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面巖
編輯粗面巖,是一種火山巖。
化學成分
編輯在化學上,粗面巖與深成巖正長巖相同,代表其表面凍結當量。但是,如果無法識別其模態組成,則化學表示為TAS 字段 T 定義。 其 SiO2 含量按重量計在 57.6 和 69% 之間變化,低于流紋巖。 堿金屬氧化物 Na2O 和 K2O 的含量超過 7%(重量),因此高于英安巖。
礦物結構
編輯粗面巖主要由堿長石(閃長石和正長石)和富鈉斜長石組成,以前者為主。 如果堿長石與斜長石的體積比例超過 90%,則稱為堿長石粗面巖。 此外,可以添加至多 20% 的石英(石英粗面巖或石英-堿長石粗面巖)或至多 10% 的類礦物(foid-bearing 粗面巖或 foid-bearing 堿長石粗面巖)。 次要鎂鐵質成分是單斜輝石、角閃石、黑云母、鐵橄欖石等。 由于礦物質含量,巖石顏色較淺。
在玻璃狀或細粒長石基質中經常可以觀察到具有上述礦物包裹體的斑巖結構。 這種類型的一些表現形式被稱為菱形斑巖,被稱為斯堪的納維亞附件的組成部分。
然而,粗面巖也可以以黑曜石或火山碎屑巖(例如浮石)的形式出現。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6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