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人名
大唐(韓功簣),畢業于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在娛樂圈已工作多年,曾做過專欄撰稿和音樂制作人,并且創作了大量影視歌曲,被孫悅、黑鴨子、刁寒、張衛健、麥子杰等多位影視歌星演唱,近年他為電視連續劇《刀歌》(張衛健主演)和電視連續劇《少年英雄方世玉》(張衛健主演)創作了主題和全部插曲。此外大唐還參與了多部電視劇的拍攝、制作、宣傳和發行。自 1997 年 7 月,大唐與影視界在創辦了國內xxx家職業經紀公司,代理金超群(包青天飾演者)、恬妞、王馨平(“別問我是誰”首唱)、俞小凡(婉君飾演者)等多位港臺及xxx演員的演藝事務,在公司的推動下,公司藝人在xxx打開了市場,在《游龍驚鳳》、《霹靂》、《鹿鼎記》、《懷玉公主》、《少年英雄方世玉》等多部有影響的劇作擔任主演。2000 年初,大唐與京文音像合作出版了王馨平的第十五張專集《打碎心瓶》,使王馨平在xxx的知名度大增,并榮獲了《大眾電視》金鷹港臺演員特別。大唐是人,本名韓功簣,上個世紀初有名的才子韓湘亭的曾孫,韓湘亭是李大釗的同學,他撰寫的李大釗的回憶文章為研究李大釗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他畢業于華北航天學院,雖然學的是管理專業,但在大學期間他就顯示出文學創作的才華,他的散文多次被 < 讀者文摘 > 轉載,當時許多熱門如 《遼寧青年》 等經常刊登他的文章 . 大學畢業后他來到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了娛樂圈,他開始為歌星寫歌并做制作人,同時也帶歌手全國各地演出 .97 年他與友人合作拍攝電視劇,經過幾年的創業,目前大唐開辦了他的策劃公司,2003 年大唐擔任“青春美少女”組合的獨家演出經紀人,2011年在和日本舉辦了青春美少女組合世界巡演,非常成功!2011年9月,大唐帶領青春美少女組合參加了在鳥巢舉辦的中日韓《三國演藝》演唱會!2011年底,青春美少女組合出版了新專輯《青春美少女的花花世界》
大唐先生《臺前幕后》出版后已經有了 20 萬的銷量,超過了許多知名人士的書,《晚報》、《每日新報》及美國《世界日報》都連載了這部書。
2005 年,大唐先生出版了新書 < 大唐新語>.
公司名稱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而成的特大型發電企業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試點。注冊資本金為人民幣153.9億元。
經營范圍
經營集團公司及有關企業中由國家投資形成并由集團公司擁有的全部國有資產;從事電力能源的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組織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電力設備制造、設備檢修與調試;電力技術開發、咨詢;電力工程、電力環保工程承包與咨詢;新能源開發;與電力有關的煤炭資源開發生產;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內國際招標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設備、材料出口;對外派遣實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勞務人員。
旗下公司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實施以集團公司、分(子)公司、基層企業責任主體為基礎的集團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集團公司相繼成立了大唐甘肅發電有限公司、大唐陜西發電有限公司、大唐發電有限公司、大唐發電有限公司、大唐發電有限公司、大唐貴州發電有限公司、大東發電有限公司7個省發電公司,成立了湖南分公司、安徽分公司、河南分公司、山西分公司、江蘇分公司、四川分公司、云南分公司、廣西分公司8個分支機構和大唐電力燃料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等專業公司。
發電公司
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是由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
1994年12月13日,原大唐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冊
