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解氧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簡介

    溶解氧跟空氣里氧的分壓、大氣壓、水溫和水質有密切的關系。在20℃、100kPa下,純水里大約溶解氧9mg/L。有些有機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發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如果有機物以碳來計算,根據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氣。當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時,一些類的呼吸就發生困難。水里的溶解氧由于空氣里氧氣的溶入及綠色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會不斷得到補充。但當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耗氧嚴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體中的厭氧菌就會很快繁殖,有機物因而使水體變黑、發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凈能力的一種依據。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復到初始狀態,所需時間短,說明該水體的自凈能力強,或者說水體污染不嚴重。否則說明水體污染嚴重,自凈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凈能力。

       測定方法 碘量法

      一、原理

      

    水樣中加入硫酸錳和堿性碘化鉀,水中溶解氧將低價錳氧化成高價錳,生成四價錳的氫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氧化物沉淀溶解,并與碘離子反應而出游離碘。以淀粉為劑,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出的碘,據滴定溶液消耗量計算溶解氧含量。

      

    二、試劑

      

    1、酸錳溶液:稱取480g硫酸錳(MnSO4·4H2O)溶于水,用水稀釋至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過的碘化鉀溶液中,遇淀粉不得產生藍色

      

    2、堿性碘化鉀溶液:稱取500g氫氧化鈉溶解于300-400mL水中;另稱取150g碘化鉀溶于200mL水中,待氫氧化鈉溶液冷卻后,將兩溶液合并,混勻,用水稀釋至1000mL。如有沉淀,則放置過夜后,傾出上層清液,貯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緊,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應不呈藍色。

      3、1+5硫酸溶液。

      

    4、1%(m/V)淀粉溶液:稱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調成糊狀,再用剛煮沸的水稀釋至100mL。冷卻后,加入0.1g水楊酸或0.4g氯化鋅防腐。

      

    5、0.02500mol/L(1/6K2Cr2O7)重鉻酸鉀標準溶液:稱取于105-110℃烘干2h,并冷卻的重鉻酸鉀1.2258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

      

    6、硫代硫酸鈉溶液:稱取3.2g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0.2g碳酸鈉,用水稀釋至1000mL,貯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00mol/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標定。

      7、硫酸,ρ=1.84。

      三、測定步驟

      

    1、溶解氧的固定:用吸液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錳溶液,2mL堿性碘化鉀溶液,蓋好瓶塞,混合數次,靜置。一般在取樣現場固定。

      2、打開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硫酸。蓋好瓶塞,混合搖勻,至沉淀物全部溶解,放于暗處靜置5min。

      

    3、吸取100.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錐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加入1mL淀粉溶液,繼續滴定至藍色剛好退去,記錄硫代硫酸鈉溶液用量。

      四、計算

      溶解氧(O2,mg/L)=M*V*8000/100

      

    式中:M--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體積(mL)。

      五、注意事項

      

    1、當水樣中含有亞硝酸鹽時會干擾測定,可加入疊氮化鈉使水中的亞硝酸鹽分解而消除干擾。其加入方法是預先將疊氮化鈉加入堿性碘化鉀溶液中。

      

    2、如水樣中含Fe3+達100-200mg/L時,可加入1mL40%氟化鉀溶液消除干擾。

      

    3、如水樣中含氧化性物質(如游離氯等),應預先加入相當量的硫代硫酸鈉去除。

       測定

      1檢測有無氧化或還原物質存在

      

    取50ml待測水(活性污泥沉淀后去上清液)加入0.5ml濃硫酸,少量碘化鉀(約0.5g),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呈藍色,則有氧化性物質存在。如果保持無色,加入0.2ml碘溶液,震蕩,放置30s,如果沒成藍色,則有還原物質。

      2取樣

      

    生物池取出水樣后,立刻用虹吸法將污泥抽入1000ml具塞細口瓶中,溢出三分之一體積,立刻用吸管于液面以下加入10ml硫酸銅-氨基磺酸劑,蓋好瓶蓋,餛勻。精致,等沉淀下沉后,將上清液吸入2個溶解氧瓶中(瓶內不允許有氣泡)。

      3測定疊氮化鈉修(有亞硝酸鹽存在)

      3.1 樣品中有氧化性物質

      

