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聶慶平(作者), 蔡笑(作者)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2月25日)
平裝:26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501145597
內容簡介
《看多中國:資本市場歷史與金融戰略》首先是一部記錄中國股市歷史的著作,作者以親身經歷回顧了中國股市建立之初的重大歷史事件,從監管決策視角展示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歷程。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后,中國資本市場及金融體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作者通過長期分析金融危機的成因,結合豐富的實務經驗,提出了中國金融崛起和戰略的獨到見解。論點新穎,角度獨特。本書首次梳理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使廣大投資者和金融從業人員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歷史和金融戰略有更全面準確的判斷。
編輯推薦
《看多中國:資本市場歷史與金融戰略》編輯推薦:風雨兼程聚焦中國資本市場20年成長之,深度剖析,后危機時代中國資本市場機遇與挑戰。前瞻解讀,中國金融未來與發展戰略。親歷股市發展過程,把握金融戰略要義。一部資本市場者和推手的傾心力作。一部中國金融崛起的明世箴言。夏斌、王巍、張育軍 推薦!
推薦
慶平同志是我碩士研究生的學弟,長期從事證券市場監管工作,在金融實務界也工作多年,一直專注于中國金融國際化問題的研究,這使得本書對中國金融戰略問題的見解,既能把握世界經濟格局風云變化下中國金融的應有趨勢,又能道出中國金融戰略的要義。
--夏斌 國務院參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
中國資本市場的是一個曲折痛苦的過程,梳理深埋歷史煙塵的節點,才能把握當下的陣痛以及未來更加復雜的變局。聶慶平是歷史者和重要推手之一。他的書將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王巍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中國并購公會會長
《看多中國》一書以xxx手資料講述了中國股票市場建立初期的重要歷史事件,以權威的文獻反映了中國股份制和資本市場的歷程,以豐富獨到的洞察力娓娓道出中國金融崛起的明世箴言。
--張育軍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作者簡介
聶慶平,現任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總經理。曾任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管理司市場一處副處長,中國證監會發行部、海外上市部和國際業務部副主任,xxx證券事務聯合工作小組秘書,光大證券有限公司副總裁、黨組、代總裁、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證監會機構部巡視員、融資融券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
聶慶平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碩士學位、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大學經濟學博士后。博士生導師,兼任大學、大學、長江商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員、客座教授。翻譯出版《英漢金融與投資術語詞典》,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主要著作為《中國金融風險防范問題研究》、《中國股票市場探索》。
蔡笑,宏源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分析師,曾任宏源證券研究所宏觀經濟分析師。
蔡笑獲得蘇州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金融、融資融券和信用債投資分析,在《中國證券報》、《中國債券》、《財貿經濟》、《資本市場》等發表論文數十篇,參與多項省部級重大課題研究,研究曾榮獲中國證券業協會2010年度科研課題研究二等、江蘇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三等。
目錄
前言
推薦序
xxx部分 A股市場重大事件的歷史回憶
第1章 中國股份制與股票交易的起始 3
股份制試點自下而上 3
國家體改委的黃皮書 9
第2章 股市狂熱與深圳8?10事件 15
深圳股市狂熱事件 15
設立國務院股票市場辦公會議 19
上海市民爭購股票事件 21
深圳發行股票認購證8?10事件 25
第3章 證券交易步上正軌 29
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的前后經過 29
關閉海南股票內部交易中心 36
成立國務院證券委和中國證監會 38
股權分置的前生今世 41
第4章 對中國股市的思考 52
股票市場的核心是市場化 52
證券監管的核心 54
建立上市公司運行與信息披露的特別機制 55
資本市場的問責制度必須法制化 56
第二部分 H股市場產生的前后經過
第5章 卜蜂國際成功上市的 61
直接與間接
首次中國概念股在港招股成功
第6章 上海、深圳B股市場試點 66
深圳關于B股概念的提出
上海、深圳首批B股試點
第7章 xxx企業H股上市之途 69
聯交所的中國研究小組 69
劉鴻儒率團考察 74
xxx證券事務聯合工作小組 80
青島啤酒在成功上市 88
H股上市的積極作用 92
第三部分 金融在大國崛起中的作用
第8章 金融是大國崛起的支柱 101
第9章 現代銀行制度支撐荷蘭霸權 104
銀行 88
17世紀的華爾街 88
第10章 大英帝國與國際金本位制 110
英國金融與英法百年爭霸 88
國際金本位制 88
華爾街的傳奇 88
美國式中央銀行的成立 88
美元霸權的崛起 88
第12章 亞洲的教訓在于金融的失誤 122
金融化和國際化過早過快 88
國際游資推波助瀾 88
第13章 對中國崛起的 126
第四部分 全球金融危機后的中國機遇
第14章 美國金融危機來襲 135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 135
美國金融危機的真正原因 140
看懂場外信貸衍生品市場 88
第15章 金融危機給中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45
金融全球化 145
全球金融體系該不該去xxx化與全球化 149
全球金融危機后的中國機遇 152
第16章 美國為什么將人民幣匯率問題化 157
美國人民幣匯率問題化的做法 88
美國將人民幣匯率問題化的目的 88
人民幣匯率穩定是中國成功的xxx道 88
第17章 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時機是否成熟 171
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 88
人民幣國際化的三個階段 88
人民幣國際化將長期處于初級階段 88
第18章 審慎觀察危機后的國際貨幣體系演變 179
21世紀國際貨幣體系演變的新趨勢與新思維 88
IMF的須過三重門 88
超主權貨幣很難找到貨幣錨 88
第19章 外匯儲備可以成為影響美元及其資產價格的力量 187
外匯儲備軟實力防范應對陷阱
第五部分 中國資本市場的戰略
第20章 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含義 197
全球化、一體化和國際化
國際化取決于人民幣兌換進程
國際化以市場化為基礎
第21章 日本的資本市場過程 200
廣場協議后的資本市場內容
日本資本市場的經驗教訓
第22章 韓國的資本市場過程 206
韓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206
資本市場國際化對韓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213
外國資本流動的波動性對韓國金融穩定的影響 88
第23章 我國資本市場對外資的政策 218
證券行業對外資的政策
資本市場對外資的三個命題
完善H股和B股市場 226
進一步優化QFII與QDII制度 229
我國證券公司如何走出去 234
后記
參考文獻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