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及結算所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交易及結算所

      百科名片

      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通稱交易所,簡稱港交所,英文全稱為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英文簡稱HKEx,股票代碼HKEx: 00388)是一家控股公司,全資擁有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屬公司。主要業務是擁有及經營聯合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所,以及其有關的結算所。

       簡介

      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交易所,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HKEx;股票代碼:00388;美國其它場外交易:HKXCF),是的證券交易所。交易所是一家控股公司。主要業務是擁有及經營xxx的股票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所,以及其有關的結算所。目前交易所是xxx經營股市的機構,在未得財政司司長同意下,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持有交易所超過5%的股份。2006年9月11日,交易所成為恒生指數成份股。

      1999年,特區財政司提出對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以提高的競爭力和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根據方案,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與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實行股份化并與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結算)合并,由單一控股公司交易所擁有。三家公司于2000年3月6日完成合并,2000年6月27日,交易所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交易大堂

      2005年7月,交易所為使用接近20年,位于交易廣場的交易大堂進行翻新,減少交易柜位,并增設多功能場地、展覽館及圖書館等設施。裝修完成后的新交易大堂在2006年1月16日重新使用,并由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主持啟用儀式。交易大堂的展覽館則在2006年4月26日由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主持揭幕儀式。

      交易大堂在2006年完成翻新后,設有294張交易臺,交易場地面積為12200平方呎,設有傳媒采訪區及新聞直播室,交易大堂中央的電子顯示屏幕則改用全彩色顯示屏,以圓筒形設計。另增設交易所展覽館,占地13800平方呎,對外,向介紹交易所的歷史及發展,入場費20港元。

       交易系統

      交易所的所有交易以電腦進行,xxx代的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于1993年11月啟用,至1996年1月,第二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啟用,系統讓證券行的終端機連接,令交易不再局限于交易大堂內。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3)于2000年啟用,證券經紀可以透過式的連接器,將買賣盤直接輸入中央處理系統進行交易,使交易更快捷,亦提高了交易所可處理的交易量。

       衍生產品市場

      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于1976年成立,是亞太區內主要的衍生產品交易所。期交所提供一個高效率且多元化的市場,讓投資者可透過逾130家交易所參與者(許多為國際金融機構的聯系機構)買賣期貨及期權合約。

      交易所旗下的衍生產品市場為各類期貨及期權產品提供交易的市場,這些衍生產品包括股票指數、股票及利率期貨及期權產品。交易所及其附屬公司期貨結算有限公司及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有限公司實施一套嚴謹的風險管理制度,讓交易所參與者及其客戶能在一個高流通量和監管完善的市場,進行投資和對沖活動。

       股票交收

      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于1989年注冊成立,其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于1992年投入服務,成為所有結算系統參與者的中央交收對手。

      中央結算的運作是建基于存放于中央存管處的非流動化股票來進行。股份交收則以持續凈額交收的方式,透過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參與者的股分xxx進行電子存賬或扣賬完成。所有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之間的股份交易均需要于成交后第二個交易日(T+2)進行交收。結算同時提供xxx服務。

       治理結構

      增持股份

      2007年9月7日,特區以平均價$155.4港元增持交易所股份,令其持股量增至5.88%,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增持交易所,顯示對交易所的支持,有助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受消息刺激,交易所當日急升$10港元,收市報158港元,在9月10日更暴升$32.1港元,收市報190.1港元,自港股入市起,交易所最高上升至268.6元的水平,升幅接近70%,市盈率超過100倍,當時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證券交易所,也是全球最高市盈率的證券交易所。

      然而,交易所董事大衛·韋伯(David Webb)強烈反對增持交易所,認為這種干預市場的行為有違市場原則和積極不干預原則。

      董事會

      交易所董事會包括不多于6名由財政司司長委任的董事,不多于6名由股東選出的董事、及行政總裁。

       發展歷程

      最早的證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xxx家證券交易所---股票經紀協會于1891年成立。

      1914年,改名為證券交易所,1921年,又成立了第二家證券交易所---證券經紀人協會。

      1947年,這兩家交易所合并為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到60年代后期,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滿足不了股票市場繁榮和發展的需要,

      1969年以后相繼成立了遠東、金銀、九龍三家證券交易所,證券市場進入四家交易所并存的所謂“四會時代”。

      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了證券市場四會并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種弊端,

      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并組成聯合交易所。4月2日,聯交所開業,并開始享有在建立,經營和證券市場的專營權。

