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
永隆銀行創辦人為伍宜孫先生(1900年-2005年5月11日),生父伍若瑜先生,祖籍廣東順德杏壇鎮古朗村。1920年代到,工作于泰來銀號,積累經驗投資外幣,集資創辦了永隆銀號。永隆銀號于1933年2月25日在上環文咸東街正式開業,及后更成為了著名華資銀行家。伍先生亦是一名資深盆景愛好者,自幼受祖父伍宜康先生(嶺南派盆景始創人)及父親伍若瑜先生指導盆景藝術,蓄、枝、截、干,加上多年經驗,在盆景界贏得盆圣的稱號。一生更樂于慈善為懷的伍先生,捐獻遍及xxx。他在設立伍宜孫慈善基金,協助興建醫院、安老院、中學、小學等。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也將國際編號3570號的小命名為伍宜孫星,以表揚伍先生對社會、慈善、教育、文化及藝術等事業的杰出成就及貢獻。而伍先生不幸于2005年5月11日在逝世,享壽104歲。
發展史
永隆于1933年2月25日在文咸東街37號開業,定名永隆銀號,資本港幣44,500港元,經營找換、匯兌、存款、各埠來往、代客買賣股票、黃金及國內公債等業務,成績按年遞增。
1937年為擴充營業,遷至皇后大道中112號。
1941年太平洋xxx爆發,淪陷。本行為安頓仝寅,轉往澳門繼續經營銀業,及在廣西柳州設立永隆金號,并在澳門、柳州兩地積極清理舊賬,備受客戶稱許。
1945年戰事結束,回港復業。
1950年參加票據交換。
1952年經營押匯業務;同年舊總行行址重建落成。
1953年成為國民保險有限公司的、澳門總代理。
1956年注冊為有限公司。由于業務發展,職員增多,原有行址已不敷用,乃將預置的右鄰和店后鋪位重建,擴大營業。
1960年中文名稱由永隆銀號有限公司改稱永隆銀行有限公司。
1965年為配合業務發展,將原總行行址作第3次重建。
1973年位于德輔道中連貫干諾道中之總行新大廈落成,適值本行成立40周年。總行大廈樓高300呎,共25層,總面積145,000馀呎。是年改為公共有限公司。渣打銀行加入為本行股東。
1975年本行另一物業-旺角彌敦道之銀行中心亦告落成,大廈樓高300呎,共25層,總面積245,000馀呎,同時設旺角分行于該廈。本行亦于是年開始使用電腦處理存款業務,初期主機附搭電腦公司,至1981年自行設立電腦中心,陸續將各項業務電腦化。
1980年年初,本行股份上市,將25%股份公開發售與社會人士,并在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
1982年本行聯同另外4間華資銀行組成銀聯通寶有限公司,向客戶提供自動柜員機服務。
1984年在美國羅省開設xxx海外分行。
1986年全資附屬之永隆保險有限公司獲授權經營保險業務。
1987年渣打銀行因改變投資政策,退出為本行股東,將所持10%股權轉讓與伍氏家族控制之公司。同年成立康令有限公司(現改名為永隆證券有限公司),向客戶提供證券投資服務。
1992年新加坡發展銀行從伍氏家族控制之公司承讓百分之十本行股權,加入為股東。
1994年在廣州市設立代表處,為本行在國內xxx業務據點。
1995年開始經營信用卡。
1996年成立服務后勤中心,將各部及各分行多項業務工序集中在該中心處理。同年增設開曼群島分行,向客戶提供離岸銀行服務。
1998年透過全資附屬之永隆財務有限公司經營租購xxx業務。同年推出永隆網上銀行,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自動化服務。
1999年在上海市設立代表處。同年本行聯同幾家同業組成銀聯信托有限公司,開拓強制性公積金服務。并推出電子證券交易系統永隆電話買賣證券及永隆網上買賣證券服務。
2000年與同業組成銀和再保險有限公司及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進一步拓展保險業務。
2001年向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引進一套高智能柜員平臺系統,加強對客戶的服務。同年成立理財中心,拓展理財業務。
2002年本行歷次增加資本均以開發紅股方式派送與各股東。12月31日,本行資產總值為港幣617億港元。
2003年成立70周年。
2004年本行是xxx與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落實后,xxx獲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在xxx設立分行的銀行。同年xxxxxx分行設于深圳,現向客戶提供外匯存款、放款、匯款及押匯服務。開辦人民幣業務。本行主要股東伍絜宜有限公司購回星展銀行所持10%本行股權。12月31日,本行資產總值為港幣710億港元。
2005年現有分行行處共39間,職員總數逾1200百人。本行提供全面銀行服務,包括存款、xxx、押匯、匯兌、銀團xxx、企業xxx、信用卡、網上銀行、強制性公積金、投資理財等。本行更透過全資附屬公司提供租購xxx、物業信托、受托代管,保險代理、經紀及顧問、期貨證券經紀服務。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