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
煉油廠
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期貨的產生。石油期貨誕生以后,其交易量一直呈現快速增長之勢,已經超過金屬期貨,是國際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油交易所
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貨合約有4個:
紐約商品
(NYMEX)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合約,高硫原油期貨合約。其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規格為每手1,000桶,報價單位為美元/桶,該合約推出后交易活躍。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品期貨合約,它的成交價格成為國際石油市場關石油期貨注的焦點。
(輕油,天然氣,無鉛汽油,熱油,布蘭特原油)
新加坡
(SGX)迪拜酸性原油期貨合約(中東原油)
東京工業品
英國國際石油
(IPE)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布倫特原油 柴油)
基本功能 簡介
經過若干年的發展,石油期貨市場的三大基本功能(價格發現,規避風險,規范投機)已經基本條件已經具備石油期貨
價格發現
期貨市場上聚集著眾多的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投機者,他們以生產成本加預期利潤作為定價基礎,相互交易,相互影響。具有一定的動態特征。在公開競爭和競價過程中形成的期貨價格,往往被視為國際石油現貨市場的參考價格,具有重要的價格導向功能,能夠引導企業生產經營更加市場化,提高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
規避風險
套期保值是石油期貨市場基本運作方式之一,企業通過套期保值實現風險采購,能夠使生產經營成本或預期利潤保持相對穩定,從而增強企業抵御市場價格風險的能力。
套期保值的基本做法是企業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石油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刻通過對沖或平倉補償的方式,抵消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當然,由于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差別現象的客觀存在,套期保值并不能完全消除風險,而是用一種較小的風險替代一種較大的風險,用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差別風險替代現貨價格變化風險。
規范投機
資本具有天然的投機需求。利用石油期貨市場可以吸引大量資金,從而為石油產業發展提供xxx推動力。利用期貨市場,交易商一方面可以規避國際油價波動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還可通過投機交易從市場價格波動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在規范的市場,投機行為要受到嚴格的監督和管理,投機者是在嚴格遵循交易規則的條件下獲取正常經濟利益,監督和管理使投機行為成為調節期貨市場的工具。有了投機者的參與,期貨市場的交易量增加,市場供求關系也可以更好地得以調節。
運作條件
石油期貨石油期貨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能源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能源市場的運行具有深遠影響。從實踐和運行歷史看,期貨市場的產生和運行對有著特殊要求。成熟和規范的市場經濟體系,是石油期貨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一、市場競爭和程度較高,供求信息充分,現貨市場發達;
二、經濟體系比較,不存在嚴格的價格和進出口管制;
三、期貨交易所所在地區的金融市場,期貨標價貨幣在資本項目下可兌換;
四、期貨市場所在國家或地區法律法規健全,對期貨市場的監管切實有效。
由于市場體系不完善導致期貨市場建立和發展受到影響的例子很多,比如1993年初,我國的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石油期貨交易。
由于當時我國的石油流通體制沒有實現真正的市場化,石油期貨市場的產生也是曇花一現,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中東一些產油大國雖然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卻沒有建立石油期貨市場,也與缺乏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不無關聯。
交易量
世界主要石油期貨交易所歷史交易量
交易所
上市合約
交易量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
1978年11月上市取暖油期貨合約;1982年上市含鉛汽油期貨合約;1986年被無鉛汽油期貨合約取代;1986年上市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合約;1990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 。
2001年交易量為7,254萬手,日均交易量27萬手
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
1981年上市輕柴油期貨合約;1988年上市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1997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
2001年交易量為2,641萬手,日均交易量17萬手
東京商品交易所(TOCOM)
1999年7月上市汽油、煤油期貨合約;2001年9月上市原油期貨合約。
2001年交易量為2,560萬手
新加坡交易所(SGX )
1989年SIMEX上市高硫燃料油期貨合約;2002年4月與TOCOM簽署合作協議交易中東原油期貨合約。
上海期貨交易所(原上海石油交易所)
1993年推出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四個期貨合約。
總交易量5,000萬噸
橫盤走勢 趨勢
石油期貨
滬油繼續著此前幾個交易日的橫盤走勢,其主力合約FU0905早盤以3,014元小幅高開,盤中走勢較為震蕩,最高3,032元,最低2,977元,終盤以2,978元報收,較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小幅下跌26元/噸,跌幅為0.87%;成交量較周二大幅萎縮,日增倉1,064手。