成為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13日,變更為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3月15日,更名為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3月21日,大唐發電的H股股票分別在和倫敦上市,成為xxx家在倫敦上市的中國企業、xxx家在上市的中國電力企業。 2006年12月20日,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xxx家同時在、倫敦、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國企業。
經過十五年的發展,大唐國際呈現出三個明顯的階段性特征:
xxx階段是以大唐國際在、倫敦成功上市為標志,實現xxx次跨越;
第二階段是以電源項目走出華北、走進西部、沿海發展,形成布局為標志,實現第二次跨越;
第三階段是以“電為主導、多元發展”為標志,目前正在謀劃和實施的第三次跨越。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大唐國際資產總額達到1573億元,是1997年上市之初相比11.8倍;裝機容量達到2510萬千瓦,是1997年的8倍;上網電量達到1191億千瓦時,是1997年的6.3倍;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68億元,是1997年的7倍。
電信科技
大唐集團成立于1999年,以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為母公司,下設兩個上市公司(大唐電信、大唐高鴻)、十個獨資、合資、控股公司、八個研究所、一個工程設計院,分別位于、西安、上海和成都等地,共有員工近萬人。大唐集團是一個專門從事信息通信系統裝備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在第三代移動通信領域,大唐集團代表中國提出的TD-SCDMA技術方案被國際電聯和3GPP接納為國際標準,結束了中國界通信標準領域里旁觀者的歷史。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控股的高科技電信企業。公司于1998年9月21日在海淀新技術開發試驗區注冊成立,同年10月,公司股票“大唐電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0198”。公司注冊資本43898.64萬元。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微電子、軟件、通信設備及配套設施、通信線纜、通信終端、通信工程、行業信息化等領域的產品開發與銷售,覆蓋領域廣泛。作為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產業高科技企業,大唐電信目前已形成以智能卡與SoC芯片為核心技術的芯片產業、以運營支撐系統為核心技術的軟件產業、以新一代通信接入及其相關業務為核心的通信設備產業。
2000年,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科技部首批公布的十六家“863計劃產業化”之一;2001年,在《福布斯》“全球最佳小公司”的評選中,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列xxx企業第三位;2002年,入選“中國最受尊敬企業50強”;2003年,在中華英才網“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十個行業”及行業“xxx號召力公司”評選中,在電信行業中名列前茅;2004年,入選新浪與《通信產業報》聯合評選的十大xxx影響力通信企業;2005年,在《中國互聯網周刊》“2005中國電信供應商百佳”評選中位列第十;2006年被國家發展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確定為國家第13批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集團)技術中心。
為不斷滿足并超越客戶需求,公司在、西安和成都建立了產業,并設立了遍布全國的市場網絡和售后服務中心,此外,還設立了專業從事通信網絡建設和網絡設備的工程服務隊伍,建立了覆蓋國內主要地區的服務支撐點和呼叫中心,面向國內客戶提供涉及整個網絡生命周期的服務以及7x24小時快速響應。目前,大唐電信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全國30余個省、市、自治區及澳門特區。在國內市場取得進展的同時,公司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已向中亞、東南亞、歐洲和美洲等地區出口產品。
