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然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公司簡史

    安然公司,(股票代碼:ENRNQ)成立于1930年,總部設在美國休斯敦。曾是一家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類公司。安然公司在200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16位,是美國xxx的天然氣采購商及出售商,也是xxx的能源批發做市商。另外,該公司還運營著一家天然氣管道系統和寬頻部門。安然在1930年成立時只是一家天然氣分銷商,但如今它已經成為擁有 340億美元資產的發電廠。安然公司同時也經營紙、煤和化學藥品等日用品。該公司在美國控制著一條長達32000英里的煤氣輸送管道,并且提供有關能源輸送的咨詢、建筑工程服務

    公司所屬7家分公司分別負責運輸與儲存、國內天然氣與電力服務、國際經營與市場開發、油氣勘探與生產和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5個領域的經營業務。1996年公司總收入達到132.89億美元,凈收入達到5.84億美元,總資產為162億美元。

    主要子公司:

    1、安然天然氣管線集團,

    2、安然投資公司,

    3、安然能源服務公司,

    4、安然國際公司,

    5、安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

    6、安然再生能源公司,

    7、安然資本和貿易資源公司。

    Kenneth L. Lay為和首席執行官、管理委員會,Jeffrey K. Skilling為總裁、管理委員會。

    在2001年宣告破產之前,安然擁有約21000名雇員,曾是世界上xxx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之巨。公司連續六年被財富評選為美國xxx創新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聲名大噪的,卻是這個擁有上千億資產的公司2002年在幾周內破產,持續多年精心策劃、乃至制系統化的財務造假丑聞。安然歐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請破產,美國本部于2日后同樣申請破產。但在其破產前的資產規模為498億美元,并有312億的沉重債務。過度膨脹的快速發展使其無法應對經濟的逆轉,而導致無法經營運作狀況的惡化,以破產結束企業

    從那時起,安然已經成為公司欺詐以及的象征。

    公司成立

    安然公司(譯安隆)成立于1930年,最初名為北部天然氣公司,是電力電公司、孤星天然氣公司以及聯合電燈鐵公司的合資公司。1941至1947年間,隨著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權漸漸分散,到1979年,InterNorth Inc.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并取代北部天然氣公司在紐約證交所掛牌。 1985年, InterNorth收購競爭對手休斯敦天然氣公司,并更名安然(Enron)。本來公司欲更名為安特然,但很快因字意不雅(Enteron:腸子)而再次縮略。 公司最初從事美國全國的電力、天然氣的配送,并界范圍進行電廠的建設、管道鋪設等基建。1998年公司成立Azurix公司,進軍水務業,并于1999年六月在紐約證交所部分上市。Azurix在主要的經營地布宜諾斯艾利斯未獲成功,造成了巨額虧損,2001年4月安然宣布將關閉Azurix并出售其資產。 通過率先將電力、電信等業務及附屬業務成可以買賣的金融產品,甚至包括非同尋常的氣候衍生產品,安然自稱公司一直保持著健康成長。《財富》自1996年到2001年,持續6年將安然評為美國xxx創新公司,2000年安然更被該評為全美100最佳雇主,在華爾街精英中安然裝修奢華的辦公室也被奉為美談。然而,正如事后被揭露的,安然報表所反映的許多利潤被虛增,甚至是憑空出來的,公司通過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財務關聯交易,將不盈利的部分留在了表外。

    經營范圍

    安然在其網站安然在線上銷售800種以上的產品,包括:

    廣告、風險控制、帶寬業務、寬帶服務、建筑服務、煤炭、信用風險控制、原油及其制品、電力、排放許可、能源采購、能源資產管理、智庫、設備管理、森林產品、貨運、風險控制、金屬交易、天然氣、木材液化石油氣、石化產品、塑料、能源、本金投資、紙漿、日用品風險管理、貨代、鋼鐵、水處理、氣候風險控制、風能等。

    公司同時從事廣泛的期貨貿易:糖、咖啡羊毛肉及其他肉類。

    安然在線

    1999年11月安然開通在線服務。安然在線是xxx個在全球的商家中實現在線交易的系統,但系統只允許用戶與安然進行交易。因為在其他領域的投資失敗以及網站本身所需的巨大現金投入,安然此時已陷入了現金枯竭的窘境,安然財務總部需要更多的金融創新來維持公司運行。

