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紹
?男,容城人,中員,1996年破格晉升教授,1981年12月畢業于中南工業大學地質系,2001年科技王建國大學資源學院博士后出站,在美國wisconsin university 城市規劃與建筑學院從事過博士后研究。
教學科研 教育教學
現從事的主要研究學科為礦床學、礦床地球化學及礦床成因理論、找礦勘探地質學、地理信息系統。
近年來,用gis理論與技術進行金礦盲礦體深部預測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理論和實踐。 在internetgis理論與應用研究方面,并將拓展到城市交通管理計劃、研究計劃和管理計劃等領域。
近十年來,對吉、遼、冀、魯、內蒙東部的有關金礦帶、金礦床的礦床地質、地球化學及有關基礎地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組織完成了國家黃金局“八五”攻關項目《紅花溝金礦綜合地質勘查工程》,山西義興寨金礦,山東金嶺金礦,東坪金礦等金礦的成礦規律研究和成礦預測等多項科研工作,并組織完成了冶金部有償資助金礦床理論研究項目-《中生代構造—巖漿活化循環熱液場金成礦模式研究》。 在國內外刊物、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六十余篇論文,發表專著多部。
科研項目
1.《窯溝金礦成礦規律研究與成礦預測》 王建國等
2.《中生代構造巖漿活化循環熱液場成礦模式研究》王建國、等
3.《山西義興寨金礦成礦規律研究與成礦預測》 王建國、楊紅英等
4.《紅花溝金礦成礦規律研究與成礦預測二期工程》(1993~1995) 王建國等
5.《紅花溝金礦xxx及深部成礦預測》 張忠生、王建國等
6.《燒鍋營子金礦成礦規律研究與成礦預測》 王建國等
7.《黃金資源信息系統》 王建國等
8.《山東招遠金嶺金礦成礦場研究與成礦預測》 王建國等
9.《山東招遠金亭嶺金礦成系統研究與成礦預測》 鄧軍 王建國等
10.《山東招遠陳家金礦區成礦系統研究與成礦預測》 王建國等
11.《印亞碰撞對高原東緣礦床》 (973項目)王起 王建國等
獲情況
獲1994年度冶金部教改三等、1996年國家黃金管理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1996年獲冶金部黃金科技進步三等。1993年被人民授予沈陽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994年被授予沈陽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999年入選百千萬拔尖人才工程百人層次。
學術論文
1.王建國、金成洙、關廣岳.青城子鉛鋅礦床礦石組構研究.1985.《地質科技情報》.NO.2
2.王建國、金成洙.青城子鉛鋅礦床礦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1987.《第二屆層控地球化學會議論文集》.
3.Wang Jiangu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and Subvolcanic Gold Deposit.1989.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old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4.王建國.中國東部地洼區中的金礦床.1989.《第四屆全國礦床會議論文匯編》.
5.王建國.金的表生地球化學作用過程.1990.《全國巖金礦床學術論文集》.原子能出版社.
6.王建國.華北地臺地殼演化與金成礦系列.1991.《巖石礦物地球化學通訊》.
7.王建國 、.紅花溝金礦床石英的成因礦物學特征.1991.《黃金》.NO.12
8.王建國.一種特殊的次火山巖巖石類型——自巖漿角礫巖.1991.《黃金學報》.NO.2
9.王建國.紅花溝金礦床黃鐵礦的成因礦物學研究.1991.《貴金屬地質》
10.王建國等.華北地臺太古宙變質巖系金豐度的初步研究.1991.《中國黃金地質學術委員會首屆學術會議論文集》
11.王建國.遼南貓嶺金礦床石英的標型特征及找礦特征.1991.《中國黃金地質學術委員會首屆學術會議論文集》
12.王建國.金成礦預測中成礦流體研究.1992.《遼寧地質》.NO.2
13.王建國.扁扁山—馬大峰山金礦遠景區巖石學特征.1992.《黃金學報》.NO.2
14.王建國 、.紅化溝金礦石英的流體包裹體成分特征.1992.《黃金科技動態》.NO.12
15.王建國.金廠溝梁含金石英的標型特征.1993.《遼寧地質》.NO.1
16.王建國等.紅花溝金礦剪切帶類型與活動歷史.1993.《沈陽黃金學院學報》.NO.1
17.王建國等.金礦床的熱液流體特征研究.1993.《遼寧地質》.NO.4
18.王建國、等.會聚板塊邊緣金成礦系列及成礦物質來源.1993.《黃金學報》.NO.3
19.王建國等.黃鐵礦的成因礦物學研究.1994.《黃金學報》.NO.2
20.王建國.中國東部地殼演化與金成礦.1997.《中國貴金屬學會1997年學術年會》
21.王建國.燒鍋營子金礦黃鐵礦的化學成分標型特征.1997.《貴金屬地質》.NO.6
22.王建國等.窄玲金礦大營子礦區保有地質儲量分析.1999.《黃金學報》.Vol.1 No.4
23.王建國等.紅花溝金礦田山礦區流體地球化學特征.2000.《黃金學報》.Vol.2 No.1
24.王建國等.金礦床熱液成礦體系的耦合作用研究.2001.《地質與資源》.Vol.10 No.1
25.王建國等.中國東部地殼演化與金成礦.2002.《黃金》.NO.4
26.王建國等.窄玲金礦大營子礦區保有地質儲量分析.2003.《地質找礦論叢》.NO.3
27.王建國等.招遠謝家溝金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成礦規律研究.2003.《黃金》.NO.3
研究成就編輯研究方向
城市設計、建筑設計、城市形態。
主要成就 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城鎮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城市設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2—2005,項目批準號:50125820
2、“發達地區小城市物質形態演變規律及其形體建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991-1993,項目批準號:59008494
3、“基于可持續發展準則的綠色城市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助金額:1998-2000,項目批準號:59778004。
4、“后工業時代中國產業類歷史建筑性再利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6-2008. 項目批準號:50578040)
5、基于城市設計的大尺度城市空間形態演化機理和優化控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0-2012. 項目批準號:50978052)
6、基于數字技術的城市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董衛,王建國,王伯偉,趙冰等,2003-2006,項目批準號:50238010
7、發達地區城市化進程中建筑的與發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吳良鏞、齊康、陶松齡等,王在東南大學課題組排名3),項目批準號:59238150
二、科技部支撐計劃
1、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既有建筑技術研究(2006BAJ03A04-01)課題負責人:王建國,董衛、陳薇、龔愷、張宏、傅秀章、石邢、彭昌海、錢敬平、吳雁2007-2010
2、城市舊區土地節約利用關鍵技術研究(2006BAJ4B067)(趙萬民、王建國、湯羽揚、陽建強、楊俊宴、吳曉、孫世界等),2007-2010
三、國際合作項目
1 英國工程與物理科學研究院資助項目:國際研究網絡:城市歷史與多尺度的空間整體規劃。the City History and Multi-scale Spatial Masterplanning (CHaMSpaM) , the UK 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UK-Chin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s, 2007-09 中方七校參與,王為東南大學負責人,2007
2 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輔助金(基盤研究,海外調查A):關于中國型居住空間規劃技術的研究,合作單位:日本·京都大學,中國·東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研究期間:2008.4-2011.3。本順三, 項目主持,京都大學教授;東南大學合作方:王建國、錢強、張宏,唐芃、傅秀章等.
王建國作品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