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簡介
編輯王應朝隸屬于貴州省仁懷市大吟釀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品牌,主要經營范圍包含:米酒;葡萄酒;酒精飲料(啤酒除外);黃酒;老酒(中國蒸餾烈酒);白酒;高粱酒;果酒;燒酒;烈酒等。
基本信息
編輯中文名:王應朝
所屬公司:貴州省仁懷市大吟釀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所屬行業:白酒
注冊號:68879071
品牌歷史
編輯王應朝,王均柏次子,出生于1656年,卒于1721年,王氏釀酒八大旺鋪(王茅祖業)繼承人。
茅臺鎮“王氏釀酒”鼻祖王均柏(1625年—1713年),于明末清初公元1644年(崇禎十七年)因張獻忠叛亂從四川永川縣遷入茅臺鎮,居住于赤水河畔王家老宅(現茅臺酒廠老廠旁),距今已有370多年。
王均柏始創王氏釀酒技藝,在茅臺中心置辦當時最 大的八間旺鋪,奠定了茅臺鎮“王氏釀酒”基業,釀酒技藝秘傳于王氏后人,傳承至今已有十四代。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茅臺鎮王均柏次子王應朝(1656-1721)創立回沙工藝,陳曲兩次混入進行蒸餾取酒,因回沙工藝所產茅臺口感極佳,“回沙茅臺”、“茅臺春”、“茅春”等新佳釀標記應時而生。讓茅臺酒從民酒一躍成為清代皇家御用貢酒(坊間甚有流傳,康熙帝于五臺山尋父,皆因此酒才得父之歡顏)。茅臺也因此舉而揚名國內。
清《舊遵義府志》載: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臺”酒冠黔人國“。
1879年(光緒五年),王立夫、石榮霄、孫全太共同創辦“榮太和“燒房。
1915年,“王茅”與“華茅”統稱“茅臺酒”,參展“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金獎。
同年,股東孫全太退股,“榮太和(王茅)燒坊”更名為“榮和(王茅)燒坊”。
1918年7月14日,貴州省公署下文:“王茅”與“華茅”共享1915年巴拿馬賽會獲獎榮譽;同年,石榮霄(石家養子),還宗姓王,還名:王榮,字太和(公署裁決令,獎憑、獎牌謹有一份,交縣商會事務領收陳列,勿庸發給造酒之戶以免爭執,而留紀念。榮和、成義兩戶均可模印獎品,以贈榮譽,不必專以收執為貴也。仰即轉飭遵照,此令。)
1952年,榮和(王茅)、成義(華茅)、恒興(賴茅)三家釀酒作坊合并,成立了國營茅臺酒廠。
1984年,王氏釀酒在舊址上擴建。
王應朝(1656-1721)系王氏釀酒八大旺鋪老板,王茅創始人,1704年因回沙茅臺與康熙傳下佳話,后世于1915年傳承王氏釀酒配方斬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內容由信息員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2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