    瞬間衰落 公司衰落

    隨著公司行賄以及在拉丁美洲、非洲以及菲律賓等地遭受壓力的甚囂塵上,安然公司的全球形象日益受損。特別是在與印度Maharashtra 州電力公司一筆30億美金的合約中,安然被指通過喬治·布什和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向印度部門施壓,2002年1月9日,美國司法部宣布對安然進行罪案調查,并于1月24日舉行聽證會。 2001年11月中旬,在被卷入一系列會計欺詐丑聞之后,安然和其聘請的會計事務所安達信面臨規模xxx的破產深淵。一項由一家較小的能源類公司Dynegy發起的白騎士計劃最終宣告失敗。 在2001年里,安然的股價一由90美元下滑至30美分。由于安然股票歷來被視為藍籌股,因此這對金融市場造成了xxx的性打擊。股價的跳水始于公司被,通過與特定目的公司進行關聯交易來虛增營業額和利潤,而這些特定目的公司都是由安然實際控制的。這些關聯交易導致公司的許多經營虧損未在財務報表中披露。這種做賬手段從此被業界稱為安然經濟。

    危機開端

    內部交易,又稱內線交易,這里特指公司根據大量內部消息而進行的內部證券交易,在安然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最早有案可查的內部交易發生在1987年:審計師Woytek與Beard發現公司的銀行記錄顯示數百萬美元的款項由安然的戶頭劃入兩個名叫Louis Borget 和Thomas Mastroeni的個人戶頭中。 據傳Louis Borget 和Thomas Mastroeni曾負責接待沙特與科威特國家元首,獲取了歐佩克實施工程的內部消息。這些內部消息使公司在石油交易中能夠獲得更豐厚的利潤。在事情被審計師發現后,安然公司首席執行官Kenneth Lay支持了審計師進一步進行調查以追回每一分錢,然而,卻沒有立即對責任人追究。 兩位審計師最終搜集到足夠證明Borget和Mastroeni 參與了內部交易并挪用。這些包括經的銀行記錄。盡管充分,但兩位審計師還是被公司董事長Mick Seidl和首席財務官Keith Kern告知終止調查。很顯然,安然公司高層更加看重Borget為公司帶來的巨額利潤,相比之下,反倒顯得不那么重要。

    危機加深

    安然顯然沒有從上述事件中吸取教訓,為了追逐更多的利潤,公司不惜。 公司先后成立了多家離岸公司,用離岸公司來避稅,提升公司盈利。離岸公司的設立使安然得以的調遣資金而不被注意,同時能夠公司的經營虧損。這樣,公司變得虛胖了。但同時,公司高管不得不在每個季度虧損、虛增利潤,以至到了的地步。 安然的股價屢創新高,公司的高管開始利用內部消息大把炒作自己的股票,金額達數千萬美元。公司CFO一手創立離岸公司虛增利潤,一手股價交易,使自己和朋友們的上億美元股本穩賺不賠,而安然公司和其他不知情的股票投資者卻要為此付出代價。 2000年8月,安然股票達到歷史高位每股90美元,這時安然公司董事長開始拋售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他當然知道公司所隱瞞的虧損有多少。與此同時,一般投資者被繼續吃進安然股票,股價還會無休止的長下去。安然高層向投資者承諾公司股價會長到130-140美元一股,背地里卻悄悄將自己手里的公司股票出空,因為他們知道公司前景不妙。 公司高層的拋售行為導致了安然股價回落,而投資者仍然被繼續買進或持有安然股票,他們被暗示股價即將反彈。公司CEO Lay面對市場的不利傳聞,身居不出,每次直沒回避時才出來發表一則聲明,給投資者鼓氣,公司運轉一切正常。 到2001年8月15日,安然的股價已經跌至42美元一股。許多投資者仍舊Lay的講話,認為安然股票會引領市場,他們越買越虧、越虧越買。到10月底,股價已跌至15美元,而很多投資者卻視此為一個買入安然的良機,只為Lay不斷在上為他們打氣。直到一個月后,2001年11月28日,才獲知了安然以前所隱藏的經營虧損,而這時安然的股價已經跌破1美元。 安然公司CEO被于11月28日當天售出總價超過700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用以公司xxx,此外,他還在二級市場拋出2000萬元公司股票。他的妻子Linda,也被拋售總價120萬美元的安然股票,但拋售所得沒有進入她個人的腰包,而是被直接劃入某慈善基金,用于慈善資助慈善機構。股票交割單顯示Linda在當天10:00至10:20下單,而安然丑聞被是在10:30。 安然前部門經理Paula Rieker 被犯內部交易罪。她曾以15.51美元的價格買入18380股安然股票,于2001年7月以每股49.77美元的價格拋出,時間正是在獲曉她對公司10.2億美元虧損知情的前一周。

