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粒式麥克風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碳粒式麥克風

    編輯

    碳粒式麥克風是一種麥克風,其電聲轉換器原理是基于聲音引起的壓力波動,導致其連接處石墨顆粒的電接觸電阻發生變化。 碳粒式麥克風今天很少使用。

    炭砂麥克風

    編輯

    由吸音金屬膜壓縮的碳顆粒(碳粒、細粒煤)之間的壓力相關接觸電阻用于轉換。

    結構

    透聲外殼的一側用金屬膜封閉。 這形成一個電極。 它充滿了由xxx煤制成的木炭粉。 另一側是對電極。

    函數

    必須通過工作電阻器消費者)在膜和反電極之間施加直流電壓聲波通過膜傳輸到木炭。 該原理基于煤粒之間的“松散接觸”。 粒子位置的微觀變化引起流過的直流電流的調制。 石墨特有的與壓力相關的接觸電阻在這里也發揮了作用。

    在電話的情況下,工作電阻可以直接是聽筒(電磁轉換器)——只有在傳輸距離較遠時才需要放大。

    不同的粒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不同的應用要求。

    部署

    直到 1970 年代,電話中才大量使用碳粉麥克風。 人們認為,碳粒式麥克風的發明極大地加速了電話的發展。 因此,語音清晰度足夠好。在 1960 年代和 70 年代,電信技術中的碳粒式麥克風被聲學性能更好的動圈麥克風所取代,尤其是壓電麥克風,其在膠囊中集成了必要的放大器電子設備。 和以前一樣,工作電壓是從連接電纜獲得的。 因此,電話中的碳粒式麥克風通常可以 1:1 被電子變體取代。 在 20 世紀 80 年代,駐極體電容話筒讓位于這些話筒。

    在音頻工程或音樂錄音中,由于播放質量差,碳粒式麥克風不使用。 在專業音頻工程中,碳粒式麥克風在20年代和30年代就已經被電容式麥克風所取代。 如今,動態麥克風和電容式麥克風用于要求更高的音頻技術,而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用于廉價設備。

    碳粒式麥克風也被用作喉部麥克風和電子管發射器的直接調制。

    在早期的電話傳輸線中,由于其放大特性,碳粒式麥克風被用作中繼器。 一種揚聲器與麥克風機械耦合。 盡管傳輸質量很差,但該技術甚至在電子管引入之前(大約 1920 年代)就可以實現長途通話。 直到 1950 年代,這種放大器還用于助聽器,因為電源比電子管更輕、更簡單。

    碳粒式麥克風

    類型

    編輯

    代替碳粉,還使用了離散的石墨部件,它們通過聲音相互移動 - 在 1889 年左側的模型中,使用了小石墨輥,它們懸掛在銷上并相對于木質膜移動彈簧。

    屬性

    編輯

    積極的特點:

    • 高電輸出電平,通常無需額外放大; 可直接與聽筒串聯
    • 提升屬性
    • 生產成本低

    負面特征

    • 由于煤砂尖端的氧化過程而產生強烈的噪音; 年齡依賴
    • HDR 通常超過 5%
    • 傳輸特性的重現性差,取決于位置和振動
    • 維護密集型或使用壽命有限
    • 參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濕度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72503/

    (4)
    詞條目錄
    1. 碳粒式麥克風
    2. 炭砂麥克風
    3. 結構
    4. 函數
    5. 部署
    6. 類型
    7. 屬性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