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曙光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個人履歷

    2000年,龔曙光擔任湖南通程國際大店執行總經理。

      

    2000年,龔曙光授命創辦《瀟湘晨報》。 龔曙光工作

      2001年,創辦瀟湘晨報。

      2006年,龔曙光以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的名義收購了已經有影響力的紅網,歸為《瀟湘晨報》屬下,并創辦湖南xxx家手機報,廣泛參與新的開發。紅網是湖南省委網站,有著鮮明的背景。

      2008年是晨報的7周年。龔曙光也由《瀟湘晨報》的社長成了湖南出版控股投資集團黨委、董事長。不過,他仍然兼任《瀟湘晨報》的社長。

      

    2009年4月,擔任新成立的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0年10月29 日 中南傳媒上市引發文化企業上市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等領導的下,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建平與中南傳媒董事長龔曙光一道鳴鑼開市,中南傳媒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首日漲30%,股票市值達到248億元,一躍成為出版傳媒板塊資產規模xxx、股票市值最高的新龍頭。

       個人觀點

      龔曙光:我們賣書,更賣影響力

      

    龔曙光在今日第二十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成都閃亮登場,各大出版機構對此次書博會非常看重,派出各精兵強來蓉助陣。昨日,出版湘軍的主力軍中南出版傳媒集團亮相,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龔曙光召開新聞發布會,為中南出版在本屆書博會的重拳出擊,提前造勢。

      觀點:圖書不會因互聯網而消失

      昨日出現在見面會上的龔曙光一身淺灰色的西裝,普通話帶著濃厚的湖南口音,但思維敏捷、回答問題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見面會一開始,龔曙光就表示,中南傳媒是一個多介質的傳媒集團,圖書只是中南傳媒發展的一個項目。就圖書而言,盡管現在新的技術、新的日新月異,中南傳媒也以大資金投入這個領域,但是圖書作為伴隨著人類進步幾千年的產品,它并不會因為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而形成一種半格局而與人類告別。

      推銷:書博會不但賣書還賣影響力

      對于本屆書博會,龔曙光稱:書博會是賣書的,但不只是賣書的,我和我們的展團在四年前就提出了一個任務,就是:書博會要么我們不參加,要么我們就要爭,我們要爭影響力,爭團隊合作。對于參加這次書博會的,龔曙光表示:我們的廣告是多介質文明,全流程創造價值。這就意味著我們把書博會不僅僅作為是一個賣書的會,我們還把它作為一個數字的展會,同時還作為展示我們中南傳媒形象的一個展會。我們是來賣書的,但我們不僅僅是賣書的,我們還要賣出我們的影響力。

      對于中南傳媒的核心競爭力,龔曙光自信地表示:湖南人的個性和湖南文化的特色所形成的湖南出版人敢為人先和勇于變革的是我們的核心。中南傳媒在資源積累、積累、資本積累的三個方面

      的優勢是中南傳媒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謀劃:未來四個圖書戰略板塊

      

    對于中南出版傳媒的發展重點,龔曙光稱:我們過去出版了《時間簡史》,中南傳媒一直非常注重這種能夠對人的一生起到影響或者改變的、對整個社會的形態、經濟形態或者與其運行格局產生影響的圖書。比如說《世界是平的》、《G時代創業的五大定律》,這一類的圖書是中南傳媒未來戰略定位中的一類圖書。第二類圖書是教育類的圖書,同時建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教學新產品,使它成為中國重要的一個教育資

      源。第三類是我們的老齡人。中國可能在并不遙遠的來進入老齡化時代,我們將把老年人這樣的一個群體作為我們未來出版的一個重要的項目,把快樂老人作為中國xxx個成功的、知名的老齡產品的品牌來打造。第四個是以城市白領、金領或者公務員為主題的這樣的一個人群,我們將在生活的秩序、健康、經濟、新技術、新社會和人文圖書板塊形成我們自己的傳統優勢和延伸產品。

