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弦揚琴
編輯撥弦揚琴, 是一種無指板古箏(一種簡單的弦琴),被認為是古箏和揚琴的原型; 豎琴、處女琴、大鍵琴和擊弦古鋼琴也受到了它的啟發。 其共鳴箱多為梯形、長方形或“豬頭”形,裝飾富麗堂皇。
歷史
編輯撥弦揚琴的體型多種多樣,有簡單的三角形,也有所謂的豬頭形,也有半梯形、梯形和正方形。 后一種形式在 1404 年左右已經配備了鍵盤,并進一步發展為擊弦古鋼琴,鋼琴、處女琴和大鍵琴的先驅。
當時的視覺藝術家中不少混亂是由創新引發的,而不是用手指或撥片撥弦,現在像揚琴一樣用筷子敲擊它。 其中一些描繪了拿著筷子的演奏者,但保留了太靠近的撥弦揚琴的琴弦。
撥弦揚琴的另一種變體,盡管更年輕,是弦樂器。 它不是被采摘或毆打,而是用弓拉出。 彈撥時,搖擺古箏來回移動以產生特殊的浮動聲音。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64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