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技術開發區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市安寧區的中心地帶,按市新城區規劃東起580#、581#規劃;南至516#、517-1#規劃,甘肅農業大學北側;西至530#規劃;北至502#、511#規劃,面積9.53平方公里,是市第三版城市規劃建設的新城區,濱依黃河,氣候溫和,地勢平坦,優雅,綠地覆蓋率達26%。

       區位優勢

    經濟技術開發區區位優勢突出 基礎設施完善 區內交通便利,距西北鐵貨運樞紐西站4公里,距中川國際機場40公里,具備東西貫通、南北交錯、規范發達的交通網絡。區內水、電、氣設施完備,供應充足。

      

    土地資源豐富 發展空間廣闊 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分商貿金融區、工業區兩部分,商貿金融區內可用建設的土地400公頃,工業區可用建設的土地500公頃。為了使xxx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充足的發展后勁,2003年6月,市決定將毗鄰開發區的沙井驛工業區7.96平方公里列為開發區工業發展用地。

      

    大專院校集中 科技力量雄厚 區內有西北師范大學、甘肅農業大學、交通大學等17所大中專院校,有社會科學院農業科學院等11所科研機構,擁有各類科技人員3萬余人,是的高校聚集區。

      大中型企業較多 工業基礎較強 區內有長風科技股份公司等大中型企業21家,其他各類企業1735家,以電子建材機械醫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初具規模。

      商貿流通繁榮 服務功能完善 區內現有以黃河中藥專業市場為龍頭的9個大中型市場,有各類商業、飲食、服務網點3200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0億元以上,市場開發潛力大。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體系完備。

      產業導向明確 投資政策優惠 經濟技術開發區鼓勵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傳統加工業,鼓勵共同投資建設各類園區、出口加工、保稅區;支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各項投資都已制訂了明確的土地征用、稅收減免返還方面的優惠政策,形成了完備的扶持服務機制。

       園區概況

    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區位及規劃圖

       園區級別

      經濟技術開發區是xxx的一家xxx經濟技術開發區,2002年3月批準建立。

       園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市安寧區的中心地帶,濱依黃河,是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干線交匯之處,距西北xxx集裝箱中轉站貨運站僅8公里,距西北鐵貨運樞紐西站4公里,距中川國際機場40公里。

       主導產業

    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醫藥、輕紡、建材等產業為主體

       入駐重點企業

    經濟技術開發區2005年,區內入住各類企業500多家,其中:工業企業268家,商業企業98家,餐飲服務業89家,房地產業18家,國有企業10家,有限責任公司252家,股份制企業5家,通過ISO14000認證的企業18家,通過省科技廳高新技術企業14家,外商投資企業3家,出口創匯企業6家,其中包括:中石油輸氣分公司、和盛堂藥業公司、金安新包裝公司、交大科技園等。

       布局規劃

    園區面積9.53平方公里,總體規劃分商貿金融區、工業區兩部分,商貿金融區內可用建設的土地400公頃,工業區可用建設的土地500公頃。2003年6月,市決定將毗鄰開發區的沙井驛工業區7.96平方公里列為開發區工業發展用地。由高新技術產業園、非公經濟產業園區、石化產業、環保產業園區、對外貿易加工園、沙井驛迎賓商貿經濟帶、(都市)生態農業園、行政商務服務園、新世紀種業科技園等組成。

       歷史

      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于1993年3月。

      2002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為xxx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3年6月,市委、市決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安寧區實行兩區合一的管理體制。

      2006年完成技工貿總收入100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33.8億元。開發區正在成為全市體制創新的示范區、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外向型經濟的聚集區、出口創匯的新和全市、全省對外的新窗口。

      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8億元,同比增長18.5%。

      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1億元,同比增長23%。主要經濟指標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位居全市前列,部分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開發區技工貿總收入連續三年實現翻番。

      2011年1月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增容擴區、跨縣區發展,在安寧、西固、紅古和皋蘭4個縣區增容擴區,設立安寧園區、西固園區和紅古園區三個二級園區,規劃面積達到102.12平方公里。經濟區享有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實行管委會領導下的一區多園、區,區(縣)共管共建體制。

      2012年12月市委、市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新區、高新區、經濟區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決定推進經濟區與新區融合發展。經濟區將集中優量,向新區進行戰略轉移,負責新區機場北農業及物流產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共36.55平方公里區域的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工作

