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斑癬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病因  

    花斑癬俗稱汗斑,由花斑癬菌引起。通過接觸帶菌者或他們的衣服、被褥、席子而傳染。夏季皮膚多汗潮濕容易得病。花斑癬多見于成年人,好發于胸、背、頸和上臂等處。開始時,為黃豆大小的圓形斑,呈灰白色、褐色或淡黃色,上面附著細小糠皮樣鱗屑,以后皮損越來越多,有時可融合成片。去除鱗屑后留下暫時性色素減退斑。病程緩慢,多年不愈,夏重冬輕,無自覺癥狀或有微癢。

           致病菌系一種嗜脂性酵母,稱為卵圓形糠秕孢子菌或正圓形糠秕孢子菌。此菌是正常皮膚的腐生菌,僅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高溫高濕,局部多脂多汗,衛生條件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轉化為菌絲型方可致病。此菌僅侵犯角質層淺層而不引起xxx的炎癥反應。

           腐生酵母菌僅僅會侵犯角質層淺層,而不會引起xxx的炎癥反應,這種病的發生是由體熱、以及濕氣侵入毛孔,從而和氣血凝滯,毛竅閉塞所導致的。

          紫外線照射也會引起花斑癬,當受到紫外線強烈照射時皮膚變皮層會制造黑色素進行保護被曬肌膚,所以肌膚上會出現色斑,當新陳代謝受阻,或是紫外線的傷害過大,黑色素就不能全部排走,這樣就會引起色斑,也就是花斑癬。

          中醫學認為,此乃是風濕侵膚,與氣血凝滯所成。紫白癜風乃一體二種,紫因血凝,白因氣滯。本病之發生,乃是由體熱、風邪和濕氣侵入毛孔,與氣血凝滯,毛竅閉塞所致。

    疾病診斷

      1.根據其臨床表現,皮屑以10%氧化鉀液直接涂片找到彎曲或弧形的糠秕酵母菌絲或圓形孢子,即可診斷。

      2.本病需與白癜風鑒別,后者主要為成片皮膚色素缺失麗呈白色,其邊緣可有色素沉著,一般無脫屑,無癢感,也無出汗過多后加重等。還應注意與貧血痣、玫瑰糠疹、紅癬等鑒別。

    臨床表現

    花斑癬花斑癬

    初起損害為圍繞毛孔的圓形點狀斑疹,以后逐漸增至甲蓋大小,邊緣清楚,鄰近部位可相互融合成不規則大片形,而周圍又有新的斑疹出現。表面附有少量極易剝離的糠秕樣鱗屑,灰色、褐色至黃棕色不等,有時多種顏色共存,狀如花斑。時間較久的呈淺色斑。皮疹無炎性反應,偶有輕度瘙癢感,皮損好發生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頸、面、腋、腹、肩及上臂等處,一般以青壯年男性多見。病程慢性,冬季皮疹減少或消失,但夏天又可復發。

    分類

    花斑型

    初起呈淡褐色,表面發亮,以后出現色素減退。由于新舊皮損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狀。  

    毛囊型

    損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鱗屑極薄。  

    白斑型

    除去鱗屑或痊愈后,遺留色素暫時減退。此型預示本病處于緩解階段。  

    斑片型

    此型損害較少,一片或數片,表面鱗屑較厚,色澤較深。

    治療

    1.現代醫學主要采用些激素類軟膏外用治療。或用溶液沖洗。 花斑癬的外治法

    用密陀僧散直接外撲,也可用醋調搽或用生切片蘸之外擦。 用10%土槿皮酊、5%~10%冰醋酸溶液或食用白醋及其他低濃度的癬藥水外搽。 先搽以20%~40%硫代硫酸鈉溶液,待干后再搽4%鹽酸溶液。


    以上方法每日用藥2-3次,連續用藥4-6周。治療期間內衣褲和被單等床上用品應該經常煮沸消毒

    通常使用3%的克霉唑,或達克寧霜涂搽患處。涂搽前應先洗澡,xxx用絲瓜瓤輕輕擦去鱗屑,然后再涂藥。


    2.中醫藥浴對預防花斑癬有很好的效果,常用的有艾葉浴、薄荷浴、菊花浴、青蒿浴、食醋浴、鹽水浴等,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用上述中藥熬水洗澡,每周一次即可。

    全身治療 病情嚴重且久治不愈者,可考慮全身用藥,如酮康唑200~400mg/d,早飯后服,2~6周。有作者報告用酮康唑治療223例,結果痊愈206例(92.4%)。

    局部治療

    1. 15%~20%冰醋酸溶液或3%~6%復方水楊酸液,涂病損處,1d1次,連續用藥7~10d,治愈后每隔1~2周再涂1次,以防復發。
    2. 1%益康唑霜,每日2次,5d為1療程。
    3. 50%丙二醇溶液,外用,每天2次,連續治療2周。
    4. 40%硫酸鈉涂擦病損處,1~2min后再涂4%酸液,兩者起化學反應,產生新生態的硫,以達到殺滅真菌的作用。
    5. 一支黃花500g加水2500ml,濃煎成250ml,加入雄黃及硼砂各9g,擦患處。
    6. 復方酮康唑霜外用。
    7. 1%Terbinafine霜外用,治愈率達70%~80%.
    8. 2.5%硫化硒洗劑(商口名希爾生)外用皮疹處。
    9. 水楊酸與水1:20比例混合涂擦病損處,會有酸疼感,可與甘油1:1比例混合涂擦病損處。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7384/

    (25)
    詞條目錄
    1. 病因  
    2. 疾病診斷
    3. 臨床表現
    4. 分類
    5. 花斑型
    6. 毛囊型
    7. 白斑型
    8. 斑片型
    9. 治療
    10. 局部治療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