    嚴重后果

    2005年12月28日,安然公司前首席會計師Richard Causey向法庭,承認犯有證券欺詐罪。他被判7年,并處罰金125萬美元。如果Richard Causey同意配庭肯尼斯·萊以及杰弗里·斯基林的,他可獲減刑2年。

    2006年1月13日,職業說客,綽號謀士的William Roberts 承認在安然案調查期間曾冒充委員會職員。2004年6月,一家銀行雇傭Roberts去某委員會開立一份該銀行已就安然倒閉做過盡職調查的證明(參考)

    美國法院于2006年1月對安然公司創始人、前董事長肯尼思·萊和前首席執行官杰弗里·斯基林為在公司丑聞中的作為進行審判, 一同受審的還有公司前CFO Richard Causey 。長達65頁,涉及53項,包括騙貸、財務造假、證券欺詐、電郵詐欺、策劃并參與洗錢、內部違規交易等等。安然的律師曾提出要求進行不公開審判,并把案件審理地點放在休斯敦以外的的地方,理由是他們認為在安然所在地的負面影響會妨礙審判的性,但這些要求都被美國地方Sim Lake 駁回。

    肯尼斯·萊對自己所面對的11項進行無罪,他聲稱自己事先對丑聞毫不知情,完全被手下了。美國證券委員會(SEC)準備對肯尼斯·萊處以9000萬美金以上的罰款,這筆罰金還不包括股民提出的的賠償要求。同時,SEC還將取消肯尼斯·萊今后在任何上市公司擔任管理職務的資格。

    肯尼斯·萊的妻子Linda的案子比較復雜。Linda在2001年11月28日-安然倒閉的消息向宣布的前30分鐘至前10分鐘里,拋出了50萬股安然股票,而安然高管早在一年前就知道公司將會崩潰,這一點顯然對他很不利。但是,她隨后拋售股票的所得捐如家族經營的慈善基金,該基金的所有收益都將用于公益事業。同時,由于涉及婚姻隱私權,無法肯尼斯夫妻披露他們之間是如何溝通安然公司事務的。因此,要證明Linda知曉安然內部消息,還需要第三方證人。這兩點都對起訴構成了障礙。

    安然公司前投資公關部經理葆拉·里克爾承認犯有內部交易罪。里克爾同意不再擔任任何上市公司管理職務。因為里克爾曾負責安然公司向分析師披露消息,她還是本案的重要污點證人。

    5月25日,負責安然丑聞案的陪審團宣布,肯尼斯·萊和杰弗里·斯基林犯有欺詐等多項。[3]10月6日,美國休斯敦聯邦地區法院作出判決,葆拉·里克爾因犯內部交易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緩刑兩年。[4]10月17日,美國休斯敦地區法院以肯尼斯·萊已去世為由,撤銷了對他的多項刑事。[5]

    社會影響

    安然事件的長期影響尚無法預料,但目前此事已震動到美國和英國政壇,據悉自1990年以來安然向兩國獻金超過600萬美元。與此同時,以前與安然有染的機構也被殃及,為安然服務的著名五大國際會計事務所之一安達信被訴妨礙司法,并因此倒閉,更由此引出另一電信巨頭世通(Worldcom, 美國世界通信公司)公司的丑聞,隨后世通公司宣告破產,取代安然成為歷史上xxx的倒閉案。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等也因涉嫌財務欺詐,向安然破產的者分別支付了20億、22億和6900萬美元的賠償金。