      2014年12月,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空間布局及管理體制調整方案》,經濟區在空間上實施西進北擴戰略,空間布局調整為一區五園,包括經濟區機場北高新園區、安寧園區、西固園區、紅古園區、皋蘭園區,規劃面積為165.32平方公里。

       發展歷程

      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在市被國務院批準為內陸城市后,市委、市根據中央一個城市可以設立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于1993年3月成立的省級開發區; 規劃面積為9.42平方公里,其界定區域為:北區,大青溝以西,514#、516#以南,532#以東,黃河案線以北,規劃面積在6.72平方公里;南區,馬灘南河道和濱河西所圍全部地域,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0.52平方公里,xxx控制區6.57平方公里。經過幾年的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經濟等各方面都有了有了很大的變化,1997年為了使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內企業享受到更多政策,發展更上一層樓,市委、市決定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內xxx的xxx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署辦公。

      在外經貿部的努力下,國務院批準在部省會城市可以建一個xxx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省委、省和國家有關部委的關懷指導下,國務院于2002年3月15日以關于甘肅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國辦函〔2002〕20號)批復,批準將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xxx 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9.53平方公里。

      2003年1月經市批準設立新城區,總體規劃面積43平方公里,經濟區地處新城區和安寧區中心。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城區和安寧區是市的經濟功能區。為了充分發揮這三個區的政策優勢、資源優勢,把經濟功能區做大做強,形成一個強大的經濟組團,培育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2003 年 6 月,市委、市決定對經濟區、安寧區實施區區合一管理體制。授予兩區市一級管理權限,并由經濟區、安寧區負責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新城區。

      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有以長風科技股份公司、萬里機電廠、飛控儀器總廠、機床廠、石化設備廠、甘肅電力瑞華電氣公司、華興電器廠等大型機電企業,是航天、儀表工業和電子信息業的聚集地;有以威信制藥廠、甘肅大圣生物技術公司等民營企業為主的高科技生物醫藥企業;有以小二黑食品公司、好為爾公司、豐寶食品公司為主的食品制造企業;有交通大學科技園、甘肅電力科技園、安寧高新科技園、實創園區等高科技園區;有眾邦電線電纜公司、博克密封件公司等民營科技企業;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金華凈水劑等14家高新技術企業。

       地理

      地處省會-市的安寧區,位于城區中心西北黃岸。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1517.3米至2067.2米。

       自然

    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市安寧區腹部,是新城區的重點建設區域。安寧區位于市黃岸,為市西北郊區,地處東經103°34′~103°47′,北緯36°5′~36°10′。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起九洲臺白梁子一線與城關區相接,西至虎頭崖與西固區毗鄰,南臨黃河與七里河區、西固區隔河相望,北依群山與皋蘭縣接壤。東西長19.6公里,南北寬2.7至7公里,依山面河,由灘地、川地、山地、黃土梁峁溝壑區組成,是絲綢之必經地之一。

      

    安寧區東西兩側高,中間低緩,呈馬鞍形,形成狹長河谷平原--安寧平原。海拔1517.3米至2067.2米,相對高差550米。屬中溫帶氣候區,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干燥。年降水量349.9毫米,年蒸發量1664毫米。年平均氣溫8.9攝氏度。年日照2476.4小時,無期171天。主要自然災害有霜凍、冰雹和風災。

      

    安寧區地處盆地中端,南依黃河,北靠青山,系沖積、洪積、坡積而成。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發展農業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安寧區被確定為蔬菜、水果生產,耕地面積最多時達35450畝,其中蔬菜地11536畝,園地23916畝。蔬菜總產量9359萬斤,栽培品種達100余種。其中十里店小韭、辣椒、安寧刺瓜列入中國優良蔬菜品種名錄。水果總產量1131萬斤,栽培品種達264個。

      

    近年來,依照現代農業的發展規律,走農業工業化、高效優質化、觀賞旅游化、無蟲害化和生態化的子,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出xxx的效益,引導群眾依托市場,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努力發展以日光溫室為代表的設施農業;以花卉、食用菌、食用掌為代表的特種種植業;以反季節、多茬口栽培為代表的市場型農業;以東北梅花鹿、肉鴿、觀賞等為代表的特種養殖業;以河灣辣椒、紅藝村桃子種植為代表的產業化農業,有效促進了全區農牧業的生產,蔬菜產量基本穩定在6000萬斤,水果穩定在700萬斤,肉、蛋、奶穩定在120、160、23萬斤的水平,基本做到了產量增加、結構多樣化。