近年來,信息產業領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適應新的形勢,大唐電信明確了新時期的企業愿景:“立足通信產品和通信服務,發展成為xxx的專業信息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并進一步確立了“圍繞3G,立足微電子產業、軟件產業和通信接入產業;實現傳統通信設備產業調整,適時拓展用戶端產品和通信服務;做實、做強、做大企業”的發展戰略。
面對未來新的電信業格局,大唐電信將立足于自主核心技術,發揮整體綜合優勢,利用產品種類齊全、系統知識完整、對網絡理解深刻和研發能力強的特點,積xxx力于通信業務的開發,為電信運營企業提供卓越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為我國通信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管理咨詢
總部在上海的大唐國際(上海)品牌管理咨詢集團,下設浙江、福建、廣東等分公司和辦事處,是由中、港、臺的品牌整合、營銷策劃、時尚產業、品牌策劃、高端、教育培訓、零售管理、網絡經濟、風險投資、體育咨詢等各專家聯袂打造的極具盛譽的大型品牌管理咨詢機構。專業為中外企業提供完善的品牌顧問和品牌運作,業務領域涵蓋管理咨詢、品牌規劃、商品企劃、終端提升、網絡互動經濟、資本運作、教育培訓、品牌認證、終端學院等項目。
大唐國際自1998年成立以來,“品牌教練”的角色定位,篤信“與品牌共成長”的經營,成功為國內外數百家企業提供了全程貼身的營銷咨詢服務和整案解決方案;擁有中國xxx實戰力、影響力與銷售力的行銷專家顧問團、智囊團與執行團隊,幫助企業迅速崛起提升業績,是企業的最佳行銷策略合作伙伴和良師益友。大唐國際獨家擁有國內6000多位經銷商數據庫,產業鏈關系資源,并獨家擁有豐富的國際專家顧問團、產品研發資源,是xxx一家與中國民生銀行達成戰略合作伙伴的智業機構,并跟多家創業投行密切合作,推動并加快國內中小企業的資本運作步伐。
作為“品牌教練”,大唐國際將專心專注于企業的發展和進步,推進品牌教練事業,一如既往地為企業“構建品牌智立方,打造品牌鉆石價值”,成為品牌成長和企業進步的“魔力”導師,大唐國際將真誠攜手客戶共創輝煌明天,締造客戶品牌成長奇跡,續寫大唐國際新的傳奇。
大唐國際智業團隊實力
數量xxx:服務過的鞋服行業客戶600多家;
行業xxx:全國各省級市場巡回培訓八百多場;
層次最高:服務過的鞋服企業如ABC、幫登、圖圖、小叮當、富羅迷、卡西歐、笨笨熊等;
規模xxx:單場訂貨會加盟商達三千多人;
資歷最深:團由博士、教授、研究員、總裁、世界冠軍、著名主持人組成;
訂貨最多:單場訂貨會訂貨額達近20個億;
影響xxx:深受國家體委領導多次贊揚;
輻射最廣:上海、廣州、溫州、泉州、五大分公司聯動、集團化服務;
最高榮譽:榮獲“2008年度中國品牌管理咨詢行業十大xxx影響力品牌”稱號。
歷史戰役
唐睢陽之戰
大唐歷史上最悲壯的一場戰役:唐睢陽之戰
安史之亂中期,安祿山的叛軍在掃平后,揮師南下,攻克洛陽,直逼潼關。同時派唐朝的降將令狐潮領兵四萬進攻雍丘(今河南杞縣)。雍丘附近有個真源縣,縣令張巡招募了一千來人,先行占領雍丘。叛軍到后,張巡身先士卒,率兵直沖敵營,打退叛軍。
第二天,叛軍又圍上來,在城周圍架設了百余門大炮。架梯登城。張巡命令士兵把野蒿澆上油,順城墻往下投,又一次打退叛軍。張巡領兵或者趁叛軍休息時出城猛沖,或者夜晚縋墻而下,偷襲敵營。就這樣,他率領雍丘將士堅守了六十多天,戴甲而食,裹傷復戰。打退叛軍三百多次進攻,殺傷叛軍大半,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過了兩月,令狐潮又領兵來攻雍丘。此時長安已經失守,玄逃往四川,雍丘軍心。城里六名很有聲望的大將一起找張巡勸降,張巡佯作答應。第二天,張巡召集大家開會,堂上設天子畫像,引這六將于前,責以,當場斬首。軍心大振,誓言守城。
叛軍不斷攻城,日子一久,城里的箭用盡。這天深夜,張巡命令士兵扎上千草人,裹以黑衣,用繩子從城頭吊下。叛軍發現后,馬上不斷用向草人射箭,直到天亮,才發現是些草人。待守軍拉回草人,凈得幾十萬支箭。
第二天晚上,張巡選了五百死士,仍用繩子吊下城。叛軍以為又是草人騙箭,笑而不理。于是這五百人趁敵不備,直襲令狐潮大營,令狐潮來不及組織組織抵抗,幾萬叛軍四下逃竄,一退十幾里。令狐潮,繼續增兵,圍住雍丘。
又有一日,張巡手下大將雷萬春在城頭巡視,叛軍看到,一起放箭,雷萬春一不留神,臉上中了六箭。但為安定軍心,巋然不動。令狐潮以為張巡又是拿個什么木頭人來騙他,叫來探子一打聽,大驚,在城下對張巡說道:“向見雷將軍,方知足下軍令矣,然其如何!”張巡回答:“君未識,焉知!”命令將士出城猛沖,令狐潮忙逃,守軍俘獲叛將十四名,一百多人,大獲勝利。
張巡守軍不過一千多,而叛軍總在幾萬人。但就這樣守了一年。直到一天,張巡接到睢陽(今河南商丘)太守許遠派人送來的緊急文書,說叛軍大將尹子奇領兵十三萬,來攻睢陽,請他馬上。