    3.1.1向一個溶解氧瓶中加入5ml(1+5)硫酸和1g碘化鉀(吸管插入液面下),搖勻,此時游離出碘,移液管取100ml到250ml錐形瓶中,以淀粉作劑,用硫代硫酸鈉滴定至藍色退去,記下用量V1。

      

    3.1.2.1向另外一個溶解氧瓶中(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錳溶液,2ml堿性碘化鉀,蓋好瓶塞(瓶內不允許有氣泡),混合數次,靜置。待棕色沉淀物降至瓶內一半時,再混合一次,待沉淀物下降至瓶底。

      

    3.1.2.2打開瓶蓋,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ml濃硫酸(吸管插入液面下),蓋好瓶蓋(瓶內不允許有氣泡),點到混合至沉淀物全部溶解,放暗處5分鐘。(如果有三價鐵存在,先加入1ml40%氟化鉀溶液)

      3.1.2.3移取100ml溶液至250ml錐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鈉滴定至淡,加入淀粉溶液1ml,滴定至藍色剛好退去,記下用量V2。

      計算 DO=M*V1*8*1000/100-M*V2*8*1000/100

      

    M ----硫代硫酸鈉濃度

      3.2 有還原性物質(高錳酸鉀修)(本廠無此情況)

      4所用試劑

      4.1 硫酸錳溶液 稱取120g 四水硫酸錳(MnSO4.4H2O),或者96g一水硫酸錳,用水稀釋至250ml,如果不,過濾。

      4.2堿性碘化鉀-疊氮化鈉溶液 溶解125g氫氧化鈉于100ml水中,溶解37.5g碘化鉀于50ml水中,溶解2.5g疊氮化鈉于水中。三者混合,加水稀釋至250ml。

      4.3硫酸銅-氨基磺酸劑 溶解32g氨基磺酸于475g水中,溶解50g硫酸銅于500ml水中,混合,加入25ml冰乙酸,混勻。

      4.4 重鉻酸鉀 0.025mol/l 移取0.25mol/l重鉻酸鉀25.00ml至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標線。

      4.5 1+5 硫酸

      4.6 1%淀粉溶液 與cod淀粉配法一致、

      4.7 硫代硫酸鈉溶液 稱取3.2g硫代硫酸鈉溶解于煮沸冷卻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鈉,用水稀釋至1000ml,儲存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mol/l重鉻酸鉀標定,方法如下

      

    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和1g碘化鉀,加入10ml 0.025mol/l重鉻酸鉀溶液、5ml(1+5)硫酸,蓋上塞子,搖勻,暗處靜止5min,用硫代硫酸鈉滴定至淡,加入1ml淀粉,繼續滴定到藍色剛好褪去,記錄用量V

      參考 國標1987

      水與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常用參數 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氧稱為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溶解氧以狀態存在于水中。水中溶解氧量是水質重要指標之一。

      

    水中溶解氧含量受到兩種作用的影響:一種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用,包括耗氧有機物降解的耗氧,生物呼吸耗氧;另一種是使DO增加的復氧作用,主要有空氣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這兩種作用的相互消長,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現出時空變化。

      

    若以CH2O代表有機物,則有機物氧化分解反應式為:

      CH2O+O2→CO2+H2O

      

    如果水中有機物含量較多,其耗氧速度超過氧的補給速度,則水中DO量將不斷減少,當水體受到有機物的污染時,水中溶解氧量甚至可接近于零,這時有機物在缺氧條件下分解就出現發酵現象,使水質嚴重惡化。

      

    天然水體中DO的數量,除與水體中的生物數量和有機物的數量有關外,還與水溫和水層有關。在正常情況下地表水中溶解氧量為5-10mg/L,在有風浪時,海水中溶解氧可達14 mg/L,在水藻繁生的水體中,由于光合作用使放氧量增加,也可能使水中的氧達到過飽和狀態,地下水中一般溶解氧較少,深層水中甚至完全無氧。

       生化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

      