歐盟委員會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表示,經過兩周的爭論,俄羅斯經由烏克蘭的天然氣再次輸送到歐洲,現場的監督員報告稱天然氣輸送正常。俄烏兩國的握手言和使得油價失去一大支撐因素,再加上美元指數走強和美國主要股市大跌也令油市承壓,隔夜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3月份交付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終盤微跌0.06美元至40.84美元/桶。此外,據分析師初步調查,預計美國能源部1月22日公布的原油庫存數據將增加,其中原油庫存預測增加40萬桶,汽油庫存增加180萬桶;若如此,則對疲弱的油價無異于雪上加霜。另有消息稱,委內瑞拉石油部長拉米雷斯20日表示委內瑞拉仍然支持OPEC為穩定國際石油價格而做出的任何減產決定,但OPEC的作用終歸有限。
FU0905期價基本圍繞3,000元一線震蕩,處于一種上不去、下不來的尷尬境地,后市以3,000元關口和5日均線作為多空分水嶺短線進出。2008年宏觀經濟的壓軸數據即將公布,其景氣程度會影響投資者的心理,進而影響期市商品的價格走勢,予以關注。
交易所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石油期貨交易1、1978年11月上市取暖油期貨合約2、1982年上市含鉛汽油期貨合約,1986年被無鉛汽油期貨合約取代3、1986年上市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合約4、1990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 。
2001年交易量為7254萬手,日均交易量27萬手 。
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1、1981年上市輕柴油期貨合約2、1988年上市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3、1997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2001年交易量為2641萬手,日均交易量17萬手。東京商品交易所TOCOM 1、1999年7月上市汽油、煤油期貨合約2、2001年9月上市原油期貨合約。2001年交易量為2,560萬手 。
新加坡交易所SGX
1、1989年SIMEX上市高硫燃料油期貨合約2、2002年4月與TOCOM簽署合作協議交易中東原油期貨合約
上海期貨交易所(原上海石油交易所) 期貨合約。
總交易量5,000萬噸。
石油供用
中國石油需求量增長迅速,自1993年開石油期貨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年進口原油7000多萬噸,花費近200億美元,前年由于國際油價上漲多支付了數十億美元。中國石油供求和價格對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承受的風險越來越大,國內企業對恢復石油期貨交易的呼聲很高。其實中國在石油期貨領域已經有過成功的探索。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貨交易,后來,原華南商品期貨交易所、原石油交易所,原商品交易所等相繼推出石油期貨合約,其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xxx,運作相對規范,占中國石油期貨市場份額的70%左右。其推出的標準期貨合約主要有原油,90#汽油,#柴油和250#燃料油等四種,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過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貨市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中國過去在石油期貨領域的成功實踐,為今后開展石油期貨交易提供了寶貴經驗。
期貨走勢
1、石油在130美元的時候,天浪xxx時間給出結論,高點在145-150美元之間。市場后來的走勢證明了這個結論。最高價149美元,收盤最高價147美元。
2、石油到達147美元的時候,天浪xxx時間給出結論,石油將跌倒120美元,并將在110--120美元之間徘徊。看一看狗屁專家的結論很好笑。石油見到147美元的時候,很多專家說什么石油將長期維持在150美元的高位。市場后來的走勢再次證明了天浪的結論。石油走勢在天浪給出結論后,跌倒了120美元,并在110--120美元之間徘徊。
石油期貨3、石油在110--120美元之間徘徊的時候,天浪又給出下一階段的結論,石油將跌倒90美元。----市場證明了這個結論。
4、石油跌倒90美元的時候,天浪再次給出下一階段的結論,石油見90美元之后,將開始反彈,反彈到120美元。市場證明了這個結論。
石油大舉反彈,盤中最高130美元,收盤120美元。狗屁專家恐怕又找不到方向了。天浪第五次給出結論。
5、石油的終極下跌在70-75美元。石油從90美元反彈到120美元,僅僅只是個反彈。在115--130美元徘徊之后,將開始下一個波段的下跌,一跌到70--75美元。
6、截止到2009年1月13日,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回落到了37美元,回落幅度高大74.8%很難想象如此大的跌幅僅僅用了6個月左右的時間。
建設體系
在上海期交所推出燃料油期貨后,國內企業十分重視回歸到上海燃料油期貨市場進行交易。燃料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成功上市以來,中國期貨市場從此誕生了xxx石油期貨品種,并獲得了各類企業和廣大投資者的廣泛歡迎。中國國際期貨經紀公司執行總裁馬文勝認為,在燃料油期貨推出后,上海定價中心地位已初步形成。例如,在國際原油及燃料油大幅上漲的時候,上海燃料油價格并沒亦步亦趨,漲幅遠小于國際市場,說明國內市場定價中心地位已經初步形成,并不是影子市場,國內企業xxx次占據了一定的主動地位,有效地避免了盲目跟風帶來的風險。
燃料油期貨的成功上市與平穩運行極大地增加了投資者的信心。而最近的中航油事件則進一步表明,盡快建設中國石油期貨體系已愈顯迫切。
燃料油
其實,早在中航油事件爆發之前,新加坡燃料油紙貨市場就經常發生國際能源巨頭逼倉中國企業的情況,經常令中國進口商出現虧損。因此,燃料油期貨在上海的推出,受到了廣州華泰興、深圳協孚等燃料油企業的廣泛歡迎與積極參與。
此次,中航油事件再次警示人們,海外衍生品市場風浪巨大,國內企業進行境外衍生品交易往往會因交易場所處于海外、交易對手實力強大而處于不利地位。而事實說明,加快建設中國自己的石油期貨體系將能改變這種不利局面。
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姜洋指出,中航油事件表明,對于中國這樣的石油消費大國來說,建立屬于自己的石油期貨市場體系并借此融入國際石油定價體系,已經迫在眉睫。在分析中航油事件時,姜洋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中國企業在海外衍生品市場上與跨國公司較量,就像是一場50公斤級對100公斤級的拳擊賽。對手在自己制定的比賽規則下熏陶了多年,在這樣的競爭下,缺乏經驗和實力的中國企業才會輸得這么慘。
中國經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注定了中國同時會成為國際石油投機商們最感興趣的對象。如果擁有自己的石油期貨市場,就會循序漸進地推進市場的發展,并在發展的過程中注意自己的企業。實際上,利用屬于自己的衍生品市場提高本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在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期貨交易中已經得到了清晰的反映。
