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加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簡介

      姓 名:李小加

      性 別:男

      工作單位:交易所

      職 務:行政總裁

      民 族:漢族

      籍 貫:

      

    出生日期:1961年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所學專業:

      最高學歷:博士

      

    所屬行業:金融

      愛 好:高爾夫

      

    1986年赴美留學,先后獲得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新聞系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院博士學位。

      曾先后服務華爾街著名的達維(Davis Polk Wardwell)與布朗伍德(Brown Wood)律師事務所,主要從事金融證券與兼并收購工作。在此期間,李小加曾作為中華人民國財政部美國律師參與發行了中華人民國xxx次全球主權債的發行工作。

      李小加也參與了中國最早一批國企跨境上市的交易,是中國金融證券業的最早實踐者之一。

      

    1994年加入美林證券,主要從事中國與企業融資與海外發展工作。

      1999年任美林證券中國區總裁,負責中國業務的決策與發展。在美林期間,李小加先生主持牽頭進行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一系列資本市場的重大交易與發行。

      2003年加入摩根大通任中國區,牽頭進行了業內多項重大交易,摩根大通中國業務在他的任期內突飛猛進。李小加參與策劃發起的中海油競購尤尼克事件,被認為開創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新時代

      2009年,接替周文耀,出任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行政總裁兼董事會。

       概述 經歷

    時代的烙印,盡管這是一個老套的詞匯,但它依然非常貼切地描繪了李小加的過去。李小加:華爾街危機是如何孕育的?我生在,長在甘肅,沒上過高中,初中畢業就去了石油技校,做了4年石油工人。

      李小加16歲作為中海油前身企業的一名鉆井工人,參加了中國最早的海上石油鉆塔工作,并在其中一個鉆塔上工作了好幾年。

      

    1980年,李小加跑進廈門大學,攻讀文學。大學畢業后,在《中國日報》社做記者。后來,李小加夫婦在美國大學校冊里挑了亞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申請留學,幸運地得到了兩份學金,前往攻讀新聞碩士。

      

    畢業后李小加報考了哥倫比亞大律系,在哥倫比亞大學得到一個法律學位后,被當時在中國開展業務的Brown Wood聘請。李小加成了美國Davis Polk Wardwell和 Brown Wood律師事務所紐約總部的律師,主要業務集中于證券及兼并與收購。

      而Brown Wood當時恰好與美林(Merrill Lynch Co.)有來往,美林后來看中了李小加,這樣,1994年李小加成為了投資銀行家。

      

    1999年,李小加開始擔任美林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兼總裁,全面負責中國業務的發展,牽頭多項重大交易,包括價值10億美元的中國國債全球發售,xxx太平洋、天津發展、化工、江西銅業、慶鈴汽車鳳凰衛視、中國移動、中海油、中國電信等多筆股票首次公開發行及債券融資項目,參與項目累計融資額達126.4 億美元。李小加參與了中國移動的大股東轉售工作,這后來成為一項頗具里程碑意義的交易。后來他又與中海油合作,參與了眾多交易的項目咨詢。2002年,他協助中海油管理層初步考察了收購聯合石油的交易。

      2003年,李小加加盟摩根大通,在他的任期內摩根大通在中國股票(包括)交易的賬簿管理人排名榜中首次登上xxx名寶座。

      2009年,李小加接替周文耀成為首位具有xxx背景的交易所集團總裁。在他的領導下,交易所推行了一系列,包括制定全新的戰略規劃、集團旗下結算所的風險管理、實施新的港股交易時間、推出人民幣產品及期貨夜市、與滬深交易所成立合資公司,并透過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及成立場外交易結算所,拓展大商品、定息產品及外匯業務。在闡述交易所《戰略規劃2013-2015》時,李小加表示,我們的愿景是將交易所發展為全球投資者及發行人的首選中國交易所,以及大中華發行人及投資者的首選國際交易所 。

      李小加在交易所網站設有小加網志專欄,不時刊登網志,發表他的最新觀點。

       看法

      作為人,其實我們更應該關心的問題是,有了上海自貿區的中國和沒有上海自貿區的中國,哪個對更有利?我想肯定是前者對更有利。因為,有了上海自貿區的中國一定是更加、更加國際化的中國,而在所有國際金融中心中,最有條件將中國的為自身的機遇,中國經濟和金融的節奏越快,的機遇也越大。