    2002年11月1日安然舞弊行為的策劃者,前CFO Andrew Fastow被聯邦大陪審團以78項起訴,包括詐騙、洗錢等。他的妻子,公司前助理出納Lea Fastow于1月14日向法院。Andrew本人被法院判處10年外加2380萬美元罰金;Lea 被從輕判處5個月,緩刑1年,作為回報,Lea 同意充當污點證人。

    安然前出納Ben Glisan Jr. 是最早因安然事件而被送進的人,他承認犯有共謀證券欺詐以及郵電欺詐。

    曾提出死亡之星交易策略的能源交易員John Forney也因在安然事件中涉嫌欺詐而被起訴,他的現在都是該案的污點證人。

    安然事件導致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譯沙賓法案)的產生,該法案被視為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證券法最重要的修改。

    隨著安然的破產,公司員工的養老金計劃成了一個問題,為此美國養老金保險公司已經啟動了一項計劃。

    破產重組

    自從2001年申請破產以來,安然公司一直試圖重組以盡可能債權人的損失。在公司倒閉后不久,公司的創新核心能源交易部門被美林公司買下。安然的同行業競爭者Dynegy公司的計劃曾給安然帶來了最后一線生機,但談判最終因Dynegy尋求對安然的控股方北部天然氣公司的控制權而宣告失敗。 最終的破產計劃于2003年開始付諸實施,涉及從安然剝離出三個新的公司:CrossCountry Energy L.L.C., 、 Prisma Energy International Inc和Portland General Electric。 公司的剩余資產將被拍賣。

    事件分析

    安然案顯示出美計審計制度的嚴重危機。安然的四大手法是:

    其一,暗箱作業,將債務、壞賬轉移到分支公司。有傳媒指出,安然手法是一種 會計的。美國《商業周刊》認為,安然將財務的責任從賬面載體上消除,創造性地做賬,防范任何方面的人士(中下層職員、部門、股民等等)發現他們的、外榮內枯的真實情況,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再者,安然利用財經審計的巨大漏洞,進行秘密交易以及圈內人交易。《商業周刊》指律師、投資銀行、會計師們可能了3億美元,《紐約時報》則指為11億。

    其三,利用商業的取消,利用力量。美國10年來商業的取消,既促進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令安然公司有機可乘的大量空間。安然利用與美國的良好關系,重寫美國的能源政策條文,使能源政策對自己傾斜,獲得大量利益。

    其四,不斷制造商業景氣的報道,股民及視聽,在安然宣布破產前幾個月,安然已將內里掏空,但對外文宣仍然是鶯歌燕舞,一片繁榮。

    引人深思

    1、對美國經濟全球效益的反思--美國跨國經濟效益與影響不僅促進和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和國際金融的活力,而且也刺激和擴展了美國自身經濟的持續繁榮和景氣。經濟全球化的收益通過跨國效益明顯得以體現。但是,由于美國經濟主導性的強化和全球對美國經貿依賴程度的加深,2000年下半年開始的美國經濟急速減速使世界經濟受到明顯的沖擊,經濟增長預期逐漸向下調整,反之進一步連帶和危及美國經濟調整,xxx國際的惡化使美國經濟前景處于更為階段,國際聯系的密切加大美國經濟調整的壓力。從美國經濟發展的跨國效益角度分析,比較突出的體現在美國跨國公司的數量與效益、美國銀行業的數量與規模以及國際金融危機中美國的作用與影響。從全球角度看,全球化跨國效益使1000家國際大企業的資本達到世界總產值的42%以上,而全球首100家xxx的跨國公司控制了世界貿易的70%,而美國跨國公司數量與規模影響則更為突出。全球500家xxx的跨國公司中,美國擁有1/3的數量。美國企業的發展推動經濟的增長,經濟的增長得益于企業的效益。美國企業的基本發展趨勢表現為:壟斷性大企業的經濟實力和規模效益不斷擴大,同時小企業也在進取中迅速發展,企業雙向的發展趨勢推動美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并對股市形成支持。而大型企業的破產無疑對不景氣的美國經濟是一個極為負面的因素。