      感受:我很享受出版業的挑戰

      除了出版事業,見面會上對龔曙光本人的傳奇經歷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龔曙光當過大學的老師、酒店的老板、湖南著名的評論家,現在又是湖南出版界的領軍人。對于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龔曙光這樣說:我可能由于個人的機遇和個人的人生的原因,確確實實是在很多的領域經歷過,這個有點像我曾經寫過的一本書叫做《李白評傳》。我評價李白說,他是一個中國少有的有的詩人,他要做詩,這個是他的主業,他還想做官,還想做俠客,同時他還想成仙,他的是很多的,他在有限的生命里把它們了,而且很漂亮。李白確實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我經歷了很多,應該說我最喜歡的行當一定是我現在做的行當,無論是我做老師,做策劃人,做出版,我在我選擇的那個時段的工作,我一定是全心投入的,在那個時候那個職業就是我最心儀的職業,我把我的每一個職業都沒有浪費。我沒有說我做過事情后我很后悔。

      龔曙光稱,他現在最心儀的就是出版事業,我認為這是給我的一份賞識,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一個產業發生重大的產業變化的時候,他能夠有這樣的一個平臺去展示自己的能力、才華和擔當。我覺得這對人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它也是一個很輝煌的挑戰,我很心儀、也很享受這種挑戰。

       個人專訪

      龔曙光作客新浪讀書:創造中南傳媒新的百年老店

      

    龔曙光

      主持人:全球的新浪網友,早上好!今天是4月23日世界圖書日,明天全國的圖書交易會將在成都開幕,首先邀請到的是出版湘軍的領軍人,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黨委,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瀟湘晨社長龔曙光先生。歡迎龔董!

      今天我們不但要談圖書,還想要談談中南出版傳媒在新的的態勢下有什么策略,以及傳統的出版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請給大家分享一下。先給我們所有的網友打個招呼吧。

      龔曙光:新浪的網友,你們好!

      多介質全流程是中南傳媒基本定位

      主持人:龔董也是我們新浪的老朋友,每一年的圖書會,網友們xxx個見到的就是龔董。給大家透露一下,在現場,發現中南傳媒的口號特別醒目,幾乎讓所有人有一種湖南是不是當了東道主的感覺。今年好像你們的口號也非常的響亮,叫多介質傳承文明,全流程創造價值,為什么打出這樣的口號?

      龔曙光:其實從去年到今年,一年的時間,我們感覺到中國出版界乃至世界的出版界,是多變的,但就中國出版界來講,xxx的變化是兩個,xxx個是數字化的進程,已經從愿景變為了現實,而且以很快的速度,在進入我們的實際閱讀領域。第二個是眾多的出版集團,在加速自己的上市進程,在進入世界金融資本的這樣一個行業。那么你剛才說到我們的口號,叫做多介質文明,全流程創造價值,實際上這個口號,是我們中南傳媒上市,作為一個上市產品的一個基本定位。那么我們說中南傳媒,未來上市之后,它在股票市場上的特點是什么,那就是多介質、全流程。

      主持人:多介質,到底有多少?

      

    龔曙光:所謂多介質是指:我們作為一個傳媒集團現在所擁有的介質,除了,我們大概幾個月之內,會推出我們的、電視。將來,世界上現有的形式,我們都有,這里包括圖書,、期刊、網站、移動互聯網、框架,以及基于互聯網的新技術,我們都有。所以我們目前是一個多介質的傳媒集團,我們在向全介質的傳媒集團進發。所謂全流程,我們相對于現在已經上市的一些集團,它們都是傳媒領域的一個環節,比如說只有上游出版沒有發行,比方說下游發行沒有出版,或者說沒有印刷等等。我們中南集團是上游到下游的連接的集團,所以這樣的集團,對于我們在傳媒生產中,高集中度的掌握資源和運用資本,對于提升傳媒企業的運營能力有很大的好處的。

      主持人:那花了多長的時間去做這么多事?

