黃金交易和首飾加工)。它的黃金主要靠進口,印度是它的主要貿易伙伴。另外,新加坡還與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哥倫比亞和越南有大量的貿易往來。新加坡在黃金市場實金交易方面仍是一個巨人。

      是亞洲最發達的黃金市場。它與全球網絡有多方面、高度密切的聯系,多年來一直是這一地區重要的實金交易中心之一。

       指數影響

    美元是美利堅合眾國的貨幣,由于它是國際上流通量xxx的貨幣,很多國家把美元當作平衡國際收支的儲備貨幣廣泛使用,所以美元成為全球外匯交換中的基礎貨幣,也是國際支付和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

      

    美元指數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其中每個幣種占美元指數的權重都不同:歐元57.6%,日元13.6%,英磅11.9%, 元9.1%,克朗4.2%,法郎3.6%,通過美元指數走勢的分析能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

      

    美元指數上漲,說明美元與其他貨幣的比價上漲也就是說美元升值,那么國際上主要的商品都是以美元計價,那么所對應的商品價格應該下跌的。美元升值對本國的整個經濟有好處,提升本國貨幣的價值,增加購買力。但對一些行業也有沖擊,比如說,出口行業,貨幣升值會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因此對一些公司的出口商品有影響。若美指下跌,則相反。

       影響因素 貴金屬關系

    美元指數與有色金屬銅、鋁、鉛、鋅期貨價格之間的相關關系。

      樣本選取1989年1月2日至2013年3月6日的每日COMEX銅期貨收盤價(連續)、LME銅期貨收盤價、LME鋁期貨收盤價、LME鉛期貨收盤價、LME鋅期貨收盤價及美元指數。

      一、 xxx樣本情況

      樣本為上述范圍所有數據。結果如表1所示。從1989年至2013年近24年數據看,美元指數與每日COMEX銅期貨收盤價(連續)、LME銅期貨收盤價、LME鋁期貨收盤價、LME鉛期貨收盤價、LME鋅期貨收盤價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715、-0.704、-0.542、-0.527、-0.662,都呈現顯著負相關,美元指數與銅期貨價格的相關程度最高,其次是鉛。

      二、樣本取一年數據的情況

      

    本為2012年3月7日至2013年3月6日的每日數據。結果如表2所示。從2012年3月7日至2013年3月6日的每日數據看,美元指數與每日COMEX銅期貨收盤價(連續)、LME銅期貨收盤價、LME鋁期貨收盤價、LME鉛期貨收盤價、LME鋅期貨收盤價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33、-0.843、-0.743、-0.686、-0.662,都呈現顯著負相關,美元指數與銅期貨價格的相關程度最高,其次是鉛。

      三、樣本取兩個月數據的情況

      

    樣本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6日的每日數據。結果如表3所示。從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6日的每日數據看,美元指數與每日COMEX銅期貨收盤價(連續)、LME銅期貨收盤價、LME鋁期貨收盤價、LME鋅期貨收盤價、LME鉛期貨收盤價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36、-0.810、-0.641、-0.236、-0.621,只有鋅與美元指數相關不顯著,其它都顯著負相關。美元指數與銅期貨價格的相關程度最高,其次是鋁。

      四、結論

      綜合上述相關分析結果可以看到,中長期美元指數與有色金屬銅、鋁、鋅、鉛期貨價格顯著負相關;短期美元指數與鋅期貨相關不顯著;美元指數與銅期貨價格相關程度最高;樣本容量越小,相關程度未必越高。對于銅期貨操作而言,美元指數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對于其它有色金屬,美元指數參考意義有限。

       金價關系

      美元和黃金

      

    1944年建立2001-2007年美元指數和黃金價格關系圖起來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貨幣則與美元掛鉤,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這就是我們俗稱的金本位制度,也就是說的貨幣都是以黃金為兌換根本的,但是后來由于歐洲和日本的復興,都大量使用美元套購黃金;以及1960年代的越南xxx導致美國經濟形勢惡化,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最終IMF放棄了這一制度。

      美指與金價

      美元指數跌的時候黃金在漲,而黃金跌的時候美元指數則往往處于上升途中,黃金與美元在全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呈負相關。為何美元能如此強的影響金價呢?

