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站
編輯東京站(日語:東京站,Tōkyō-eki)是日本首都東京的一個火車站。 位于千代田區和中央區的交界處,西鄰丸之內區,東鄰八重洲區。 附近有皇宮、眾多的摩天大樓和銀座區。 作為東京名義上的主要車站,它是該國最重要的車站之一,但新宿站和池袋站的旅客人數更多。
東京是新干線線路網絡的主要樞紐,也是兩條高速線路的起點。 JR 東海負責運營前往名古屋和大阪的東海道新干線,而 JR 東日本則負責運營東北新干線及其所有分支線路。 此外,JR 東日本運營著多條穿過東京站的城市和地區線路。 車站綜合體包括 10 條用于高速列車的標準軌距軌道和 18 條用于常規鐵路交通的限距軌距軌道(其中 8 條位于兩個隧道站)。 還有一個雙軌地鐵站和一個長途汽車服務的汽車站。
東京站在系統的兩側都有一個接待大樓。 西側矗立著丸之內大樓,于 1914 年啟用,由辰野金吾設計,是該市的主要景點之一。 該建筑由紅磚砌成,以 20 世紀初的歐洲建筑風格為基礎,尤其是新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風格。 東側的對面是八重洲的 GranRoof 大樓,于 2013 年完工,這是一座由 Helmut Jahn 設計的后現代鋼和玻璃建筑。
東京站連接
編輯東京是首都乃至整個日本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 從這里出發,無需轉車即可到達 33 個都道府縣的目的地,比其他任何車站都多。 作為全國新干線高速網絡的中心樞紐,該站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在 JR 東海運營的東海道新干線高速線路上,列車班次頻繁,山陽新干線的部分列車繼續運行。 他們的目的地通常是名古屋、新大阪、岡山、廣島和博多。 東京新干線的其余服務由 JR 東日本運營。 東北新干線(包括后續的秋田、北海道和山形新干線)服務于仙臺、新莊、盛岡、秋田、青森和函館等目的地。 乘坐上越新干線可以到達新瀉,乘坐北陸新干線可以到達長野和金澤。
JR East 也負責下面提到的所有鐵路線。 Tōkaidō 主線主要服務于中距離、加速的通勤交通。 往熱海和小田原方向的特快列車頻繁。 此外,還有湘南班輪(高峰時段有指定席的特快列車)、觀光游覽列車和開往伊豆半島的地區特快列車大通號。 自 2015 年以來,大多數曾經以東京站為終點站的通勤列車繼續在上野東京線上運行,這條高架橋路線橫跨東北新干線到上野站的軌道。 這將把它們與首都圈北部的宇都宮線、常磐線和高崎線連接起來。
山手線貫穿東京站,以一圈環繞市中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鐵路線之一。 當地火車每兩到四分鐘雙向運行一次。 京濱東北線和橫須賀線大部分與東海道本線平行,覆蓋當地交通并擁有自己的軌道。 前者將大宮與橫濱連接起來,后者在東京站與始于千葉的總武特快列車線相連,經橫濱通往三浦半島。 中央本線和中央特快線提供開往立川、青梅、甲府、鹽尻和松本的快速和特快列車。 主要的火車服務是成田特快,連接大宮、高尾和大船與東京和成田機場。 最后,從東京站出發的京葉線沿著海岸向千葉方向延伸。
目前(2021 年)東京站由城市公交公司都營巴士的 12 條線路提供服務,停靠在西站前院和車站東側的公交車站。 也有個別的東急巴士線路和哈多巴士觀光巴士從車站前院出發。 此外,SkyHopBus 的穿梭巴士在穿過鄰近地區的三條路線上運行; 該優惠主要針對游客。 對于長途巴士運輸,GranRoof 大樓內的巴士總站可供使用,由 JR 巴士關東運營。 它被 40 多家提供日本所有地區旅行的公司使用。
東京站植物
編輯龐大的車站區域主要位于東京最重要的商業區之一千代田區的丸之內區。 沿著場地的東邊,與中央區的八重洲區接壤。 該地區有幾座摩天大樓,是該國最高的摩天大樓之一。 其中包括丸之內大廈 (179 m)、新丸之內大廈 (198 m)、JP 大廈 (200 m)、丸之內公園大廈 (170 m) 和西側的東京大廈 (164 m),以及東邊的兩座 GranTokyo 摩天大樓(每座 205 米)和 Sapia 塔(176 米)。 寬敞的皇家花園位于火車站以西約四分之一公里處,中央是皇宮。 附近的其他重要建筑還有東京國際論壇和三菱一號館博物館。
車站由北向南排列,地上部分有10個中央月臺,20條軌道。 最西端是 JR 東日本傳統鐵路網絡的 1 號至 10 號站臺,采用開普敦軌距(1067 毫米)。 東海道本線、東北本線(或宇都宮線)、京濱東北線和山手線的列車在這里運行。 1、2號站臺架設在3、4號站臺上方的高架橋上,與站房三層大致平齊; 它們專門服務于中央本線和中央特快線的列車。 中間是 JR 東海的 14 號至 19 號站臺。 它們是標準軌距(1435 毫米),服務于東海道新干線的子彈頭列車。 遠東是 JR 東日本標準軌距月臺 20 至 23,為東北新干線子彈列車提供服務。 軌道下方的三條寬闊通道連接東西兩側,只有最北端的通道無需通過站臺障礙。
雙線東京地鐵站位于西接待大樓的地下室。 它由東京地??鐵鐵路公司運營的丸之內線提供服務。 在它前面的車站前院下方,深度為 26 m 處,是總武特快線和橫須賀線共同使用的直通站。 它有兩個帶有四個蓋規軌道的中央平臺。 車站以南約 350 米是東京國際論壇地下 4 層京葉線的終點站。 它位于 28.6 m 的深度,還有兩個帶四個蓋規軌道的島式平臺。 與所有其他平臺不同,它們是面向東向西的。 由于距離相當遠,可以使用三個自動人行道。
架構
編輯西側的車站大樓由辰野金吾設計,于 1914 年竣工,是這座城市中xxx特色和辨識度最高的建筑之一,因為它的外立面采用極具特色的紅磚砌成,從鄰近摩天大樓的玻璃和鋼制外立面中脫穎而出。 人們常將它與 Pierre Cuypers 于 1889 年建造的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相提并論。 然而,沒有證據表明龍野曾經在荷蘭,他的記錄中也沒有提到阿姆斯特丹的主要火車站。 相反,正是建筑物的橫向布置、它們的功能和它們的主要建筑材料幾乎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類似的形式。 丸之內車站大樓是一座由五部分組成的三層新文藝復興建筑,沿著田徑場由北向南延伸。 全長約270米,占地面積約78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3800平方米。 xxx高度34.8米,檐高16.7米。 附屬于建筑物南端的是斜角車站酒店(東京站酒店)。 連同擴建工程,建筑群總長335米。 2014 年至 2017 年間,占地 6,500 平方米的車站前院被改造成步行區。 它鋪有白色花崗巖,部分襯有櫸樹。 廣場上矗立著朝倉文雄創作的鐵道工程師井上勝的雕像。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6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