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派
內容心理學派
19世紀60年代,內容心理學在德國產生。內容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費希納和馮特。
費希納(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學是關于身心之間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現象之間的函數關系或依存關系的嚴密科學。這是一門介于心理學和物理學之間的獨立學科。費希納受赫爾巴特的啟發,認為心理是可測量的。經過許多實驗和推導,他把感覺強度和刺激強度之間的關系概括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覺強度;C-適用于不同感覺中的每個感官的常數;R-刺激強度;R0-在閾限的刺激強度。 這個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xxx的,而是相對于已有的感覺的強度。費希納在心理物理學的研究中曾創造了三種心理測量的方法:最小可覺差法、正誤法和均差法。費希納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提供了后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從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看,費希納應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學為馮特心理學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馮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在心理學史上他的名字與心理學的獨立和實驗(內容)心理學的建立直接聯系在一起。
意動心理學派
意動心理學產生的直接原因和馮特的內容心理學息息相關。可以說,馮特的內容心理學是促成布倫塔諾意動心理學的直接動力之一。意動心理學派與馮特的內容心理學幾乎同時產生,創始人布倫塔諾。
意動心理學派觀點:布倫塔諾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感覺、判斷等思維內容,而是感覺、判斷等思維活動,即“意動”,并將“意動”概念作為中心的心理學概念進行闡述。布倫塔諾把意動基本上分為三類:(l)表象的意動(感覺、想象),如我見、我聽、我想象;(2)判斷的意動(知覺、認識、回憶),如我承認、我否認、我知覺、我回憶;(3)愛憎的意動(感情、希望、決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決定、我意欲、我請求。三類之中以表象的意動為最根本的,其他的兩類是在這一類的基礎上形成的。布倫塔諾的研究方法是和馮特不同的,布倫塔諾不反對使用實驗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觀察而不是實驗,即自我觀察。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是由馮特的最忠誠的學生鐵欽納于內容心理學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國建立的,是內容心理學思想的繼承和進一步發展。但構造主義心理學派決不等同于內容心理學派,二者無論在形成的時間、地點以及研究方法和具體內容上,都存在著差異。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與鐵欽納的個人努力有重要關系。并在鐵欽納去世后衰退。并在與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的論戰中得到發展。
機能派心理學和構造派心理學的爭論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中只有鐵欽納始終堅持明顯的傳統,他是一個性格堅毅、好爭辯的學者,1927年鐵欽納因腦瘤去世,爭論逐漸平息下來。
構造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構造派是心理學史上xxx個應用實驗方法系統研究心理問題的派別。在他們的示范和倡導下,當時西方心理學實驗研究得到了迅速傳播和發展。
理論基礎為純粹經驗論。
把心理學看成一門純科學,只研究心理內容本身,研究它的實際存在,不去討論其意義和功用。所以極為狹隘。
機能主義心理學派
廣義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從19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包括意動心理學派、符茨堡學派、日內瓦學派、行為主義和哥倫比亞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等。狹義的機能主義心理學派主要指美國的芝加哥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實用主義心理學派)。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
自1859年達爾文進化論學說的出現,宗教和神學遭受了致命的打擊。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觀唯心主義、功利主義哲學和經驗批判主義理論合并,并利用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制造出一套實用主義哲學。它的基本觀點即“存在就是有用”,沒有真理的客觀尺度,xxx的標準就是成功。
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強調心理現象對客觀環境的適應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識經驗為限。
關心心理學在各個領域內的功效和應用及改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學派
1912年,M.魏特曼發表了論文《似動的實驗研究》,標志著一學派的興起。
理論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哲學思想:知覺不是一種被動的印象和感覺因素的結合,而是這些元素主動地組織成完整的經驗和結合起來的經驗。
物理學家馬赫(《感覺的分析》1885):空間模式(如幾何圖形)和時間模式(如曲調)的感覺與元素無關。即使觀察者注視客體的空間方位可能變化,但是它對客體的視覺或聽知覺是不變的。例如,無論從哪一邊或從頂上,或從一角去看,在我們的知覺中,一張桌子仍然是一張桌子。同樣一系列的聲音,比如一支曲調,即使可能改變速度,但在我們的知覺仍然是同一支曲調。(我認為,即使音階改變,或有錯音,也不影響人們對這支曲調的知覺。)