張巡趕到睢陽,與許遠兵合一處,不過六千余人。許遠雖更高,但知道張巡善兵,就請張巡來指揮守城。雖說雙方兵力懸殊,但張巡帶兵堅守,和叛軍激戰了十六天,俘獲敵將六十多人,殲滅兩萬多人,使尹子奇不得不退兵。
過了兩個月,尹子奇得到增援兵力,又把睢陽團團圍住。形勢越來越危急。
一天晚上,張巡叫士兵擂起戰鼓。城外叛軍聽到鼓聲,連忙擺開陣勢,準備迎戰。等到天亮,卻還是沒見守軍出來。尹子奇派人登上土山向城內眺望,只見城里靜悄悄,沒什么動靜,就命令士兵卸下盔甲休息。叛軍緊張了一宿,都倒頭睡去。就在這時,張巡和雷萬春、南霽云等十幾名將領,各帶領五十名騎兵,同時從各個城門殺出,分猛沖敵營。叛軍沒有防備,頓時大亂,又被守軍殺了五千多人。
張巡想在尹子奇出陣指揮時射殺他,但尹子奇平時上陣,總讓幾個人和他一樣的打扮,無法分辨。有一次,兩軍對陣時,張巡命士兵把一只用野蒿削成的箭射到敵陣。叛軍士兵拾到這箭,以為城里的箭用光,急上前報告尹子奇。待尹子奇把蒿箭剛拿到手,城頭上的張巡吩咐身邊的南霽云箭射尹子奇。南霽云一箭過去,正中尹子奇左眼,頓時跌下馬來。張巡出城沖殺,又打了個大勝仗。
尹子奇攻城未果,反失一目,哪肯。把睢陽圍的更緊。城外的叛軍越聚越多,城里的守軍越打越少,到后來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還斷了糧食,士兵們連樹皮、茶葉和紙張都吃,一個接一個餓倒。
無奈之下,張巡只好派南霽云帶領三十名騎兵重出重圍,向臨淮(今江蘇睢寧西北)守將賀蘭進明借兵。賀蘭進明害怕叛軍,不愿出兵救睢陽。但他愛惜南霽云勇猛,召集手下設宴招待南霽云,想留下南霽云為自己所用。南霽云知道賀蘭進明不肯借兵,哪里有心吃飯?他咬下自己一個手指,流著眼淚說自己未能完成,留下根手指作為來此的。
南霽云離開臨淮,又從別處借兵三千,回到睢陽。被叛軍發現,一場血戰之后,才進了睢陽。張巡和許遠知道沒有借到兵,兩人反復商量后,認為睢陽乃江淮屏障。為叛軍南下,惟有死守睢陽。
城里糧食沒了,就吃樹皮,吃戰馬,連麻雀老鼠也吃完了。城里所有的將士和老百姓明知道守下去毫無希望,也沒有一個人叛逃。
到了最后,全城只剩下四百余人,尹子奇又率領叛軍用云梯攻城,城頭上的守軍餓的連拉弓箭的力氣都沒有了。
睢陽城終于陷落,張巡、許遠、雷萬春、南霽云等三十六將皆被俘。不降,全部被殺。
睢陽陷落的第三天,河南節度使張鎬帶兵趕到,打退了叛軍。再七天后,郭子儀收復洛陽。也正是由于睢陽的死守,整個江淮地區安然無恙。
古代朝代 唐朝建立
隋朝末期,軍閥割據,,民變在各地興起不止。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十一月占領,擁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遙尊煬帝為太上皇。
李淵的母親是北周明帝皇后的妹妹、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故在歷朝受重用。李淵祖父李虎隨北周建立者宇文泰入關中,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與李弼等八人助周代魏有功,皆為柱國,號“八柱國家”。北周孝閔帝受禪后,虎已經去世,故追封唐國公,父親李昞襲封唐國公,后來李淵十歲不到已經襲唐國公爵。后來在隋煬帝時,裝成庸碌,后來在大業十二年(616年)被派為太原留守。
適逢,故而起兵(一說被李世民,劉文靜,裴寂合謀)。攻入長安以后,擁立代王楊侑為隋恭帝,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大業十四年(618年)五月,李淵逼恭帝禪讓,自己稱帝,國號唐,是為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大興城,并改名為長安。封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嫡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嫡三子李元霸早夭、嫡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唐朝建立后,李淵派李建成、李世民、平陽公主等子女一一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群雄。
在掃平群雄后,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起沖突,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見狀于是宣布退位,成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即唐太。
貞觀之治
唐太和貞觀之治
