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錯誤檢測與糾正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錯誤檢測與糾正

    編輯

    錯誤檢測與糾錯,也稱為糾錯碼或錯誤檢查和糾正,用于檢測數據存儲和傳輸中的錯誤并盡可能地糾正錯誤。 錯誤檢測方法僅限于確定是否發生了錯誤。 為此,在數據存儲或傳輸之前將附加冗余添加到用戶數據中,通常以附加位的形式,在目標端使用附加位來檢測錯誤并確定錯誤位置

    錯誤打印輸出

    編輯
    • 噪音:無論原因如何,噪音都可能導致誤碼。 錯誤的概率不取決于先前錯誤的發生,而僅取決于噪聲的強度。 因此,預計誤差會在同樣長的時間間隔內均勻分布。
      • 熱噪聲和電子噪聲會導致眼圖中的決策閾值變寬。 因此,有時會超過錯誤閾值。
      • 生成相當均勻分布的錯誤(不需要特殊保護,如交錯)
    • 短期中斷
      • 電火花,CD 上的劃痕
      • 連續幾位不正確(突發錯誤),錯誤分布非常不均勻
      • 宇宙電離輻射
    • 信號變形
    • 串擾

    錯誤類型

    編輯
    • 單比特錯誤:是獨立于其他錯誤發生的錯誤(相關系數為零)。
    • 突發錯誤:(也稱為突發錯誤、塊錯誤、捆綁錯誤或英語錯誤突發)是依賴于其他錯誤而發生的錯誤(相關函數是一個峰值)。 在電信中,由于雷電、繼電器電路等干擾,經常會出現此類錯誤。 一個錯誤包的特征是一個連貫的符號序列(例如比特),其中xxx個和最后一個符號包含錯誤,并且在錯誤包內沒有 m 個正確接收的符號的連貫子序列。 整數參數 m 也稱為集群誤差的保護帶。例如,如果傳輸中出現兩個突發錯誤,xxx個突發錯誤的最后一個符號和第二個突發錯誤的xxx個符號之間的距離必須是 m 正確位或更多。 因此,如果要描述突發錯誤,則應指定參數 m 。
    • 同步錯誤:這些是(通常較長的)突發錯誤,除了丟失接收到的符號內容外,還會導致有關丟失了多少符號的信息丟失。 這意味著不能再使用后續的正確符號,因為不再知道接收到的符號屬于哪里。 使用以太網,例如 單比特錯誤到同步錯誤。

    設備技術中的錯誤檢測

    編輯

    例如,糾錯模式 (ECM) 可以檢測由于線路干擾而發送和接收傳真時的傳輸錯誤。 可能會重新發送不正確的頁面。

    信息技術中的錯誤檢測

    編輯

    漢明距離及計算

    漢明距離H碼的檢測與糾錯性能

    例子

    如果我們假設要使用 Hamming ECC 方法傳輸八位用戶數據,則為此需要四個額外的糾錯位。 因此必須傳輸總共十二位。

    用戶數據:

    要傳輸的數據:

    在這種情況下,第 1、2、4 和 8 位用作校正位,并且始終位于 2 的相應冪的位置(pos = 2,x = 0、1、2、3,...),即位置 1、2、4、8、16、32 等

    現在必須確定校正位的值。 每個人都為此轉身我們傳輸中的 t 位置被分配一個等于十進制位置的二進制值的值。 這里的值是四位數,因為我們只需要四位來進行校正。

    Pos:1 值:0001pos:2 值:0010pos:3 值:0011pos:4 值:0100pos:5 值:0101pos:6 值:0110pos:7 值:0111pos:8 值:1000pos:9 值:1001pos:10 值: 1010pos:11 值:1011pos:12 值:1100......

    現在將我們傳輸中的那些位置的值與 XOR 相加,即位置 5、9 和 10 的值。

    0101 位置 5 1001 位置 9XOR 1010 位置 10-------- = 0110

    這些是我們的糾錯位的值,現在被插入到我們的傳輸中:

    要傳輸的數據:

    現在我們的數據正在傳輸中,接收方可以檢查信息是否正確。 為此,計算的和接收到的校正值以異或方式鏈接(反價)

    計算結果始終是更改位的位置值,如果沒有發生錯誤,則為 0。 如果在傳輸期間更改了校正位,這也有效。 如果改變了兩個位,則只能聲明位已經改變,而不能聲明它們所在的位置。

    調制和錯誤檢測/糾正的混合方法

    除了解調信號外,調制還提供有關信號質量的信息。 實現此目的的一種方法是包含不允許的代碼。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您就知道數據很可能是不正確的。

    • 網格編碼
    • 4B/5B 代碼(32 個代碼中的 16 個有效)
    • 8B/10B 代碼(1024 個代碼中有 256 個有效)
    • EFM(16384(或 131072)個代碼中的 256 個有效)
    • EFMplus(16384(或 65536)個代碼中的 256 個有效)
    • IEEE 822.11 中使用的調制
    • AMI調制

    代碼傳播

    例如,在移動無線電的 UMTS 中??使用代碼擴展。 這意味著將二進制 1 或 0 擴展為它的倍數。 擴展因子 8 例如 B. 將 1 變成一個由 8 個 1 組成的序列 (1111 1111)。 這意味著可以輕松識別和糾正傳輸錯誤。 允許的擴頻因子是 2 的所有冪,在 UMTS 中??為 2、4、8 ... 到 256。然而,擴頻會減少數據的可用帶寬

    錯誤檢測和糾正代碼

    檢錯糾錯碼,是在編碼數據之外還包含信息的數據編碼,用于檢測或糾正數據錯誤。 根據所使用的編碼,可以檢測或糾正更多或更少的錯誤。

    糾錯碼

    錯誤隱藏

    編輯

    如果無法糾正錯誤,則使用所謂的錯誤隱藏來隱藏錯誤。

    ECC 和奇偶校驗

    糾錯碼 (ECC) 是一種糾錯碼,與奇偶校驗不同,它能夠糾正 1 位錯誤并檢測 2 位錯誤。 ECC 方法要求 32 位上有 6 個校驗位,64 位上有 7 個校驗位。

    ECC 方法通常用于對數據完整性要求特別高的服務器系統內存模塊

    光盤 (CD)

    CIRC-錯誤檢測與缺陷正用于光盤。 在編碼期間,來自當前數據流的 24 個字節被組合成糾錯幀并在處理器中并行處理。 24 個字節配備了 4 個奇偶校驗字節(糾錯字節),它們是使用矩陣計算確定的。 4 個奇偶校驗字節根據字節位置 12 排序到幀中。 該幀然后有 28 個字節。 然后以這種方式將許多配備了奇偶校驗字節的幀的字節進行交織(interleaving)。 幀的xxx個字節不延遲,幀的第二個字節延遲 4 幀,第三個字節延遲 8 幀等,第 28 個字節延遲 108 幀。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47404/

    (9)
    詞條目錄
    1. 錯誤檢測與糾正
    2. 錯誤打印輸出
    3. 錯誤類型
    4. 設備技術中的錯誤檢測
    5. 信息技術中的錯誤檢測
    6. 漢明距離及計算
    7. 例子
    8. 調制和錯誤檢測/糾正的混合方法
    9. 代碼傳播
    10. 錯誤檢測和糾正代碼
    11. 錯誤隱藏
    12. ECC 和奇偶校驗
    13. 光盤 (CD)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