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音樂是指有旋律、節奏或和聲的人聲或樂器音響等配合所構成的一種藝術。
古代音、樂有別。《禮記·樂記》:“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后渾稱“音樂”,指用有組織的樂音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前漢書平話》卷下:“帝至棘門 ,左翼將徐邁以音樂迎之,送帝至霸陵橋上。”
起源
弦樂傳說
墨丘利(Mercury)是希臘神話中諸神的使神。有一天他在尼羅河畔散步,無意中踩到一個東西,那東西發出了美妙的聲音。他拾起來一看,原來是一個空龜殼內側附有一條干枯的筋。于是墨丘利從中得到啟發,發明了弦樂器。后人考證弦樂器出現在墨丘利之前,但弦樂的發明有可能正是從此得到了啟發。
管樂傳說
在中國古代,距今五千年前的黃帝時期有一位叫做伶倫的音樂家,傳說中他曾進入西方昆侖山內采竹為笛。當時恰有五只鳳凰在空中飛鳴,他便合其音而定律。雖然這一傳說并不完全可信,但把它作為管樂的起源也未嘗不可。原始時代的人類,他們的勞動生活。可以說是和音樂為伴而開拓發展,兩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音樂是直接從人類的勞動生活中產生出來的。
歷史
原始人音樂
中古時期音樂
中國古代音樂
黃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君王,他在五千年前就創造了歷法和文字。當時,除了前述的伶倫之外,還有一位名叫“伏”的音樂家。據說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彈奏的琴本來有五十根弦,但由于音調過于悲傷,黃帝把他的琴斷去一半,改為二十五弦。在黃帝時代的傳說中,還有一位名叫神農的音樂家,據說他是牛首蛇身。神農曾教人耕作五谷,曾遍嘗百草而發現醫藥,還曾經創造了五弦琴。因此可以理所當然地設想,當時的音樂用的是五聲音階。
在中國古代,有關音樂方面的書籍不下三百種。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同時又是一位音樂家,他曾寫過許多論述音樂的隨筆。孔子在古琴方面的造詣很高,他能自己作曲,并把悲哀與歡樂付諸琴韻之中。孔子把琴藝親自傳授給弟子,在他的三千弟子中,通六藝者就達七十二人。他的教學內容,可稱為“詩、書、禮、樂”。“禮”是謂理天地陰陽之秩序,“樂”即取得和諧。在孔子的哲學中,道德與音樂居于同等地位,他提倡的是以音樂來提高品德。
另一方面,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多為舞樂,即融詩、舞、音樂于一體,與今天的舞蹈是完全不同的。
埃及、阿拉伯古代音樂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金字塔內石壁的雕刻上,我們可以看到音樂演奏者的行列,從而想象出當時演奏音樂的盛況。雕刻中有以手指彈奏的豎琴狀弦樂器,還有各種笛類樂器。阿拉伯等地區的器樂也相當發達,很早以前他們就開始使用在一個八度之間分為十七個音名的特殊音階了。
古希臘和古羅馬音樂
希臘音樂的起源也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傳說中阿波羅神主管音樂,下轄九位繆斯(Muse)女神,因此音樂也稱為Music或Musik。在希臘樂器中,有一種叫做阿烏洛斯的V字型雙管笛,還有一種叫做里拉(Lyra)的手琴,齊特爾(Kithara)則是一種類似吉它的弦樂器,這些樂器都是從埃及或阿拉伯傳入的。
在古希臘人的生活中,音樂的地位是十分顯著的。他們以從埃及和阿拉伯流傳過來的東方音樂為基礎,逐步加以發展和變化,形成了自己的音樂。古希臘的音樂與詩歌和戲劇有著緊密的聯系。在他們那充滿魅力的兩部荷馬史詩和許多著名的戲劇作品中,都體現出了音樂的重要意義。當時社會上一些著名的民間歌手演唱的歌曲,對古希臘音樂的形成和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古希臘音樂在許多方面都有著重大的成就。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大哲學家和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用一種稱為弦琴(Monochord)的單弦樂器,首先解釋出純律理論,根據弦的長度計算出了當時所使用的一切音程。畢達哥拉斯音律的發明與應用是音樂理論方面的重大突破。其次古希臘人還發明了字母記譜法。在樂器的制作上也有著許多大膽的革新和創造,發明了一批過去不曾有過的樂器。古希臘音樂不但有器樂伴奏的獨唱抒情曲,而且還有戲劇音樂和舞蹈音樂等形式。這些音樂一般都是以單音音樂為主,在內容上大多為宗教題材。古羅馬的音樂主要是沿襲古希臘音樂的巨大成就。當時的音樂主要是在祭神、婚宴以及軍隊凱旋時演奏。公元三世紀以來,古羅馬大肆向外擴張勢力,對鄰近城邦進行野蠻的侵略和掠奪。許多古希臘的優秀樂師和歌手們都變成了古羅馬帝王、貴族和奴隸主的奴仆,因此音樂也就成為專門為統治階級消遣娛樂的工具。但古羅馬的音樂文化并沒有因循古希臘而停滯,一些民間的歌謠、結婚歌曲、士兵歌曲以及音樂舞蹈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用拉丁語演唱的古戲劇。另外,軍隊中銅管樂器的出現也是古羅馬音樂的主要特征之一。
