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元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日元

    日元歷史

    日本是千百年以來吸收漢文化的地區日本的貨幣也是唐朝的時候跟中國學唐朝的金融系統以后開始用的東西平安時代,幕府時代一直沒有變化西方國家自從16世紀以來開始工業革命,超越了中國的技術和工業水平,到了19世紀中國的經濟和技術遠遠落后于幾個工業化的西方國家當時中國,日本和朝鮮都是奉行"鎖國政策",不跟西方的"紅毛鬼"來往,免得受了"壞的影響"19世紀初,美國的炮艇強行打開了日本的門戶強迫日本跟他們做貿易。  那以后,日本開始吸收西方的工業化的技術和資本主義的思想,開始離開"向中國學習"的傳統。明治維新是改變近代日本歷史的革命性運動。明治維新時代日本開始全面性的吸收當時叱咤風云的大英帝國的一切,政治,文化,經濟方面開始工業化,現代化的運動日元也開始了現代化,日元跟美元的匯率定在1:1。那以后,日本開始學西方帝國主義的一切的好的和壞的。  日本的資本實力開始擴張,1910年吞并了朝鮮。清朝廷為了救朝鮮派北洋水軍在東海跟現代化的日本海軍打了"甲午戰爭"結果遭到慘敗,割讓了臺灣給日本。日本的擴張政策持續又吃掉了滿洲,在朝鮮東海打敗了為了救朝鮮過來的沙俄的新型海軍。在亞洲立了新型帝國主義的力量。這時日本的經濟形勢大好。在亞洲,離開中國談不了什么亞洲政策。日本的野心就是先把中國也吞并掉,以后利用中國再擴張到中亞,東南亞和東歐地區。  結果,引起了30-40年代的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小小一個國家跟中國和美國展開了兩個戰線的大戰。杠桿作用太大,日本的經濟也受不了,人口也太小。反正15歲的小子到65歲的老頭都要上戰線。結果,經濟也垮了,戰敗了,可以勞動的男人也非常不足。那是公元1945年8月的事。那年在東京最貴的地價是一平方米1美元,日元根本不值錢。最值錢的是大米和藥品。都是戰敗的結果。  

    日元面值

    日元面值一共有10種,其中:紙幣面值4種,硬幣面值有6種。

    紙幣面值有:4種

    1000日元、2000 日元、5000日元和1萬日元。

    硬幣面值有:6種

    1日元、5日元、10日元、50日元、100日元和500日元。 

    日元(日語:円,日語羅馬音:En,英文:Yen),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日元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后被當作儲備貨幣。

      日元是日本的貨幣單位名稱,創設于1871年5月1日。1897年日本確立金本位制,含金量定為0.75克,1953年5月含金量宣布為0.00246853克,1988年3月31日徹底廢除金本位制度。

      日本在改革后在日元紙幣上用的都是學者的肖像。也是國家主體價值觀的一個縮影,更是國家科學發展的展覽館。

      世界上各個國家通用的紙幣上,大都印刷有人物頭像,且幾乎都是政治家唱獨臺戲,或者是國家的締造者,或者是皇位繼承者,或者是某一時期的最高執政者,而以為國家作出貢獻的偉人來印制“貨幣名片”的甚少。

      日本自1871年日元誕生后至1984年新日幣發行前,紙幣上也都是印制著當政者的肖像,諸如1881年開始發行的紙幣上曾印著神功皇后的肖像,后來的一萬元和五千日元紙幣上是圣德太子像,千元紙幣上是伊藤博文像。

      然而,自1984年以后流通的紙幣上,日本政府一改以前的做法。進行改革,決定全部用清一色的學者肖像,且又都是明治維新時期所涌現出來的各個學科領域里的領軍式的人物,以此來鼓舞國民的士氣。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5293/

    (8)
    詞條目錄
    1. 日元歷史
    2. 日元面值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