      這主要有3個原因:

      

    01、美元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柱石,美元和黃金同為最重要的儲備資產,美元的堅挺和穩定就消弱了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和保值功能的地位。

      

    02、美國P仍占世界P的1/4強,對外貿易總額世界xxx,世界經濟深受其影響,而黃金價格一般與世界經濟好壞成反比例關系。

      03、世界黃金市場一般都以美元標價,這樣美元貶值勢必導致金價上漲。比如,20世紀末金價走入低谷,人們紛紛拋出黃金,就與美國經濟連續100個月保持增長,美元堅挺關系密切。

      國際油價關系

      20世紀70年代,美國與世界上xxx的產油國沙特阿拉伯達成一項不可的協議,雙方確定把美元作為石油的xxx定價貨幣,并得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其他國的同意。從此,美元的強弱始終影響著國際油價的走勢。作為石油的定價貨幣,美元升值意味著石油更加便宜;美元貶值意味著石油越來越昂貴。而美元指數是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直接反映了美元的相對強弱程度。但國際油價與美元指數并非一直都是完全負相關的。那么國際油價與美元指數長期關系又是怎么樣的?本文基于一些計量模型,對美元指數與國際油價之間的關系進行定量分析。

      1.石油美元

      

    美國是全球原油xxx消費大國,所以美國經濟狀況直接影響著全球原油市場。當美國經濟快速上升時,全球原油需求也將快速增長,從而推高國際油價。反過來,石油價格過高,卻將會給美國經濟帶去一些負面影響,因為作為基礎性能源的石油價格過高將提高企業成本和物價,甚至使美國面臨著較大的通脹壓力,從而也了美國原油需求。

      

    一般而言,當美國經濟表現強勁時,國際油價上漲、美元升值。但美元升值并不意味著美元指數一定是走強的。因為美元指數是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所以如果此時美元相對其他貨幣走弱,那么美元指數呈下降趨勢。這種情況下,美元指數和國際油價的走勢恰好是相反的。反過來,如果此時美元相對其他貨幣走強,那么美元指數呈上升趨勢,而此時美元指數和國際油價的走勢卻是同向的。此外,美元往往是資金的避風港,所以當大量資金選擇美元作為避風港時,而這些資金很有可能就是從國際原油期貨市場中流出的,這也將使美元指數走強以及國際油價走弱。可以說,美元指數與國際油價并不是單純的正相關或負相關。下面將采用一些計量模型對美元指數與國際油價的關系進行定量分析。

      2.國際油價與美元指數的相關性

      首先計算國際油價與美元指數的相關系數。相關系數是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指標,是說明兩個變量之間相關關系密切程度的統計分析指標。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一般劃分為四級:如兩者呈正相關,r呈正值,r=1時為完全正相關;如兩者呈負相關則r呈負值,而r=-1時為完全負相關。完全正相關或負相關時,所有圖點都在直線回歸線上;點子的分布在直線回歸線上下越離散,r的xxx值越小。當列數相等時,相關系數的xxx值越接近1,相關越密切;越接近于0,相關越不密切。當r=0時,說明X和Y兩個變量之間無直線關系。通常r大于0.8時,認為兩個變量有很強的線性相關性。

      3.國際油價與美元指數的關系

      在分析國際油價與美元指數的相關性之后,將再進一步分析國際油價與美元指數的關系。Granger提出了基于時間序列的先后引導關系的檢驗關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原因往往先發生在先,結果往往發生在后。若x的變化引起了y的變化,x的變化應當在y變化之前;如果y能被x的過去值解釋,那么就是y被x格蘭杰引起的。所以,Granger性實際上表示了時間序列之間的xxx滯后關系,只是時間上的關系,重在影響方向的確認,而非實際上真正的關系。本文使用沃德檢驗分析國際油價與美元指數之間的Granger檢驗。但兩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是Granger關系的前提條件,所以我們首先檢驗國際油價與美元指數是否存在協整關系。

