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成本
編輯預防成本(質量成本,簡稱COQ)是企業管理中用于質量保證以維持或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的成本。
標準
編輯產品或服務質量是市場質量競爭的基本標準。 為了達到或改進這些質量要求,通常委托專門的組織單位(質量管理、投訴管理)在公司進行質量測試。 由此產生的人員、材料成本和差錯成本稱為預防成本。
根據 DIN 55350 (11:2007-03),預防成本是指由避免錯誤的活動、計劃的質量檢查和內部或外部識別的錯誤引起的所有成本。 由此,可以推導出以下等式:
質量成本=測試評估成本+錯誤預防成本+錯誤消除成本。
1987 年制定的質量管理標準 ISO 9004 將預防成本稱為“質量相關成本”。
類型
編輯基于此,今天做了一個大致的區分:
- 用于質量規劃、員工培訓、質量保證成本的質量保證成本(錯誤預防成本、預防成本);
- 測試成本(一致性成本):來自質量測試和生產過程監控以及驗收測試和驗證程序的成本;
- 返工、報廢的故障(不合格)成本;
- 間接故障成本由客戶以維修成本或召回成本的形式產生。 保修、后續訂單的損失、形象和聲譽的損害也是間接成本。
雖然錯誤成本是在生產過程中或之后不久產生的,但錯誤后果成本僅在銷售后因投訴或客戶投訴而觸發。
預防成本產生于錯誤預防(測試成本)、錯誤糾正(錯誤成本)和質量改進。 通常,錯誤成本占這些子類型的最 大比例。
經濟方面
編輯預防成本屬于成本型制造成本,但在成本核算中只能部分派生。 過程質量被認為是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基本前提。 在實踐中,過程指標(例如預防成本、初始良率和錯誤率)用于監控過程質量。 質量管理還旨在通過使用測試程序和統計方法來減少預防成本。
產品質量和制造成本之間是否存在權衡是值得商榷的。 更高的預防成本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降低錯誤的(相應的)成本,如果這可以減少拒絕和/或避免返工的話。 當錯誤率為零時,達到最佳質量水平。 只要質量保證的邊際成本小于故障成本的相應降低,質量改進就是有益的。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55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