    地面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稱生化需氧量,通常記為BOD,常用單位為毫克/升。一般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xxx階段是有機物為二氧化碳、氨和水的過程,第二階段則是氨進一步在亞xxx細菌和xxx細菌的作用下,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即所謂xxx過程。BOD一般指的是xxx階段生化反應的耗氧量。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速度和程度同溫度、時間有關、最適宜的溫度是15~30℃,從理論上講,為了完成有機物的生物氧化需要無限長的時間,但是對于實際應用,可以認為反應可以在20天內完成,稱為BOD20,根據實際經驗發現,經5天培養后測得的BOD約占總BOD的70~80%,能夠代表水中有機物的耗氧量。為使BOD值有可比性,因而采用在20℃條件下,培養五天后測定溶解氧消耗量作為標準方法,稱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BOD反映水體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總量,以每升水中消耗溶解氧的毫克數來表示。BOD小于1mg/L表示水體清潔;大于3-4mg/l,表示受到有機物的污染。但BOD的測定時間長;對毒性大的廢水因微生物活動受到,而難以準確測定。

       化學需氧量

    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通常記為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在COD測定過程中,有機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中各種有機物進行化學氧化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學需氧量只表示在條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質的需氧量的總和。當前測定化學需氧量常用的方法有KMnO4和K2CrO7法,前者用于測定較清潔的水樣,后者用于污染嚴重的水樣和工業廢水。同一水樣用上述兩種方法測定的結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報告化學需氧量的測定結果時要注明測定方法。

      

    COD與BOD比較,COD的測定不受水質條件,測定的時間短。但是COD不能區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難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機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機物量,而且化學氧化劑不僅不能氧化全部有機物,反而會把某些還原性的無機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BOD作為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較為合適,在水質條件不能做BOD測定時,可用COD代替。水質相對穩定條件下,COD與BOD之間有一定關系:一般重鉻酸鉀法COD>B OD5>高錳酸鉀法COD。

       測定法

      由于BOD測定費時,為實現快速反映有機污染程度的目的,而采用 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與總需氧量(Total Oxygen Demand,TOD)測定法。它們都是使用化學燃燒法,前者測定結果以C表示,后者則以O表示需養有機物的含氧。由于測定時耗氧過程不同,而且各種水中有機物成分不同,生化過程差別也較大,所以各種水質之間,TOC或TOD與BOD5不存在固定的相互關系。在水質條件基本相同的條件下,BOD5與TOC或TOD之間有一定相關性。

       飽和溶解氧

    學科:科學

      

    詞目:飽和溶解氧

      英文:saturated dissolved-oxygen

      

    釋文:飽和溶解氧是指當水體與大氣中氧交換處于平衡時,水中溶解氧的濃度。在標準大氣壓下,它只隨水溫T而變化。

       溶解氧瓶

    用于測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空氣中的氧溶解在水中成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系。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氧瓶溶解氧瓶