      2000年3月6日,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成立,全資擁有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屬公司。

      截至2007年首季業績,交易所資產總值為435億港元,資產凈值為62億港元,純利為9.2億港元同比增長93%,每日成交529億港元。

      截至2007年9月11日,特區是交易所單一xxx股東,持有5.88%的股份。其次是摩根大通:5.54%,花旗銀行:4.13%,Horizontal Asset:2.30%。

      截至2008年12月31日,xxx企業在上市共465家,占上市企業總數的37%,市值約61,610億港元,占總市值約60%。自1993年至2008年底,xxx企業在籌集資金逾12萬億港元。

      2011年8月11日,交易所發放上市公司資訊的“披露易”網站,上午受到黑客入侵,無法顯示訊息。包括匯控的7只股份及1只債券,下午停牌。港交部已就事件報警。

      2011年10月,巴西證券期貨交易所、俄羅斯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所、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和南非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在南非舉行的國際證券交易所聯會會議上宣布成立金磚國家交易所聯盟。

      2011年10月21日,交易所正式與中關村簽署協議推動企業海外上市,作為策略備忘錄。

      2012年4月1日,成為xxx獲批在xxx上海設立“數據站”的交易所,日后可為xxx市場直接提供最快最新的港股報價。

      2012年6月15日,以13.88億英鎊成功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

      2012年9月26日與滬深交易所成立合資公司“中華證券交易服務有限公司”,計劃2012年底推出全新跨境指數系列,2013年首季推出相關指數產品。

      2012年11月29日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宣布,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已批準交易所取得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控制權。

       早期證券交易所

      的證券交易歷史悠久,早于19世紀開埠初期已出現,但到1891年經紀協會成立,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1914年,該會易名為經紀商會。1921年,股份商會注冊成立,屬第二間交易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兩所于1947年合并,成為證券交易所。

       四會時代

      當時的證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國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屬英資企業。1960年代末,經濟起飛,華資公司對上市集資的需求越來越大,促成更多以華資擁有及管理的交易所開業,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先后創立。

      原四家交易所及創立時間:

      ★證券交易所——1947年

      ★遠東證券交易所——1969年12月17日

      ★金銀證券交易所——1971年9月15日

      ★九龍證券交易所——1972年

       四會合并

      一個城市擁有4家交易所,界上甚為罕見,而且也帶來行政與監管上的困難。在的壓力下,四家交易所合并勢在必行。1980年,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經過多年籌備,1986年4月2日,四會正式合并,聯合交易所開始運作,并成為xxx的證券交易所,證券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聯交所交易大堂設于交易廣場,采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1986年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

      聯交所和期交所并入交易所

      經歷過多次牛市、股災,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證券市場漸趨成熟。1999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公布,為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以提高的競爭力及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把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與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實行股份化并與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結算)合并,由單一控股公司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擁有,當時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機構完成合并,交易所(HKEx: 00388)于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上市條件

      1.最低持股數量和業務記錄

      市值少于100億港元,持有股份至少25%。

      市值在100億港元以上,由交易所酌情決定,但一般不會低于10%或10%-25%,每發行100萬港元的股票,必須由不少于三人持有,且每次發行的股票至少由100人持有。

      2.最低市值

      上市時預期市值不得低于1億港元。

      3.盈利要求

      最近一年的收益不得低于2000萬港元且前兩年累計的收益不得低于3000萬港元(上述盈利應扣除非日常業務所產生的收入及虧損)。

      4.上市公司類型

      吸引優質成熟的企業。

      5.采用會計準則

      及國際的會計原則。

      6.公司注冊和業務地點

      不限。

      7.公司經營業務信息披露

      申報會計師報告的最后一個財政年度的結算日期距上市文件刊發日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8.其他因素

       產品 證券市場

      股本證券:即股票,大致可分為普通股及優先股。

      主板

      創業

      衍生權證

      可收回牛熊證(“牛熊證”)

      股票掛鉤票據

      交易所買賣基金

      單位信托/互惠基金

      債務證券

      美國證券交易(試驗計劃)

       衍生產品市場

      股市指數產品

      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期貨及期權

      恒生中國H股金融行業指數期貨

      恒生指數期貨及期權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期貨及期權

      小型恒生指數期貨及期權

      股票產品

      股票期貨

      股票期權

      利率及定息產品

      港元利率期貨

      三年期外匯基金債券期貨

      貴金屬產品

      黃金期貨

       交易時間

      交易于周一至周五(假期除外)進行,交易時間如下:

