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機溶劑,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天然有機物,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棉花的纖維素含量接近xxx;一般木材中,纖維素占40~50%。食物中的纖維素(即膳食纖維)對人體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纖維素也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此外,以纖維素為原料的產品也廣泛用于塑料、炸藥、電工及科研器材等方面。
基本介紹
麻、麥稈、稻草、甘蔗渣等,都是纖維素的豐富來源。纖維素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此外,以纖維素為原料的產品也廣泛用于塑料、炸藥、電工及科研器材等方面。食物中的纖維素(即膳食纖維)對人體的健康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纖維素的分子式(C6H10O5)n,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鍵組成的大分子多糖,分子量50000~2500000,相當于300~15000個葡萄糖基。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機溶劑。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全世界用于紡織造紙的纖維素,每年達800萬噸。此外,用分離純化的纖維素做原料,可以制造人造絲,賽璐玢以及硝酸酯、醋酸酯等酯類衍生物和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等醚類衍生物,用于石油鉆井、食品、陶瓷釉料、日化、合成洗滌、石墨制品、鉛筆制造、電池、涂料、建筑建材、裝飾、蚊香、煙草、造紙、橡膠、農業、膠粘劑、塑料、炸藥、電工及科研器材等方面。人類膳食中的纖維素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類中,雖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進腸道蠕動,利于糞便排出等功能。草食動物則依賴其消化道中的共生微生物將纖維素分解,從而得以吸收利用。
生產應用
制作方法
生產方法一:纖維素是世界上蘊藏量最豐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生產原料來源于木材、棉花、棉短絨、麥草、稻草、蘆葦、麻、桑皮、楮皮和甘蔗渣等。我國由于森林資源不足,纖維素的原料有70%來源于非木材資源。我國針葉材、闊葉材的纖維素平均含量約43-45%;草類莖稈的纖維素平均含量在40%左右。纖維素的工業制法是用亞硫酸鹽溶液或堿溶液蒸煮植物原料,主要是除去木素,分別稱為亞硫酸鹽法和堿法。得到的物料稱為亞硫酸鹽漿和堿法漿。然后經過漂白進一步除去殘留木素,所得漂白漿可用于造紙。再進一步除去半纖維素,就可用作纖維素衍生物的原料。
生產方法二:用纖維植物原料與無機酸搗成漿狀,制成α-纖維素,再經處理使纖維素作部分解聚,然后再除去非結晶部分并提純而得。
生產方法三:將選好的工業木漿板疏解,然后送入已加1%~10%的鹽酸(用量為5%~10%)的反應釜進行升溫水解,溫度為90~100℃,水解時間0.5~2h,反應結束后經冷卻送人中和槽,用液堿調至中性,過濾后濾餅在80~100℃下干燥,最后經粉碎得產品。
生產方法四:由木漿或棉花漿制成的纖維素。經漂白處理和機械分散后精制而成。
主要作用
纖維素是地球上最古老、最豐富的天然高分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類最寶貴的天然可再生資源。纖維素化學與工業始于160多年前,是高分子化學誕生及發展時期的主要研究對象,纖維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成果為高分子物理及化學學科的創立、發展和豐富作出了重大貢獻。
生理作用
纖維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糞便量,促進腸蠕動,加快糞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質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縮短,對腸道的不良刺激減少,從而可以預防腸癌發生。
藥物應用
天然膳食纖維素片
食用目的:
潤腸通便,獲得飽腹感,分解脂肪。
產品特點:
取自天然成份的科學配方,有助于正常生理活動;獲得飽腹感。
縮短食物在腸道停留時間,使大便順暢。
由多種獨特的纖維素組合而成,能分解攝入的脂肪。
主要成份:
磷酸氫鈣、纖維素、蘋果纖維、洋槐花、卵磷脂、碳酸鈣、柑橘纖維、二氧化硅、燕麥纖維、硬脂酸鎂、糊精、麥芽糖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檸檬酸鈉。
建議用法:
潤腸通便每次一至兩片,每日三次,餐前20分鐘或餐后開水送服。
工業應用
適用于干粉砂漿建材,內外墻耐水膩子粉(膏),粘結劑,填縫劑,界面劑,水性涂料,自流平劑等新型建材。
木質素纖維
木質素纖維是天然木材經過化學處理得到的有機纖維,外觀為棉絮狀,呈白色或灰白色。通過篩選、分裂、高溫處理、漂白、化學處理、中和、篩分成不同長度和粗細度的纖維以適應不同應用材料的需要.由于處理溫度高達250℃以上,在通常條件下是化學上非常穩定的物質,不為一般的溶劑、酸、堿腐蝕,具有無毒、無味、無污染、無放射性的優良品質,不影響環境,對人體無害,屬綠色環保產品,這是其它礦物質素纖維所不具備的。纖維微觀結構是帶狀彎曲的,凹凸不平的,多孔的,交叉處是扁平的,有良好的韌性、分散性和化學穩定性,吸水能力強,有非常優秀的增稠抗裂性能。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