      龔曙光:中南傳媒把湖南出版過去60年的積累,和人力資源的積累,放到中南傳媒中,所以說是湖南幾代的出版人,用60年的時間,打造了中南傳媒這樣一個上市公司,那么我們相信中南傳媒上市之后,它的資本規模,它的業績,以及它所擁有的業態和積累的資源,都將給中國的股票市場,帶來一支品質最優的傳媒力量。

      主持人:那再說到多介質、全流程,今天我們大家也特別想知道,您所帶領的湘軍,在新聞上也常突出,我們有怎么樣的新運作?

      龔曙光:就您剛才所說的作為一個傳統的傳媒企業,不管是圖書,還是,都是介質,在應對數字化浪潮的時候,必須推出自己的新產品,像瀟湘晨報的滾動新聞,能夠界發生事件之后,就能夠上線,就能夠跟網民、讀者、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內接觸,并進行互動交流,這是我們瀟湘晨字化產品的一個新產品,也是我們在數字化進程中,把傳統資源和新技術結合,產生了良好社會影響的一個層面。

      主持人:我看到一個數據,說中南傳媒用八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改制?這個數字準確嗎?

      龔曙光:是準確的。

      我們改制是八個月,目前為止,讓很多的專家很不可思議。因為我們涉及到兩百個多企業,涉及到的土地有2000多,涉及到歷史有60年。所以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工作量上,中南傳媒確確實實以湖南固有的拼命和倔強的意志,做下了這個工作。而且現在看起來,我們這項工作,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做得非常實,而且標準非常高。我當時跟中國證監會的管理層承諾,我說中南傳媒,一定按照中國證監法和中國證監會的其他的具體要求,我們按照xxx的模式,去打造中南傳媒,現在我們的上市材料,也已經報給了他們,從我們訪問到的各個專家的反饋來說,覺得中南傳媒做的品質很高。

      主持人:剛才說到標準,您指的標準是什么?

      龔曙光:因為實際上,證監會對上市企業有非常細致和嚴格的標準,那么這個標準都在相關的證監法和相關的管理中寫的非常清晰,實際上中國證監會要求非常嚴格,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執行,所以我們在根據這些標準,來打造我們公司的時候,常認真的,這個標準,它是評價一個好企業的標準,因為我有一個說法是,我說這個市場,實際上一個好企業,那么作為中國證監會,能夠讓你發行,應該在當下是好企業,所以我覺得中南傳媒經過八個月的工作,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已經逐漸向一個達標的好企業在邁進。

      龔曙光:要在里圈地

      

    龔曙光:要在里圈地隨著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各地近年來涌現出了一批產業領軍人物,湖南展團的龔曙光就常引人矚目的一位。10年前,他從酒店行業轉入大眾傳媒業,創辦《瀟湘晨報》,當年曾有一些做法被視為瘋狂之舉,如今已成為他成功的注腳。他現在領導的中南出版傳媒集團,旗下轄有出版社、新華書店、瀟湘晨報、紅網等18家子(分)公司。對于文化產業,他有很多獨到的見解。文博會期間,他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傳媒要滿足剛性需求

      

    記者:除了旗下6家進入全國百佳的出版社,中南出版傳媒集團還有《瀟湘晨報》,這張與《晶報》同年誕生,兩報分別在長沙深圳取得了市場的成功。創刊之時,您是圈外的人,為什么會被選擇來執掌這張?

      龔曙光:在我的記憶中,2001年創刊的還不少,成功率也很高,數得著的有南晶報,中瀟湘,華(記者注:《京華時報》),這3張在業內都有一定影響力。

      就我個人來說,辦報的偶然性居多。我不是一個喜歡把某一職業干很長時間的人,所以在做了4年酒店之后,就想換一個產業,當時省新聞出版局要辦一份,認為我適合來辦,就找到了我。

      記者:當時您感覺有多少成功的把握?

