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鉛礦
編輯鉻鉛礦,也被廢棄為紅鉛礦或鉻酸鹽鉛,化學名稱為鉻酸鉛,是“硫酸鹽(包括硒酸鹽、碲酸鹽、鉻酸鹽、鉬酸鹽和鎢酸鹽)”礦物類別中的一種稀有礦物,化學成分為成分鉛。
鉻鉛礦在單斜晶系中結晶,有時會發育成極形狀,但多為長棱柱狀至針狀晶體,最長可達15厘米左右,呈平行于c軸的拉伸和條紋狀。水晶末端通常未完成并且通常是空心的。輻射狀的隨機共生晶體簇很常見,偶爾還有硬塊和硬殼涂層。
透明至半透明晶體的顏色從深黃色到黃橙色,再到帶有油膩至鉆石般光澤的艷麗風信子紅色不等。但是,在光線的影響下,顏色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褪色。
鉻鉛礦的莫氏硬度為2.5至3,介于參考礦物石膏(2)和方解石(3)之間,因此可以用銅錢劃傷。
化學
編輯鉻鉛礦的理想化理論成分由重量百分比為 64.11% 的鉛 (Pb)、16.09% 的鉻 (Cr) 和 19.80% 的氧 (O) 組成。根據發現地點的不同,少量的鉻偶爾會被硫 (S) 替代,鉛可能會被鋅 (Zn) 替代。
在高溫下,鉻鉛礦可與角礦(Pb)形成混晶。
晶體結構
編輯鉻鉛礦在模板中單斜結晶,晶格參數 a = 7.13 ?; b = 7.44?; c = 6.80 ? 和 β = 102.4° 以及每個晶胞有 4 個公式單元。
在結構上,鉻鉛礦類似于獨居石結構,但 - 四面體和 Pb 離子各自被來自七個不同四面體的七個 O 離子包圍,作為最近的鄰居。
除了單斜晶系的鉛礦外,還有一種正交晶系的變體,可以通過化學沉淀鉻酸鉛來合成生產。菱形鉻酸鉛的晶格參數a = 8.67 ±0.03 ?, b = 5.59 ±0.01 ? 和c = 7.13 ±0.02 ?,但不穩定,短時間后變為穩定的單斜晶系鉻鉛礦。
屬性
編輯形態學
鉻鉛礦形成具有各種形狀和表面的棱柱晶體{110}、{120}和{111},決定了習性。{001}、{301} 和 {401} 也從屬出現。棱鏡面是平行于 c 軸的條紋,棱鏡通常是空心的。
化學和物理性質
在吹管前,鉻鉛礦容易熔化(熔點:844℃),裂紋嚴重。它在木炭上爆燃形成含鉛爐渣,當在磷鹽或硼砂珠上加熱時,這些爐渣會根據其中所含的鉻而變成翠綠色。
鉻鉛礦溶于熱鹽酸,放出氯氣,分離出PbCl2。它還溶于氫氧化鉀(KOH)并變成棕色。
形成
編輯鉻鉛礦是一種稀有的次生礦物,存在于含鉻鉛和方鉛礦礦床的氧化帶中。各種鉛和鉻礦物,如角鐵礦、白鉛礦、綠水鋁石、綠鋅礦、鎂錳礦、磷菱錳礦、磷錳礦、釩鉛礦、五鈉輝石、鎢鉛礦、石英和褐鐵礦作為伴生礦物出現。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