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恩大學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歷史沿革

    仰恩大學始建于1987年,由愛國華僑吳慶星先生家族獨資校園全景創辦的仰恩基金投資創建的,經國家教委批準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仰恩大學從初創至今,經歷了二個發展時期。xxx個發展時期為“捐資公辦時期”;第二個發展時期為“獨資私辦時期”。

      捐資公辦時期(1988年6月至1994年6月)

      仰恩大學在捐資公辦暑期又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 xxx階段(華僑大學仰恩學院1988年6月至1989年6月)

      學校由吳先生家族獨資創辦的仰恩基金會出資興建,實行由福建省教育委員會和華僑大合辦學,共同管理的管理體制,定名為華僑大學仰恩學院。在該階段,仰恩學院雖然名義上是華僑大學屬下的一所學院,但具有完全性。在校生發展規模定為600人。

      2. 第二階段(仰恩學院1989年8月至1992年3月)

      1989年8月國家教委同意仰恩學院脫離華僑大學辦學,學校名稱為仰恩學院(正廳級),由福建省省委、省配備學校領導班子與教職員工,福建省教委直接管理。仰恩基金會將學校全部校產捐贈給福建省。

      3. 第三階段(仰恩大學1992年3月至1994年6月)

      1992年3月國家教委下文給福建省稱“經國務院批準,同意你省在仰恩學院基礎上建立仰恩大學”,“由吳慶星先生捐資興建,國家辦學,福建省人民領導。”學校計劃規模暫定2000人。在此發展時期,學校設有動物科學系、土木工程系、英語系和機械制造系等4個系,其中動物科學系是福建省重點學科。

      獨資私辦時期(仰恩大學從1994年7月開始)

      

    1993年國家教委專程派員來仰恩基金會,吳先生獨資教學樓辦學,把仰恩大學辦成一所作為國家教育試點的私立大學。隨后,福建省省委、省也多次來仰恩基金會,先是向吳先生提出聯合辦學的設想,但未果。接著又向吳先生,為著國家教育,把仰恩大學辦成私立大學,作為國家教育的試點。福建省把吳先生捐贈的校產全部歸還給仰恩基金會。私立仰恩大學接收過來的學生僅100余人,其中大專生和委培生各50多人。

      2008年以良好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為福建省xxx所通過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民辦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仰恩大學有8個教學學院(系),5個直屬系部,34個本科專業,涵蓋經、管、文、法、工、理、哲七大學科門類。

       管理學院
    文化產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互聯網營銷管理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 會計學院 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 經濟學院 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經濟學、財政學、保險學、統計學 工程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人文學院 新聞學、廣告學、電視新聞學、文化產業管理學和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哲學 外國語學院 英語系 政院 社會工作、
    數學系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 師資力量

    截止2013年,該校擔任教學工作的教師共422人(含外聘教生活區師),其中專任教師361人(含16名外籍教師),副高職稱以上人員65人,中級以上職稱人員233人,占教師的比例為65%;碩士學位以上人員223人,占教師的比例為62%;學校還聘請有50多名來自美國英國、等國家的專家、教授在校執教。擁有朱秀文、沈毅、許總、徐、翁景德、齊二石等一批教學名師。

       學科建設

    截至2014年5月,學校擁有兩個省級重點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學 教學建設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學校有省級公共基礎課實驗教學平臺學院夜景和 “十二五”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各一個。學校還設有滿足教學、科研需要的大型圖書館和能容納萬人的文體中心,以及各類運動場地。學校還擁有6門省級精品課程立項,2個省級的特色專業,2個省級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2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的計劃項目,省級教學二等2項;教師出版專著、教材5本(冊),另還培育4項自編教材建設項目。

      2013年度該校教學日常運行支出達到2529萬元,生均教學日常運行支出3297元;教學實驗儀器設備總值6651萬元,生均8671元;2013年度新增儀器總值273萬元。學校本科生實踐經費支出28萬元,生均37元,其中大四學生的實習經費為20萬元,人均76元。

       省級精品課程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戰勇)、宏觀經濟學(楊緬昆)、國家稅收(葉漢生)、Java語言程序設計(張思民)、思想與法律基礎(李祥斌)、大學英語(黃小銘)[2]
    省級特色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仰恩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
    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學
    仰恩—源和創意產業園實踐教學、仰恩大學經濟學院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營業部實踐教學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計算機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文學院新聞傳媒實驗室 教學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學校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校園風光訓練計劃項目80項,獲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0項;獲得省大學生創業扶持計劃8項,省級高校畢業生創業資助項目1項。

      2013-2014學年度,在“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福建賽區)中,5支參賽隊伍均獲本科組二等,獲率高達xxx;在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福建海南分賽區)中分獲2個二等、1個優秀;在“第八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中獲 ITAT平面設計團體賽全國二等;在福建省大學生“美麗校園·美麗心靈”主題攝影展中獲一等;在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 創意創業”挑戰賽(福建賽區)中獲三等;在第五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華南區決賽中獲優勝;在泉州市第十一屆“關愛杯”太極拳錦標賽中獲兩項冠軍;

