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閃巖
編輯角閃巖定義為在角閃巖相(T≈550~700℃,P≈200~1200MPa)壓力和溫度條件下,由玄武巖、等深輝長巖或其他變質基巖變質蝕變形成的巖石。 ).
定義
編輯實際意義上的角閃巖由高達50%的體積組成。 來自閃石族的代表(例如角閃石、閃閃石或 鈣鎂閃石)和斜長石 (15–40%)。 它還含有石榴石、綠簾石、黑云母、石英或橄欖石以及磁鐵礦和黃鐵礦等礦石礦物。 相對和xxx礦物分數取決于母巖的特定化學成分和變質作用的程度。 因此,綠簾石出現在下角閃巖相(即光譜較低端的溫度),而石榴石和單斜輝石形成在上角閃巖相。 角閃巖相巖石的典型鈦相為鈦鐵礦。 類似角閃巖的巖石可以由適當成分的泥灰巖和凝灰巖形成,與由火成巖形成的正角閃巖相反,稱為副角閃巖。 榴輝巖的過渡形式稱為榴輝巖角閃巖。
組成
編輯使用術語“角閃巖”來表示并非源自玄武巖的富含角閃石(體積角閃石的比例高達 30%)的巖石是有爭議的。 替代名稱,例如可以使用閃石片麻巖。
屬性和用途
編輯角閃巖的顏色因礦物成分而異。 然而,從黑色到灰色再到深綠色的色調或斜長石比例高的黑白圖案很常見。 主要用于地板覆蓋物和墻面覆蓋物。 新石器時代還用它制成錛刀(鞋楦楔子)。 角閃巖還用作筑路材料和鐵路道碴。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6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