    2、對美國股市影響--就在安然公司破產的同時,美聯儲官員開始發表言論,談論股市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這種巧合既是美國經濟政策駕馭的反應,也是美國股市波動的預防。美國股市的是美聯儲評估美國經濟狀況的一個因素,尤其在評估美國經濟狀況時,美聯儲通常會把股票市場考慮在內,但沒有給股市設置價格目標,股市和其它因素在經濟分析中發揮同樣重要的作用。美聯儲官員為此指出,雖然他們希望股票價格穩定,從而為商業投資營造更好的,但美聯儲并不主張股票市場來實現既定目標。美聯儲官員反復強調,他們不會給股市設置價格目標,但同時又反復強調股市對消費者支出的重要性,股市近幾年的走勢強勁,且對經濟有重大影響。尤其是美國財富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已從2000年初的高點下滑,但仍略高于歷史水平,股票指數已從2000年初的高點跌去了近 1/3,人們的財富相應的減少了6萬億美元左右。1999年中期美聯儲升息并不是要給股市降溫,而是想使總需求和總供給能達到更高水平的平衡。因此,近期安然公司的狀況將直接沖擊和影響美國股市的穩定。

    安然教訓

    如何防范安然以及其它上市公司的類似弊案?美國《商業周刊》提出八大措施:

    一、重新審視、恢復必要商業的強硬措施;

    二、重新強化捐款;

    三、煥發業者的商業與職業;

    四、再度審查的能源政策;

    五、審計公司同時擔任商業顧問;

    六、對審計者進行制度性的輪換;

    七、審計委員會;

    八、重新修改對企業的會計賬務。

    解析安然 概述

    多元化、大集團化,跨進世界500強一直是近年來我們企業界追求的目標,而且在貪大求全、好大喜功的思想指導下很多企業逐漸了原來的面目,迷失了發展方向,但其本身卻渾然不覺,或許幾年前的韓國現代破產事件已漸漸為人淡忘,但近日美國500強第七名安然公司的突然崩塌又再次把我們拉到對企業如何發展的深入反思之中,解析安然無疑對于中國企業的發展有很多現實意義。

    戰略管理的失敗決定巨人企業的命運。

    盲目冒進

    一夜之間,在全球擁有3000多家子公司、名列《財富》美國500強的第七名、掌控著美國20%的電能和天然氣交易,被譽為華爾街寵兒的美國安然公司日前轟然崩塌,它的倒下,無疑將成為破產案中的典范。

    當然安然公司破產的原因可謂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應該就是企業的戰略決策出了問題,套用一句老話,叫犯了盲目冒進的機會主義錯誤。而戰略決策上的失誤是致命的。

    戰略失誤

    決策風險是當年如日中升的安然決策者們的根本錯誤。當年的安然公司,應該是世界上所有公司學習和羨慕的對象,正所謂達到了企業發展的極限,人才、資金、科技、社會……安然幾乎可以呼風喚雨,正是試看天下誰能敵?的心態,讓管理者們沉浸在過度自信之中,從而膽敢決策的風險。在決策者看來,根本不用擔心決策的失誤,所有決策都必將成功,決策于是成了只需要在各種到達羅馬的途中選擇最近的一條,如此簡單。

    近年來 知識經濟的號角讓許許多多的科技公司飛一樣地發展,所有關于企業發展的規律和都被冠于傳統和保守的高帽,安然的決策者也不甘心傳統的石油天然氣行業,于是急功近利挺進到知識經濟網絡科技的最前沿。高速電信網絡業務是運用復雜而先進的網際網絡線上的交易平臺,實現實時獲取市場信息,加上具避險功能的財務機制的支撐。這一模式雖然至今還得到了業界的充分肯定,但對安然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大多數的專家同意:安然破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公司盲目放棄了自己的主營業務,而轉向了電子交易等新領域,導致公司失控。猶如蕎麥農場種蘋果,蘋果雖然熟了,蕎麥農場已經垮了。安然的錯誤是無藥可治的,只有倒閉破產一條。

    因為安然是在巨無霸企業的戰略方向上出了問題。

    低估風險

    市場是無時無刻變化著,要求企業適應市場需求,xxx是適當超前地搶占市場,安然失敗的結果當然不是它沒有考慮到決策風險,美國企業戰略投資者的風險研究是世界一流的。安然更是以規避金融風險為著稱-----這是它的主要創新業務。

