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5年8月招生,同年9月30日首屆新生入校開學。
1999年9月,建校于1950年的市師范學校實體性并入大學。
2003年8月,學校自籌資金成功購買科技學院校區。
2013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大學升格為本科建制的工業學院。[2]
辦學條件 院系設置
截至2014年5月,該校設有資源工程系、工程系、電氣與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機械工程系、體育系、人文社科系、外語系、師范學院、繼續教育部10個院系以及思想課理論教研部和電視大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5月,該校共有專任教師52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97人(其教授91名),占總數的37.5%,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225人,占總數的42.9%,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省特殊津貼專家2名,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名師4名,省級教學新秀3名,省級教學能手1名,市級學科帶頭人11名,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9名。
學校聘請中國工程院張鐵崗院士、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韓國忠南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鄭相喆教授、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淑教授、韓國慶北大學金鐘達教授為該校首席教授,從國內外著名大學及科研院所聘請40余名終身教授和客座教授,常年聘請俄、韓、日、美、德等國20多名外教在校工作,還從行業企業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兼職教師100余名 。[3]
省級教學團隊:會計與審計教學團隊、電氣自動化技術教學團隊、礦業工程教學團隊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于凱生
享受省特殊津貼專家:楊敏、韓新君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5月,該校開設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財務管理、市場營銷、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學前教育等45個本專科專業。有xxx高職高專教學試點專業1個,省級3個;xxx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設專業2個,省級6個。有校內實驗實訓教學60個,校外實踐教學218個 。煤礦開采技術專業承擔著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
xxx教學試點專業:應用俄語
省級教學試點專業:室內設計技術、文秘、會計與審計
xxx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設專業:電氣自動化技術、工程測量技術
學術研究 科研平臺
截至2014年5月,該校設有中國肅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邊疆文化研究中心等2個xxx文化研究中心,建有大功率電牽引采煤機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煤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等3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與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聯合建立科研 。
另外還建有機電應用技術研究所、聲樂研究所、金融證券研究所、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外語研究所、書法研究所、美術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興凱湖文化研究所、教育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葫蘆絲文化研究所、市數學學會、物理學會、生物學會、計算機學會、成研究推廣學會等平臺 。
建設
該校與全國石墨集團各單位開展石墨耐氧化電極、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研究,天然石墨復合材料接地裝置已在全省電力系統推廣應用;以學校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煤礦安全可視化網絡系統獲省高校科技三等,已在礦業集團、雙鴨山礦業集團等省內國有大型煤礦實際應用。在石墨成型技術、礦山安全技術、經濟作物栽培技術、生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006年至2010年,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00余項,其中xxx課題4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科技攻關項目4項、市級資金資助項目5項。獲xxx1項,省級182項,市級187項,主編、參編教材211部,公開發表論文1778篇 。
2010年至2014年5月,該校共承擔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歸國留學基金等項目17項,省科技攻關項目6項,市級資金資助項目20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106項,編撰專著及教材201部(本)。工業學院已經成為地區的科技中心 。
學術資源
據2014年7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工業學院圖書館有館藏圖書105萬冊,報刊912種,全文電子期刊近5000余種,各類文獻數據庫6個,電子圖書50萬冊。已發展形成了理、工、管、文相結合,以礦業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工商管理和文學為重點的多學科藏書體系 。[4]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校徽邊緣的字母為工業學院英文名稱,中心圖案似舞動的火鳳凰,寓意工業學院歷經百煉、活力無限;又似躍動的火焰,體現工業學院教師用燭照之光為學生前程。三道波浪取自《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之意,象征工業學院生生不息、永續發展。
校旗
校旗工業學院標準字用的是字體工業學院 。
校旗由紅色旗面和反白校徽組成,簡單、明了,容易識別。旗面紅色與白色校徽融為一體,使校徽更具高顯示度。
校訓
修德修能 成事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始終秉承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為本的訓導。修身,釋為修德和修智(能)。學校是育人的圣地,以德才兼備之師培養品學兼優之生應是矢志不渝的追求。
修,即學習、培養、鍛煉;修德是的養成,修能是本領的培育;修德修能的指歸是成事。修德修能是成事的前提,成事是修德修能的結果;不斷完善的過程就是修德修能的過程,美生的目標就是成事。
教師修德,即修涵養、、燭照之品格;教師修能,即修、授業、解惑之本領;教師,即成為德高為范、學高為師之人;教師成事,就是成就為國家培養英才之事。
學生修德,即修、誠信、擔當之情志;學生修能,即修思考、自主創新、躬身實踐之能力;學生,即成為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人;學生成事,就是實現人生價值、成就人生夢想。修德修能、成事,集求真、求善、求美之真諦,把教育和人生深情凝結,遵循之乃立人立業。
校風
勵精圖治 至善日新
勵精意為振奮,勵志精細;圖治意為謀劃定業安邦。指時刻保持旺盛的士氣,精心謀劃、拓思革新、創立偉業。至善日新出自《大學》。至善意為希望達到xxx;日新意為進步、發展之快。即:追求完美、勇于超越,才會達到至善之境,才會永葆生機活力。勵精圖治,至善日新引導和激勵我們要提振士氣,以奮發圖強的斗志,以追求卓越的豪氣,以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質,助力工業學院事業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教風
嚴愛相濟 立身致遠
嚴在當嚴處,愛在亦嚴中。敢嚴,言傳身教,無所;當嚴,嚴己(指教師),嚴學,嚴紀;會嚴,要求明確、可行,。嚴愛相濟的前提是,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榜樣,言傳身教,正己身、立己身,以致遠;嚴愛相濟的結果是,成為學生的榜樣,嚴師出高徒,青出于藍勝于藍,教育一次讓學生受用終生。
學風
見賢思齊 厚積薄發
見賢思齊語出《論語·里仁》。意思是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看齊,旨在學無常師、擇善而從的學習風尚。厚積薄發出自蘇軾《雜說送張琥》。意思是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而后少量地、慢慢地放出。指經過長時間充分的積累,才能后勁十足、大有可為。見賢思齊,厚積薄發重在強調要有善學、好學的主動性,懂得多學多用的道理 。[5]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
閆長青
黨委副、校長
于凱生
黨委副
田象生、郭美霞
副校長
楊敏、姜連策、楊永清、孔祥春 特色專業高考派 應用俄語專業詳情>>
xxx教學試點專業,學生畢業后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及市場需求到國內外俄企、合資企業、邊貿公司、外事等單位任職,從事翻譯、導游、業務員等工作。針對近年來醫療保健游的興起,我國特有的中醫療法以其療效高、口碑好深受俄羅斯客人的喜愛。醫療翻譯應運而生,俄羅斯病人與中國醫生的溝通不再困難。
詞條圖冊 校園風景(1張)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