唐太李世民唐太即位后,勵精圖治,納諫如流,使得唐朝國運蒸蒸日上,唐太更是成為一代有為之君。
對外方面,太時期將原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納入范圍,唐朝北方的諸民族專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唐太派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通婚,穩定了唐蕃兩國的關系。
在內政方面,唐太承繼了宰相制,發展完善和確立了后世運用的三省六部和科舉選士制,推行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
在制度上,則承繼了秦漢以來的宰相制度,發展并完善了隋朝所開創的三省六部和科舉選士制,為后世所效仿。唐太不計出身,網羅了一大批精明強干的大臣,比如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馬周、廉和蕭瑀等文臣,尉遲敬德、李靖、侯君集、程知節、李績和秦叔寶等武將。
這時期社會秩序安定,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資治通鑒》記載,貞觀四年(630年)一斗米不過三、四錢,全年死刑犯僅廿九人。其政績的總結《貞觀》成為日本和朝鮮的帝王教科書,亦為后世君主模彷學習的對象。
日月當空
武則天和武周
唐太晚年,因為皇太子的問題而煩惱,三個嫡子當中,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使得太廢掉太子李承乾,在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的勸諫下,放逐魏王李泰,改立嫡三子.人稱性格“仁孝”的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死后,李治即位,是為唐高。高即位后改元永徽,永徽年間,貞觀之治得以延續,被稱為永徽之治。
唐高在太晚年,結識了唐太的才人武媚娘,在太死后,武氏出家為尼。時高的王皇后與蕭淑妃,準許高接武氏回宮。武氏入宮后,先后使高廢了王皇后及蕭淑妃,并不顧眾多大臣的反對,立武氏為皇后。
高健康狀況不好,自顯慶元年(656年)以后,因為頭痛而不能處理政務,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后武媚娘來處理。武則天實際成為唐帝國的最高者,與高并稱“二圣”,加尊號為“天后”。在武后輔佐高的時期,對外消滅西突厥,使大唐帝國的疆域達到極盛;接受了新羅之請,終于滅了高句麗和百濟并打敗日本援軍[6],協助新羅統一朝鮮半島,而唐朝亦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安東都護府,恢復自漢朝末年失去的領土。
中國歷史上xxx的女——武則天高死后不久,武后成為皇太后,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因為中與武太后不合,不久又廢中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平定了李敬業領導的反叛后,武太后在天授元年(690年)廢睿帝號,即位,改國號為周,遷都洛陽(號稱神都),稱“圣神”,改立李旦為皇嗣。武氏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xxx成為的女人,從高后期算起,武氏前后50余年。由于武氏死后的謚號中“則天”二字,所以近代以來學者多稱其為“武則天”,但是,這是一個不嚴謹的稱號。
在武則天實際中國的近50年時間里,她為了制衡甚至打擊北魏以來的世家大族的,對以科舉進身的官員大力提拔,并xxx殿試。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兒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擔任重要機務,并曾經打算改立皇嗣。傳統史學家對武則天則往往集中在制度上,如索元禮、來俊臣和周興等官員在她的鼓勵下替她以、等群臣。武后又設北門學士,常繞過門下省,中書省直接對官員發號施令,開了制度的先例。武則天還發明了一系列全新的漢字(史稱則天文字),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日月當空”這個字——曌(漢語拼音:zhào,注音符號:ㄠˋ),并作為女的名字,表示其名包含月和日,日與月在天空之上,月為陰日為陽,調和天下。
武則天有男性內侍張昌弟兄和薛懷義等,這是她為宋代以后以程朱理學為準繩的史學家所不齒的原因,不過傳統男性的后宮亦很多。武則天對佛教亦大力推崇,武周時期的興建頻繁,使用出自的年號,例如長安、證圣、大足等;這與李氏的年數大多出自典籍如貞觀、永徽、景云、開元等年號相對。另外武后成了后來唐朝后宮女性時效法的榜樣,例如韋后毒殺唐中等。
