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脂酸
編輯摩爾質量456.71 g mol聚集態
牢牢
295–298 °C(分解)
H 和 P 短語 H:無 H 短語 P:無 P 短語
白桐脂酸是一種五環三萜羧酸(在羽扇豆亞組中),作為一種植物化學物質(植物抗毒素)存在,主要存在于許多不同植物物種的樹皮中。
發生與生產
編輯白桐脂酸存在于許多植物物種中,尤其是梧桐樹、樺樹和烏木科的樹皮,例如,約 2.5% 存在于梧桐樹的樹皮中,少量存在于白樺樹的干樹皮汁中。 它可以通過從樺木腦中氧化或通過從美國梧桐樹皮中提取和多次結晶來生產。 從梧桐樹中提取的特殊優點是不會受到其他萜烯的污染,而且能耗相對較低。
使用
編輯在實驗室測試中,白桐脂酸對黑色素瘤細胞(通過啟動細胞死亡程序)和 HI 病毒(通過抑制逆轉錄酶)具有抑制作用。 它構成了進一步開發的艾滋病藥物的起始物質,例如 Bevirimat (PA-457),目前正在進行臨床測試。
白桐脂酸對皮膚癬菌和瘧原蟲的有效性表明該物質對植物的真菌和瘧原蟲侵染的原始益處。 然而,所需的劑量及其副作用對于治療瘧疾的醫學用途來說太高了。 白桐脂酸被認為具有保肝和抗炎作用,以及誘導細胞凋亡的機制。 在后者中,白桐酸作用于線粒體,使它們失去膜電位并釋放促凋亡因子,進而激活半胱天冬酶并最終誘導細胞凋亡。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6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