       礦產資源

      區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紅粘土、型砂、砂石料。

       土地資源

    經濟技術開發區總規劃面積9.53平方公里,占安寧區面積的10.98%,安寧區總面積86.79平方公里,是市城區內可供連片開發利用土地最多的xxx區域,有可開發利用土地約2.24萬畝。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的各園區都有上千畝的可開發利用土地,其中沙井驛工業園可利用土地面積約400公頃,生態農業園可開發利用土地約320公頃。豐富的土地資源,使得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其他區域不可比擬的發展空間,為進一步的開發建設提供的廣闊的空間。

       交通

    經濟開發區中心距西北xxx的集裝箱鐵貨運樞紐中轉站--西站僅8公里,高速公從園區可直達中川國際機場。區內有西北地區xxx的光纜通訊樞紐中心,通訊設施先進,信息交流方便快捷,寬帶網絡電視覆蓋全區。

      是西北鐵、公、航空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干線交匯之處,經濟技術開發區距離市中心僅5公里,距西北地區規模xxx、技術最先進的貨運集散中心--西貨運站僅6公里,距中川機場僅48公里。

      

    同時,是西部地區重要的通信樞紐和商品聚散中心,流通服務功能強,多層次、規范化的市場體系完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活躍。商品輻射面達到西部8個省區、近400萬平方公里和3億多人口。區內將建成西北xxx的鐵樞紐編組站,規劃建設的青藏鐵、蘭渝鐵將連接構建西北和西南新通道,促進黃河、長江兩大經濟區域共同繁榮,作為西北重要工業城市的聚集、輻射和帶動作用也將逐步凸現。一些投資商正是看中這種快速便捷的陸空運輸網絡和物流集散作用,最終將項目落戶在經濟技術開發區,迅速占領廣闊的西北市場。

      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所處的安寧區是的西大門,高速公直達中川機場,距離僅42公里。隨著銀灘黃河大橋的建成、北濱河西延工程建成通車以及新城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開工建設,未來幾年,將形成東西貫通、南北交錯、規范發達的交通網絡。

       產業基礎

      是黃河上游xxx的工業城市和重要的原材料,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醫藥、輕紡、建材為主體,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和機械裝備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長風集團公司、飛控儀器總廠、萬里機電總廠等國有大中型企業21家,是我國航天器材、電子儀表、信息產品的主要生產之一。西部地區的大型藥材市場--黃河市場規模日增,華聯等連鎖購物廣場和實創、交大科技園和眾邦電纜等一批高科技企業也入駐發展,已形成以航天器材、電子儀表和信息產品為主,建材、食品、機械和醫藥工業共同發展、具有一定規模和相當基礎的工業體系,現代倉儲、物流業發展迅速。

      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各類企業471家,其中工業企業247家(其中限額以上工業企業70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建筑業企業9家、商貿餐飲企業105家、其它各類社會服務業企業110家,區內已形成一定的產業基礎布局。有以長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萬里機電廠、飛控儀器總廠、機床廠、藍科石化設備有限公司、眾邦電線電纜公司等大中型企業為代表的家電、機械及專用設備制造企業;以和盛堂制藥廠、好為爾公司、小二黑食品公司和天元植物蛋白等企業為代表的高科技生物醫藥食品加工企業;以北方石化金屬有限公司、華聯超市、甘肅大華汽車銷售公司為代表的商貿流通企業。全部經濟總量中,工業經濟所占比重超過65%,成為經濟區的主導產業。

      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已經建成的工業項目情況是:中央企業有蘭飛總廠、萬里機電廠,省屬企業有長風機器廠、機床廠、中興廠、省太陽能公司,區屬企業有甘肅大圣公司、好為爾公司、石化設備廠、威信制藥廠、小二黑食品公司、眾邦電線電纜公司等。甘肅種業公司、銀興電力公司、甘肅金珠電力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也相繼入駐經濟區。

      開發區內已建成的第三產業項目主要有北方石化金屬有限公司、煙草公司安寧區公司、誠信電力超市等。天元植物蛋白項目、交大產業園項目、納米啤酒瓶生產項目、磁驅動泵生產項目、螺旋藻碘鹽生產項目等一批在建的大型高附加值項目,也將為經濟區的騰飛提供原動力。

