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應對氣候變化:能 源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作 者:魏一鳴
出版時間: 2010年5月1日
ISBN: 9787511101815
開本: 16開
定價: 120.00元
內容簡介
《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內容簡介:能源是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和生活資料。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直接影響能源消耗強度和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近60年來,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居民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與此同時,能源消費總量增長較快,能源消費結構有所改善。但是,受資源稟賦等因素的制約,和地區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能源挑戰。地區可利用的能源資源極為貧乏,僅有少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對外依存度高達97%左右。雖然煤炭資源豐富,但是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相對較少,人均能源資源貧乏,能源供應壓力增大;能源強度較高,節能形勢嚴峻;成品油定價機制尚待進一步完善。另外,全球氣候變化及減排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兩岸經濟與社會發展。構筑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減緩和適應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海峽兩岸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作者簡介
魏一鳴,1968年3月出生,博士.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院長兼能源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勵計劃特聘教授。兼任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秘書長;復雜系統分會理事長、計算機模擬分會副理事長、國際能源經濟學會(IAEE)中國委員會理事長。 《AppliedEnergy》、《Internatiorl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rl MakirLG》等7份國際學術期刊編委,及8份。中國學術期刊編委。曾任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2000-2008午)、研究員(2001年)、博士生導師(2001年)。2005年美國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00年 日本先端科技大學坊問副教授。
長期從事管理科學研究,在社會經濟復雜系統分析與建模、能源與政策、災害風險評估與管州等方面取得了有創新的。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歐盟FP7國際合作等課題30余項。發表論文180余篇,其中在本領域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著作8部。論文被同行引用2100余次。向中央和國務院提交了多份政策咨詢報告并得到了重視。曾獲中國青年科技(2001年)、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4年)、中科院百人計劃 (2005年)、國務院特殊津貼(2004年)、紀念博士后制度20周年全國優秀博士后稱號(2005年)等榮譽,教育部長江學者勵計劃特聘教授(2008年度)。曾獲4項省滯級科學技術或自然科學。
曾獲中科科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稱導;指導的研究牛2人獲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人獲令國優秀博上學位論文提名。
圖書目錄
陜北能源化工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
我國能源產業鏈協調發展中的問題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市能源可持續發展評價
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社會-經濟相關性模型的構建--以陜西為例
以生命周期(LCA)分析氣化系統之節能效率
一種衡量我國能源消費水平的新指標
我國典型省份工業部門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基于DEA方法
中國區域產業終端能源消費變化的分析
風險社會的能源問題與政策
基于動態規劃模型的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策略研究
中國海外油氣資源供給渠道多元保障體系研究
不同視角下的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問題研究
地區自產生質酒精之能源、與經濟效益評估
發展自愿型綠色電力制度之可行性探討
新潔凈能源之技術預測--以氫能源為例
因應永續能源發展之潔凈能源策略評估
調和能源、與經濟之永續能源政策研析
為什么中國電力進展緩慢
陜北資源富集型貧困的制度成因與對策探討
征稅方式改變對可耗竭資源開采的影響研究
服務業能源消耗的國際比較--基于OECD多國投入產出表的分析
以實質選擇權觀點探討再生能源發展之政策規劃
地區能源供需長期預測--LEAP模型應用
長江三角洲地區推進一體化的研究進展
人口增長與資源需求的系統動力學研究
因應氣候變遷之社會經濟發展情境分析
碳排放強度法
京都議定書與清潔發展機制之探討--內生成長理論之應用
不同收入水平國家間二氧化碳排放軌跡差異性研究
地區永續能源發展指標建構與耦合性分析
價格穩定性與國內石油稅制選擇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