       走勢關系 概述

      從2014年3月21日的79.41回歸到2015年3月1日的99.50。美元開始強勢,房產等一些泡沫資產面臨崩盤

      

    全球大商品交易仍然以美元定價為主,世界外匯儲備中美元占70%左右水平,美元匯率對商品交易市場、期貨市場及經濟利益再分配格局等均具有重要影響。下面將從歷次美元指數大幅波動的主導因素以及市場波動特征等角度分析判斷美元中期格局,并探討其對基本金屬市場的期貨價格走勢的影響。

       波動因素

    美元已經經歷了兩次危機,xxx次危機爆發于1973-1976年間,危機爆發標志是美元和黃金的徹底脫鉤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第二次危機爆發于1985-1987年間,危機爆發標志是《廣場協議》的簽署和美國股市的股災。

      

    始于2001年的這一輪美元調整,表面上看是布什對90年代中期后黨所奉行的強勢美元政策調整的結果。任美國財政部長于5月17日在7國財政部長會議上發表的關于強勢美元政策的講話,被普遍視作美國推行弱勢美元政策的信號。政策改變的背后,仍然是經濟因素在起作用。按照高盛公司的預測,美國未來10年預算赤字將達到5.5萬億美元,經常項目下貿易赤字將超過P的5%,雙赤字局面的持續是美元政策由強轉弱的基礎。更為不利的是美元利率處于45年來的最低點,低利率與美國反恐xxx導致國際資本流入逆轉,難以彌補國際收支逆差。綜合起來,雙赤字、低利率、這三大因素導致國際資本外流是此輪美元中期貶值趨勢形成的基本原因。

      

    對照三次美元中級調整趨勢的主導因素,主要經濟增長力量發展差異所導致的國際資本流動及其引發的匯率機制變動是主要原因。每一次產業轉移與新興強勢增長區的出現,都意味貨幣利益格局的再分配,最終體現在新匯率機制的形成上。機制的改變將促使此輪調整的盡快完成。

       波動特征

      據有關人士統計分析,過去30年的美元市場中期波動中,美元的每一輪上漲或下跌都呈現一定的規律和周期性--平均每一輪的上漲和下跌行情大約持續5-7年。

      過去30年中,美元指數總共大約有17次顯著的逆勢回調或反彈,其中10次反彈或回調的幅度超過10%(相對于周期大勢)。上述統計分析顯示,大約每2年出現一次顯著幅度超過5%但小于10%的逆勢反彈或回調,大約每3年出現一次幅度超過10%的逆勢回調或反彈。這種波動幅度超過10%的顯著逆勢次級波動,可以粗略地看作波浪理論中的修正浪。

      

    近20年來美元指數的連續走勢圖顯示美元指數月K線,前一次美元中期貶值趨勢主跌段為1985-1987年,完整結束時間為1985-1992年,符合上述統計規律。強勢美元政策主導的中期上升趨勢段為1995-2001年,兩個主升段分別為1995-1998年段,1999-2000年段,其中的時間比例關系與費氏數列和黃金分割比例是基本吻合的。在假設美元指數運行規律依然有效的情況下,此輪美元指數貶值完整結束的時間會落在2008年 觀察美元指數此輪中期下跌趨勢,自2002年的主跌段從時間和幅度上都與1985-1987年下跌段類似。美元指數在85一線反復受到支撐,似乎也反映了空間對稱的市場因素。按照2-3年市場出現一次顯著的逆勢修正的規律,2004年極可能出現一次幅度超過10%的逆向波動。另外,從美元指數周線圖上看,其所出現的顯著逆勢修正均圍繞55周均線,55周均線在93左右,以93-96區間的反彈高點計,可以夠得上一次顯著的逆勢修正。