但是,武則天在全中國的半個世紀里,政績斐然,不容置疑:對外xxx多數勝利,鞏固并拓展了中華帝國的版圖;開創殿試和武舉,發展了科舉制度;繼續推行均田制,促進了農業生產;文化藝術事業亦有所進步;國家較貞觀之治時期更有所發展,史稱“武周之治”,被后來的郭沫若等史學家贊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韋氏
韋后之亂
神龍元年(705年),宰相敬暉、張柬之、韋彥范、崔玄暐和袁恕己等人發動,殺女皇男寵張氏兄弟,逼武則天退位,擁立中李顯稱帝,恢復了唐朝的,史稱“神龍”或“五王”。李旦被晉封為安國相王,太平公主被晉封為鎮國太平公主。中一直受到韋皇后、女兒安樂公主和武后的舊有黨羽武三思等人的影響,擁立功臣張柬之和敬琿等人不久被全部流放誅殺。而過去與李顯共患難的韋皇后有意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安樂公主則曾要求被立為皇太女,他們母女兩人與上官婉兒聯手培植自己的黨羽,并害死了太子李重俊。景龍四年(710年),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中,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殤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兒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發動,誅盡韋皇后、安樂公主及武氏,擁立李旦稱帝。
開元之治
唐玄和開元之治
唐玄時期堪稱大唐最輝煌的歲月,同時也是唐朝國勢由勝入衰的轉折點。后世史學家常感嘆大唐盛世是瞬間的沒落。
李旦繼位以后,稱睿,其妹太平公主與其子李隆基發生之爭,睿左右為難。延和元年(712年),睿讓位于太子李隆基,是為唐玄,又稱唐明皇。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本欲發動,卻被唐玄提前反制,最后被賜死于家中,其黨羽或殺或逐,結束了武后以來女人參政的局面。同年改元開元。唐玄在位44年,開元年間比較清明,任用姚崇和宋璟等賢能為相,經濟迅速發展,農業上發明了曲轅犁和筒車,使得農業生產力大幅提高,國力迅速上升,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被一些現代史學家認為是繼漢武帝時期之后,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當時唐朝已成為世界上xxx盛的國家,首都長安城一度成為當時世界上xxx的城市。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
唐玄改元天寶后,志得意滿,,從此不問國事。在納兒媳楊玉環為貴妃后,更加沉溺。唐玄罷免良相張九齡,改用有“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六年,使得朝政。李林甫死后又以楊國忠為相,此時期又開始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炙手可熱。天寶九載(750年),由高仙芝所率領的唐軍在中亞的怛羅斯戰役中為阿拉伯帝國所,唐朝經營西域的進展受到了阻礙,因此唐朝便整頓了在中亞的布局,準備趁阿拉伯帝國內亂時,再次發兵。但是唐朝內部也有隱憂。由于唐玄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常對異族的戰事,以邀戰功。又由于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就出現了邊將專軍的局面。
加上李林甫為杜絕邊將入相之途,于是以胡人為節度使。其中以胡人安祿山最著。安祿山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重兵,因與楊國忠不和,在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九日趁中央松懈、重軍多部署在邊境之機以討楊國忠為借口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十二月十三日,東都洛陽淪陷。次年六月九日,潼關失守,長安告急。六月十三日,玄從長安出逃到成都,次日途經馬嵬驛時,禁軍把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又要求玄絞殺楊貴妃,才繼續西行。太子李亨起初在靈武募兵,后來被宦官李輔國擁立為帝,是為肅,奉玄為太上皇。安祿山則自稱大燕,年號圣武。至德二載(757年),叛軍內訌,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但是同時,史思明與安慶緒之間關系也開始冷淡。同年九月,長安光復,十月,洛陽光復。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自稱大圣燕王,之后他又安慶緒,返回范陽自稱大燕。