      龔曙光:老實說,沒有成功不成功,有時候都是太多偶然性撞出的軌跡。當時有同行甚至這樣說我們:幾個不懂的人,帶一群沒有辦過的人辦,是對xxx的。業界也有人放言,晨報3個月必死。我還是認為,當時的中國報業,至少湖南報業,還是有沒做到位的地方。用專業的眼光來看,當時的湖南還有可以提升的技術空間。

      記者:這種技術空間體現在哪些方面?

      龔曙光:首先表現在一張與讀者的關系上,以及一張與文化的關系上、一張與經濟的關系上。所謂與讀者的關系,我覺得,應該是有用的,越有用處這個產品就越有價值。你要么去飽人家肚子,要么去飽人家眼福,要么去滿足人家思辨。我們至少很明確:我們就是為大眾制造產品,一定要滿足受眾的剛性需求,這是我們可以下決心做的原因。第二是與文化的關系。我認為,一張一定是一個地方文化的存續者、改良者、提高者。我們跟市場的關系,是強勢介入市場,不是以的形象,而是以紳士的形象。

      最小的時候做了老大的事

      記者:《瀟湘晨報》畢竟成功了,在您看來,有沒有什么成功的秘訣?有什么經驗或教訓可以共享嗎?

      

    龔曙光: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可以共享的東西是不多的,包括同行業的成功經驗都是難以分享的。比如,《晶報》、《京華時報》與《瀟湘晨報》同年創刊,都取得了成功,但氣質也完全不一樣。哪怕所有條件都一樣,也很難去復制這些人,比如,很難復制出一個龔曙光,復制出一個付(注:《京華時報》原總編輯),即使我再去辦一份,也很難復制當時的、團隊、,甚至在某個當口上的情緒。要去談成功的經驗,大家都沒有什么可以瞞過去的。

      我還是認為,在今天這個時代,主要領導的素質、能力、經歷、文化、追求,依然決定一個企業當然包括一個的命運。在這一點上,選擇一個恰當的團隊首領,對于中國是很重要的。瀟湘晨報之所以活過來,與我們的核心團隊、與我的心態有關。說實話,我不一定在這行當里吃飯,除了傳媒我還有很多地可耕。這種心態使晨報不會急功近利,不會非得一天要做成什么樣子,這樣,可能比有的人站位更高。重要的不是在想這個東西能賺多少錢,而是在想什么時候能把它做得像個東西。員工每天要靠勞動吃飯,不可能有這種心態,重要的是做領導的要有這種心態。

      我沒想從上得到什么東西。我要得到的就是成功感,一定是很大的成功感,這就決定晨報一定要當老大,一定要搭起老大的骨架,而不是老二老三的骨架。我們在最小的時候做的是市場老大的事情。你的團隊與你的產品定什么樣的位,就決定了你這個產品未來的發展。

      最后的一公里無法取代

      記者:聽說您提出過傳媒圈地的。

      龔曙光:我認為,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里圈地。所謂一個的影響力,就是對受眾能在多大程度上產生影響,在本質上就是圈地的工作。

      當然,可以在內容和經營兩個層面去圈地。的影響力所產生的信任,形成了在心靈領域的圈地。經營也有一個圈地的問題。任何的經營都有有限區域,以發行來圈定區域,電視以收視來圈定區域,網絡以點擊來圈定區域,不管多大的,這個區域都不是無限的。因為影響力不會是無限的,你的經營也就不是無限的。

      

    從某種程度來講,的影響力是個模糊的邊際,是一個更大的邊際;的經營是個清晰的邊際,是一個相對更小的邊際。圈住了讀者,就獲得了xxx的經營主動權。我認為:我的讀者就是我的土地,我的地盤我做主。

      我們用去圈定一個讀者,成本很高,但經營回報很單一,就是賣廣告、賣,這種資源浪費很大。當你把它作為土地圈起來之后,應該深耕細作。

      記者:如何深耕細作?