       經濟發展

      經濟技術開發區是xxx的一家xxx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和市重點開發建設的外向型經濟區域,是以國際標準建設、按國際慣例管理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濟區位于市安寧區,地勢平坦。區內公網絡四通八達,是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干線交匯之處,距西北xxx集裝箱中轉站貨運站僅8公里,距中川國際機場僅42公里。區內高校科研單位密集,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人居優越,軟硬件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土地開發潛力巨大。經過十年的發展,目前經濟區已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服務體系,并擁有一支高效廉潔的管理隊伍,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外投資者青睞,吸引了實創、交大科技園、眾邦電纜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入住,成為西部大開發的投資熱土和來蘭投資興業的首選之地。

      十年來,經濟區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在不斷提升,2005年,全區實現技工貿收入50億元,同比增長40%,實現全部經濟增加值11億元,其中實現工業增加值7.5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28.9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出口創匯425萬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億元;實現財政稅收1.4億元,同比增長41.5%;利用外資800萬美元。

      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以提高吸收外資質量為主,以發展現代制造業為主,以優化出口結構為主,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致力于發展高附加值服務業,促進xxx經濟技術開發區向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區發展的三為主、二致力、一促進的發展方針,打好一張牌,構建兩個平臺,走一條整區開發、跨越式發展的新子的發展思,實施特起來、快起來、強起來的發展戰略。

       --特起來

      就是打好一張牌,構建兩個平臺,走一條整區開發、跨越式發展的新子的思,通過發揮安寧區特殊的區位優勢,用xxx經濟技術開發區本身所擁有的特殊體制和政策優勢,通過結構構建城市發展平臺和經濟發展平臺,整合資源優勢,走出一條又快又好又省的特殊發展道。

       --快起來

      就是要血戰一年,兩年打開局面、三年升位、五年形成核心競爭力和產業特色,不斷刷新安寧速度。根據規劃,著力打造經濟發展平臺。高新技術產業園優先發展以IT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突出創業服務園、高科技孵化等項目;生態農業園重點建設一個集觀光、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復合型高級觀光休閑農業區,使其成為生態,提高生態效益的重要;沙井驛工業園努力實現工業新區開發建設和管理體制和機制的創新,使之成為大型石化產品交易、環保產業、新型建材及新材料等新興工業和外向型經濟的聚能帶。

       --強起來

    就是用特殊的思,特殊的措施,特殊的辦法,按照兩年翻一番,五年翻兩番的總體目標,率先在全市實現現代化、生態化、人文化,力爭打造繁榮、創業、和諧、宜居的山水城區。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P)總量突破92億元,力爭達到100億元;工業產值達到138億元,實現增加值42億元;全地區財政收入達到8億元,一般預算收入超過2.5億元以上。

       社會人文

    歷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自西漢時設縣到1941年正式設市,千百年來吸收融合了多種文化和文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西北文化背景。尤其是被批準為內陸城市以來,逐步世界,融入了世界先進文化。黃河母親雕塑、中山橋、牛肉面等已不再是地方符號,已經成為世界的名片,《絲花雨》、《大夢敦煌》、《龍源》等文化精品不斷涌現,奠定了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人文素養。

      

    氣候怡人,是聞名全國的瓜果城,盛產白蘭瓜、黃河蜜瓜、軟兒梨、白粉桃等瓜果,百合、玫瑰以及黑瓜子也是全國著名的特產,素有賞景下杭州、品瓜上的贊譽。經濟技術開發區瀕臨百里黃河風情線,氣候溫和,地勢平坦,自然優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綠地覆蓋率達26%,居全市首位。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的安寧區西郊有綿延15公里、面積達8000多畝的桃林,已成功舉辦了22屆在國內享有盛名的桃花旅游節。黃河和黃河百里風情線貫穿全境。擁有九洲臺、天斧沙宮、仁壽山、植物園等自然和人文景觀,規劃建設中的生態濕地公園、世紀大橋等標志性建筑將把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成為繁榮、創業、和諧、宜居的山水城區。

      

    安寧是漢族聚居區,有漢、回、蒙古、滿、藏、朝鮮、壯、錫伯、東鄉、土、維吾爾、苗、彝、瑤、土家、哈薩克、柯爾克孜、撒拉、俄羅斯、保安、裕固、布依、達斡爾、拉西、侗、烏克蘭等29個民族,總人口21萬人,以漢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8.65%。安寧有佛教、、伊斯蘭教、教四個教,除外,其他各教均系國際性的教。

