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應
編輯框架效應或框架意味著消息的不同表述 - 具有相同的內容 - 對收件人的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 這種效應無法用理性選擇理論來解釋。
例子
編輯醫療保健措施通常指向吸煙、無保護性行為、肥胖等的有害后果。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談到“損失框架”。 然而,當談到預防措施時,嵌入增益框架中的信息,即強調所需行為改變的積極后果,會更成功。 但是,如果要確保對現有疾病或風險(吸煙者、超重)給予更多關注,則損失框架中的信息會更有效。
這種影響也可能發生在調查中,例如使用問卷調查。 因此,應特別注意問題的措辭,以免扭曲調查結果。
實證分析
編輯這種影響何時發生以及它有多強目前是科學辯論的主題。然而,最近的調查和元研究部分地相對化了框架理論所基于的發現。 除其他事項外,Wehling 在她的 Politisches Framing(2016 年)一書中提到了一項研究,在該研究中,受試者被要求記住一件好事或壞事,然后提供洗手產品。 在最初的研究中,有壞事想法的受試者更頻繁地伸手去拿洗手產品。 然而,2018 年 9 月的一項元研究表明,這種影響在更大規模的研究中只是微不足道的。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3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