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點
編輯熔點,是物質熔化,即從固態轉變為液態聚集狀態的溫度。 熔化溫度取決于物質,但與沸騰溫度相比,壓力(熔化壓力)的影響很小。 熔融溫度和壓力合稱為熔點,它描述了純物質的狀態,是物質相圖中熔融曲線的一部分。 有些物質因為事先發生化學分解而無法熔化,而另一些物質只能在正常條件下升華。
對于純化學元素,熔點與凝固點相同,并且在整個熔化過程中保持不變。 熔化溫度通常會因雜質或混合物而降低(熔點降低),并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也會升高,這意味著您正在處理一個熔化范圍。 溶解物質的熔點降解(冷凍)是冰可以被鹽融化的原因之一。
與化學元素不同,熔點和凝固點之間的偏差也可能發生在純化合物中。 如果凝固點溫度低于熔點溫度,則稱為熱滯后。 例如,純凈水就是這種情況; 在沒有原子核的情況下,在 1 巴的壓力下,水在 -40 °C 左右結冰,在 0 °C 左右熔化。 對于無定形材料等。 B.玻璃和一些塑料一講轉變溫度。 也可以定義軟化點。
熔化溫度與密度、斷裂韌性、強度、延展性和硬度一起是材料的材料特性之一。
元素镎的xxx液態范圍為 630 °C 至 3900 °C,即超過 3270 °C。 惰性氣體氖在 2.3 °C 時具有從 ?248.6 °C 到 ?246.3 °C 的最小液體范圍。
壓力依賴性
編輯熔點取決于壓力,但影響很小:要將熔點僅改變 1 K,壓力必須平均增加約 100 巴。 因此,大氣壓力的變化 - 可能導致沸點發生明顯變化 - 對熔點幾乎沒有影響。
對于熔化,對于其他相變,Clapeyron 方程適用,它給出了以下溫度變化 ΔT 作為不同壓力下熔化的良好近似值:
Δ T = T M Δ V Δ p H M
TM 為熔點,ΔV 為熔化時的體積變化,Δp 為所考慮的壓力差,HM 為熔化的焓。但由于熔化時的體積變化ΔV 相對較小,熔點的壓力依賴性也比較小。 例如,將壓力增加 100 巴會使冰的熔點改變 -0.76 K。因此冰在壓力下更容易融化,而四氯化碳的熔點增加 +3.7 K。 例如,當壓力增加時,冰或鉍的熔點會減少,這是因為它們融化時體積會減少: 那么在上面的等式中,ΔV 和 ΔT 是負數。
分析
確定物質的熔點在定性分析(包括身份測試)中也非常重要,因為許多物質可以通過熔點來識別。 使用熔點也可以定性測量物質的純度。 雜質導致較低的熔點e。 為此,液態物質或具有低熔點的物質被轉化為易于結晶的衍生物:例如,可以通過測量其 4-硝基苯甲酸或 3,5-二硝基苯甲酸酯的熔點 e 來識別醇類。 為此,要分析的物質在少量硫酸存在下發生反應。 這些衍生物的熔點通常是辛辣的。
3,5-二硝基苯甲酸的衍生物一般比4-硝基苯甲酸的衍生物具有更高的值。 當與 4-硝基苯甲酸的熔點太低而無法精確測定時,xxx選擇它們。
提供包含有機化合物信息的大量表格,作為分析人員的重要工具。 單個物質類別的衍生物的熔點列在有關有機分析的相關教科書中。
命運
編輯可以用溫度計通過熔化樣品并讀取熔化溫度來進行近似測量。
熔點的精確測量有多種方法:
- Thiele 裝置,其中樣品在攪拌或對流油浴中熔化
- 根據 DAB 的儀器,帶有標準磨口 29/32,由大約 100 毫升的燒瓶和帶通氣孔的插管
- 根據 Dr. 的設備 C. F. Linstr?m(經常被錯誤地拼寫為 Lindstr?m),這里的樣品在銅塊中被加熱到熔點
- Kofler 加熱臺設備
- 差示掃描量熱法 (DSC)
- 在毛細管法中,將要檢查的物質引入玻璃毛細管中。 將其放置在預熱的加熱塊中并緩慢升高溫度。 熔化溫度是最后一個固體顆粒熔化的溫度。
測量值通常標記為未校正。 本規范指的是當液體溫度計的儲液器僅浸入待測介質時發生的(小)誤差,這意味著溫度計液體在毛細管中上升的部分具有不同的溫度和膨脹。
在實際實驗室操作中,目前大多使用自動熔點測量設備,這些設備可以在短時間內以數字方式提供結果。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7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