    也許正是這種規避風險的專家企業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驕傲自大,輕視舉債風險,特別是企業外部宏觀經濟變遷帶來的風險,它對美國社會經濟變劣顯然沒有做充分估計。安然和環球電訊算是豪賭科技未來的典型。稍懂金融資本的人都知道,在市場上,負債經營是正常的,債權人把資產的使用權對債務人在一段時間內的有條件讓渡,原因是對債務人的經營有好的預期。一旦債權人對企業發展前景或經營狀況失去信心,將會引起多米諾骨牌式的資金鏈中斷。所以在美國經濟一帆風順的時候,安然是華爾街股市的寵兒,即便有不正常的舉債,也不會受到人們的懷疑,而隨著美國總體經濟趨于衰退,市場需求降低時,債權人的金融風險就凸現了,許多以前可以不被重視的風險開始放大,安然也就難以維持原有的財務狀況,更無法創新更高明的衍生工具取信于人。所以只好宣布四年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虧損高達6.38億美元。1997年以來虛報近6億美元的盈余謊言也自然無法再下去。根據安然最新公布的資產490億美元和負債312億美元,直接導致融資給安然做期貨交易的銀行面臨大量壞帳的財務危機,于是誰也不了安然,只有破產才能把剩余的財產保全。

    文化迷失

    辦一個企業究竟是為什么?塑造怎樣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這直接影響著決策者的戰略管理。如果說企業文化管理是企業戰略管理的最終決定形式,安然的決策層顯然是了企業文化管理的合。

    在談到安然公司破產問題時,通用的前任總裁韋爾奇就點出安然對企業文化的:通用過去與安然有很多合作,安然是xxx流的石油天然氣供應商,但是安然后來轉向了貿易,對這一領域他們完全不熟悉,而且雇用新的人員,改變了自己的企業文化。

    這種企業文化的后果正是安然的高層把做實業時的及專注戰略完全轉移,狂妄而草率地過渡到了金融投資的所謂創新事業。1997年安然的業務擴大到天然氣衍生金融產品的交易,2000年商品交易占安然銷售的近90%,這些合約形式包括利率掉期,金融衍生物和其他復雜的金融商品。然而這種所謂的 創新就在于:傳統的會計制度很難對這些新的合約收益加以確認。這就是安然陷阱。毫無疑問,杰夫·斯基林進入安然已經把安然的企業價值觀扭轉了,特別是1997年,年僅36歲的安迪·法斯托被任命為安然CEO后,開始了市場需求有限的情況下新一輪的超常規擴張,這時的安然已經從一家大型的能源公司,淪為一家從事能源衍生交易的對沖基金

    新的企業文化和傳統行業的企業文化格格不入,不同企業文化的沖突下安然只能是二者取其一,于是就出現了未能披露其寬頻服務業務的需求下降,而且由于許多參與者缺乏信譽,其創建寬頻交易市場的努力沒有成功的事實;未能及時沖銷由其首席財務長管理的某有限合伙公司進行投資的價值,從而事實上虛報了其營運收益報告和未能根據美計沖銷受損資產的結果。

    狂妄的企業決策者企業文化的繼承與延續規律,正是安然戰略管理中最不可能安然的因素。

    創始人獲罪

    2006年5月25日,美國安然公司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肯尼斯雷(Kenneth Lay),被休斯敦地區聯邦法院判決有罪。經歷了長達四個月的審判、聽取多達56名證人的證詞后,由八女四男組成的陪審團認定,雷被的六項欺詐和共謀成立。

    與此同時,該公司總裁杰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所涉19項詐騙、共謀、內部交易和審計師成立,另有九項涉嫌內幕交易不成立。此外,在另外一樁涉及銀行詐騙的案子里,雷也被裁定四項控罪。兩人的律師都表示要竭力上訴。

    至此,一度為美國第七大企業的安然公司于2001年倒閉后引發的風暴,終于告一段落。雷和斯基林的刑期要到今年9月11日才最后宣布。如果將兩人全部成立的最高刑期簡單疊加,分別為185年和185年。盡管實際宣判的刑期將xxx小于這些數字,但如果他們的上訴失敗,64歲的雷和52歲的斯基林,仍舊可能要在中度過余生。

    肯尼斯雷從發跡到,前后不過20年。

    2006年7月,64歲的美國安然公司創始人肯尼斯·雷在科羅拉多州度假期間突然去世。雷的稱,肯尼斯·雷死于心臟病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3929/

    (11)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