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阻索
編輯攔阻索,用于繩索阻攔系統,以在短距離內安全地制動飛機。該系統用于帶有CATOBAR(彈射器輔助起飛但阻攔恢復)和STOBAR(短距離起飛但攔阻回收)系統和在軍用跑道上作為緊急著陸系統。
攔阻索也指傳統電梯系統上的緊急制動裝置的一部分。
歷史
編輯由于航空母艦飛行甲板的長度非常有限,從第 一次在航母上著陸開始,就出現了制動著陸飛機的問題。第 一次嘗試是在著陸區拉繩子,繩子的末端附有沙袋,以減慢著陸飛機的速度,因為沙袋的重量用鉤子鉤住了繩子。
這些嘗試被證明是不成功的,所以在艦載機的輪子上安裝了制動器,飛行員在著陸時用它來減慢飛機的速度。在艦載航空的最初幾年,這項技術對于輕型飛機來說已經足夠了。
然而,隨著飛機的進一步發展,它們變得更重并且著陸速度增加,因此必須找到一種新的飛機制動解決方案。借鑒了帶有沙袋的抓撓索的實驗,抓撓索被連接到滾輪上,當飛機用鉤子鉤住繩索時,滾輪會繼續展開繩索長度,同時抵抗著陸的移動質量飛機讓它減速。 從那時起,全世界所有的航空母艦都配備了這項新技術。
現代航空母艦
編輯在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上,多達四根鋼纜以 12 m 的距離橫跨后甲板并連接到液壓系統。液壓系統根據飛機的著陸重量進行調整,并利用反作用力確保飛機安全停止。
牽引索在 2 秒內將一架 30 噸重的飛機從 240 km/h 減速到 0 km/h - 飛機的飛行距離為 96 m。由于其巨大的載荷,攔阻索被批準最多可以著陸 100 次。整個捕獲系統的設計壽命為 54,000 次著陸。
機場
編輯在配備繩索捕獲系統的軍用機場上,即使在地面高速行駛時,也可以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牽引索將配備捕獲鉤的飛機停下來。有兩種不同的選擇:
- 如果高速中止起飛或著陸時制動系統失靈,飛機可以通過跑道末端的抓鉤系統停止,從而防止飛機不受控制地離開跑道。因此,在飛行過程中,攔阻索始終掛在跑道的盡頭。
- 如果出現某些技術缺陷,例如飛機液壓系統故障,跑道起點處的掛鉤可能是有用的或緊急程序要求的,以實現安全著陸。為此,在跑道起點將繩索拉過跑道。著陸飛機在攔阻索前面著陸,像航母著陸一樣用鉤子抓住它,從而減速(跑道起點處的鉤子鉤住,英式進近結束逮 捕)。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根繩子總是解開的,這樣它在正常著陸時不會受到太大的壓力,飛機也不會意外地被卷入其中。在緊急情況下,飛行員必須及時要求連接此繩索。然而,也有一些變體可以從塔架下降到跑道表面,這樣小型飛機就可以毫無問題地滑行和降落。
牽引索在展開過程中啟動泵,該泵將壓力施加到線軸上的盤式制動器上,從而使繩索中積聚的(產生的)力使掛鉤上的飛機減速,直到它停止。最后,繩索在停止時的彈性伸長導致飛機短暫向后拉,結果繩索完全松弛。吊鉤從繩索上松開后,電機會迅速將其拉回原位。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6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