       管理條例

      作為xxx的xxx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直沒有出臺相應的管理條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開發區的發展。為了開發區健康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投資,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制定《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勢在必行。

       開發區基礎設施將優先安排

      據《條例(草案)》,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一區多園模式,是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高附加值服務業、信息產業為主的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園區;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進行管理體制和制度創新的特定區域。市人民應當安排專項經費,重點支持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開發區的能源、交通、環保設施和其他公用設施應當納入本市相關專項規劃和計劃,優先安排。

       以先進技術或高新技術為重點引進開發對象

    據《條例(草案)》,經濟技術開發區應當重點引進和開發與發展新興產業或者新產品有關的;對企業技術和產品更新換代有促進作用的;產品外銷或者能夠替代進口的及生產工藝和制造技術先進的先進技術或者高新技術。此外,開發區可根據發展需要,經海關批準后,設立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出口監管倉庫和保稅倉庫。

       開發區內企、事業組織享受多項優惠政策

      據《條例(草案)》,鼓勵投資者在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興辦高新技術企業、先進技術企業和產品出口企業,建設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擴大出口貿易和實現資源轉換的工業和基礎設施項目。鼓勵跨國公司在開發區內設立研發中心、財務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培訓中心、采購中心、物流中心、運營中心和配套。鼓勵在開發區投資興建和經營供水、供電、供氣、排水、道、污染防治及其他基礎設施。開發區內的企、事業組織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國家的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國家、省和本市的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國家、省、市的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市人民和開發區管委會制定的各項扶持和鼓勵等優惠政策。

       投資優勢 臨空優勢

    由于航空運輸的巨大效應,促使航空港相鄰地區及空港走廊沿線地區出現成產、技術、資本、貿易、人口的聚集,從而形成多功能經濟區域。航空港作為區域經濟發動機,依托大型機場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在機場所在地周邊地區和更廣泛地區內,將形成與航運相關的產業集群,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在這個過程當中,機場所在地的臨空經濟產業群的發展又起著先導作用。據國際民航組織測算,每100萬航空旅客可為周邊區域創造1美元的經濟效益,并且能夠帶來1000個直接和3700個間接工作崗位;每新增10萬噸航空貨物將直接創造出800個工作崗位;每新增一個航班將直接增加750個工作崗位。如上海的浦東地區、重慶的北碚新城、天津的濱海新區、成都的雙流國際新城等都是臨空經濟的xxx受益者。空港產業可以充分利用中川機場作為全省xxx的機場和毗鄰省會城市的比較優勢,建設市的副城區和空港衛星城,成為推動全省經濟發展的引擎。

       區位優勢

    空港產業位于1小時都市經濟圈,地處、白銀、西寧區域經濟和高速通道大三角中心,在西北五省區具有坐中四連的區位優勢,距市60公里、白銀市80公里、西寧市195公里,是歐亞橋的重要連接點,可謂占盡地利。

       土地資源優勢

      該地區土地集中連片,平坦開闊,價格低廉,為周邊地區供地價格最低的產業。目前儲備熟地4000畝,可為項目建設提供充裕的土地資源。

       水資源優勢

      國家大型二級自流灌溉水利工程--設計水量32立方米/秒,年引水量達4042億立方米的引大入秦工程為產業長期發展提供了充足優良水源。其中,尖山廟水庫已成功實現蓄水。作為第二水源,該區域地下水資源總量達0.54億立方米,可滿足各類項目用水需求。

       電力資源優勢

      空港產業電力資源豐富充裕,周邊30公里范圍內,分布著不同電壓等級和容量的6座變電站(所),具有擴容增容的便利條件,新建110千伏變電所已投入使用,可為項目建設提供充足的電力供應保障。

       交通運輸優勢

      中川機場和高速公是空港產業對外交通的主要依托。中川機場已開辟30多條通往國內外的空中航線,使產業具備甘肅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航空交通條件。同時對外公交通十分便捷,毗鄰機場高速公、省道201線、龍泉至中川縣級公,快速干道網與現有公有機結合,形成了通往、西安、白銀、新疆、西寧等地的快速交通系統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2937/

    (10)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