       漁業術語 漁業水域 漁業 生境 水質 水污染 污染源 公害 傾廢 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無機污染物 有機污染物 石油污染 農藥污染 化肥污染 放射性污染 本底污染 熱污染 需氧污染物 植物營養物質污染 水體污染 化學性污染 生污染 物污染 生物污染 細菌總數 富營養化 赤潮 廢水 無機廢水 有機廢水 工業廢水 污水 城市污水 生活污水 懸浮物 沉積物 水體自凈 自凈作用 水容量 海洋容量 廢水處理 生物凈化 生物降解 水體污染源 物理處理 沉淀處理 化學處理 中和處理 化學沉淀處理 氧化處理 需氧生物處理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氧化塘法 厭氧生物處理 氧化塘 厭氧塘 厭氧消化池 沉淀池 曝氣 曝氣塘 活性污泥 漁業監測 水質監測 水質分析 分析化學 采樣 水樣 試份 渾濁度 [水]電導率 總有機碳 總氮 總磷 溶解性固體 溶解氧 生化需氧量 水[]質[量]評價 海洋質量 生物監測 生物 水污染毒性的生物評價 污染分布 寡污生物帶 甲型中污生物帶 乙型中污生物帶 多污生物帶 生物指數 污染[評價]指數 生多樣性指數 水生生物群落 水生生態系 生物評價 漁業毒理學 濃度 半濃度 半數限 最低量 容許濃度 效應濃度 協同效應 致毒機理 積累 生物 生物積累 生物濃縮 濃縮系數 生物放大 毒性試驗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試驗 水生生物亞急性毒性試驗 水生生物慢性毒性試驗 毒物xxx容許濃度 毒性實驗魚類 [魚類毒性試驗]應用系數 回避反應實驗 回避率 安全濃度 化學物質聯合作用 生物轉運 [水生生物]急性中毒 [水生生物]亞急性中毒 [水生生物]慢性中毒 致畸 致突變 致癌 慢性汞中毒 水俁病 重金屬中毒 漁業 標準 [水體]評價 統計 費用 污染防治 漁業水質基準 漁業水質標準 污染物排放標準 生態平衡 生態漁業 生態修復 生物修復 物理修復 化學修復 漁業污染事故 水域生態學術語 內陸水域 靜水水域 流水水域 內流湖泊 外流湖泊 鹽湖 潟湖 湖上層 湖下層 營養生成層 營養分解層 堿性湖泊 酸性湖泊 硬水湖泊 軟水湖泊 湖水對流 單循環湖 二次循環湖 寡循環湖 多循環湖 全循環湖 局部循環湖 混成層 永滯層 腐殖質湖 營養狀況 自養型湖泊 異養型湖泊 貧營養湖 中營養湖 富營養湖 超富營養湖 貧營養化 水團 間歇河流 中斷河流 xxx河流 一級河流 二級河流 河流 河口[灣] 正向河口 反向河口 濕地 沼生濕地 湖沼濕地 河流濕地 河口濕地 海洋濕地 沿岸濕地 水邊濕地 洪澇濕地 河岸濕地 泥炭沼澤 礦質泥炭沼澤 酸性泥炭沼澤 鹽沼 沼 草沼 紅樹林沼澤 紅樹林海岸 線 低潮線 區 中潮區 低潮區 珊瑚礁 岸礁 堡礁 環礁 人工礁 近海區 大洋區 水層區 水底區 上層帶 中層帶 深層帶 深淵水層帶 超深淵水層帶 海面微表層 水底邊界層 沿岸帶 亞沿岸帶 湖沼帶 深底帶 潮上帶 潮間帶 潮下帶 淺海[底]帶 深海[底]帶 深淵[底]帶 超深淵[底]帶 深淵平原 深海溝 洋中脊 隆 深淵山丘 透光帶 弱光帶 無光帶 補償層 補償深度 補償光照強度 臨界深度 深海散射層 溫躍層 變溫層 化變層 鹽躍層 密度躍層 營養躍層 氧躍層 無氧帶 湖相沉積 透明度 電導率 酸度 堿度 pH值 氧化還原電位 溶解氧 臨界氧 硬度 硬水 軟水 鹽度 氯度 淡水 寡鹽水 中鹽水 多鹽水 真鹽水 超鹽水 半咸水 鹵水 等鹽線 等溫線 等深線 潮差 潮隔 潮位 潮線 潮灘 全日潮 半日潮 