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鳉
編輯茉莉花鳉,是胎生牙魚科的一員。 作為觀賞魚,它通常被飼養在淡水水族館中,即使它生活在野外的淡水、半咸水和咸水區域。
茉莉花鳉(學名:Poecilia latipinna),又稱摩利魚、摩麗、茉莉、胎鳉、茶壺魚,是輻鰭魚綱鯉齒目花鳉科的一種魚類。體延長,前部略呈楔狀,后部側扁,雌魚的腹部膨大而圓突。頭部中大,吻短,眼大,側位,口斜裂,前部平直,末端未達眼前部的下方。體被有中大型的圓鱗,縱列鱗25-29。背鰭的基底長,鰭條數12-16,雄魚的鰭較高,如立帆狀,約為雌魚的2倍,末端可超過尾鰭的基部;雄魚的臀鰭特化成交接器,雌魚正常,鰭條數7-9;尾鰭呈圓截形。
體色變異大,一般體背呈暗橄欖綠,體側淡黃色、綠色或褐色,腹部銀白。體側具有7-9列黑褐色或黃褐色的矩形點狀縱線;帆狀背鰭的下半部具有4-6列蠕紋狀的縱線,中部則具短橫紋或斷裂成點狀橫紋,上半部則為點狀紋。尾鰭基部或前半部有深色細點;其余各鰭呈灰白略透明。
特點
編輯雄性茉莉花鳉體長 8 至 10 厘米,雌性動物高 10 至 15 厘米。身體呈橄欖綠色,腹側比頂部淺。當光線從側面照射下來時,這條魚呈銀色,上面有一排排珍珠貝母的鱗片。雄性茉莉花鳉有一個橙色的胸部。雄魚背鰭膨大如帆,呈珍珠色,有許多深藍色和黑色斑點。上緣呈橙紅色。尾鰭是橙色的,也有藍色斑點。雌魚的鰭是透明的。也有斑點到近乎黑色的局部形態。
棲息地與水族學
編輯茉莉花鳉棲息環境多樣,可以是淡水流域、湖沼、溝渠,或者溪河下游的緩流區及沼澤、田渠等,也可以是河口的半咸淡水域,甚至是沿岸海域。耐污能力強,能在低溶氧的水域下存活。主要以藻類及有機碎屑為食。
在飼養方面,這種動物與近緣的帆鰭魚有相同的要求。 動物在 27 至 28 °C 的溫度下感覺最舒適。 要繁殖大型標本,應至少容納 400 升。 喂食活食時,動物性成熟過快,應僅在前 4 周內喂食。 之后只喂干糧和藻類食物。 平均妊娠期為 4 周,雌性產下 10 到 100 只活體幼崽,出生時身長 8 毫米。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4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