功能
2、樂曲選擇也有學問
低音厚實深沉,內容豐富;中、高音的音色有透明感,像陽光透射過窗戶一樣,具有感染力。音樂中的三要素即響度、音頻、音色三個方面要有和諧感。即選擇的 樂曲要與自身的狀態保持平衡性,使音樂的“陰
與陽”、“靜與動”、“強與 弱”平衡。中醫的音樂保健法是根據宮、商、角、徵、羽五種調式的特性與五 臟、五仃相配屬的關系來選擇曲目,進仃治療。如呂調式樂曲,風格悠揚沉 靜,醇厚莊重,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商調式樂曲,風格高亢悲壯, 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調式樂曲構成了大地回春、萬物萌 生、生機盤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調式樂 曲,旋律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情緒歡暢的感染氣氛,具 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調式音樂,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薟涼柔潤,如 天垂幕簾,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不同類型的前列腺患者,在中醫辨證的前提下,可選用適合自己體質的曲子,運用五行配屬的生克關系來選擇。例如,肝火旺盛的患者可選擇聽商調 式樂曲,因為商調屬“金”,肝屬“木”,金能克過旺之木。氣血虧虛的患者 可選擇聽宮調式樂曲,因為宮調屬“土”,而脾屬“土”,脾土是氣血化生之源,同氣相求,以助生氣血。
患者的性格各不相同病情也有輕有重,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地 點、不同的時間也會有不同的情緒。這就決定了音樂療法的不確定性。
如果患者心情浮躁、煩亂、偏激,在五行中屬“火”,應選擇具有舒緩、 低慢、婉轉、幽雅等特點的樂曲,以安神定志、鎮靜安眠。常用的樂曲有民族 樂曲古箏獨奏《春江花月夜》、二胡獨奏
《月夜》、高胡獨奏《南渡江》以及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如果患者精神,可以選擇旋律流暢、音色優美的樂曲,以振奮精神、 愉悅心情,這方面的民族樂曲有《喜相逢》、《賽馬》、《百鳥朝鳳》、 《光明行》等。
如果患者易怒、氣憤,可以選擇一些低沉、緩慢、悲傷的樂曲,以達到“悲則氣消”的效果,常用的樂曲有《二泉映月》、《小胡笳》、《江河水》等。
要素.
1、曲調:曲調也稱旋律。高低起伏的樂音按一定的節奏有秩序地橫向組織起來,就形成曲調。曲調是音樂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現手段,是音樂的本質,是音樂的決定性因素。曲調的進行方向是變幻無窮的,基本的進行方向有三種:“水平進行”、“上行”和“下行”。相同音的進行方向稱水平進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進行稱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進行稱下行。曲調的常見進行方式有:“同音反復”、“級進”和“跳進”。依音階的相鄰音進行稱為級進,三度的跳進稱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進稱大跳。
2、節奏:音樂的節奏是指音樂運動中音的長短和強弱。音樂的節奏常被比喻為音樂的骨架。節拍是音樂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規律地重復進行。我國傳統音樂稱節拍為“板眼”,“板”相當于強拍;“眼”相當于次強拍(中眼)或弱拍。
3、和聲:和聲包括“和弦”及“和聲進行”。和弦通常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樂音按一定的法則縱向(同時)重疊而形成的音響組合。和弦的橫向組織就是和聲進行。和聲有明顯的濃、淡、厚、薄的色彩作用;還有構成分句、分樂段和終止樂曲的作用。
4、力度: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
5、速度:音樂進行的快慢。
6、調式:音樂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關系連接起來,這些音以一個音為中心(主音)構成一個體系,就叫調式。如大調式、小調式、我國的五聲調式等。調式中的各音,從主音開始自低到高排列起來即構成音階。
7、曲式:音樂的橫向組織結構。
8、織體:多聲音樂作品中各聲部的組合形態。(包括縱向結合和橫向結合關系)。
9、音色:音色有人聲音色和樂器音色之分。在人聲音色中又可分童聲、女聲、男聲等。樂器音色的區別更是多種多樣。在音樂中,有時只用單一音色,有時又使用混合音色。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