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箏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風箏

    編輯

    風箏,系繩風箏或風箏是一種用風操作的游戲和運動設備。 在其最簡單的形式中,它由通常由一根桿跨越的帆和一根連接到桿上的線組成,該桿固定住讓風箏升起的人(在風箏運動飛行員中)。 風箏以這樣一種方式放置在風中,即氣流對著風箏帆產生動態升力,風箏向上上升。

    還有風箏無風飛行,空氣的流動僅靠飛行員的運動,如走路或跑步來實現。 這樣就可以在沒有風的時候或者密閉的房間里飛行。

    風箏的起源

    編輯

    風箏,中國北方稱“紙鳶”,南方稱“鷂子”。“風箏”這個名字,大約始于五代(公元907——960年)據明代郎瑛《詢匈錄》記載,五代有位叫李鄴的,在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在紙鳶頭上系竹哨,放飛時,風入竹哨,發出像“箏”一樣的聲音,故名之為“風箏”。

    工作原理

    編輯

    風箏從風中汲取升力能量,風吹過帆面。 它不像降落傘那樣迎風,而是將風引導到它的升力面上,然后靠在水流上,或者讓自己被帆面上的負壓拉起來。 要做到這一點,風箏必須定義一個流動方向并轉向適當的方向進入風中。

    風箏

    盒子風箏通過盒子的垂直面將風箏推向阻力最小的方向來實現這一點。 扁平風箏通過在風壓中彎曲使風從中心向外偏轉,即向后彎曲帆的外尖。 為了即使在低風速下也能獲得穩定的飛行位置,橫桿通常已經以一定角度安裝。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61842/

    (3)
    詞條目錄
    1. 風箏
    2. 風箏的起源
    3. 工作原理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