之后叛軍又再次攻克洛陽。但是由于他性格好殺,其部下又在上元二年(761年)立其子史朝義為帝。之后,叛軍內部分崩離析,一蹶不振。寶應元年(762年),唐朝回紇聯軍攻克洛陽。史朝義向流竄。寶應二年(763年)正月,他就在石頭城(今東北)附近的森林里自縊。安史之亂經過八年時間至此才告平定,但是北方地區經過這場xxx后人丁銳減,土地大量荒蕪,社會生產嚴重倒退,藩鎮割據也因此形成。唐朝從此也失去繼續經略中亞的實力、埋下了日后吐蕃、回紇京都長安的危機。安史之亂乃成為唐朝歷史上由盛轉衰的大分水嶺。
藩鎮宦官
藩鎮割據和第二次宦官時代
安史之亂后,唐朝開始步入衰落。藩鎮割據、宦官與朋黨之爭成為唐朝的。
代是唐朝歷史上xxx個宦官擁立即位的。代即位后,雖然一心希望朝政。但是,國家受創巨大,邊防,外患嚴重,東南地區又爆發了民變。吐蕃軍隊也攻入關中,長安一度淪陷。降將的不馴與回紇的也xxx消耗了國力。由于諸將的反復無常,藩鎮割據的局面在代晚期正式形成。大歷十四年(779年)五月廿日,代去世。
接替代即位的是其長子李適,號為德。德即位后,一直試圖削滅藩鎮之。建中二年(781年)正月,德與山南、淄青等節度使之間爆發xxx,但是由于補給不足,唐軍發生嘩變,德倉皇出逃到奉天。這次xxx進行了五年,雖然最后叛亂首領朱泚和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余藩鎮,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此外,從德在位期間開始,宦官開始掌控禁軍,擔任監軍,宦官濫權的局面也宣告形成。從此以后唐朝的廢立都掌握在宦官手里。德雖然早年起用楊炎為相推行兩稅法,以劉晏漕運,改善了國家的財政形勢,但之后卻開始信用盧杞,并其讒言,先后誅殺了楊炎和劉晏兩位能臣。之后,德就對大臣非常猜忌,甚至在其晚年還對大臣進行式的。貞元廿一年(805年)正月廿三日,德去世。但是,此時唐朝的已經江河日下了。
永貞元和
永貞革新和元和中興
德死后,做了26年皇太子的順李誦即位,改元永貞。順即位后,啟用以王叔文為首的一批派官員進行,了德朝留下的諸多不合理吏治。王叔文罷去了宮市和五坊小兒等平民的機構,減輕稅賦,罷免了京兆尹李實,地方藩鎮。但是,的施行觸動了諸多守舊派官僚的利益,受到了越來越大的阻力。永貞元年(805年)六月廿日,王叔文就因為母親去世離職,后來被貶為渝州司護參軍。其他主要的派官員:“二王八司馬”(王叔文、王伾、韓曄、韓泰、陳諫、凌準、程異、韋執誼、劉禹錫、柳元)都被放逐成為地方官。永貞革新因此快速煙消云散。永貞二年(806年)正月初一,順在興慶宮進行內禪,正月十九日,他在興慶宮咸寧殿去世,終年46歲。
順內禪后,太子李純即位,是為憲,改元元和。憲在位期間,勤勉政務,著手削藩,開創了唐朝的中興氣象。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劍南西川節度副使劉辟發動叛亂,被憲討平。全國藩鎮因此震動,許多藩鎮因此上表歸順朝廷。憲善于納諫,并擴寬財,積極的同時皇室開支卻力行節儉。國家因此有財力得以繼續進行對拒不歸順的藩鎮的xxx。元和九年(814年)十月,憲開始淮西藩鎮吳元濟,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吳元濟被消滅。元和十三年(818年)正月,各地藩鎮都派使節到長安獻地納貢,以示歸順。憲十分崇佛,曾經赴寺奉迎佛骨,結果遭到了刑部侍郎韓愈的反對。后來,韓愈也被貶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廿七日,時年僅四十三歲的憲突然在大明宮中和殿內。憲的去世,也讓唐朝的中興氣象到此告一段落,藩鎮割據與朋黨之爭再告。
甘露之變
甘露之變和牛李黨爭
憲李純去世后,穆李恒即位,他即位后游樂無度,藩鎮割據又出現,宦官的更加膨脹,朋黨之爭亦越演越烈,朝政又開始走下坡。穆即位僅三年就去世了。接替即位的敬李湛、文李昂、武李炎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且都是宦官擁立,又都正常死亡,反映出了唐朝的形勢已經越來越壞。
敬即位后,完全不理朝政,專好游樂擊球擺宴,連上朝都很少。敬過度的玩樂為他最后的結局埋下禍根。寶歷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辛丑,敬出去“打夜狐”,回宮后又大擺宴席,在酒酣之時被宦官害死,時年僅十八歲。
接替即位的是文李昂,文勤勉聽政、生活節儉、打擊宦官。但是,最后因為宦官集團的利益,在甘露之變中密謀誅殺宦官失敗。甘露之變而后,宦官團結一致;大臣唯有借藩鎮兵力對抗宦官,埋下殘唐時藩鎮和宦官的直接沖突。開成五年(840年)正月初四,文在大明宮太和殿去世,時年33歲。