      競價時段(開市前時段)

      上午9:00-9:30(可以用競價盤、競價限價盤等方式進行交易);

      早市交易時段

      上午9:30-12:00;

      延續早市交易時段

      中午12:00至下午1:00(早市收市后,在此時段內也可進行交易,但會在午市開市后才會成交);

      午市交易時段

      下午1:00-4:00;

      在圣誕前夕、新年前夕及農歷新年前夕,將沒有延續早市及午市交易。要是當天沒有早市交易,當天也不會有延續早市交易。

       調整

      交易所董事會同意延長交易時段,在開市時間將與A股接軌,但交易時間將長于A股。此次延長時間將分兩步進行。交易所夏佳理表示,交易所延長交易時段分兩個階段進行。

      從2011年3月7日起,港股的上午交易時段將調整為9:30-12:00,下午交易時段調整為13:30-16:00,全天交易時間延長至5小時。

      從2012年3月5日起,港股的上午交易時段將進一步調整為9:30-12:00,下午交易時段調整為13:00-16:00,全天交易時間進一步延長至5.5小時。

      以前交易所的交易時間是上午10:00-12:30,下午2:30-4:00,交易所與A股交易時間的重疊部分只有2小時,且港股早盤和午盤開市均晚于xxx股市,不利于投資者回應市場消息。

      若交易所調整交易時間的兩步均完成,交易所上下午交易的開市時間將均與A股趨同,且交易時間長于A股。提前開市時間,有助于強化市場對xxx相關證券的價格發現功能,并盡量延長與xxx市場交易時間的重疊,促進與xxx市場更緊密聯系,同時也有利于加強交易所在亞太區內乃至全球的競爭力。

       期貨

      交易所周四(2月14日)公布,將于4月8日推出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屆時恒生指數和H股指數期貨的交易時間,將增加時間17:00至23:00的收市后時段。

      此外,港交所還表示,稍后亦會考慮黃金期貨納入收市后交易時段。

      目前恒生指數及H股指數期貨可于時間上午9:15至中午12:00,以及13:00至16:15的正常交易時段進行交易。

      港交所表示,決定推出收市后期貨交易,令市場參與者可因應歐美營業日出現的市場消息及事件對沖或調整其持倉;此外,逐漸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收市后期貨交易將有助港交所部署滿足環球市場未來對人民幣產品的需求;并有助吸引更多歐美投資者到旗下衍生產品市場進行交易。

       交易系統

      交易系統AMS/3

      交易所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擴大和交易所未來國際化發展的需要,交易所于2000年10月推出了第叁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3)。AMS/3將投資者、交易所參與者、其他參與者及中央市場連接起來,使交易過程變得更有效率。

       交易所交易規則

      在交易所進行證券交易,須遵守《交易所規則》的有關。較重要的規則如下:

      (一)價位

      每個在交易所交易的證券是以指定“價位”來進行交易,它代表價格可增減的最小幅度,并與該證券所處的價格區間有關。目前,交易所的價位表了從每股市價在0.01-0.25港幣(價位為0.001港幣)到每股市價在1000-9995港幣(價位為2.50港幣)的股票價位。當某股票的價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價格區間時,其價位也會隨著變動。

      (二)開市報價

      《交易所規則》“開市報價”應按程式進行,以確保相鄰兩個交易日間價格的連續性,并防止開市時出現劇烈的市場波動:每個交易日xxx個輸入交易系統的買盤或賣盤都受開市報價規則所監管。xxx買賣盤的價格不能超過上日收市價上下4個價位。

       結算與交收

      交易所內多種產品的結算及交收程式,分別由結算所、期權結算公司及期貨結算公司這叁個結算所辦理。其中,結算所負責在聯交所主板及創業板進行交易的符合資格證券的結算及交收。

      持續凈額交收系統

      結算實行持續凈額交收制度。在持續凈額交收制度下,每一名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向其他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買入或賣出某一只證券,均會按滾動相抵銷剩下的凈買或凈賣股份作為交收標準。 交易所參與者通過自動對盤系統配對或申報的交易,必須于每個交易日(T日)后第二個交易日下午3時45分前與中央結算系統完成交收,一般稱為“T+2”日交收制度(即交易/買賣日加兩個交易日交收)。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2657/

    (7)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