大潮 小潮 低潮 潮汐周期性 上升流 下降流 湍流 對流 平流 大洋環流 熱鹽環流 海流 潮流 黑潮[暖流] 暖流 渦 流渦 氣旋性流渦 反氣旋性流渦 寒流 暖流 離岸流 向岸流 邊界流 硅藻軟泥 有孔蟲軟泥 放射蟲軟泥 清水生物 半咸水種 淺水種 陸封種 冷水種 寒帶種 亞寒帶種 溫水種 冷溫帶種 暖溫帶種 暖水種 帶種 熱帶種 水平分布 不育分布 同域分布 異域分布 北方兩洋分布 太平洋兩岸分布 兩極分布 世界種 環熱帶分布種 濾食性攝食 懸浮物攝食 沉積物攝食 碎屑食性攝食 食微生物動物 濾食動物 食浮游生物動物 食底棲生物動物 食魚動物 魚類年齡組成 魚類體長組成 魚類年齡鑒定 魚類餌料基礎 魚類攝食強度 肥滿度 性腺成熟系數 性腺成熟度 懷卵量 生殖力 索餌場 越冬場 產卵場 育幼場 產卵 浮性卵 漂流卵 沉性卵 黏性卵 孤雌生殖 休眠孢子 休眠卵 冬卵 卵鞍 夏卵 臨界期 浮游生活期 幼體期 幼后期 稚期 幼齡期 成熟期 亞成體 無節幼體 橈足幼體 原溞狀幼體 溞狀幼體 糠幼體 大眼幼體 卵黃營養幼體 浮游營養幼體 周期變形 水生生物 浮游生物 終生浮游生物 暫時性浮游生物 階段性浮游生物 幼體浮游生物 真浮游生物 湖沼浮游生物 河流浮游生物 河口浮游生物 近海浮游生物 大洋浮游生物 寒帶浮游生物 上層浮游生物 中層浮游生物 深層浮游生物 深淵浮游生物 表層浮游生物 底層浮游生物 超微微型浮游生物 微微型浮游生物 微型浮游生物 小型浮游生物 中型浮游生物 大型浮游生物 巨型浮游生物 網采浮游生物 浮游植物 浮游藻類 固氮藻類 大型藻類 微型藻類 漂浮細菌 浮游病毒 浮游細菌 浮游真菌 發光細菌 嗜熱細菌 嗜冷細菌 嗜壓細菌 嗜鹽細菌 浮游動物 甲殼類浮游生物 膠質浮游生物 膠質浮游動物 游泳生物 真游泳生物 浮游游泳生物 底棲游泳生物 陸緣游泳生物 上層游泳生物 下層游泳生物 大洋魚類 上層魚類 中層魚類 底層魚類 洄游 產卵洄游 溯河洄游 降海洄游 索餌洄游 越冬洄游 河川洄游 海洋洄游 海淡水洄游 垂直移動 攝食垂直移動 晝夜垂直移動 潮汐移動 家河理論 水漂生物 游泳水漂生物 漂浮生物 水表上漂浮生物 水表下漂浮生物 河流漂浮生物 流水營養生物 漂流生物 漂流雜草 水生植物 水生動物 真水生植物 假水生植物 池沼植物 池沼動物 水生大型植物 水生微型植物 沉水植物 沉水植被 水底植物 微型水底植物 漂浮植物 漂浮動物 大型漂浮植物 小型漂浮植物 挺水植物 浮葉植物 浮葉植被 浮葉植物群系 水生植被 細菌[黏]膜 周叢生物 底棲生物 微型底棲生物 小型底棲生物 大型底棲生物 巨型底棲生物 沿岸底棲生物 深海底棲生物 浮游底棲生物 漫游底棲生物 游泳底棲生物 固著生物 附表底棲生物 附生植物 石面生物 泥面生物 沙生生物 沉積生物 鉆孔生物 穴居生物 暗層生物 內生生物 底棲動物 底表動物 底內動物 管棲動物 間隙動物 附著動物 游物 群浮 海洋生物小區 鹽生生物 水層生物 近海生物 大洋生物 大洋上層生物 大洋中層生物 大洋深層生物 大洋深淵層生物 沿岸動物區系 陸架動物區系 淺海動物區系 深海動物區系 深淵動物區系 超深淵動物區系 造礁珊瑚 非造礁珊瑚 蟲黃藻 巨型海藻 海藻床 海草場 藤壺區 湖沼群落 溫泉群落 溪澗群落 河流群落 鹽沼群落 紅樹群落 紅樹群系 海洋群落 底棲[生物]群落 平底生物群落 底上固著生物群落 海底熱泉生物群落 泥灘生物群落 潮池生物群落 河流生物區系 急流動物區系 水底植物區系 底棲動物區系 潛水動物區系 成帶現象 底棲生物帶 河底生物帶 真水生植物帶 水生演替系列 水生食物鏈 水生食物網 原生動物食物網 后生動物食物網 食物環節 微食物網 水域生產力 海洋生物生產力 