厄棱費爾:有些經驗的質不能用傳統的各種感覺的結合起來解釋,這些質叫格式塔質,或形質。知覺是以個體感覺之外的某些東西為基礎的。一支曲調是一個形質,不依賴于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覺。
魏特曼的似動實驗
格式塔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格式塔心理學派強調整體并不等于部分的總和,整體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并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這一觀點在一定范圍內來說是符合客觀事實的。格式塔心理學家們從這一觀點出發,堅決反對對任何心理現象進行元素分析,這對于揭發心理學內的機械主義和元素主義觀點的錯誤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他們在知覺領域里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學價值的成果。目前在一般心理學教科書內所講述的一些有關知覺的規律知識,例如似動現象的發生、知覺過程中圖形和背景的關系的意義等,基本上都是來源于格式塔學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頓悟”和韋特墨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習的研究,也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格式塔心理學派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是人們對意識經驗發生興趣,至少把意識經驗看作心理學的一個合法的研究領域,并繼續促使人們對意識經驗的研究和興趣是有意義的。同時格式塔學派對同時期的學派中肯而堅定的批評,對心理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把直接經驗世界,看作是xxx確實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學問題,完全簡化為數理的問題。這其實已經違背了系統觀。
日內瓦心理學派
日內瓦學派又稱皮亞杰心理學派,是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杰出的心理學家、哲學家皮亞杰創建和領導的。
日內瓦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心理學流派的融合和發展。兒童心理學。
西方學者把皮亞杰、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為當代心理學的三大巨人。
認知心理學派
認知心理學起始于本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飛速發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志著認知心理學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流派。
與馮特心理學有一脈相承的繼承關系。受格式塔心理學思想影響。是行為主義的反作用。
認知心理學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認知心理學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認識過程的,都屬于認知心理學,而目前西方心理學界通常所指的認知心理學,是指狹義的認知心理學,也就是所謂的信息加工心理學。
就業前景
一、高校
1、因心理學的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對心理問題日益重視,現各大高校都爭先開設心理學系,對教師的需求也日趨變大,在碩士畢業能進入高校任教心理學是為數不多的專業之一,大多數學校是需要博士學歷,讀博士也是成為碩士畢業選擇之一。
2、高校對于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紛紛開設心理學的公共課,擴大了心理學的就業面。高校的心理咨詢中心也為心理學提供了就業機會。
二、公務員
公安系統:公安局、勞教所、監獄、邊檢站。
三、企業
在企業主要從事獵頭(人才中介)、企業咨詢、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調研的工作。
四、中小學。
心理咨詢部門
五、心理咨詢工作者
從事心理咨詢工作
六、醫院和診所
學習臨床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的學生,可以去醫院或心理診所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工作。
心理學設置成考專業
專業介紹
人力資源測評(Human resources evaluation)是指以現代心理學、管理學、行為科學等理論為基礎,通過心理測量、面試、情景模擬等多種手段、方法對人力資源個體的品德、智力、技能、知識、經驗等素質進行測量、評價的活動過程。
專業作用
人力資源測評在組織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為人力資源獲取提供依據;
(2)為人力資源使用提供指導;
(3)為人力資源開發提供方向。
沒有對人力資源個體素質的測評,在人力資源的使用中要做到“適人適位”,在開發中要做到“對癥下藥”是根本不可能的。
院校排名
1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學
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3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
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
5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6 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
7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
8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
9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明尼蘇達大學Twin Cities分校
10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1]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052/