在國際能源署(IEA)及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日前在紐約聯合舉辦的國際油價及交易行為研討會上,與會代表高度重視中國燃料油期貨上市以及中國市場對國際油價的影響,IEA行政副主任William.ramsay認為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燃料油期貨合約,對中國石油行業乃至世界石油市場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國外同行還對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貨合約和市場組織、管理工作表示贊賞,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Mr.Robert評價,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貨合約能夠在剛上市之初有這樣平穩和活躍的交易,在新上市期貨合約中常成功的。
中國現狀
中國石油需求量增長迅速,自199石油期貨3年開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年進口原油7,000多萬噸,花費近200億美元,前年由于國際油價上漲多支付了數十億美元。我國石油供求和價格對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承受的風險越來越大,國內企業對恢復石油期貨交易的呼聲很高。其實我國在石油期貨領域已經有過成功的探索。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貨交易。后來,原華南商品期貨交易所、原石油交易所、原商品交易所等相繼推出石油期貨合約。其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xxx,運作相對規范,占全國石油期貨市場份額的70%左右。其推出的標準期貨合約主要有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等四種,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過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貨市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2015年6月6日,中國金融機構宣布,計劃于年內啟動人民幣原油期貨交易,這是向國際市場發出的相當重要的信號。
價格影響
截至,中海油收購尼克森獲批。此次收購是我國xxx的一起海外收購案。2005年中海油擬以185億美元要約收購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最終以失敗告終。所謂好事多磨,中海油收購能源公司一事在歷經5個多月后,終于塵埃落定。
業內研究員認為,拿下石油巨頭對中海油而言是巨大的利好消息,不僅能夠促進其油氣產量的大幅增加,還能夠幫助其有效拓寬海外市場。尼克森豐富的油氣資源開采設備、研發中心、銷售網絡、管理人才一直是中海油垂涎的,在頁巖氣、油砂方面豐富的開采經驗更是中海油夢寐以求的。
同時,中海油此舉對于保障國內能源安全有重大意義。中海油石油產量將直逼中石化,三足鼎立的態勢在石油業更加凸顯,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兩頭并舉的做法將加速國內石油巨頭的發展速度。傳統能源仍將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起到主導作用,石油的地位更是其他能源無可替代的,中海油這一舉動將為國家石油儲備體系的完善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中海油的海外擴張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我國在國際原油價格中的話語權尚值得觀察。畢竟,國際原油價格才是影響世界石油行業的決定性要素,這一指標長期被歐美國家所把持,華爾街通過資本市場對石油價格的控制更是成為制約我國石油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建設石油期貨市場的步伐應當加快,相關理財市場應盡快完善,期貨與現貨市場并舉勢在必行。
期貨領域的成功實踐,為今后開展石油期貨交易提供了寶貴經驗。
石油作為一種和經濟息息相關的資源類商品,其爭奪和競爭的核心歸根到底還是對市場和價格控制。當前油價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除了資源稀缺性之外,一方面是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石油資源的國際壟斷資本價格的壟斷行為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是國際投機資本在興風作浪。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是全方位、多層次的競爭,我們需要參與到現貨、期貨、產權等多層次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去,需要通過大量、反復交易去主動影響價格,需要通過建立期貨儲備來我國的石油安全、減輕短期油價波動對國內市場的沖擊,需要了解、掌握國際市場的競爭規律、價格變動規律,需要有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企業主體。因此,在我國的石油戰略中,建立中國自己的石油期貨市場,全方位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利用市場化手段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我國石油經濟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據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公告,從2013年1月1日,納稅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產加工的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呈液態狀(瀝青除外)的產品,按征收消費稅。以石腦油1元/升或是燃料油0.8元/升的稅率進行征收。業內人士分析,受此新政影響xxx的應屬民營加油站了,因為民營加油站大多使用調和油,主要是因為調和油的批發價遠低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的油品價格(大約能相差500元-1500元/噸)。而因征收消費稅使調和油增加的成本無疑將被至民營加油站。民營加油站面臨更大的壓力,只有將增加的稅費再給廣大的消費者,油價或將再次上漲。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