再生生產力 新生產力 海底-水層耦合 熱工自動化、電廠化學與金屬 火力發電廠熱工自動化 自動化水平 控制方式 單元控制室 電纜夾層 電子設備間 熱工配電箱 保溫箱 控制盤臺 單元集中控制 就地控制 車間無人值班控制 熱工檢測 熱工檢測儀表 一次儀表 二次儀表 爐膛火焰檢測 火焰檢測器 工業電視 爐管泄漏監測系統 煙氣連續監測系統 煤量檢測 模擬量控制系統 水、汽品質監測儀表 自動調度系統 單元機組協調控制系統 鍋爐方式 汽輪機方式 協調控制方式 鍋爐模擬量控制系統 直流鍋爐模擬量控制系統 給水控制系統 過熱汽溫度控制系統 再熱汽溫度控制系統 燃燒控制系統 燃料量控制系統 送風量控制系統 爐膛壓力控制系統 磨煤機出口溫度控制系統 一次風壓力控制系統 石灰石量控制系統 床溫控制系統 床壓控制系統 汽輪機控制系統 數字式電液控制系統 給水泵汽輪機數字式電液控制系統 轉速控制 負荷控制 負荷 主汽壓力控制 閥門管理 旁控制系統 汽輪機背壓控制系統 冷卻水溫度控制系統 總壓力控制系統 燃氣輪機控制系統 聯合循環機組協調控制 燃氣溫度控制系統 壓氣機入口導葉控制 自動調節裝置 式調節儀表 單元組合式調節儀表 組裝式調節儀表 數字式調節儀表 開關量控制系統 聯鎖控制 順序控制系統 單元機組自啟停控制 功能組級控制 子功能組級控制 單個操作 汽輪機熱應力系統 汽輪機自啟停控制系統 給水泵順序控制 鍋爐點火系統順序控制 煤粉制備系統順序控制 輔機順序控制 水處理系統順序控制 鍋爐吹灰系統順序控制 輸煤系統順序控制 熱工報警系統 信號器 首出原因 報警 熱工 單元機組 爐膛安全系統 爐膛安全系統 燃燒器控制系統 爐膛外爆 爐膛內爆 全爐膛火焰 點火失敗 總燃料跳閘 油燃料跳閘 穩定火焰 火焰 火焰包絡 單燃燒器火焰檢測 全爐膛火焰檢測 臨界火焰 角火焰消失 全爐膛火焰 吹掃風量 吹洗 鍋爐汽包水位 直流鍋爐給水流量過低 輔機故障減負荷 機組快速切負荷 瞬間甩負荷快控 超速控制 超速跳閘 汽輪機緊急跳閘系統 潤滑油壓力過低 凝汽器真空過低 發電機冷卻系統故障 汽輪機儀表 瞬態數據管理系統 分散控制系統 工程師站 操作員站 歷史數據存儲 定時打印 追憶打印 事件順序記錄 掃描速率 采樣周期 過程控制級 級 廠級信息系統 廠級信息系統 廠級信息系統功能站和客戶機 壽命在線監測 工藝設備狀態監測 機組性能計算 廠級性能計算 機組運行優化指導 負荷優化分配 管理信息系統 工業控制系統用現場總線 自動化系統電源 自動化系統氣源 熱工自動化設計 儀表控制系統安裝 儀表管敷設 儀表管連接 儀表管固定 伴熱 管嚴密性試驗 順序控制系統調整試驗 聯鎖試驗 模擬量控制系統調整試驗 調節品質 模擬量控制系統投入率 系統投入率 輸入輸出點接入率 輸入輸出點完好率 儀表完好率 儀表準確率 儀表故障率 周期檢驗率 熱工技術監督 熱工量值傳遞 標準計量儀器 標準計量設備 [計量器具的]檢驗 火電廠仿真機 全范圍高逼真度仿真機 通用型仿真機 教練員臺 就地操作站 天然水 水質分析 懸浮物 膠體物 有機物 濁度 沉積物 沉渣 堿度 酸度 溶解氧 化學需氧量 鈉度計 電導儀 水預處理 D值 pH值 加氯處理 除有機物 污染密度指數 預處理 器 過濾預處理 過濾器 覆蓋過濾器 電磁過濾器 離子交換技術 離子交換樹脂 陰離子交換樹脂 陽離子交換樹脂 樹脂傳輸系統 樹脂再生 對流再生 堿耗 酸耗 再生劑用量 氨化混床 總硬度 軟化 軟化器 軟化水 蘇打石灰法 反洗 浮動床 混合床 雙層床 三層床 雙室床 除硅 超濾 微濾 納濾 總含鹽量 除鹽水 海水淡化 反滲透 透過性 卷式反滲透膜元件 復合膜 中空纖維滲透器 電滲析 電除鹽 倒極電滲析 蒸餾法海水淡化 閃蒸 多效蒸發 壓汽蒸餾 太陽能蒸餾 