      

    2008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福建賽區評卷結果揭曉。該校8支隊伍參賽,其中,獲全國提名的有一等2隊,二等2隊,獲比例居全省高校之首,是繼該校2007年取得2隊賽區一等、4隊賽區二等的喜人成績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績。在福建省第二屆大學生藝術節中,該校表演節目《黃河憤》、《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第三樂章榮獲器樂類一等;《喜訊到邊寨》、《郵報》、《彝族舞曲》榮獲器樂類二等;《金蛇狂舞》、《出埃及記》、《卡農》、《月光》、《春江花月夜》榮獲器樂類三等。其中,《黃河憤》在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獲得三等。

       對外交流 國際交流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學校與暨南國際大校園風光學、元智大學、中州科技大學、大葉大學、科技暨管理學院、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大學、美國阿爾法大盟、韓國極東大學校等高校簽署了合作交流協議,由高校組成的教授團定期來學校授課,該校每年選派師生赴高校進行交流學習。同時與美國、英國的高校開展了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交流;該校會計學專業同英國倫敦會計學院合作,經濟學院同美國阿爾法大學達成合作意向。

       國內交流

      該校與中國人民xxx73142部隊實現軍地共建;在福建乾進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安科衛浴有限公司、福建富源茶葉有限公司、泉州萬潤商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廈門明達實業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建立教學實習、實訓。

       學術研究 科研

    2013年該校教師公開發表論文47篇,其中SCI收錄1篇圖書館,國內核心3篇;學校教師承擔22個省級科研項目。其中1項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青年項目,19項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2項為福建省高等院校外語教學科研項目。

      2014年該校郭堃老師負責的《電纜故障定位系統設計研究》被列為A類科技項目;楊娣老師負責的《本土化視角下“以房養老”對泉州市的適用性分析》等3個項目被列為A類社科項目;溫新竹老師負責的《紅外瓦斯氣體檢測傳感器的設計》被列為B類科技項目;何丹丹老師負責的《閩南文化生態視域下的民間故事整理與利用研究》等3個項目被列為B類社科項目;張長昆老師負責的《福建省民辦高校員職業認同度研究》被列為B類社科(高校員專項)項目。

       科研機構

      截至2014年9月,學校擁有工程技術學院實驗中心等校級科研機構,為學生的創新實驗項目和教師的科研項目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技術支撐。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根據2015年1月圖書館網站顯示,該館館藏文獻120余萬冊,中外文期刊1472種(中文刊1361種、外文刊111種),140余種,電子圖書約80萬冊,電子期刊5198種。投入使用超星數字化圖書館、CNKI系列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萬方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數字化期刊群、萬方法規全文數據庫、科技信息子系統、商務信息子系統、外文文獻數據庫、數字年鑒全文數據庫、英語視聽大全“美國備忘錄”、CNKI中國工具書網絡出版總庫、北大方正Apabi教學參考書、中圖得瑞中國外文數字圖書館和多個試用數據庫。[3]

       學術刊物

    《學術問題研究》是由福建省教育廳主管、仰恩大學學術問題研究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該刊征稿范圍主要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領域的研究;教育和創新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介紹和評價國內外各研究領域的最新學術動態。[4]

       文化傳統 校訓

    學會 守信篤行 學會做事 創業有成校訓

      要使學生成才,就是既要交給學生懂得的道理,又要交給學生做事的能力。“守信篤行”、“創業有成”分別是對“學會”、“學會做事”的進一步深化和具體話。同時認為,人文素質是立人()之本,科學素質是立業(做事)之源。校訓旨在引導仰恩學子努力學習,培養良好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獲得德、智、體、美、能全面發展。這才是對唯物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高度而樸實的濃縮和概括,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賦予了中國大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校徽

    仰恩大學校徽是1988年由仰恩基金理事長吳慶星親自設計繪制的,其圖案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北郊最高峰的仙公山。

       校歌

    仙公山下,學府屹立,國旗高揚;校歌

      仰恩湖畔,書聲瑯瑯,青春蕩漾。

      學會,守信篤行,是我們立身的指南;

      學會做事,創業有成,是我們學習的。

      教育,全國xxx,前進的方向;

      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肩負民族的希望。

      奮斗 奮斗, 仰恩齊奮斗;

      向前 向前, 仰恩永向前。

      我們是祖國的棟梁;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是初升的太陽!

      閩南嶺秀,揮寫百年,人華章;

      霞井水長,滋潤滿園,桃李芬芳。

      學會,守信篤行,時代新人茁壯成長;

      學會做事,創業有成,是我們成才的搖籃。

      私立大學,仰恩試點,燦爛輝煌;

      為國育才,振興中華,胸懷崇高的理想。

      奮斗 奮斗,仰恩齊奮斗;

      向前 向前,仰恩永向前,

      我們是祖國的棟梁;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是初升的太陽!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

      莊哲峰

       校長、黨委副 朱秀文 常務副校長 吳本湘 黨委副 程如平 副校長 俞正明 詞條圖冊 校園風景(1張)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1465/

    (26)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