      以粗略的波浪走勢分析,2001年121.02的美元中期調整趨勢已經運行完主跌的第三段,因第三段出現延長,未來的再次回挫低點區也仍然在84-85區域。由于美元指數的80-85區域是20多年來的底部區域,一旦被擊穿將對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構成性影響,所以聯手干預不可避免,該區域近兩年內仍然具有較強支撐作用。

      

    在關注美元是否出現預期的顯著逆勢修正行情時應注意:一是利差因素是否有改變的跡象;二是反恐安全形勢是否出現積極變化;三是雙赤字導致的國際收支狀況是否有趨好跡象;上述三因素的改變情況將決定逆勢修正行情的力度與方式。

       相關性分析

    從30多年來CRB指數的走勢連續圖看,整個70年代的CRB指數的大牛市與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的美元指數xxx次大貶值趨勢是密不可分的,其后CRB指數出現了長達20年之久的大調整,該指數成功突破1996年反彈高點,終于宣告確認2001年低點181.83的分水嶺性質。

      

    美元指數的第二次中期貶值趨勢,僅僅導致CRB指數出現中級反彈行情。與美元指數進行對比,CRB指數的反彈波段對應的是此次美元貶值趨勢的主跌段,在美元指數進行1989-1992年的反復盤底過程時,CRB指數也開始同步轉為調整。同樣,當美元指數從1992-1996年期間逐步轉為強勢時,CRB指數雖然也其完成一波中級反彈行情,但在美元指數的第二波主升行情中,美元指數又逆向進行中級調整行情。對此的理解是:1、大商品交易市場價格走勢在長期趨勢上與主導定價的美元指數存在負相關性;2、由于市場學習效應的存在,商品價格的中期波動趨勢與美元指數間的負相關波動只主要趨勢段,并有提前逆轉傾向;3、當商品價格方向在美元指數的xxx波趨勢段未能做出正常反應時,其在第二波趨勢段仍然會做出正常反應。

      結合本輪自2001年底開始的商品市場中期上升趨勢行情看,基本金屬市場完整地了美元指數的中期下跌趨勢段,且由于市場在該趨勢段做出了正常反應,基本金屬市場的確存在可能提前逆轉的風險。

      

    從黃金價格連續走勢圖來看,黃金價格走勢具有明顯的提前提示作用,這是與其作為避險投資與對沖交易工具的特性有關的。在我們研判基本金屬市場后期走勢時,以黃金走勢作為重要參照指標。

      美元此次中期貶值趨勢從時間上看可能要持續到2008年左右,人民幣的改變將最終對其的利空影響。2004-2005年內美元指數將以85一線形成幅度超過10%以上的逆勢修正行情,美元xxx波主跌趨勢段已告一段落。由于CRB指數已經完全此波趨勢段做出了正常反應,基本金屬市場有提前出現階段性逆轉的風險。從需求因素看,金屬市場就此轉入下跌循環的理由并不充分,部分供求狀況轉好大原料商品仍具有繼續創出新高的動力。

       指數權重

      歐元57.6日元13.6 英鎊11.9元9.1 克朗4.2 法郎3.6

      美元指數USDX是參照1973年3月六種貨幣對美元匯率變化的幾何平均加權值來計算的。以100.00為基準來衡量其價值。105.50的報價是指從1973年3月以來,其價值上升了5.50%。

      1973年3月被選作參照點是因為當時是外匯市場轉折的歷史性時刻。從那時主要的貿易國容許本國貨幣地與另一國貨幣進行浮動報價。該協定是在的史密斯索尼學院(SmithsonianInstitution)達成的,象征著貿易理論家的勝利。史密斯索尼安協議(Smithsonianagreement)代替了大約25年前的在新漢普郡(NewHampshire)布雷頓森林(BrettonWoods)達成的并不成功的固定匯率體制。

      當前的USDX水準反映了美元相對于1973年基準點的平均值。美元指數曾高漲到過165個點,也低至過80點以下。該變化特性被廣泛地在數量和變化率上同期貨股票指數作比較。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0421/

    (3)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