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簡介
目前,經濟所共有研究人員15人,其中研究員6人,副研究員7人,助理研究員2人。設有三個研究室,即企業經濟研究室、金融與證券研究室、產業經濟研究室。研究方面,按照全院科研工作規劃的要求,為了更好地適應省經濟與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地提高為省委、省決策服務的能力與水平,擬在原有研究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全所科研資源,集中力量進行重點突破,在省上市公司問題、省汽車產業發展問題等方面進行性研究。
研究
80年代以來,經濟所先后承擔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5項,國家部委課題4項,省科技廳和省社科規劃課題18項,聯合國有關機構課題1項,省領導指定研究任務數十項,地方及企業委托課題10多項,以及其他一些科研課題和研究任務。形成著作類50多部,各種資料工具書10多部,論文、研究報告數百篇。從所取得的研究看,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由劉壯飛負責,先后為白城、敦化等地區策劃并參與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形成《白城地區發展戰略研究》、《區森林資源開發與管理》、《敦化市山區資源開發規劃設計》、《琿春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研究》等。
二是產業經濟及企業問題研究。出版了《成功-中國企業管理的基本經驗》、《世界-中國企業發展趨勢》、《工業企業綜合管理概論》、《第三產業經濟概論》、《省集體企業研究》、《邁向90年代的大企業》、《經營、管理、升級》、《企業發展要素論》、《效率、分配、激勵-理論與研究》、《兼并、破產、再就業-理論與研究》等多部著作。在國內較早涉及企業集團問題的研究,王守安等人所著《中國企業集團》是國內研究企業集團最早的一部專著,并獲得1990年全國優秀圖書。
三是消費經濟問題研究。先后出版《消費經濟學》、《家庭消費經濟概論》、《中國青年消費概論》、《文化消費》、《家庭理財五十講》等多部著作。由金世和發表的論文《對我國文化消費結構問題的探討》,獲得全省社科優秀一等。
四是當代經濟史研究。承擔了研究計劃《當代中國的》的主要工作;出版《工業發展史》、《工業四十年》、《省紡織工業》、《省森林工業》等系列著作。
五是勞動經濟、人口及浪費問題研究。出版了《個體經濟學》、《老年人口研究》、《社會主義工資概論》、《工業經濟責任制》、《勞動經濟概論》、《工資學》、《職工教育經濟概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勞動工資保險制度的目標模式》、《勞動制度與勞動力市場》、《承包制與企業內部分配》、《四平市勞動經濟體制》等多部著作。
六是股份制及上市公司問題研究。較早涉足股份制問題研究,張興昌等人1994年完成的研究報告《我省股份制面對的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得到省領導的書面批示,并以文件形式轉發全省,是我院經濟方面的研究中,獲得省領導肯定性批示的xxx項,并同時獲得全省社科優秀一等。對我省的上市公司進行研究,《2000年省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綜合評價與分析》、《2001年省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綜合評價與分析》兩篇研究報告,均獲得省領導的高度評價。相關研究還有,出版著作《WTO框架下的中國證券業未來》,發表論文《中國股市特殊性研究》、《資本市場與企業集團結構變化》、《證券市場融資創新:基于制度經濟學的一種解析》等多篇。
1998年,經濟所與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分院合作,獲得企業管理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資格,邁出了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學歷教育的xxx步。隨后,又合作申請成功了產業經濟專業的碩士點,為省社科院與高校聯合辦學奠定了基礎。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