      中國已經由一個渴求資本的國家變為資本充裕的國家,即從前是資本輸入國,現在已開始向資本輸出國轉變。未來的角色不再僅僅局限于為xxx發行人提供國際資本,更具現實意義的已開始包括為xxx投資者提供機會以接觸國際發行人及國際金融產品,同時也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渠道,投資xxx上市公司及金融產品。

      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目標是為了重建國際貨幣體系,使中國獲得更大的經濟話語權。認清了這個長期目標,對其過程的長期性與所要付出的成本與代價就會有所準備,多份理解。人民幣國際化之于中國有如「養兒子」:不能不養,又不能急于回報,而且要花錢、費力、擔風險。在初始階段可以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育兒園」,讓這個「兒子」快速成長,成為它日后走出國門的xxx站。

      一句話,人民幣國際化的規模可以大一些或小一些,但絕不能沒有;速度可以快一些或慢一些,但絕不能停下來;溫度可以熱一些或冷一些,但一定要它的健康成長。

       港交所

      亞洲xxx的上市交易所--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下稱港交所)昨日下午公布,委任摩根大通現任中國區李小加接替周文耀,出任集團行政總裁兼董事會。這讓李小加成為港交所歷史上xxx個非本土人士的行政總裁,也是港交所xxx位有xxx背景的掌門人。

      上述任命將在現任總裁周文耀2010年1月15日退任的次日生效,但為確保工作順利交接,李小加將會提前三個月,在今年10月16日就任新職,相關人事任命已獲得證監會書面批準。

      

    非常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在這個崗位上為和xxx金融發展做一些事情。 昨晚接受早報記者電話采訪的李小加說話時顯得很放松。

      我還有一段時間才能離開摩根大通,現在談港交所工作還為時過早。李小加說。

      作為港交所歷史上xxx非本土人士的行政總裁,業界普遍擔憂李小加經驗不足。證券經紀業協會李耀新對李小加的任命表示憂慮及奇怪。他認為,營運投資銀行與港交所不同,后者是很獨特的行業,要市場對平臺有信心,不只是找生意。港交所有很多技術項目,如證券無紙化、交易系統提升等,需要熟悉的人才來處理,而李小加在這方面看來卻是空白。

      交易所則表示,董事會李小加在xxx廣闊的關系網絡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港交所的競爭力,應對目下種種挑戰。

      

    另據財經網報道,業界人士認為,港交所新的任命與最近上海謀求國際金融中心的努力直接相關。聘請有xxx背景的交易所總裁,在加強和xxx的關系、穩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打開了想象空間。

      資料顯示

      可查資料顯示,現年48歲的李小加祖籍東北,于出生,在甘肅長大,在投資銀行及法律事務方面擁有約20年經驗。他曾擔任過美林證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兼總裁,協助首批中國國企到海外上市,主持牽頭進行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一系列資本市場的重大交易與發行。

       趣事

      李小加還曾有一串頗有趣的身份和經歷:1970年代后期中國渤海油田的石油工人;1990年代初先后在兩家紐約大型律師行工作;2003年加盟摩根大通任中國區后,李小加參與策劃發起的中國海洋石油競購尤尼克事件,被認為開創了中國企業的新時代。

       重要事件

      2006年,摩根大通成功完成中國鋁業、中國招商銀行等股票發行上市工作。李小加參與策劃發起的中國海洋石油競購尤尼克事件,則被認為開創了中國企業的新時代。

      2009年6月3日,港交所公告宣布摩根大通中國區李小加將接替周文耀出任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這將是港交所成立20多年來xxx人士xxx次擔任此職位。

      2010年3月4日,李小加上任之后就公布了港交所《戰略規劃2010-2012》,他為交易所設計的核心戰略是創造自然增長,包括吸引xxx或從事涉華業務的國際發行人來港新上市以及增加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成交量。除此之外,港交所還要進一步拓展及擴張,從而保持競爭優勢。

      2010年,李小加推動對港交所交易時間進行,延長了港交所交易時段,促使港交所與xxx交易所開盤時間同步。自2011年3月7日起,港股開盤時間與A股同步。

      2011年10月24日,交易所推出人證港幣交易通,為人民幣股票在大規模上市和交易提供流動性。

      2012年9月17日,交易所推出人民幣貨幣期貨,是全球首只人民幣可交收貨幣期貨合約

      2012年6月15日,交易所宣布以現金13.88億英鎊(166.73億港元)收購全球xxx的基礎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同年 12月,交易所完成收購LME,進軍商品業務。