接替文的是武,建元會昌(841年)。武在宦官仇士良的擁立下繼位。由于當時朝廷派系林立,仇士良不得已只好讓武親自處理朝政。武重用李黨首領李德裕,削減仇士良的,也提出一連串振興朝廷的政績,史稱會昌中興。他大力推行滅佛,史稱會昌滅佛,在佛教史上他被列為三武滅佛的三個君主之一。武推行,希望長生不老,最后因為服用丹藥去世。
在這四朝期間,牛李黨爭進行得異常激烈,嚴重損耗了唐朝的國力。牛李黨爭起始于元和三年(808年)的科舉考試,舉人牛僧孺、李閔、皇甫湜等在考卷里朝求。考官認為兩個人符合選擇的條件,便把他們推薦給憲。這引發了當時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親)的不滿。引發兩派激烈爭奪,最后李吉甫貶為淮南節度使,另任命宰相。朝中大臣由此開始分為兩派。唐穆即位后,又舉行進士考試。由牛黨人物錢徽主持,卻被告徇私舞弊。在時任翰林學士的李德裕的下,錢徽被降職,李閔也受到,被貶謫到外地。從此李閔和牛僧孺與李德裕結怨。牛僧孺、李閔與科舉出身的官員結成朋黨,李德裕也與士族出身的官僚結成朋黨,兩派明爭暗斗的很厲害。唐文即位以后,李閔通過巴結宦官而成為宰相,牛僧孺也一同高升,兩人后極力打擊李黨,李德裕被貶為西川節度使。武即位后,牛黨失勢,李德裕成為宰相,極力牛黨。唐宣即位后,對武時期的舊臣一概,李德裕被貶黜到海南。至此,長達四十年的牛李黨爭才宣告收場。
大中暫治
大中暫治
會昌六年(846年),武李炎駕崩后,宣李忱在宦官的協助之下即位,改元大中(847年)。未即位前的宣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勵精圖治,是以唐朝又出現了短暫的復興景象,時人稱他為“小太”。宣察訪政事、加強皇權、宦官,也結束了牛李黨爭。大中之政可算為當時的唐朝點亮一縷曙光。宣崇奉,一直希望能夠通過服用丹藥來長生不老。但是,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起,宣由于服用丹藥過度,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到了八月就宣告駕崩。次年二月,葬于貞陵。
唐朝
唐末民變
唐末農民xxx形勢圖宣之后,懿李漼與僖李儇是著名的之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
懿驕奢淫逸,寵信宦官。懿即位時(859年),社會差距很大,民變四起,而南詔又在此時向唐朝發動xxx。防備南詔的桂林軍人反因為遲遲不能回鄉而嘩變,擁糧料判官龐勛為首領,再度爆發民變。但是,懿卻依然沉湎于游樂,仍然好大喜功,任用奸佞,唐朝的局勢日益惡化。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九日,懿駕崩,接替即位的是僖。僖專好斗雞打毯,終于釀成黃巢民變。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長安被黃巢攻克,僖逃亡到四川。后來農民軍被以朱全忠為首的軍擊敗。但是,由于宦官與藩鎮之間再爆斗爭,僖又被宦官挾持到鳳翔,而藩鎮的軍隊則在長安城大肆。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僖駕崩。接替即位的是是其弟昭李曄。昭即位之初還有恢復,但藩鎮已尾大不掉,昭的遭到失敗,他的意志也日益消沉。天復三年(903年),昭被朱全忠回京,朱全忠發兵將宦官全部。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又提出遷都洛陽,長安宮室因此完全被毀。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夜,昭被害。接替即位的是昭第九子哀帝李柷。此時唐朝已經名存實亡,哀帝不過是個傀儡。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并全部于白馬驛,投尸于黃河,史稱白馬之禍。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史稱后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都于開封。唐朝。
評價
歐陽修、宋祁的《書》在南詔傳唐朝:“唐之治不能過兩漢,而地廣于三代(夏、商、周),勞民費財,禍所繇生。晉獻公殺嫡,賊二公子,號為暗君。明皇一日殺三庶人,昏蔽甚矣。鳴呼!父子不相信,而遠治閣羅鳳之罪,士死十萬,當時冤之。懿任相不明,籓鎮屢畔,南詔內侮,屯戍思亂,龐勛乘之,倡戈。雖兇渠殲夷,兵連不解,唐遂以亡。《易》曰:‘喪牛于易。’有國者知戒西北之虞,而不知患生于無備。漢亡于董卓,而兵兆于冀州;唐亡于黃巢,而禍基于桂林。《易》之意深矣!”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