鍋爐給水處理 鍋內水處理 聯氨處理 磷酸鹽處理 零固形物處理 凝結水精處理 化學監督 化學監督儀表 排污率 汽水損失 選擇性攜帶 鍋水質量 水垢 水垢分析 防垢處理 化學清洗 化學清洗介質 酸洗 酸洗緩蝕劑 鈍化劑 水汽取樣 鹽類暫時消失 氧腐蝕 防腐蝕處理 油務監督 變壓器油 汽輪機油 油樣分析 界面張力 游離碳 機械雜質 酸值 [油中]水溶性酸 抗氧化劑 氧化穩定性 油質老化 油質老化試驗 可燃氣體分析 連續再生裝置 薄膜密封 充氮 防銹劑 油凈化 油再生 油中含氣量 油析氣性 紅外光譜分析 油中水分 高壓液相色譜分析 油凈化裝置 油中顆粒度 油系統泄漏試驗 油壓裝置 油系統清洗 金屬性能 抗拉強度 強度 金屬韌性 斷裂韌度 沖擊韌性 斷面收縮率 缺口性 脆性轉變溫度 金屬硬度 蠕變 蠕變變形 蠕變斷裂 蠕變試驗 蠕變速度 持久強度 持久塑性 應力松弛 疲勞 疲勞斷裂 低周疲勞 疲勞曲線 疲勞極限 [金屬]熱疲勞 腐蝕疲勞 蠕變疲勞 金屬宏觀檢驗 金屬電子顯微技術 光學金相顯微分析 定量金相技術 合金相分析 金屬化學成分分析 金屬碳化物分析 X射線衍射技術 金屬熱處理 退火 正火 淬火 回火 調質 形變熱處理 金屬化學熱處理 表面處理 金屬監督 蠕脹測點 蠕脹監察段 石墨珠光體球化 時效 新相形成 失效分析 斷口分析 斷裂力學 斷裂力學試驗 脆性斷裂 韌性斷裂 氫脆 氫脆斷裂 應力腐蝕斷裂 [金屬]磨損 腐蝕 低溫腐蝕 高溫腐蝕 應力腐蝕 點腐蝕 垢下腐蝕 無損檢測 無損探傷 射線探傷 超聲波檢測 磁粉探傷 渦流探傷 滲透探傷 超聲測厚 紅外線檢測 裂紋深度測量 焊接 熔焊 壓焊 釬焊 電弧焊 氬弧焊 焊接接頭 焊縫 焊接材料 焊縫金屬 焊接工藝 焊接應力 焊后熱處理 焊接缺陷 焊接裂紋 焊接網 壽命管理 設計壽命 壽命預測 壽命診斷技術 電廠延壽 高溫蒸汽管道壽命 珠光體耐熱 奧氏體耐熱鋼 馬氏體耐熱鋼 鐵素體耐熱鋼 化學名詞 阿累尼烏斯方程 氨 螯合劑 螯合物 螯合物 半反應 半微量分析 苯 比色分析 變異系數 標定 標準電極電勢 標準曲線 標準溶液 標準能變 表征 查依采夫規則 產物 常規分析 常量分析 沉淀反應 陳化 臭氧 船型構象 醇 磁性 次序規則 催化 催化反應 催化劑 單親核取代反應 單消除反應 單色器 氮族元素 滴定 滴定度 滴定分析 滴定誤差 滴定終點 狄爾斯阿爾得反應 碘量法 電池電動勢 電負性 電荷電化學分析 電極電勢 電解 電解質 電離 電離能 電子 電子的波動性 電子構型 電子自旋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對映體 多電子原子 多相離子平衡 多原子 二氧化碳 反應的活化能 反應方向 反應機理 反應級數 反應歷程 反應熱 反應速率 反應速率 范德華方程 芳香性化合物 放射性 非金屬 非晶體 非均相催化劑 菲舍爾投影式 費林試劑 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學 軌道 軌道理論 間力 間作用力 空間構型 酚酞 伏特電池 副反應系數 傅列德爾克拉夫茨反應 蓋斯定律 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 格利雅試劑 汞 共沉淀 共軛二烯烴 共軛雙鍵 共軛酸堿對 共軛酸堿對 共軛體系 共軛效應 共價鍵 共價鍵 共性 構象異構體 構象 構型 孤對電子 官能團 光源 硅的存在和制備 硅酸 硅酸鹽 軌道 軌道能量 軌道重疊 過程 過渡金屬 過濾 誤差 過氧化氫 過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過氧化物效應 