      龔曙光:提出社區圈地的口號時,我們還有一個口號叫社區保姆。圈地之后,我們做什么?就做社區保姆,即在都市里為每一個社區提供發行之外的家庭服務

      我一直在考慮互聯網與現實世界的對應關系。我認為,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線上、線下,兩個世界未來對人的影響很大,這兩個世界是割裂的,越是割裂,越需要有一個紐結點。紐結點在哪里?在社區,在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在網上訂花也好,訂茶葉也好,訂餐也好,最后一公里都是無法取代的。

      我們已經做了一些工作,送報、送、送牛奶,但這還是傳統模式的東西,沒有按照圈地概念,形成新的業態。這是一個新課題,我們做了一部分,還沒做完。我認為,未來互聯網為現實提供的產業,一定是一公里服務的產業。

      進軍老年產業先后實體

      記者:創刊時一定有不少故事吧?

      龔曙光:有一件好玩的事情。晨報創刊后,廣告價格定得很高,比同城的其他都高。一家老總很奇怪:哪有這樣定價格的?他說,你把廣告價格打下一半去,廣告就上來了。我告訴他,我不干。他說:你為什么不干?我說:我的廣告價格不做老大,我就不做這張了。我要做這張,就是要做老大的,現在把價格打下去了,3個月之后我想提價,恐怕就提不上來了。他瞪著眼,就好像看一個一樣。但我認為,與其現在降價,我寧肯渡過這個,我的價格就這么高,我要維持一個未來的市場秩序。

      記者:中南出版集團又辦了一份老人報,叫《快樂老人報》,有點出乎意料,您是怎樣作出這個決定的?

      龔曙光:稍有商業直覺的人都會看到,老齡社會將是中國未來的xxx問題。老人社會是中國沒有經歷過的一個社會形態,世界的未來難題是老人問題,而中國的老人問題比世界的老人問題更復雜。未來的中國,老人產業一定是個大產業,5年前我就提出,要把老年產業作為集團的重要戰略。老人度過了生命的黃金期,由社會的主流變成末流,由強者變為弱者,他們的心態由自信變為恐懼,你怎么去面對這樣一個群體,做他的生意?這需要的就是--信任!能讓老人信任。所以,我先做,再做實體!這是我們老年產業的規劃。現在很少有專屬老人的,老人是一個有一兩億之眾的群體,而我們為老人量身打造,符合老理、生理的媒介產品非常少。所以,我們辦了老人報。我還認為,中國房地產將來如果要轉型,會轉向老年地產。

      科技的進步使人變懶

      記者:中南出版傳媒旗下也有新,比如紅網,您能否評價一下紅網這幾年的運營?

      

    龔曙光:我們有一批網絡產品,不僅僅是紅網。紅網是地方門戶網站,以新聞和社區為基本功能,就其知名度和在地方網站中的地位而言,它都是中國xxx的地方門戶網站之一,但它還不是一個多功能網站,不是交友網,不是搜索引擎,也不是電子商務網,還是比較傳統的新聞門戶網站格局。

      它符合我對網絡產品的一部分要求,不太符合我的全部要求。現在的網站,或者精專,針對小眾,因為精所以擁有高黏度的網民,小眾就變成了大眾;或者是建平臺,建平臺之后可以提供很多種產品,就像騰訊。我一直認為,QQ是中國xxx的網絡產品集成商,它有那么多黏度很高的網民,它想賣什么就能賣什么。騰訊由一個產品做網站,已經變到由功能做平臺,未來的產品有可能是這樣的。

      我是這樣來理解互聯網的,它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征:一要簡單,科技的進步一定使人變懶,而不是使人變勤快;二要便宜,任何產品一定以便宜作為價值;三是互動,這是新和傳統完全不一樣的功能;四是海量信息的精準搜索,海量信息是互聯網的特征,精準搜索是用戶的需求。好的互聯網產品必須滿足這4個條件才能做,所以,紅網在很多功能上不能滿足這些特征,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為,新浪都是有問題的,也不能滿足我剛才講的根本性要求,當然新浪強過紅網很多。

      互聯網也有傳承文明的責任

      記者:中南出版傳媒集團的下一步是上市,你們的口號是多介質傳承文明,全流程創造價值,這個口號是如何提出來的?

