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主要的不溶于水的蛋白質,通常都含有呈現相同二級結構的多肽鏈,多存在于血液中,當我們為了不讓新鮮的豬血凝固,而攪拌豬血,就是破壞了纖維蛋白。許多纖維蛋白結合緊密,并為單個細胞或整個生物體提供機械強度,起著保護或結構上的作用。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纖維蛋白
英文名稱:Fibrin
英文別名:fibrin washed from human plasma; fibrin washed from pig plasma; fibrin washed from bovine blood; glycyl-N-methylglycinamide
CAS號:9001-31-4[1]
EINECS號:232-597-0
分子式:C5H11N3O2
分子量:145.1597
InChI:InChI=1/C5H11N3O2/c1-7-5(10)3-8-4(9)2-6/h2-3,6H2,1H3,(H,7,10)(H,8,9)
密度:1.146g/cm3
沸點:471.7°C at 760 mmHg
閃點:239.1°C
蒸汽壓:4.54E-09mmHg at 25°C
纖維蛋白
一類主要的不溶于水的蛋白質,通常都含有呈現相同二級結構的多肽鏈,多存在于血液中,當我們為了不讓新鮮的豬血凝固,而攪拌豬血,就是破壞了纖維蛋白。許多纖維蛋白結合緊密,并為單個細胞或整個生物體提供機械強度,起著保護或結構上的作用。
血漿纖維蛋白原正常值在2g/L到4g/L之間。
值升高見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傳染病、結締組織病、急性腎炎、灼傷、多發性骨髓瘤、休克、大手術后、妊高征、急性感染、惡性腫瘤及血栓前狀態。
減低見于DIC、原發性纖溶、重型肝炎和肝硬化。
區別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
纖維蛋白原是發現最早的一種凝血因子。呈伸長的橢球體,是由三對多肽鏈(一對α鏈、一對β鏈、一對γ鏈)以二硫鍵連接而成的二聚物,其分子量約為34萬道爾頓。在肝臟中合成后進入血漿,以溶解形式存在。每100ml人血漿中含量約0.3g。
纖維蛋白是一種高度不溶的蛋白質多聚體,是象細針一樣的晶狀物。
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是整個血凝過程中最基本的變化,要經過3個環節:
纖維蛋白原的水解
在凝血酶作用下,纖維蛋白原分子中的兩條α鏈和兩條β鏈每條都有一個肽鍵斷裂,結果形成纖維蛋白單體,并同時釋放出兩對小分子的纖維蛋白多肽(即纖維蛋白多肽A和B,分子量合計約為9000道爾頓)。因此,最后形成的纖維蛋白的分子量比纖維蛋白原小些。
纖維蛋白單體的聚集
在Ca2+的參與下,若干纖維蛋白單體聚合成可溶性的纖維蛋白多聚體。
血凝塊的形成
在纖維蛋白酶和Ca2+的作用下,不同的纖維蛋白分子的α鏈之間形成交鍵,使纖維蛋白轉變為最終的不溶性的纖維蛋白多聚體。形成中的纖維蛋白相互交錯重疊并網羅血細胞,使原來呈溶膠狀的血液轉變成凝膠狀的血凝塊。隨后由于血小板收縮蛋白的作用,血塊縮緊變硬,并析出血清。所以,血清中除了沒有纖維蛋內原外,比血漿還增添了一些在凝血過程中產生
在組織中,成纖維細胞轉變成纖維細胞時,會產生原纖維蛋白。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7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