耗氧量 合金 核磁共振 核化學 核聚變 核裂變 紅外光譜 紅移 互變異構現象 化合物 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的通式 化學方程式配平 化學分析 化學計量點 化學位移 化學平衡 化學需氧量 化學因數 還原 緩沖容量 緩沖溶液 緩沖溶液 活化能 活性中間體 霍夫曼規則 基準物質 極性 繼沉淀 加成反應 甲基橙 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 價鍵理論 價鍵理論 檢測系統 堿金屬 堿土金屬 鍵長 鍵級 鍵角 鍵矩 鍵能 結構異構 解蔽 解離 金屬 金屬鍵 金屬晶體 金屬離子的水解 金屬劑 晶體結構 精密度 聚合物 均相催化劑 開鏈族化合物 凱庫勒結構式 坎尼扎羅反應 克萊門森還原 克萊森酯縮合反應 克萊森重排 鑭系元素 累積穩定 離去基團 離子的沉淀與分離 離子的選擇沉淀 離子方程式配平 離子晶體 離子偶極力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分壓 立體化學 立體異構 立體異構體 量子數 列·沙特列原理 磷酸 磷酸鹽 零水準 硫化物 盧卡斯試劑 鹵代烴 鹵仿反應 鹵化磷 鹵化物 鹵素 易斯酸堿 氯化物 麥克爾反應 酶 醚 摩爾吸光系數 能斯特方程 紐曼投影式 濃度 偶極矩 偶然誤差 泡林不相容原理 配離子的形成 配位化合物 配位數 配位數 配位體 配位原子 硼氫化反應 硼烷 偏差 硼族元素 平衡 親電加成 親電試劑 親電性 親核加成 親核取代反應 親核試劑 氫化物 氫鍵 氫氧化物 氫原子的波爾模型 傾瀉法 球密堆積 區元素 醛 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xxx定律 熱與功 溶度積 溶解度 溶解氧 色譜分析 色散 熵 熵變 生成焓 石墨 試劑 鈰量法 手性 雙親核取代反應 雙消除反應 雙原子 水的離子積 水合氫離子 水合質子 水離解 順反異構 速率 酸和堿 酸堿 酸堿的相對強度 酸堿滴定法 酸堿劑 酸堿質子理論 酸效應系數 羧酸 羧酸衍生物 碳負離子 碳化物 碳水化合物 碳酸 碳酸鹽 碳正離子 碳族元素 鐵 同分異構體 同分異構現象 同離子效應 同位素 銅 酮 透光率 瓦爾登反轉 微量分析 異構體 物質的量 吸電子基 吸光率 吸熱與發熱過程 吸收池 烯丙基正離子 烯烴 稀有氣體 稀有氣體化合物 系統命名法 系統誤差 系統與 顯著性檢驗 線光譜 相 相對標準偏差 相轉移催化作用 消除反應 硝酸 校正曲線 鋅 興斯堡試驗 行 形態分析 休克爾規則 旋光性 鹽 掩蔽 氧化 氧化還原電對 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 氧化劑和還原劑 氧化數 氧化物 氧族元素 一氧化碳 儀器分析 乙醇二胺四乙酸 乙醛 乙炔 乙酸 乙烯 乙酰化劑 異構現象 銀鏡反應 銀量法 有機化學 有效核電荷 有效數字 右旋 效應 元素的周期律 原電池 原子半徑 原子軌道 原子晶體 原子數 雜化 雜化軌道 雜化軌道 雜環化合物 在線分析 真實氣體 正態分布 脂肪族化合物 值 質量數 質子平衡 質子轉移反應 置信區間 置信水平 中心離子 仲裁分析 重鉻酸鉀 重鉻酸鉀 重鍵 重量分析法 周期表 狀態與狀態函數 準確度 灼燒 紫移 自發過程 總穩定 族 左旋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0759/

    (8)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