      龔曙光:多介質是我們集團的現狀,也是將來的徑。一個綜合性的傳媒出版集團,守著一種介質,就會走不下去。新浪、盛大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介質--互聯網,但還是做紙質出版,盛大還要做電影、電視。這也表明:數字與傳統的紙、屏技術,將有一個10年的共同發展期。傳承文明是我們的責任。很多網站恐怕不敢說它是在文明,但我敢說我們就是要傳承文明,傳承文明是我們自己的擔當。

      記者:您是說,在傳承文明的責任上,網絡與傳統表現不一樣。

      

    龔曙光:互聯網越是發達,傳承文明的責任越重大。如果互聯網不能承擔起文明的責任,也許會是人類的災難。我曾說過尖刻的話,網絡人也許不太認可,我說,互聯網有時是把個人意志變成,把生活方便變成一種恐慌。我相信,很多人在網上的恐懼遠遠大于開車的恐懼感,因為你不知什么時候會遭到人肉搜索,不知什么時候會遭到意志。互聯網是一個個人的表達平臺,又可能成為群體的風暴中心,假如網絡不能建立基本的專業的話,就可能是的東西。

      因為悲觀所以

      記者:您曾經在內部講過,我對集團前景的把握比在座各位都悲觀,我對中國出版業的評估比很多業界人士都悲觀,您口上說的是悲觀,但在行動上您又很進取,這是為什么?

      龔曙光:這很簡單,比如你能活100歲或80歲,但不能沒活到這個時候就去死。老實說,很多時候我常想,我是一個悲觀的人,我是一個在純思維上抵達哲學原命題的人。是沒有終極意義的,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選擇:一是做終極解決,很多偉大的者選擇的就是終極解決;我們沒有那么偉大,我就還要,沒有終極意義,過程就變成了終極意義。我并不看好某些方面的前景,這并不意味我不去。因為悲觀,所以才;之所以,是因為大家結局是一樣的,別人不你,你的就獲得了意義。

      記者:傳統出版業并不讓人看好,但是人的閱讀需求總是存在的,對于未來的出版業態,您考慮過吧?

      龔曙光:未來一定以屏為主,而不是以紙為主。很簡單,大部分鞋子是機器制造的,仍有鞋子是手工制造的,但手工制鞋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

      拿錢買不到想象力

      

    記者:聽晨報員工聊過,他們都記得您在員工培訓課上給他們講過課,提到每個人龔曙光:要在里圈地都要建好自己的知識結構

      龔曙光: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是不可能天天變的,我現在也經常看書,但不是每本書都能變成自己的知識框架。我的知識結構主要有4個方面:一是歷史,影響我的是《史記》和《萬歷十五年》;二是邏輯,影響我的是黑格爾的《小邏輯》;三是社會觀,影響我的是勃蘭克兌斯的《十九世紀文學主潮》;四是管理,影響我的是《希爾頓酒店管理學基礎》和《韋爾奇自傳》。這些知識都是原命題的。任何一個事件,你看到的一定是,一定可以往后推,越往后推越接近本質,任何事情我都問它的本質是什么,漸漸地就變成思維習慣了。

      記者:作為出版傳媒集團的老總,您曾經說資本為王,也有人說內容為王、戰略為王,采訪您之后,感覺似乎是創意為王。

      

    龔曙光:所謂的王,到資本為王該打住了,一個王能做的事情,就是拿錢可以買到,拿錢xxx買不到的就是想象力。拿破侖是一個軍事家,恰恰是這樣一個擁有至高無上的和武力的人說了這句讓我無法忘記的話:想象力世界。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4621/

    (29)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