      2012年第三季,交易所在旗下結算所推行風險管理,包括在結算引入標準按金制度及浮動基金,修改結算所的壓力測試及抵押品要求,加強市場穩定牲。

      2012年9月26日,在李小加力促下,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合資公司 ─ 中華證券交易服務有限公司,以研推新金融產品及相關服務。中華交易服務于2012年底至2013年初先后推出三個指數,并于2013年4月宣布已授權首批共三家基金公司發行與其指數相關的產品。

      2013年1月15日,李小加公布交易所《戰略規劃2013-2015》,提出采取全方位產品戰略, 使交易所成為一家提供全方位產品及服務、和縱橫向完全整合的全球xxx交易所,并作好準備,以把握中國資本項在審慎管理下加速的種種機遇。

      2013年4月8日,交易所推出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恒生指數及H股指數期貨除可于上午9時15分至中午12時及下午1時至下午4時15分的正常交易時段進行交易外,亦可于下午5時至晚上11時的收市后交易時段進行交易。經檢討后于2014年1月6日起,交易所又在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加入小型恒指期貨及小型H股指數期貨交易,同時引入大手交易機制。

      2013年11月25日,場外結算有限公司投入運作,為場外衍生產品結算提供服務。除交易所作為控股股東外,場外結算有12家具代表性的、xxx及國際金融機構為創始股東。李小加認為,場外結算業務初期發展會較慢,但這業務會有重要作用,有助把握人民幣國際化提速帶來的種種機遇,并可善用作為首選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優勢發展定息產品及貨幣產品業務。

       人物視頻

      李小加 三十年的美國夢

      

    視頻內容:李小加,1961年出生,祖籍東北,是一位受業內尊敬的資深銀行家,具有近二十年的華爾街法律、金融與中國企業融資與顧問經驗。1984年畢業于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專業,畢業后任《中國日報》社記者。曾任全球xxx銀行之一摩根大通中國區,2009年,李小加先生成為首位具有xxx背景的交易所總裁。

       相關新聞

      李小加:需要全面發展金融市場

      

    李小加圖冊

      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Charles Li)表示,如果要保持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不

      應只集中發展股市,而應該全面發展商品、匯率和利率產品等市場。

      李小加發出上述直白的背景是:作為資金進入中國的入口,正面臨來自新加坡金融中心日益激烈競爭,同時上海也在力圖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

      他說,過去一直擁有資本輸入的優勢,作為xxx企業海外融資的渠道,但未來需積極轉型,把握xxx國際化機遇,由資本輸入轉為資本輸出。

      李小加在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稱,當xxx資本轉為輸出,他懷疑還沒有做好準備,在和時間賽跑。他的講話贏得了觀眾的掌聲。

      李小加還特別提到,隨著中國放開金融系統,并放松對利率和人民幣匯率的管制,中國企業將需要一個能通過衍生品和其他類似產品來對沖風險的市場。

      李小加稱,需要發展利率、匯率、衍生品和商品市場,成為這些資金的目的地。

      李小加:港交所未來目標 實現兩地股市一體化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近日表示,港交所未來發展xxx目標之一是實現兩地股票市場的一體化,實現兩地市場互聯互通。

      李小加指出,xxx正由以往的資本輸入國發展成為資本輸出國,預計未來二十年會是xxx資本輸出的開始,如何在這種轉變過程中與xxx機制接軌,將成為未來xxx挑戰。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xxx商品市場、利率及匯率加速,的定位將有所改變,未來必須積極轉型,要與xxx市場接軌及協同,從單一的以股票為主的市場拓展成為包括商品、金融等衍生產品的多元化金融中心。此外,還應該發揮其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在xxx推動股市互聯互通之際,也應積極促進在岸及離岸市場一體化。

       最新消息

      2014年3月16日,阿里巴巴公開宣布將赴美國上市,市場一片嘩然。在阿里巴巴宣布上市事宜后,李小加也在xxx時間回應《xxx財經日報》查詢時稱:首先我為阿里巴巴祝福,也同時為感到自豪,但現在也絕不能陶醉。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3697/

    (26)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