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VMS
編輯OpenVMS 是最初由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為其 VAX 機器開發的操作系統。 它在首次發布時是一個非常先進的 32 位操作系統,能夠進行多用戶和多任務處理。 它也是最早具有虛擬內存管理的操作系統之一。 這就解釋了原名Virtual Memory System,簡稱VMS。 OpenVMS 現在可用于各種計算機體系結構的 64 位版本,并用于高可用性環境等。
OpenVMS特點
編輯有時 OpenVMS 被錯誤地歸因于類 Unix 系統。 但是 OpenVMS 與 Windows NT 的共同點多于與 Unix 的共同點。 今天在每個當前 Windows 系統中使用的各種概念最初來自 VMS。
VMS 在命令行參數或 Files-11 文件系統中的文件名中不區分大小寫; 但是,從 OpenVMS V7.3-1 開始,您可以設置區分大小寫的文件系統。
與 Unix 不同,數據載體不作為目錄安裝在全局根目錄下,而是有驅動器名稱——大致類似于 MS-DOS 和 Windows。 設備的名稱部分取決于所使用的硬件,部分可以自由選擇。
文件名由名稱、文件類型和版本號組成(例如 NAME.TYP;1),NAME 和 TYPE 均為最多 39 個字母數字字符的字符串。 修改后的文件保存為新版本,不同之處在于文件名中分號后的遞增版本號,后來與 ISO 9660 不同公認。 舊版本不會從系統中刪除,如果需要,用戶可以使用 DELETE 或 PURGE 命令執行此操作。 xxx可能的版本號是 32767。 清理和重命名當然是可以的。
目錄名用“.”分隔,可以用“”或“<; >” 必須放在文件名前面,位于可能的驅動器標識符之后。 子目錄條目屬于“.DIR”類型,并且在完整的文件系統中始終具有版本號“;1”。 最多可使用 39 個字母數字字符作為標識符。
完整的文件名是:NODE"accountnamepassword"::device:filename.type;version,其中 NODE 表示網絡上的計算機名稱,設備(最多 255 個字母數字字符)表示物理位置(磁盤、磁帶等)。
集群等高可用性技術很早就在 VMS 中實現,許多需要高可用性的應用程序今天仍在該操作系統上運行。
數字命令語言 (DCL) 可用作命令行解釋器和腳本語言。 命令按約定大寫,例如 SHOW(有關日期、登錄用戶、可用磁盤空間的信息)、RECALL、DIR 和 HELP。
VMS 的開發人員采用了 RSTS/E、RT-11 和 RSX-11 等 PDP 系統的概念,這些系統在 1970 年代廣泛應用于美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
從版本 5 開始,DECwindows 作為標準圖形用戶界面提供。 它是一個基于CDE 的窗口系統。 X11 和 CDE 本身也可以在 OpenVMS 上使用,作為 DECwindows 的替代品。
自由軟件
編輯2010 年到 2013 年的工作是開發一個名為 FreeVMS 的開源 VMS 系統,該系統應該也可以在 DEC Alpha 和 IA-64 以外的硬件平臺上使用。 開發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 直到版本 0.3.15,修改后的單片 Linux 內核作為基礎。 0.4 版使用 L4/X2 微內核。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