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吸脂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是利用超聲波進行吸脂達到減肥的目的,也叫做超聲碎脂術。是麗都減肥方式,超聲吸脂是一種很有效的減肥方式,減肥效果也很好,超聲吸脂術液體生物組織內均存在著內聚力,然而密度不同的組織,其分子間粘合力是不一樣的。在密度低的脂肪組織,分子粘合力較弱,超聲波產生的較低負壓即可產生組織空隙,在物理上稱為“空穴現象”。然后再使用高能的負壓吸引器將已液化脂肪液抽出。是脂肪細胞粉碎者。

    介紹

    超聲吸脂超聲吸脂

    超聲吸脂術可選擇性地破壞脂肪細胞,去除占脂肪細胞體積90%的液體部分(脂肪酸),而細胞的結構及周圍組織,如網狀結構、血管神經、淋巴管等可以完整地保留,因此不易造成血管,神經的損傷,這可算是一大優點。胡慶旭介紹可以使被抽吸的部分比較平整,故有人稱之為"脂肪雕塑成形術"。超聲吸脂對病人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少有瘀斑及不會出現感覺喪失,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存在的缺點是國產的儀器操作起來比較費時,已粉碎的脂肪及形成的脂肪酸吸出較慢,超聲探頭空載后易產熱,局部溫度迅速升高,有灼傷切口及周圍皮膚的可能。


    詳解

    超聲吸脂超聲吸脂

    超聲去脂本的實施及注意事項:在操作前需做好全身及局部檢查,事先將擬去脂的部位劃出"等高地圖線",中央為吸除多的區域,向外逐漸減少。


    消毒鋪手術巾單后,第二步為在抽吸部位注射一種低滲的具有止痛效果又利于脂防破碎的"腫脹麻醉"復合浸潤液。


    第三步是通過小切口將超聲去脂儀的探頭插入,作扇形來間往返操作,由于探頭金屬部分有效應,在皮膚切口處需用一塑料管(可用一段空針管)保護。脂肪細胞粉碎后脂肪酸從細胞內溢與麻藥形成一種劑,要設法吸出,或用手法塑形擠出。 術后需放置負壓引流3-5天,對治區用彈力包扎持續l個月是必要的。由于脂肪細胞抗感染能力差,術后應用有效抗生素實屬必須。


    技術原理

    超聲吸脂術是利用高能低頻超聲波的物理化學效應選擇性地破壞皮下脂肪組織,生成脂肪乳化液后再用負壓吸引將其抽出體外的一種吸脂方法。超聲吸脂系統的金屬探頭連接負壓吸引裝置,探頭伸入皮膚內能夠將脂肪組織乳化后負壓吸出。該技術損傷較小、操作強度低,但是手術時間長、吸脂量小、不能抽吸淺層脂肪,另外可能發生熱損傷,抽出的脂肪被破壞不能再利用。


    風險和并發癥

    常見并發癥

    1.  組織熱損傷 是超聲吸脂術特有的并發癥,這是由于超聲探頭可能導致切口處和皮下組織的溫度升高。

    2. 皮膚凹凸不平或不對稱 暫時性凹凸不平較常見。經加壓塑形半年后會改善。半年后仍凹凸不平,可在一年后二次抽吸。

    3. 血清腫超聲吸脂術多見。在皮下較大的腔隙內充滿了不凝的血清樣液體,易形成慢性血清腫。小的血清腫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腫要就醫處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開放出加壓包扎。

    4. 皮膚瘀斑術后24小時內出現,1-2周可消,一般不需處理。

    5. 皮膚壞死 較少見,吸脂損傷淺層脂肪,破壞xxx下血管網或感染所致。出現感染時需盡快就醫治療。

    6. 其他常見并發癥如皮膚麻木或疼痛、色素沉著、皮下硬結。多在3個月至半年內自行消失。


    少見并發癥

    1. 脂肪栓塞及脂肪栓塞綜合征 是吸脂術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癥狀為缺氧、意識模糊和皮下瘀斑三聯癥。

    2. 藥物的毒副反應 腫脹液中的利多卡因和腎上腺素如超出一定劑量或濃度及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均可發生毒副作用。癥狀是出現頭痛、口舌麻木、耳鳴、譫妄、躁動、嗜睡、心動過緩、低血壓等。術后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

    注意事項

    選擇正規醫療機構。脂肪抽吸對人體是損傷,抽吸量越多,抽吸面積越大,對人體的損傷亦越大。

    ①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以下的屬于衛生部醫療美容項目分級中的一級項目,技術難度和風險較小,可在一級綜合醫院門診部或診所進行。

    ②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吸脂量<2000ml的屬于衛生部醫療美容項目分級中的二級項目,有一定技術難度和風險,應在二級綜合醫院、設有麻醉科及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門診部,或更高級別的醫療美容機構進行;需住院抽吸。

    ③ 在一次脂肪抽吸量在2000ml≤吸脂量<5000ml的屬于衛生部醫療美容項目分級中的三級項目,技術難度和風險較大,應在三級整形醫院、三級綜合醫院進行;需住院抽吸。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7419/

    (22)
    詞條目錄
    1. 介紹
    2. 詳解
    3. 技術原理
    4. 風險和并發癥
    5. 常見并發癥
    6. 少見并發癥
    7. 注意事項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