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像機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攝像機

    編輯

    攝像機是一種以電信號形式記錄圖像的設備。與基于照相技術膠卷相機不同,電子存儲的圖像信號可以立即再次顯示為圖像。

    麥克風集成在消費者專業消費者模型中以記錄聲音;專業相機(例如用于廣播)有插座。根據錄音情況,不同的專業麥克風連接到它。從廣義上講,數碼相機也被稱為攝像機。許多智能手機還可以錄制視頻。帶有集成視頻記錄器的攝像頭稱為攝像機。

    成像儀

    編輯

    CCD芯片

    CCD 代表了攝像頭小型化的重要一步。它們現在的質量大 大超過了圖標望遠鏡。對于特別高質量的相機,圖像傳感器會被冷卻,從而顯著降低噪聲圖像。便宜的相機沒有光圈,但會在充電時間內調節曝光。

    所用圖像傳感器的面積越大,能夠“捕捉”到的光線就越多。這增加了所用芯片的感光度,并減少了特別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出現的圖像噪聲。圖像轉換器的分辨率不一定說明實際提供的分辨率。外殼上的像素規格通常指的是純拍照功能。用于視頻錄制的數字通常不會如此清楚地突出顯示。

    一些指定的像素通常用于數字圖像穩定器。這里只對實際用于拍攝的像素凈值感興趣。這些值通常在百萬像素范圍內或略低于百萬像素。800,000 像素是 PAL 攝像機的常用值。有了這些,無論如何只能存儲 720 × 576 像素(歐洲 PAL 標準)。在 HDCAM 等高品質相機和專業電影制作設備中,三個 ?3″ 傳感器各自的分辨率都超過 2,000 ,000 像素使用。

    CMOS 傳感器

    種類型的圖像記錄器,也稱為有源像素傳感器,使用 CMOS 技術。最初,這些傳感器主要出現在非常便宜的相機中。在此期間經過進一步發展后,它們還用于要求嚴苛的觀察任務和圖像處理。CMOS 芯片連續記錄圖像,因此可以隨時讀取。每秒幀數取決于像素頻率和讀出圖像部分的像素數,但高于 CCD 芯片。可以單獨或成組地對單個像素的功能進行編程和讀出。

    CMOS 芯片的動態范圍(仍然完美記錄的最弱和最 強信號之間的跨度)明顯高于 CCD 芯片的動態范圍,極端照明情況(例如夜間未照明的隧道中令人眼花繚亂的汽車)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記錄下來。

    CMOS 傳感器幾乎不會或根本不會出現所謂的拖尾效應 CMOS 技術還具有低功耗和高圖像傳輸率(高達 300 kb/s,而 CCD 技術為 100 kb/s)的特點。盡管有這些相當大的優勢,但 CMOS 技術并非在所有方面都優于 CCD 技術。

    尼普科夫圓盤

    第 一個攝像頭是基于所謂的 Nipkow 磁盤。這是一個圓盤,有大約 30 個孔呈螺旋狀排列。圖像被投影到屏幕的一個矩形區域上。該區域中孔洞的軌跡導致圖像逐行掃描:孔洞總是向一個方向移動,在邊緣消失。然后下一個孔會彈出并向下掃描下一行。通過的全部光線提供視頻信號,并用快速光電接收器(光電管)記錄下來。

    圖標觀察器

    它取代了機械掃描方法。后來圖標鏡技術得到進一步改進,一直延續到1990年代用過的。

    攝像機

    Vidicon 系統還與陰極射線管配合使用,至今仍在用于特殊應用(醫學、暴露于輻射的地方)。

    分色

    編輯

    為了生成彩色視頻信號,需要三種顏色分量(紅、綠、藍)。該過程在顏色理論中也稱為 RGB 或加法混色。

    分離成 3 個單色圖像

    實現顏色分離的最明顯方法是使用三個圖像傳感器,每個圖像傳感器用于一種顏色(“三個削片器”),并通過光學器件將它們耦合,這些光學器件也通過濾光片接管顏色分離。在錄像機時代,這種程序很普遍。今天的 3 芯片相機通過棱鏡或分光鏡將穿過鏡頭的光線分配到三個單色 CCD 芯片上。濾色器確保一個芯片拾取綠色成分,另外兩個分別拾取紅色或藍色。這個過程會產生非常高質量的圖像,因此被用于專業領域。

    像素級分色

    使用了一種不同的方法,特別是對于廉價相機(“單片削片機”)。在每個像素之前,圖像傳感器芯片交替具有各自顏色的濾色器,使得相鄰的不同像素記錄不同的顏色分量。電子設備由此產生彩色視頻信號。所需的更多像素(每個像素 2 × 綠色、1 × 紅色、1 × 藍色)通常會導致較差的分辨率;在任何情況下,顏色表示都不如 3 芯片相機準確。使用這種方法的圖像記錄器是拜耳傳感器。

    順序分色

    此前,他們嘗試了順序分色。一個旋轉的彩色濾光片交替濾出三種顏色成分。如果同一濾光片在白色發光顯像管前面的接收器處同步旋轉,則會為那里的眼睛創建彩色圖像。然而,這些嘗試很快就停止了。這種濾色器仍在太空旅行中使用,因為這里需要大量的頻率范圍。

    攝像機

    1片和3片CCD工藝對比

    根據 PAL 格式,電視屏幕上顯示 720 × 576 像素。為了在攝像機中存儲所有信息,芯片必須至少有 414,720×3 像素。由于 PAL 中的像素被拉長,因此實際需要 768 × 576 的始終方形的 CCD/CMOS 像素,即總共 442,368 × 3 像素,然后將其轉換為 720 × 576。16:9 錄制需要 1024 × 576 = 589,824 × 3 像素,這些像素也被轉換為 720 × 576 像素,但進行了變形壓縮。這個數字必須乘以三,因為一個像素無法感知完整的顏色信息,只能感知亮度差異。對于 3 芯片模型,使用棱鏡將顏色分解為紅色、綠色和藍色 (RGB) 分量,并分配到三個芯片。在不考慮數字圖像穩定器的情況下,這個像素數量足以在電視屏幕上顯示所有需要的圖像信息。

    在單芯片模型中,圖像存儲以不同的方式完成。由于每個 CCD 像素只感知亮度差異,因此在每個像素前面放置一個綠色、紅色或藍色的濾色器(拜耳濾光片)。DV 信號以 4:2:0 的比例記錄(YCbCr 彩色模型)。Y表示luma分量,只存儲亮度。U 和 V 表示色差分量(色度)。這意味著亮度為每個像素存儲,四個像素一起只存儲一個顏色值。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35492/

    (9)
    詞條目錄
    1. 攝像機
    2. 成像儀
    3. CCD芯片
    4. CMOS 傳感器
    5. 尼普科夫圓盤
    6. 圖標觀察器
    7. 攝像機
    8. 分色
    9. 分離成 3 個單色圖像
    10. 像素級分色
    11. 順序分色
    12. 1片和3片CCD工藝對比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