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識
血液中的糖份稱為血糖,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 葡萄糖(英文簡寫Glu)。體內各組織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
血糖
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維持體內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濃度為3.61~6.11mmol/L。空腹血糖濃度超過7.0mmol/L稱為高血糖。血糖濃度低于3.61mmol/L稱為 低血糖,我們拿到的血液生化檢查報告中一般寫著: 葡萄糖,或者Glu。
糖是我們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之一。人們攝入 谷物、 蔬果等,經過消化系統轉化為 單糖(如葡萄糖等)進入血液,運送到全身細胞,作為能量的來源。如果一時消耗不了,則轉化為 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肝臟可儲糖70~120克,約占肝重的6~10%。細胞所能儲存的 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攝入的糖份過多,多余的糖即轉變為脂肪。
當食物消化完畢后,儲存的肝糖即成為糖的正常來源,維持血糖的正常濃度。在劇烈運動時,或者長時間沒有補充食物情況,肝糖也會消耗完。此時細胞將分解脂肪來供應能量,脂肪的10%為 甘油,甘油可以轉化為糖。脂肪的其它部分亦可通過氧化產生能量,但其代謝途徑和葡萄糖是不一樣的。
人類的大腦和神經細胞必須要糖來維持生存,必要時人體將分泌激素,把人體的某些部分(如肌肉、皮膚甚至臟器)摧毀,將其中的蛋白質轉化為糖,以維持生存。像過去在圖片上看到的那些難民個個 骨瘦如柴,就是這個原因。
人體的血糖是由一對矛盾的激素調節的:他們就是 胰島素和 胰高血糖素,當感受到血液中的血糖低的時候,胰島的A細胞會分泌胰高血糖素,動員 肝臟的儲備糖原,釋放入血液,導致血糖上升;當感受到血液中的血糖過高的時候胰島的 B細胞會分泌胰島素,促進血糖變成肝糖原儲備或者促進血糖進入 組織細胞。 糖尿病患者需要經常讀取 靜脈血以測定血糖,給患者造成一定的不便。
其測定范圍為〔0.5~27.7毫摩爾/升(10~500毫克/分升)〕,有條件的患者可以自備l臺血糖檢驗儀。
家庭血糖儀的使用步驟:
①裝針
②清潔手指,用酒精棉球進行消毒,切不可用含碘的酒精
③插入試條,將試條電極一段插入血糖儀插口,插入后血糖儀會提示采血
④采血:
1.溫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環。
2.將手臂短暫下垂,讓血液流至指尖。
3.用拇指頂緊要采血的指間關節,再用采血筆在指尖一側刺破皮膚。
⑤加樣,從血糖試紙的側面吸入,或滴在血糖試紙上。
(提示:如今市場上賣的血糖試紙分為虹吸式和滴血式。虹吸式的特點為所需的血液樣本較少,使用的酶為葡萄糖氧化酶,對葡萄糖具有專一性,精確度較高。滴血式所需的血液樣本較多,精確度比虹吸式要高,通常為醫院或家庭經濟較好的群體在使用。)
注意:刺皮后勿加力擠壓,以免組織液混入血樣,造成檢測結果偏差。
⑥顯示結果,血糖儀會在5至20秒內顯示出當前的血糖值。
市場上尚有筆式及其他型號微量血糖測試儀供使用。所測指血或耳血為毛細血管的血糖值,略高于 靜脈血糖值。但要注意,當寒冷、水腫及 血管痙攣時,稍受影響。我國長春已能生產 血糖試紙。90年代以來國外研制出無損傷血糖檢測儀,是用電腦化的近紅外線透過皮膚面測量其吸收變化,可在5秒鐘內測出2.22~22.2毫摩爾/升(40~400毫克/分升)血糖。
1、不要在檢查前一天過分節食。為保證檢查結果的真實可信,檢查前一天進餐和用藥應和平時一樣,并保證夜間睡眠良好。另外,抽血化驗前應避免劇烈運動、抽煙和飲用刺激性飲料(如咖啡等)。
2、不要在家注射完胰島素后再去醫院抽空腹血。由于到院抽血在時間上難以預料,如果在半小時內不能到院完成抽血,一旦延遲進餐很可能會發生低血糖。
3、如果無法確定在醫院抽空腹血的具體時間,不妨早晨在家正常治療及進餐,然后去醫院檢測餐后2小時血糖。這樣不至于影響正常進餐及用藥,不會引起血糖的波動。
4、對于自身胰島素分泌水平低下、存在清晨高血糖的病人,xxx用血糖儀事先在家中完成空腹血糖的測定,記下結果后再去醫院。
5、對于早、晚餐前注射預混胰島素的病人,若因上午到院抽血化驗使治療延遲,可以在抽血之后查一下隨機血糖。如果血糖高,可臨時注射一次短效胰島素,然后進餐。這樣,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治療延誤造成的血糖升高,同時又避免了檢查當天早、晚兩次預混胰島素注射間隔太近。
6、對于采用口服降糖藥治療的病人,化驗空腹血糖時若采血時間太晚而使得早晨的藥和中午的藥相隔太近,應在醫生指導下減少中午的藥量,以免因兩餐的藥物作用相互疊加而造成低血糖。
7、對于睡前注射中效胰島素者,其降糖作用可以維持到次日8—9時。因此,化驗空腹血糖的采血時間稍晚一些。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